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洛市优化科技资源路径探析

2014-03-04胡军锋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20期
关键词:商洛科技资源

胡军锋

(陕西省商洛市中共商洛市委党校,陕西商洛 726000)

商洛市优化科技资源路径探析

胡军锋

(陕西省商洛市中共商洛市委党校,陕西商洛 726000)

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新形势下围绕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中的突出问题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手段。当前,商洛在优化科技资源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也存在一些问题。商洛市通过对优化科技资源改革,优化了科技资源配置,大力发展了商洛经济,同时提升了区域核心竞争力。

商洛市 优化 科技资源 探析

加快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围绕《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重大战略定位之一,促进商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商洛科技资源改革深入调研和分析论证,为优化商洛科技资源配置奠定基础。

1 商洛科技资源发展现状与成效

长期以来,受自然、历史条件的制约,农业地理条件差,工业起步晚,科技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商洛大力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培育和发展新型科技特色产业,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明显加快,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高。目前科技资源发展特点显明:

(1)科技人力资源不断增加。商洛共有各类科研机构31家。有各类技术推广单位260多家。目前科技人力资源近10万人,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居多。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2人,享受有突出贡献专家18人,享受省“三五人才”津贴6人,享受“十百千人才”工程津贴68人,市级以上各类拔尖人才107名。科技活动人员总量和层次结构较前均有大幅提高。全市现有高等院校2所,设有生物医药工程、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医学等多个工科门类,具有较大的科技人力资源增长潜力。

(2)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围绕大力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各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各级政府积极争取中省科技项目投入,鼓励和引导企业提高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动员各级金融机构加大企业科研信贷投入,有效缓解了科技研发经费不足的问题。

(3)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目前,共有1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47台,实验或检验室4个;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在建省级技术研究中心1个;有市级工程研发中心4个;有生产力促进中心1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有相对独立的图书资料和信息(数据)库;商洛科技网已建成运营,可与各大网站链接互通,及时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咨询。

(4)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已拥有8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批准药号;开发出20多个高新技术产品,培育出10个科技先导型企业。承担7项科技创新工程。“菱铁矿熔烧—磁化—反浮工业试验研究”项目,被鉴定为“综合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首创、国际领先”,已授权发明专利。

2 科技资源存在的困难

在实施“科技带动”战略的强力推动下,加快商洛优势特色产业开发的重大技术需求、现实发展需要,科技力量十分薄弱,研发能力明显不足,科技创新能力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

(1)科技基础薄弱。具体表现为:一是科技人才总量不足。二是分布不合理。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基层单位少,创新能力不足。三是科研机构较少。多以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为主,真正从事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的很少。四是科研设备少,利用率低。

(2)体制机制不活。科研机构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缺乏有效的资源投入管理和协调协作机制。科研机构在管理、人事、分配制度上缺乏一定的自主性,人员结构不合理。同时,内部激励机制不健全,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精力不支,缺乏积极性和创新精神。难以形成科技合力和规模效益。

(3)投入严重不足。企业的科技投入更少,融资渠道不畅,加之科技研发费用高、周期长、风险大,许多企业只顾眼前利益,不愿进行科研投入,制约了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4)成果转化率低。科研机构在科研方向、技术领域和课题选择上,与市场和企业需求严重脱节,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 统筹商洛科技资源改革的思路

从商洛实际出发,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本市科技资源发展现状、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开发的重大技术需求,建立以行业为龙头,依托关中科技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为推进商洛率先突破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1)整合行业科技资源,集成创新整体优势。突出以战略性新型产业开发为重点,集成整合行业科技资源,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是整合工业科技资源。以陕西材料工程院商洛分院建设为重点,引导企业科技要素向尖端科技研究机构集中,构建技术协作联盟,实施联合攻关,突破产业技术瓶颈,推进现代材料产业快速发展。二是整合医药科技资源。组建“五大商药”技术联盟,集合行业人才、设备资源,搭建制药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加快自主创新,突破道地中药材有效成分提取和新药研发的技术瓶颈,促进医药产业快速发展。三是整合农业科技资源。以农科所为龙头,组建商洛生物资源研究院,延长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以中国·商洛核桃研究所建设为载体,整合林业科技资源,加快新品种培育推广,促进核桃加工企业资源整合,打造商洛核桃品牌,推进商洛核桃产业化发展。

(2)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以建设区域性、综合性、专业化公共服务平台为目标,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进行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构建商洛区域科技创新网络;加快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信息传递、知识流动和技术转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商洛学院为基础,建设商洛区域内大型科学仪器设施资源共享平台,制定仪器入网标准和监督激励机制,明确经费投入渠道与管理方式,建立效益评价和组织保障体系,完善共享系统的管理与运行,实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以科技主管部门为依托,构建一批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引导各类金融机构重点支持自主创新,改善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大对竞争前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初创型科技中小企业的引导性投入。

(3)加快管理体制创新,完善投入分配机制。一是创新科技研发管理机制。围绕我市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需求,引入招投标机制,选择重大技术专项,借助力量,组织联合攻关。二是完善科技投入体制。建立和完善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逐年提高政府对科研经费投入的比重。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吸纳民间资本投资,做强做大科技产业化项目。三是创新科技人才开发机制。优化人才资源发展环境,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业,多渠道引进或聘请各级各类创新型人才。围绕重大产业发展技术需求,调整本地大专院校专业设置,为企业培养急需的适用性人才。四是加大科研院所改制改革力度,引导开发类科研院所融入经济主战场,实现科技与经济社会的有效对接,激活创新活力。五是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健全和完善适合科研机构特点的人事管理和收入分配制度,建立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机制,鼓励科技人才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方式参与分配,形成“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人才激励机制。

(4)借助关中科技优势,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把加强技术合作,推进自主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坚持依托西安,面向全国的原则,充分利用我市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在集成整合我市科技资源的同时,主动加强与关中-天水经济区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的互动交流,借助关中高科技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推进我市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围绕培育发展太阳光伏、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型战略产业,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工程。依托比亚迪、延长集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中金公司等大企业集团的科技实力,着力实施创新型产业升级工程等六大工程,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增强企业研发能力,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优势企业,带动更多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鼓励支持企业新建一批省级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建设一批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5)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以培育战略性创新产业为重点,以项目为载体,以产学研用为突破口,大力实施“51158”科技带动工程,建立科技创新基地,突破五大产业发展的技术难点,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在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组建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靠中心的纽带作用,聚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强化企业的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创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推动科技创新及市场化运作,实现科技与经济的有效链接。重点支持以企业为主体解决高新技术产品规模化载体中,提高整个工业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和群体优势。为推进商洛产业开发,实现率先突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1]《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2]《陕南循环工业发展规划》.

[3]周寄中,胡志坚,周勇.在国家创新系统内优化配置科技资源.管理科学学报,2002年第3期.

猜你喜欢

商洛科技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陕西商洛:创出菌蔬轮种发展新模式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商洛水源地生态经济区划分析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