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传播时代的大学生国家认同实现路径探析

2014-03-04杜兰晓

新闻与传播评论 2014年4期
关键词:价值观国家政治

吕 旻 杜兰晓

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维系一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互联网作为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促进了社会生活和信息传播的变革,是重建世界政治、文化和社会形态的重要力量,业已成为影响国家认同的重要变量。在网络传播时代,大学生面临多元价值体系的冲击和影响,在形成国家认同过程中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研究网络传播时代的大学生国家认同问题,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更关系到新媒体时代的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

一、网络传播时代的大学生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成员对自己归属于该政治共同体的辨识与肯认的过程,其重要性在于“它牵涉到一个政治共同体的成员自我命名及自我了解的过程”①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第3页。。它主要包涵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其中政治认同是基于制度和权力作用而形成的,文化认同是基于民族认同而形成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传播对国家认同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国家认同的变迁较之以往任何时期都要激烈。在网络传播时代中,传统意义上属于国家的信息发布权逐渐消失,国家机器宣传主流政治的功能受到削弱,政治的非群体化趋势增强。同时,网络传播使文化观念内部分层加剧,人们在具体的文化倾向如文化态度、文化情感等方面也出现了分化。

大学生是思想活跃,个性明显,善于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的精英群体,是国家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一方面以强烈的责任感关注着国家发展,另一方面又因其社会经历和生活阅历所限,在做出评判和选择时容易受不良思潮或激进思想的影响而出现错误和偏差。网络的多元性、开放性、匿名性使得不同社会制度和国家意识形态充斥于网络环境中,经济利益不同的各阶层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纵横于网络环境中,对当代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产生影响。基于国家认同理论,大学生国家认同是大学生自觉归属于国家,并通过具体实践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的主体意识,是主体自身价值塑造的过程。它同样包含了大学生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与此同时,笔者将由大学生认同(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心理外化的实践行为即认同实践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此作为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重要构成。因此,本文将从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认同实践三方面来研究大学生在网络传播时代下的国家认同。其中政治认同是逻辑基础,文化认同是内在动力,认同实践是外在表现。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形成和发展。

二、网络传播时代的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现实冲突

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虽然其思想、观念、行为等方面趋于理性,逐步从“经验化”向“理论化”发展,但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发展成熟。在网络传播时代,文化思潮的碰撞、思想理念的交织和意识形态的斗争无处不在。在各种网络信息的冲击下,大学生容易产生角色定位上的偏差,形成非理性的观点和行为。价值多元的网络环境在为大学生增加体验和历练的同时,也对其国家认同形成了威胁和挑战,使客观要求与主体现实之间产生了冲突。

(一)大学生政治认知的模糊与政治认同之间的冲突

当今的大学生受自由化教育的影响颇深,对各种社会意识形态更宽容,更开放。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具有强烈的“边际性”特征,学生权利意识的培养和滋生需以具有正确的政治态度为前提,否则没有限制和导向的权利会导致滥用和自由的无序蔓延①张翠梅、蔡琦:《公民教育:对大学生尚法理念培育途径的研究》,载《学术论坛》2010年第10期,第203页。。据调查显示,当代中国大学生在了解国家或社会大事的途径上,选择网络的比例高达80.0%,远高于选择电视(52.4%)、报纸(39.6%)、朋友或家人(21.6%)的比例②吕芳:《我国大学生国家认同与国际主义支持的实证研究》,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8期,第8页。。而事实上,网络已成为西方国家向中国传播其政治思维、政治意识的主阵地,他们试图大肆推行其价值标准和意识形态,通过逐步西化实现最终分化的目的。与此相比,我国在大学生政治认知的网络化教育中出现了缺位的现象。大学生对包括政治制度、政治权力和政治体系在内的政治认知,多数停留在会记、会背、会考的阶段,理论联系实际的感性认知严重缺乏。面对大量的“图文并茂”式负面信息,大学生基于枯燥乏味的课堂灌输而形成的政治认知,在鉴别网络信息、解释社会问题和应对网络行动时缺乏说服力和影响力,随之而来的是大学生政治认知的日益模糊。大学生政治认同是基于对国家政治制度清晰认识而产生的赞同和认可,而现实中大学生日益模糊甚至缺失的政治认知与政治认同之间产生了冲突,直接表现为大学生对现有的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治权力的动摇、怀疑甚至否定。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弱化与文化认同之间的冲突

