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企业办税模拟实训研究

2014-03-04魏艳华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20期
关键词:办税会计专业岗位

魏艳华

(黑龙江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企业办税模拟实训研究

魏艳华

(黑龙江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80)

随着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税收法规逐步改革完善,高职院校毕业学生的涉税业务的处理能力恰恰是会计专业核心职业能力之一。企业办税模拟也就是一门结合纳税会计岗位需求的实践课程。因而,如何提高办税模拟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从关注税务知识到完成涉税工作任务的技能,提高学生毕业后涉税业务实际工作能力,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高职会计教育 企业办税模拟 “双师”素质

高职会计教育强调“应用性”,即高职会计毕业生应该能在上岗后就可以融入正常的会计工作流程,不需要或者只需要简单的岗位培训就可以开展工作。教育部16号文件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

随着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税收法规逐步改革完善,高职院校毕业学生的涉税业务的处理能力恰恰是会计专业核心职业能力之一。企业办税模拟也就是一门结合纳税会计岗位需求的实践课程。高职会计教育是面向中小企业、税务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培养专业人才的,其主要就业领域和岗位为中小企业税务会计核算和税务会计管理,也可拓展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和管理、税务师事务所等从事税务代理和税务鉴证,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等从事会计代理、会计咨询、审计鉴证和会计培训等领域。上述就业岗位中,最主要的就是中小企业的纳税会计岗位。因而,如何提高办税模拟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从关注税务知识到完成涉税工作任务的技能,提高学生毕业后涉税业务实际工作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基于涉税会计岗位需求设计实训内容

传统的涉税实训内容不能满足岗位需求,教学内容上以文字描述经济业务,侧重提升学生税额计算能力,学生并不能真正体验企业的涉税业务流程,因此对提升学生涉税综合业务能力的效果并不理想。

设计企业办税模拟实训内容,首先应结合毕业学生就业实际情况,分析涉税会计岗位需求。其次,一线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和论证,确定企业办税模拟实训的学习情境和典型工作任务,重新编排课程内容,将职业能力培养渗透到实践教学当中。

2 创新实训组织形式

以往的涉税业务实训中,多是先由指导教师根据实训目标布置实训任务,然后学生根据实训资料完成填写凭证、登账、编写纳税申报表等手工模拟操作,这种只重视手工模拟,轻视工作情境的实践难以使学生真正掌握涉税业务处理技能,适应职业需求。

基于涉税会计岗位的需求,在组织企业办税模拟实训过程中,应模拟企业、税务、银行之间形成的业务链,可以将实训班级分为三组,通过角色轮换实践相关业务操作,运用仿真资料,通过多媒体、案例等形式,由教师示范,学生操作演练,教学做同步,让学生感受涉税业务的发生过程,尽量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提升实训效果。

3 改革实训考核方法

改变原来的以最终实训成果作为重要标准的考核方法,按照小组考核。由于实训中的每笔业务的完成要经过多个部门,不同岗位的学生来操作,实训中讲究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所以应当先按团队考核,再由团队内成员互评,制定详细的考核办法,严格执行。

实训考核方法的改革使得对学生的评价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和岗位要求的实际。把考试的目标放在了共同完成团队的任务上,可以达到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目的,也为今后走向社会做好了准备。

4 开发涉税业务实训教材

当前,各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都相继开设了包含涉税业务的实训课程,但难以找到合适的企业办税模拟的实训教材,更谈不上与时俱进的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因此,院校应借助企业和社会的力量,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实训教材。实训教材形式不应仅限于案例、仿真凭证,还应配合实训内容,开发涉税业务相关票据等涉税文件填写的视频和课件,甚至是软件,便于随时更新。

5 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

在高职院校中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并不缺少,由于企业办税模拟实训对实训教师的实践经验有着更高的要求,真正能胜任的此项实训任务的教师则是屈指可数,因此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是提升实践教学效果的关键。实践教学中,指导教师应对涉税理论和实务操作流程都非常熟悉,有效地指导和组织学生完成各项实训任务,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训主动性的同时,能够根据实训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问题。此外,随着国家政策和涉税法规的不断完善,实训指导教师应不定期深入企业锻炼,能够将最前沿的,最实际的涉税业务操作流程传授给学生,进一步缩短学生从学校到就业岗位的距离。

此外为了弥补校内实训指导教师的不足,可以聘请企业具有丰富经验的财务在职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针对兼职教师工作任务繁忙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实训时间,使得学生能够得到企业一线工作的财务人员的实际工作经验的直接传授,提升实训效果。

6 进一步完善实训条件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多已经建设了包括会计手工实训室和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硬件设施,并购置财务软件配套教学,但是这些资源缺乏有效综合利用,并未发挥其最大效能。还应通过校企合作,改进现有实践教学设施和软件资源,组织科学有序的实践教学。以提高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包括企业办税模拟在内的会计专业实训体系,架起成就高技能会计人才的“立交桥”,积极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互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

魏艳华(1976—),副教授,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会计、税法。

猜你喜欢

办税会计专业岗位
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的基层实践与设想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河北国税开设“云办税厅”助力“营改增”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