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具有科学世界观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前提
——评《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

2014-03-04朱传棨

新闻与传播评论 2014年1期
关键词:辩证法概论观点

朱传棨

高等教育的实质和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和造就具有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开拓创新能力的人才。实现这项任务和要求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编撰出切合现时代要求、具有新思想、新内容的教材。这既是高校教育的历史使命,也是具体实施科教兴国的重要举措。为此,由武汉大学国家精品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组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汪信砚主编,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以下简称《概论》)正式面世。这是一部指导思想明确、体系结构新颖、思想观点锐意创新、逻辑严谨、语言简明畅达,适合哲学专业学子深读的优秀著作,是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继由李达主编、陶德麟执笔的《唯物辩证法大纲》之后,在为哲学专业学生编写教材建设方面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其主要的鲜明特色是:

第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表述体系的改革方面作了新的尝试。《概论》破除了以往为人们长期沿袭的那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划分为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两大板块的僵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表述体系,而是依据从理论的深刻内涵上引导、启迪青年学生树立起主流意识形态所要求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为此,《概论》列出涵盖基础理论的十三个基本问题,以十三章的篇幅分别作了科学阐释和全面论述。这十三个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理论”等;这十三个基本问题是引导、启迪学生如何树立起为时代发展所要求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为深刻讲解这些基本问题,创造性地在各章中均设专节阐明相关问题的历史演进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些相关问题领域中实现的变革,以使学生准确而深刻地掌握和理解基本原理的内涵和意义。

第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内在地融贯于对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的系统阐述之中。《概论》在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质”之后,用了一整章的篇幅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编著者指出:哲学的对象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但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正确地把握了人与世界关系的奥秘、明确揭示和深刻论证了实践是全部人与世界关系的基础,并由此要求人们把实践作为哲学思维的立足点即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实践的观点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由此出发,《概论》处处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并着力于阐明了由于融入实践观点,从而在物质观、辩证法、自然观、社会观、历史观、文化观、科学观、认识论、价值论和人学理论各个方面所实现的重大理论变革。以此启迪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既要自觉地树立实践意识,更要树立开拓创新意识。

第三,《概论》在理论创新之一,就是克服了以往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材中存在的脱离实践、脱离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来述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和辩证法的缺陷。《概论》认为,哲学的自然观不过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理论,而劳动实践是全部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的观点出发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了哲学自然观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变革,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人化自然观,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第235页)。同时,在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时,编著者指出,唯物辩证法立足于人类的历史和现实,立足于人们的具体实践,着力于探索社会生活中的现实矛盾和对立,并由此成为一种根本不同于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形态的辩证法”(第193~194页)。再如,《概论》明确区分了社会哲学与历史哲学,并在第七、八章中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社会观”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这对于澄清以往的一些同类教科书中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属于社会哲学的内容和属于历史哲学的内容不加区分所造成的理论混乱是很有学术价值的,特别是这些理论观点,为启迪人们深刻认识基本国情、坚持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根基的,是难能可贵的。

第四,《概论》广泛吸收了国内外学术界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成果。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实践观”、“自然观”、“历史观”、“文化观”、“价值论”以及“人学理论”等章的内容,都较充分地反映了近年来国内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前沿动向,尤其是反映了编著者在这些领域中的探索成果,从而既显示了《概论》具有的鲜明时代特点,又体现了编著者在学术研究方面的特色。

第五,《概论》对于哲学专业本科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大学本科生教育既是大学教育的基础,又是形成培育英才的沃土。所以,编写一部对本科生教育的教材,既要求编著者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要求具有较好的教学实践经验。而《概论》的编著者都是长期工作在哲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他们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依据课堂教学需要编写出这部内容新颖、语言简明的《概论》,它既给予了教师课堂教学发挥新见解的空间,又可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学懂基本内容、进行逻辑思考,从而可以达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的目的。由此完全可以说,《概论》是当前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教育的优秀教材,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辩证法概论观点
论辩证法的总规律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观点
关于质量的辩证法
转诊率下降背后的“辩证法”
业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