民族文化不但是当代社会整合、社会规范合法性的基础,也是现代民族国家存在的根本③宋元林:《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3页。。网络社会中,各种不同性质的文化信息、文化现象广泛并存,彼此间不断产生冲突与摩擦,使民族文化面临着断裂的危险。网络为多元文化交融和沟通提供了便利,西方国家利用先进技术、经济实力,大量输出其文化产品和文化价值观,实现其文化殖民的政治目的。而这些“文化产品”往往冠以自由、民主、文明的文化理念,迎合和满足了大学生对此的向往。在网络传播中,受到“西方文化理念”的影响,中华民族文化被议程设置在了“自由、民主、文明”的对立面,甚至被刻画为专制、腐朽、落后的代名词。这样的文化传播被赋予了浓重的政治色彩,是对现实国家的解构,并加速现实国家分裂运动的产生。对此,身处其中的大学生缺乏足够的认识。基于对民族文化的偏颇认识,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逐渐弱化,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产生动摇。文化的自信可以表现在对民族根源的追溯、民族文化的弘扬和民族情感的表达。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之间彼此依赖、相互促进。缺乏充分的文化自信,也就无法实现真正的文化认同。大学生在追逐西方文化的同时,无形中大大削弱了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使得文化自信的弱化与文化认同之间产生冲突。

(三)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无序与认同实践之间的冲突

网络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信息集散地和舆论加工场。大学生已成为网络传播参与者和影响者。网络传播时代是一个碎片化的时代,“快餐式”的表达方式,决定了对深刻思想和复杂问题的阐述无法展开。一方面一些极端言论更易吸引大学生的眼球,使其传播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网络传播的匿名性又进一步助推了这种偏激情绪蔓延和升级。正如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所说的“群体是个无名氏,因此不必承担责任”,这深刻描述了大学生群体在网络行为无序背后显示出的“缺陷”。大学生对国家政治、文化、经济等制度的质疑走向极端,甚至发生恶意攻击和肆意诽谤。近年来,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的问题日益凸显。当大学生关注的某个现实事件通过论坛、聊天工具、博客、微博、微信成为网络话题时,转帖、跟帖、点击随之而来,迅速形成了大学生的意见聚集,一些歪曲事实、放大问题、激化矛盾、非法转载甚至泄露国家机密的行为时有发生。在网络传播的催化和放大下,非理性、非道德的网络事件促使局部问题发展为全局问题,一般性问题转化为政治性问题,个人问题扩散为公众问题。大学生无序的网络行为与认同实践对大学生提出的成熟、理性、有序的行为要求之间形成了明显冲突,并直接影响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实现。

三、网络传播时代的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实现路径

网络传播时代的大学生国家认同蕴含了深刻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中将青年比喻为“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并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这要求我们既要剖析网络传播对大学生国家认同产生影响和作用,更重要的是,探索出网络传播时代实现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有效路径。

(一)运用网络阵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以促进大学生政治认同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必修课,由于其具有系统性、专门性和集中性等特征,因而成为高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近年来,全国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一些课堂教学也出现娱乐化、边缘化现象。一方面由于传统的理论教学过于死板,且多是以单向理论灌输为主,加上应试教育仅注重学生的文化成绩而忽视素质培养,大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不感兴趣甚至产生排斥心理。另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期的鲜明特点,加上网络中充斥着各种西方国家鼓吹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大学生的政治理论课教育成效并不理想。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中只注重对课本知识点的讲授,面对网络上非主流社会思潮没有给予及时的、积极的回应与引导,而这些“非主流”往往成为大学生质疑社会主义思想理论、道德观念和价值判断的依据。这就容易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大学生的思想诉求形成错位和脱节。其结果是,思想政治理论无法深入和内化为大学生的政治自觉,大学生缺乏清晰的马列主义政治观知识,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

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等产生深刻的影响。高校如果不去占领网络这个重要阵地,那么各种非主流势力就会去占领,网络传播时代下的大学生国家认同就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如何发挥网络传播条件下的“两课”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网络化建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适应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战略选择。高校要抓好“两课”的网络教学工作,培育优秀的网络视频公开课,实现从传统的理论“灌输式”教学向“课题型”教学转变,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判断大是大非,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有针对性地拓展校园网思想政治工作空间,逐步建立起党建工作、学术交流、研究管理的网络窗口。高校校园网是政治知识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的阵地。因此,优化高校校园网思想政治教育板块的建设意义深远。应该组织好人力、物力,调动起专家学者、计算机信息技术人员和思想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建设特色化的高校思政网站,建立起网上网下、课内课外互动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二)引导网络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促进大学生文化认同

