APP下载

浅议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

2014-03-05张念平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期
关键词:家长幼儿服务

张念平

(辽宁省盖州市实验幼儿园,辽宁 盖州 115200)

浅议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

张念平

(辽宁省盖州市实验幼儿园,辽宁 盖州 115200)

当下社会竞争激烈,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脱颖而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成为共识,但家长们往往关注孩子的学习与健康状况,忽略了对其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

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培养

何谓自我服务能力?自我服务能力是指自己料理生活,管理自己的能力,这是每个人能够独立在社会上生活的最基本的能力。有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期,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强,受环境影响的机率越大。家长和老师应从长远着眼,近处入手,在生活的情境中,选择一些幼儿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与简单劳动,锻炼其生活处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有一项调查,可以透视出家长的教育态度与教育方式,在“家长对待幼儿的日常饮食起居”的项目中,调查结果显示:由家长代劳的占43.8%;交给老师培养的占15.7%;22.6%的家长态度是顺其自然,“树大自然直”,“孩子大了就学会了”。家长们由于认识不足而错失良机,降低了教育效益,认为只要学习

好就“一俊遮百丑”,强调物质给予,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和能力培养,在无形当中“害”了孩子。

下面就此谈几点认识和看法。

一、学会自我服务是培养幼儿良好品质的重要途径

1.认识孩子自理能力和劳动的价值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蕴含着良好的教育时机,家长可让孩子学习穿衣服、系鞋带、帮助大人擦桌子、擦地板等,在这些简单的劳动中既锻炼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和思维的敏捷性,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明白作为家庭成员和社会公民有义务、有责任贡献力量的道理。在生活劳动技能的习得中,更是对幼儿良好品质的培养途径,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思想、吃苦耐劳的精神、自主自强的意识和坚忍不拔的意志,这些思想品质会“迁移”到孩子们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对其建树事业,甚至是一生成长都是益处颇多。

2.尊重孩子自我服务意识。由于幼儿还没完全具备生活能力,不能满足自己独立生活的需要,对父母或其他成人依赖性较大,但此时已萌发了独立自主意识,干什么都要“自己来”。这阶段幼儿主要的自我服务活动有:独自穿脱衣服、洗脸洗手、洗手绢、洗袜子等,能力强的小朋友还可以自己修理玩具,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制作玩具,帮助大人到附近超市买东西……对生活对社会充满好奇的孩子们,在尝试自我服务时,还笨手笨脚,帮大人干活时也往往帮“倒忙儿”,但是这种独立意识是弥足珍贵的,成年人一定要予以重视、支持和鼓励。切不可压制孩子的独立愿望,那样会导致孩子将来可能成为一个处世消极、无所作为的人,这样的孩子只消极等待、坐享其成。家长和老师要把孩子看作是“独立”、“完整”的人,给予更多的扶持和鼓励,孩子心中的“我能行”感觉尤为重要,那将是孩子一生快乐自信成长的原动力。

3.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幼儿的精细动作还没发育完全,在穿脱衣服、整理收拾玩具时,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难,有时孩子因为做不好而放弃,家长们也会因孩子哭闹而妥协,也有的家长性子急,干脆越俎代庖,这样就会失去培养的效果。正确的做法是: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要给一定的指导,鼓励孩子坚持做事,不能轻易“心软”,依顺孩子。当孩子完成任务时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强化孩子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让“做个好孩子”的愿望始终在指引、鼓励他们,尽量延长坚持的时间,锻炼意志品质,也感受成功之后的喜悦,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增强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其独立性的初步形成。

二、培养幼儿自理能力要讲究方法

1.不失时机,提供锻炼机会和条件。培养孩子的机会随处都有,关键是家长是否愿意放手。现代家庭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很少与其他成人和孩子接触,孩子集万般宠爱于一身,基本上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孰不知,当家长围着孩子转的同时,无形中剥夺孩子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孩子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尝试着放手,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在磨砺中成长。只要是孩子要自己干的、自己能干的,都要给予支持。在自我服务中,孩子的手会越来越灵巧,思维也得到发展,丰富语言,培植自信心,这些都是书本教育所不能及的。孩子获得实干巧干的方法和技能的同时,也迈出了学会生存、学会自主的第一步。

2.鼓励为主、不断提高要求。孩子自我服务伊始,往往做得又慢又糟糕,甚至会“闯祸”,家长一定要按捺性子,不要轻易制止孩子。应给孩子示范正确的动作,给予耐心的指导,习惯是需要长时间的坚持的。掌握循序渐进和由易到难的教育原则,让孩子们在自我服务中掌握本领,这才是家长真正的爱。

3.尊重年龄特点及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家长要来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提出相应的要求。如2~3岁时,让他用勺自己吃饭,初步学会穿脱衣服、开合拉链、自己拿放玩具等;3~4岁时尝试着自己穿脱衣服、洗手、洗手绢、系鞋带、叠被褥、扫地、收拾整理图书玩具等;5~6岁时可以帮助成人做家务活,例如摆放餐具,饭后擦桌子,扫地等,还可以帮大人浇浇花、喂养小动物等。家长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了解他们成长的速度和节奏,看到自己孩子的实际能力,不能操之过急,拔苗助长,以“慢慢来”的心态,关注幼儿的进步与成长,根据年龄阶段特征,因人施教,保证教育效果。

4.一贯坚持,持之以恒。教育要持之以恒,才有良好效果。有的小朋友在幼儿园表现上佳,回到家里,因为父母和爷爷奶奶的溺爱就什么都不干,这就是经常说的“教育减法”。家长首先要明确认识,要求孩子无论家里家外都一个样,要求也要有连贯性和一致性,家庭成员要统一思想,步调一致,长期坚持,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养成孩子的良好的习惯。不能因不耐烦或疲劳,就给孩子找一些不做事的借口和理由,导致教育半途而废,合理的要求一经提出,就得长期坚持,共同遵守。

要想把幼儿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适应时代的要求,家长和老师就必须注重多方面的培养,应用科学、合理、正确的教育方法,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态度,保证教育的科学性和效益。学前教育是人生的奠基,对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就是一块重要的基石,若让幼儿人生的道路走得坚实,须从自我服务的培养起步。

G612

A

1674-9324(2014)04-0254-02

猜你喜欢

家长幼儿服务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