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联合大学校园培养复合人才的运行机制探讨

2014-03-04董发勤陈初升张进明范学新陈昌霞龙晓英何霖俐张广兵

关键词:大学校园跨文化共同体

董发勤 陈初升 张进明 范学新 陈昌霞 龙晓英 何霖俐 张广兵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绵阳 621010)

跨文化联合大学校园培养复合人才的运行机制探讨

董发勤 陈初升 张进明 范学新 陈昌霞 龙晓英 何霖俐 张广兵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绵阳 621010)

高校作为学习共同体,通过跨文化联合大学校园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可有效实现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联合大学校园运行机制的核心是建设多圈层、双向互动的联合培养大学群,包括“一校式”的办学模式、“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和“一站式”的服务管理。西南科技大学深入探索了跨文化联合大学校园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优势学科资源互补、学科交叉的作用,强化素质培养资源平台建设,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多种模式,已初显成效。

高校共同体;联合大学校园;跨文化;共享圈层体系;运行机制

作为舶来品的“共同体”一词,原指社会中存在的基于观念、地位、任务、身份等主观和客观共同特征而组成的各种层次的团体、组织,既可能是自发形成的小规模的社区组织,也可能是国家和民族这一最高层次的总体。共同目标、身份认同和归属感是共同体的基本特征,也是共同体赖以生成的基本要素[1]。共同体具有超、跨、联营、联合的特点,体现方式是“共同参加”,运作方式为“共同条约”。共同体内部的各组成结构,可以做到同荣誉、同命运、同生活。任何共同体,本质上都是利益共同体。共同体经历了由自然形成的“原始共同体”到现代意义的“当代共同体”的发展历程,目前共同体概念已推广应用到不同的单元层面和不同领域。它既用于物质方面,也用于精神方面如文化、心理等。科学共同体、职业共同体、学习共同体等新兴共同体概念不断出现。博耶尔(BrnestL.Boer)就明确提出学校是学习共同体[2]。

一、高校共同体的演化及其对联合大学校园的促进

(一)国内外高校共同体的发展模式与经验

联合大学校园与大学联盟具有相似性,同属高校共同体。国外高校共同体的发展历程和组成形式各有不同,但核心目标都是追求学术上的合作和创新,而不是为扩张规模,或建立教育市场上的霸主地位[3]。较早的美国大学共同体以常青藤大学产生为标志,从运动竞赛起步,现已扩展到各校间共同的入学、财务、援助及行政方面。英国的大学从最初组建时就形成了不同的联盟体系: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以大学城的方式将不同的学校联合起来;伦敦大学、罗素集团以及北方大学联盟,则都是由大学间相互取长补短组建起来的大学共同体。德国的大学共同体则“权力很大”,相对管得较多,德国目前最大的高校联盟——“德国高校校长联席会议”可参与德国高校政策和法律制订。日本2004年成立的全国大学联合协议会促进了全国各地的大学之间、大学和产业界、地方性组织以及中学等的合作,为教育研究和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供了便利。近年来,日本地方性大学联合协议会还推出了大学学分互换制度。高校共同体的合作深度日趋加强,以欧盟的《波罗尼亚教育宣言》为标志,欧盟各国推出了学分互认的“依拉丝姆斯项目计划”,要求在25个成员国之内,大学生、研究生、博士后和学者都可以自由流动[4]。

目前,国内的高校共同体或联盟主要有一些地域性高校联盟,如北京学院路高校共同体、沪苏浙高校浙大复旦等8校组成的高校联盟;有以办学水平、学科类别互补或协同合作的C9高校联盟、理工高校联盟;还有以招生、就业或图书资源共享为目的的单科性高校联盟,如广州高校图书馆联盟[5]。近几年国内各高校进一步开展了多类型、多层次的校际联合培养办学,如北京高校共同体、南京地区高校开展跨校选课、学分互认的校际合作;武汉地区的七校联合培养从学分互认、跨校选课发展到学历互认;山东大学实行“第二校园经历”培养,先后与不同区域的26所高校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互派优秀本科生,开展跨地域、大规模、长周期的校际合作。