网络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信息时代的结晶体,是人类在网络这个特殊的文化世界里进行工作、交往、学习、沟通、休闲、娱乐等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理等方面的总称①宋元林:《网络文化与人的发展》,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5页。。网络文化区别于传统文化,其涉及面广,可选性强,多元化趋势明显,它在源于传统文化的同时,对传统文化进行着颠覆和重构。多元价值的网络文化,在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容易导致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多元化、矛盾化和盲目化。网络文化传播中,主流文化核心地位和行为作用受到冲击。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本质体现。中华文化强调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言必信,行必果”,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蕴含了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我们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大学生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认知到认同再到自觉践行的过程。在网络传播时代,高校应构筑一种既有理论结合实践、主流结合大众的有效传播模式,借鉴和发挥新兴媒体的传播功能,最大限度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引领功能。高校应强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的评价标准,让青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实践认同。在现代信息社会,建立主流文化主题网站,以积极的姿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网站可以利用网络信息的交换、传输,达到对公众的思想、行为进行感知、教育、激励、调控的目的。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主流文化占领新媒体前沿阵地,让先进、文明、健康的文化氛围成为互联网的主旋律。通过教育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他们感受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文化优势,形成具有中华民族情结的文化认同。

(三)凝聚网络力量,规范和搭建网络平台以促进大学生认同实践

实践行为是大学生国家认同得以实现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大学生形成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之时,他们的国家认同应从思想上认同转向行为上认同,这是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重要体现。网络传播带来的不仅是信息生成和传播方式的变革,更重要的是重构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网络传播背景下,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具有参与度高、影响力大、行动力强的特性,大学生网络参与转化为现实行为的可能性也较大,其对大学生国家认同产生重要影响。当下,大学生在网络虚拟世界中抒发情感、表达意见成为一种行为习惯,而这样的虚拟实践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新型实践形态,它不是简单地从属于传统意义的现实实践,也不是现实实践的翻版,而是现实实践的延伸和升华②张明仓:《虚拟实践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49页。。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的认同实践,成为网络传播时代中,实现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大学生群体中强烈的同龄群体染化效应,使得个体已形成的思想观念容易受到所在群体的影响,而这种效应在网络环境中容易被渲染和放大,从而对大学生行为形成产生极大影响。

有意识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上理性而有序地参与政治实践和社会生活,让大学生对国家认同在内化于心的同时,更加外化于行。面对多元、复杂的网络社会,我们需要为大学生搭建一个实践平台,在充分尊重和维护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利用信息,将国家认同外化为实践,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成为这个网络实践平台的主旋律。高校应该充分发挥网络在凝聚力量、即时互动、有效沟通中的积极作用,并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生认同实践的主流导向。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为引领,推动大学生认同实践。通过网络,大学生更便捷地了解国家的政治制度,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如“全国两会”专题网站、微博微信互动,激发大学生对政治的关注、思考和参与;通过网络,大学生积极参与一些著名论坛,比如人民网的“强国论坛”、西祠胡同的“强国之路”、北大未名的“时代论坛”,在其中培养政治责任感,铸造政治人格;通过网络,大学生承担社会责任,弘扬民族文化。比如传播红色文化主题实践、网络慈善募捐、网络爱心接力等形式。大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在虚拟空间的实践中日渐清晰和增强,有效促进大学生认同实践。当然,只有大学生自身自觉是远远不够的,明确必要的行为规范同样重要。2013年,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召开并形成网络空间“七条底线”即:法律法规底线、社会主义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和真实性底线。这就成为每个网民、每个公民都恪守的规则。当代大学生更加应该成为遵守底线的示范者。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和法治建设同样至关重要,通过制度保障促成大学生认同实践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四、结 语

多极化、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网络传播模式成为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这给国家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在改变和重塑国民的认同意识。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研究大学生国家认同关系到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我们必须正视网络传播对大学生关于中国及中国人的认同产生的影响,更要让当代大学生从中华民族的优秀基因中找到支点,汲取营养,获得力量,以开阔的视野、积极的心态向世界展示青年学生的自信与自强。

猜你喜欢

价值观国家政治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