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李满天下”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2014-03-04

乡村科技 2014年11期
关键词:培养人才蒺藜桃李

“桃李满天下”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桃李满天下”的出处说法不一,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是出自西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由此观之,在所树也。今子所树非其人也,故君子先择而后种。”

春秋时,魏国大臣子质,得势时提拔了一批专门投其所好恭维奉承他的人,后来子质获罪逃到北方,遇见故友简子,伤感地说自己遇难无人帮助,今后再也不培养人了。上述《韩诗外传》上的那段话,就是简子回答子质的。意思是: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会感恩报德。这就如同栽培桃李的人,夏天可以在树下乘凉,秋天可以吃到甘甜的果实;而种植蒺藜的人,夏天不能采到它的叶子,秋天只能被荆棘所刺。关键在于所栽培的是什么树。你所种的都是些蒺藜,提拔的全是阿谀奉承之徒,他们怎么会帮你呢?所以君子培养人才一定要像栽树一样先选择好对象然后精心培育。

简子用生动的比喻批评了子质不识人的错误。后来人们就把培养人才叫做“树人”,把培养提拔的优秀人才叫做“桃李”。后来逐渐衍变成了“桃李满天下”,比喻所培植的优秀人才很多。

来源:互联网

猜你喜欢

培养人才蒺藜桃李
工匠精神面对高职装备制造培养人才研究
桃李面包
立足社会需求培养人才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培养人才振兴乡村
桃李满园
平肝解郁的蒺藜
浅析独立学院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必要性
桃李和蒺藜
只为桃李现芬芳
蒺藜总皂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小板活化及血栓形成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