综合高校结盟经验可知,国外高校形成共同体或联盟都是从单一的科目走向全面的资源共享式联合培养,联盟成员间有多种结盟模式,如契约模式、联合课程模式、双元机构模式、合并模式及联邦模式等[6]。但国内高校共同体和国外相比在模式上和目的上都有所区别,国外高校共同体体现了学校的自主性,少有绑定关系和排他性,而国内高校则多以争夺生源为目标,在资源全面共享、学生交换甚至自由转学等方面需进一步深度结盟。探求“战略联盟”、寻找“合作伙伴”,是高校适应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共同选择。

(二)联合大学校园构建的必要性

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21世纪需要知识、能力、素质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是当下社会对现代大学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在传统培养观念和习惯的影响下,将职能聚焦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上,相关机制体制、人才培养方法策略、平台设施等均按专业化教育进行设置,这使得高校现有的资源条件以及人才培养的方式与途径难以有力的支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高校的传统培养模式也难于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提高人才质量的现实需求。

因此,高校如何适应教育国际化进程,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渠道,形成复合型人才培养特色,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值得思考和探索。加强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以及中外高校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的人才培养体制是解决复合型人才培养问题的良策之一。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知识体系、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将促成具有多样选择的大学文化、区域特征、课程环境、实践场景共有的多大学联合大学校园。而现代教育新技术与网络同步技术,如网络视频课程等的发展将加速大学联盟的形成和分化,有可能形成联合开放大学或虚拟网络大学。

跨文化大学联合大学校园培养模式下,学生既拥有更大的学习环境、内容、经历的选择,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教师又可实现因材施教,从而开展跨文化多大学联合大学校园的建设,走联合发展道路,使低成本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和促进大学的共同繁荣成为一种现实和理性选择。

二、跨文化联合大学校园运行机制的共享圈层体系

联合大学校园以深入实施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国内-国际联合培养战略为总要求,按照“平等协商、协调互动、开放均衡、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以合作创新、服务发展为引领,打造多学科国内-国际战略合作,促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使各办学条件主体能低成本自由合作,让受教育者的潜力和权益得到有效挖掘和保护,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全面成才和发展。

联合大学校园是高校的教学、学习、学生、就业共同体和资源、环境、文化共同体。它以资源共享为途径,拓展多元化的能力及综合素质提升方式,与其所在校专业素质培养相结合,培养国家急需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如何既切实可行又高效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并保持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基于地域相邻和各校优势特色专业互补的结构特点,构建多圈层、双向互动的联合培养大学群。

从宏观的学校组织层面来看,联合大学校园采用“一校式”办学模式。在高校共同体框架下,面向教学组织和管理组建一个单一的虚拟学校,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分散实施。其基本构架,就是建立一个学生、课程、教师和文化四大要素的体系融合和“流动”,克服学籍管理、学分认定、学费核算、学科专业划分的障碍。它对虚拟校园内的学生均实行“一站式”服务:开设跨校选修课,允许跨校辅修专业,建设和统筹辅修专业的多层次“一体化”的素质教学课程体系。

在联合大学校园的制度供给方面,依据“最少且必须”的原则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统一教学组织、管理、实施要求,由联盟各成员高校自行落实。这些必然的制度设计包括:理事会章程,校际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规定,“辅修专业”组织条例、管理规定及实施细则等。规章的内容仍坚持“流动”的原则不断更新,以适应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求。

就联合大学校园的执行层面而言,与课程体系相适应,组建“一校式”的教学管理体系,建立对应于实体学校的“一校式”三级管理体制,即设立秘书处/管理办公室、处长联席会和全体理事会,分别处理日常工作、一般全局性事务、全局性重大问题。成立专业委员会,审核辅修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内容。从专业素质和能力、教学水平和效果、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方面考察甄选教师。任课教师必须是所在学校学生评教优良的教师或聘请的各级教学名师;学校努力提供最好的教学条件和环境;跨校选修课必须是经评价为优秀的课程。学生通过网站统一选课、注册,统一管理学生成绩,日常教学由教师所在学校管理。各校派出管理人员对其开设的课程考勤,了解教学和学习情况,监督执行规章并及时处理相关问题。

