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是一味良药

2014-03-05玮,陶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期
关键词:抽动症心灵病情

薛 玮,陶 静

(江苏省南京市芳草园小学,江苏 南京 210036)

爱是一味良药

薛 玮,陶 静

(江苏省南京市芳草园小学,江苏 南京 210036)

本人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应该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关心、重视每一位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用关爱唤起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引导并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小学生;班主任;抽动症;真爱

有的时候,真的觉得做老师很累,特别是学校的事情比较多的时候,好像有万箭穿心的感觉,千头万绪,心神不宁。但回想自己几年来的教育生涯,真正让一个老师开心的莫过于学生的点滴进步和转变,孩子们的成长牵动着老师的心。

我们班有这样一个特殊孩子,低年级时他是个积极向上,充满热情的孩子。每每看见他,总会给你送上最灿烂的笑容,就是这个阳光儿童在上学期患上了抽动症。他进入小学开始,就会偶尔眨眼睛,我以为是正常现象。这个学期开始,我发现他平时会时不时地点头。这种点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一个动作,很可能是孩子抽动症的一种表现;到了学期末,症状渐渐转变为时不时不自主地哼出声来。开始时我很友善地提醒他不要随意发出声音,后来发现频次越来越高,我开始找他谈话,并为此批评他。但无论我怎样批评,他总是一直保持沉默,什么也不肯说。后来,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注意力完全不能集中,非常好动,性格也变得非常暴躁。很多任课老师反映这个孩子在进行集体活动的时候,不能遵守秩序,自控能力非常差,情绪波动非常大。由于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他会表现出过激的反应,甚至还出现攻击别人的行为。我忍无可忍请来了他的家长,他的妈妈含泪告诉了我孩子的病情。我上网搜集了一些关于抽动症的资料,原来,这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疾病。我开始与他的家人一起商量帮助孩子的办法。开始时,我们瞒着班里的同学,担心同学们知道后会看不起他。所以当孩子们问起时,我只能编造一些善意的谎言。随着治疗的深入,孩子的病情不但没有得到控制,反而更加严重。这不仅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也让家长更担忧他的病情。纸是包不住火的,周围的孩子也渐渐开始觉察他的这些变化,大家都很疑惑,开始嫌弃他,渐远他。他开始变得自卑、内向。以前上课积极发言,现在坐在那里默默无闻,就连下课也不出去玩了,只是默默地待在座位上发呆。看到这样的情况,作为一个老师,我深感不安,所以我多次与家长交流,家长对孩子的病情非常着急,隔三差五带孩子去不同的医院就诊,可是医生和家长在谈论病情时被孩子听见了,孩子非常害怕,以为自己生了什么怪病,与大家不同,所以,变得更加自卑,敏感的内心渐渐关闭。我尝试着一次又一次地与孩子交谈。开始时,他不太能接受我,但我从不放弃。我不停地告诉他,在老师的心目中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样的。渐渐地,他向我敞开了心扉,他和我谈理想,谈学习,谈生活,谈病情,我不断给他勇气和信心,让他和正常的孩子一样地学习、玩耍、生活。我牵着他的手和他一起参与孩子们的课间活动。课堂上,我会留意他的一切行动,在他认真听讲时给他一个灿烂的笑容;在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走到他身边摸摸他的头,给他一点力量和温暖。一次晨会,趁这个孩子看病不在的机会,我和全班同学谈到了他生病的事,同学们当即表示要帮助他。我与班里的孩子约定,保守他生病的秘密。此后,大家一起关爱他,帮助他,让他感受到了来自同学们的关心。课间同学们主动邀请他一起玩游戏;课后还有同学要主动帮他补课。后来发现他朗诵非常有感情,于是我常把朗诵的机会交给他,同学们听了也不由自主地报以热烈的掌声。久而久之,同学们都认同了他的朗诵,还推荐他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的朗诵比赛。他的自信度不断提升。一次,他的作文里这样写道:“学习了《掌声》一文,再回想我生病期间的林林总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这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幸福。”原来,幸福是这么简单。当我们对别人付出爱的同时,也在收获着一种幸福。作为教师,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教育就会起作用了。所以当我得知这个孩子的病情时,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用我的满腔热情去感化他,让他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尤其是对那些现阶段稍稍落后一点的孩子,他们更需要老师多一些鼓励与赞扬,多一些帮助和亲近,会使他们信心百倍。

一、以人为本,付出师爱

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应该“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一些特殊的孩子,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不断进步。

二、以生为助,友情感化

同学的帮助对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用这个孩子自己的话说:“我喜欢咱们班,有人表扬我,和我玩。”由此我发现,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他们更会用自己的方式关爱身边的同学。因此,孩子们和他交朋友,愿意和他玩耍,凡事都想着他,让他感受到同学对他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在这件事情中,同学们伸出了援助之手,给他爱,给他帮助,这就胜过了任何药。爱是一味治疗心病的良药。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孩子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班主任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犯错误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因此,我就以爱心为媒,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与他谈心,与他交朋友,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树立信

G625.1

A

1674-9324(2014)04-0145-02

猜你喜欢

抽动症心灵病情
冠心病支架后病情稳定,何时能停药
张氏头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马丙祥教授辨证论治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经验总结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唤醒心灵
从痰、风辨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
不寐的病情观察和护理
平肝熄风止动汤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