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估研究现状与建议

2014-03-05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期
关键词:财政支出财政效率

傅 波

(华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义务教育财政支出是教育投入的主体部分。财政支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城市教育投入水平的高低,进而影响整体教育水平。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财政支出逐年增长。然而,关于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应如何评估,研究才刚刚起步。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估是义务教育绩效管理的核心环节,也是各级政府部门制定财政预算的重要依据。绩效评估对于形成公共支出拨款与教育业绩相匹配的机制,提高义务教育普及率和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估是政府管理义务教育方式的创新,也是许多国家正在进行的公共教育拨款改革的主要内容。西方国家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这项教育改革措施,实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质量的提高。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才刚刚起步。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估涉及哪些方面?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估指标和机制?本文将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并就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提出对策建议。

一、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估模式选择

在美国绩效评估专家英格拉姆(Ingraham)教授提出的“管理黑箱”理论基础上,樊燕等(2013)借鉴美国管理学家斯塔弗尔比姆(Stufflebeam)提出的CIPP模式,采用省略过程考量的简化版CIPP模式,以CIPP模式中的背景、输入、过程和输出为框架,建立了一个包括教育背景、成本、资源和学校过程、教育结果的系统,对我国的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进行评估。在实践中,广东省财政厅自2011年开始,探索开展了引入第三方评价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改革,率先将义务教育等受益群体较广的财政支出项目纳入改革试点范围。为提高第三方的公信力,广东省财政厅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选定第三方评价机构,由其独立承担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第三方评价机构遵循“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原则和“以结果为导向、基于证据”的思路,按照资金使用单位和主管部门自评,第三方书面评审,现场评价和综合评价等程序,采用抽样调查、现场评价、满意度调查等方法,环环相扣,互为补充,全面、科学实施独立第三方评价。

二、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的指标体系

研究主要通过教育直接产出与教育直接成本相关性分析。通常假定产出(学生)质量合格的情况下,研究一定投入的产出最大化或一定产出下的投入(成本)最小化问题。王善迈(1996)假定教育产出及学生质量相同,对教育效率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做了系统总结。张盛仁等(1998)利用再分配效率、使用效率和外部效率三项指标,分别从投入—过程—产出角度衡量义务教育投资效率。高如峰(2002)选取义务教育效益系数(净入学率与毛入学率之比)以及生师比等义务教育内部效益指标,分析义务教育投资效率。同时,不少学者近年来开始结合中国国情,设计我国义务教育支出绩效评估指标。

三、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的评估方法

目前对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估的研究主要包括四种方法。一是教师家长满意率。教师家长满意率是反映义务教育社会效果的核心内容,也是义务教育支出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家长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测定社会效果是目前各地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二是随机抽样方法。具体是统一组织相应年级学生进行主要课程测试,内容涉及相应年级学生“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三是通过召开教育部门、财政部门和毕业生座谈会的形式,考核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的绩效。四是广泛运用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的方法,对某一年度的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进行比较和分析。

四、完善义务教务财政支出绩效评估的建议

1.树立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估管理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义务教育财政支出是国家财政支出的一部分。教育财政支出评估管理有利于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同时也为教育资源的开发提供参照和依据。由于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估工作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相关部门要经常性地宣传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估管理的目的和意义,使人们树立教育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并使其根深蒂固。

2.树立以公平为本的财政效率观。由于在市场经济运作中始终存在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分别在处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起着不同的作用。财政效率是建立在财政公平基础上的第二层次的问题,即财政公平为主,财政效率为辅。这一推断并不影响以提高财政效率为主要目标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估。相反,对于不断提供财政支出效率,充分认识财政效率的必要性,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3.完善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估管理模式。财政支出绩效评估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财政支出绩效评估的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手段。目前我国各地普遍存在义务教育资源结构不太均衡的问题。以硬件为例,城区和欠发达地区相差很大。这种状况在现阶段无法彻底解决,并可能持续很长时间。建议各地政府考核评估时,采取的评估指标和教育发展目标有一定的弹性和创造性,不要搞“一刀切”。

4.建立具有专业技能的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估工作队伍。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估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文件把关,选拔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评估队伍,做到数据真实、完善、准确,才能保证评估数据的有效性。多渠道应用的评估结果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如有条件,各地市财政局、教育局要培养这方面的专家,负责对此项工作的指导和把关,以保证义务教育财政支出评估工作的顺利展开。同时,把评估中的风险及相关建议及时反馈到被评估单位,并督促其整改落实。有必要时,建立问责制度,进行全方位的问责。

[1]高如峰.对中国义务教育公共教育投资的建议[J].社会科学论坛,2002,(9).

[2]张盛仁.浅论教育资源配置的理论基础[J].教育与经济,2008,(3).

[3]王嘉依.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估的调研 [J].人才开发,2009,(7).

[4]寇琳琳.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估探析[J].地方财政研究,2010,(12)

[5]肖秀平.广州市教育财政投入的比较分析及发展对策-兼谈政府教育投入努力程度[J].教育导刊,2010,(9).

[6]陈昕.关于义务教育财政研究的探讨[J].生产力研究,2012,(5).

[7]樊艳.刑天添,中国义务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估[J].湖北大学学报,2013,(5).

[8]广东省财政厅.引入第三方独立评价财政支出绩效[J].中国财政,2012,(6).

猜你喜欢

财政支出财政效率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完成预算情况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跟踪导练(一)2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钱”、“事”脱节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