三、跨文化联合大学校园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西南科技大学坚持以“纵横校园、跨区合作、学科交叉、资源共享、开放多赢”的思路与理念,通过开放体系的高校联盟体制保障联合大学校园复合型人才培养,实施跨文化联合大学校园模式,对高素质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实践。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学校已与境外英国阿伯泰·邓迪大学、伊利诺伊理工大学等35所高校,国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伊犁师范学院3所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多圈层、双向互动的联合培养大学群。从地域上形成了“国内东部-西部-边疆地区-境外”高校组成的合作联盟,在文化上体现为“地区文化-区域文化-中华文化-国际文化”的多文化培养圈层结构,逐步形成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核心能力-素质为目标的跨文化、跨地域的双向互动联合大学校园培养模式。

(一)健全管理制度,强化运行,构建以“一站式服务”为特色的运行机制

设立以分管教学副校长为负责人的组织管理机构,形成“校际合作领导小组-职能部门-执行学院”三级管理体制;借助于国内外高校校际合作交流平台,形成了院校互访、理事共商、对口执行(部门、学院)的沟通协调机制;按“章程约定、专业对接、课程互设、点圈结合”的运行机制,以学生为本,以“就近申请、首问负责、数字校园”的方式,建立“一站式”的学生服务机制。

(二)充分发挥优势学科资源互补、学科交叉的作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根据学科类型和办学特色,重点建立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五大优势学科合作群,采用“2+2”、“3+1”、“1+2+1”、“3+2”等联合培养模式和国际“ACCA”等认证培养。充分挖掘合作学校优势学科资源,精心制定年度派出、接收本科生访学计划,互派对方的优势学科,实行学费互免、学分互认、课程置换,相关专业的学生前往国外学习交流,开展辅修专业及双学位培养,学生跨学科转专业,实行个性化、综合化培养。在境外,以文化的差异为着眼点,建立了分布于亚洲、欧洲、美洲、澳洲,学科优势互补明显、文化多样的联合培养合作大学群;在国内,形成“东部-西部-边疆地区”、“985高校-受援高校-边疆高校”、汉族-少数民族、“送出去培养,请进来体验”的跨区域多类学校的双向互动联合培养模式。

(三)建设开放、主题鲜明的核心能力-素质培养资源平台

依托区域优势,建立包括科技文化、大型国有企业文化、国际现代大工业生产集成等主题的开放理工实践中心,搭建具有鲜明文化主题的大型综合理工实践平台30余个。学校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三校均入选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质量工程大学生创新计划入选单位,为工程教育改革、学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采取自建和共建的方式,促进文化研究中心的发展。通过课题开放、交流访问、免费或低价有偿提供研究资料等方式进行资源共享,用研究成果反哺教学。学校的教育部国际区域研究基地拉美研究院、与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共建的西班牙教育文化交流中心、李调元及川西北文化研究中心、以色列教育文化交流中心等10多个平台,进一步促进学校国际化办学进程,更好地引进了教育资源,丰富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高校的人文、科技交流活动并在人才培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设与共享开放联合大学校园优势文化类课程群,如李白、羌族文化、中华文化、科技史等近60门,2000余名学生修读。通过课程开放、空中教室等渠道,实现双方课程资源共享。

(四)探索多种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组建10多个“跨学科创新实验班”、“跨文化复合型人才实践班”进行主题实践体验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关注小城镇建设’主题活动——‘两岸同心’大学生志愿者西部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依托,台湾清华大学、北京清华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六所高校参与,通过西部支教和参观交流,进一步促进两岸大学生对中华历史文化、民族政策及社会发展情况的了解。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展的跨文化课程设计暑期项目“关注农村教育主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学生共同参与,参与学生在与世界一流高校学生交流和学习中,综合素质得到锻炼,学习能力得以提升。

坚持“以研导教,以研促教,教研结合,全面提高”的创新教育思路,建立完善集科研创新训练、工程创新训练、科研立项和科技竞赛“四位一体”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依托工程实践项目、科研项目,举办和参加各级竞赛100余项,指导学生掌握科研方法与技能,激发其创造热情和潜能。以计算机、材料科学、自动化等专业为基础,面向全校组织跨学科创新班,如机器人创新实践班、卓越工程师试点班、数学建模和资源循环利用创新班等10余个。

