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私 等
2014-03-05
一种无私>>‖达则兼济天下
2014年1月7日早上,香港TVB荣誉主席邵逸夫在家中离世,享年107岁。在香港,他缔造了东方好莱坞,创造了TVB的电视神话,稳居超级富豪榜,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在内地,邵逸夫之所以广为人知,除了风靡多时的TVB连续剧之外,更重要的是遍布全国的“逸夫楼”、“逸夫学校”。他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教育家、慈善家,25年里捐赠内地教育近50亿港币,“逸夫楼”遍布全国。据统计,截至2012年,邵逸夫基金共捐建了中国内地大、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师范学校、特殊教育学校6013个项目,包括图书馆、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艺术楼、学术交流中心等,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邵逸夫先生走了,但“逸夫模式”还在继续。
一种反思>>‖微博乱象值得深思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新媒体蓝皮书在2013年6月25日一经发布,便引发了热烈讨论。蓝皮书指出,中国微博用户整体呈现学历低、年纪轻、收入低等特征,青少年是微博的主体和最活跃的用户群。
微博上的言论、情绪、风气、倾向,并不是虚拟的,更多反映着社会现实。从微博这个窗口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一大部分年轻人的所思所想。年轻人要面对太多的学习和工作压力,很多人产生了失落感、被剥夺感以及焦虑、消极的情绪。年轻人将现实中的境遇折射到微博上,往往就是大量的情绪宣泄、围观恶搞和造谣传谣,助推了习惯性质疑、否定和谩骂等不良风气。我们不能任由这些负面情绪蔓延泛滥,也不能被其绑架裹胁,整治微博乱象刻不容缓。
(毛晓刚,摘自《北京日报》)
一种现象>>‖“呵呵”成网聊最伤人词汇
“呵呵”,作为网络和短信聊天中使用得相当频繁的一个词,你一定没少用过。它从最初单纯的拟声词逐渐演变得意味深长。看到它,有人黯然神伤,有人怒不可遏……
腾讯微博博主小钱利用微博做了一次投票:推举“呵呵”为年度最伤人词语,你赞同吗?在参与投票的2342名网友中,2110人投了“赞成”票。
你聊天时说过“呵呵”吗?你被回应“呵呵”的频率高吗?腾讯记者在QQ群和微博里随机问了30个人,八成网友表示聊天时会经常用“呵呵”这个词:不知道说什么时用“呵呵”,无奈时用“呵呵”,自嘲时用“呵呵”……对此,你怎么看?
一种能量>>‖“待用快餐”:为穷人预付饭钱
在意大利,人们喝咖啡时有一个保持了很久的习惯:当口袋里有足够多的钱时,大家会多买几杯咖啡,让付不起钱的人也可以享受咖啡的温暖,这就叫“待用咖啡”。2013年4月,由陈里在国内发起的一个类似于“待用咖啡”的公益活动——将“待用咖啡”衍生成“待用快餐”,让穷人享用免费快餐。这个活动在全国已有20多个城市200多家餐厅加入。
和传统的公益慈善行为相比,“待用快餐”有它的特点和优势。比如,购买“待用快餐”的人和最后享用“待用快餐”的人,既不会见面,也不会发生除此以外的其他联系,这就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城市贫困人群和弱势群体的尊严,更加符合公益和慈善的本义。
一种精彩>>‖豆子的选择
犹太人说,这世界上卖豆子的人应该是最快乐的,因为他们永远不必担心豆子卖不出去。卖豆子的人在豆子卖不出去的时候,可以将豆子磨成豆浆、制成豆腐;如果豆腐卖不出去,变硬了,那就做成豆腐干;而豆腐干卖不出去的话,就把豆腐干腌起来,变成腐乳。
还有另外的选择,如果卖豆子的人把卖不出去的豆子拿回家,加入水让它发芽,那就更奇妙了。几天后,卖豆子的人可以改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出去,那么干脆让它再长大些,变成豆苗再卖;而豆苗卖不出去,就让它再长大些,然后移植到花盆里,当盆景卖;如果盆景卖不出去,那么就再移植到泥土里,让它继续生长,几个月后,它就能结出许多新豆子了。你想想,这是一件多么划算的事,一颗豆子变成了上百颗豆子。
一颗豆子在遭遇冷落的时候,都有无数种精彩的选择。那么一个人呢?至少应该比一颗豆子更坚强吧!
一种惋惜>>‖《致青春》让8棵水杉不再“青春”
2013年4月,由赵薇导演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下文称《致青春》)上映。然而,就在该片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同时,一则新闻却打破了这表面上的热闹。2012年春天,电影《致青春》摄制组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取景,为了制造雪景,摄制组用硫酸镁进行人工降雪。这些人工雪被雨水溶解后渗入泥土里,造成八棵水杉枯黄。虽然人们对其进行了“抢救”,但这些水杉“演员”还是没能撑到电影上映。想再看到它们挺拔的身影,只能在电影《致青春》中寻找了。南航的学生对树木被毁事件纷纷发微博表示惋惜。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