四、跨文化联合大学校园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成效

学校以“跨文化-跨校园-跨专业的‘三跨四经历’亲身体验法”作为实现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核心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学生的“双(或三)跨”经历,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专业能力,同时接受多种优秀文化的教育,开阔眼界,拓展合作关系,强化交往能力与环境适应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学校参与国际国内联合培养的专业涉及9大学科门类、37个专业类、51个专业,占学校总专业数的70.83%。培养具有“跨校园”、“跨文化”经历的学生近千名,合作双方3000余名师生成为受益者。通过参与跨学科的产业教授计划、跨国的大师论坛,实践能力强的一批批学生快速成才、脱颖而出。跨校园、跨文化经历在丰富学生求学经历的同时,也使他们开阔了眼界,拓展了社会关系,加强交往能力与环境适应能力,提高了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7]。

参与联合大学校园培养的青年老师,通过学历培养、访学、项目合作交流等方式,百余名管理干部和一线教师到中科大进修,数十名青年教师完成国内外的博士教育;派出教师出国(境)进修学习、攻读学位,教师们有更多机会了解学科发展前沿,聆听大师教诲,拥有跨区域、跨校园、跨文化的经历,回校后,成为学校管理、科研、教学骨干。这也促进了多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形成,提高了国家级等各种重点实验室的开放度和培养人才的综合效益,不仅使师生受益,也促进校园文化的开放和多元内容的形成,提升联盟学校的办学水平,赢得良好社会声誉。

实践证明,通过多圈层、多渠道、多形式联合培养与互动,带动区域特色文化交流,促进了多样化特色校园文化的形成。多大学联合大学校园在大类招生、本-硕-博贯通培养制、主辅修制、构建理工融合与文理交叉课程体系等传统的方法基础上,寻求新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和途径,致力于通过“跨校园”、“跨文化”、“跨专业”双向互动的联合培养模式,以实现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核心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建立的基于优势学科专业强化培养、境内外文化互补式熏陶等全方位、多圈层的联合培养联盟可行有效。

[1] 张志旻,等.共同体的界定、内涵及其生成——共同体研究综述[J].科技政策与管理,2010,10.

[2] 冯锐,金婧.学习共同体的思想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7,3.

[3] Beerk ens H.Global opportunities and institutional embeddedness: Higher education consortia in Europe and Southeast Asia.Center for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Studies, University of Twente.Accessed on,2006,10.

[4] Roderick Floud.The Bologna Process: Transforming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J].Change,2006,38(4).

[5] 董发勤.跨文化联合大学校园的人才培养[N].光明日报,2013-01-16.

[6] Griffin G E.University Center of Northwestern Michigan College(UCNMC) partnership: A leadership model for promoting collaboration and partner viability.United States-Michigan: Ea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2003.

[7] 刘畅,何霖俐.依托跨文化协同校园,探索多经历复合人才新路[N].中国教育报,2013-12-16.

DiscussionontheOperationMechanismofCultivatingVersatileTalentsonCross-CultureUnionUniversityCampus

DONG Fa-qin;CHEN Chu-sheng;ZHANG Jin-ming;FAN Xue-xin;;CHEN Chang-xia; LONG Xiao-ying; HE Lin-li; ZHANG Guang-bing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621010, Sichuan,China)

As a learning community, Universities can effectively cultivate versatile talents through a multiple means of cross-cultural union, formatting a mechanism of open system, flexible mechanism and mutual information sharing.The core operation mechanism is to construct a co-cultural university group characterized by a multi-layer and bilateral interaction, including “one-school” mode, “integration-course” system and the “one-stop” service management.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plored in depth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talent training on cross-cultural union university campus, bringing to full play the advantage of resources complementary and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 enhan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resources platform, thus to explore various modes of cultivating talents, which has been proven to be effective.

University Community; Joint University Campus; Cross-Cultural; Specific Range Sharing Circle System; Operation Mechanism

2013-09-11

董发勤,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科技大学副书记,主要从事矿物材料和高教管理研究。

本文系2009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西部重点对口支援高校教育资源配置与利用绩效评价研究”(课题编号:DFA09023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项“联合校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2010YHE041)、2012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研究项目“多类高校对口支援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研究”(课题编号:2010-36)研究成果。

G64

A

1672-4860(2014)02-0024-05

陈初升,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主要从事材料、化学和高教管理研究工作。

张进明,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主要从事自动控制工程和高教管理研究工作。

范学新,教授,伊犁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大学校园跨文化共同体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高密度大学校园规划指标与形态研究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大学校园改造更新规划研究
为何用『象牙塔』比喻大学校园?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