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路径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
2014-03-04王海玉
王海玉
(郑州师范学院,河南郑州 450044)
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路径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
王海玉
(郑州师范学院,河南郑州 450044)
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企业的历史责任。企业自主创新越来越被国家层面和企业所重视,研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对当前国家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管理问题的一个探讨。时下,企业创新风生水起,中小企业需要找到制约发展的瓶颈,从制定良好战略规划、加强技术体系建设、构建战略联盟关系、管理创新和企业文化创新等方面,找到适合本企业自主创新的路径方法,为企业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
中小企业 自主创新 战略规划 战略联盟 文化创新
根据《中国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报告(2012)》提供的数据,截至2011年底,全国工商登记实有企业1253.1万户,中小微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7%。60%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自于中小企业,59%的税收来自于中小企业,60%的进出口也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带来了80%的城镇就业岗位;65%的发明专利以及75%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从这些数字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经济要保持快速稳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解决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大学生毕业带来的巨大就业压力、实现中国梦都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发展。
1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时代背景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小企业是我国最具活力的市场经济主体,其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迈向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除了国家层面的要求,在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的洗礼之后,企业自身也越来越感觉到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企业生存的重要意义。
十八届三中全会定调全面深化改革,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本届三中全会不但全面部署了国民经济15大领域60项改革,而且《决定》在全文41处提到“创新”,为中国企业以创新谋转型、以创新谋发展、以创新赢市场指明了新方向,注入了新活力。
自主创新,不仅是一个企业迅速成长的法宝,更是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对河南省来说,更是实现郭庚茂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原梦”的必经之路,也是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引擎。当前,我省正处于蓄势崛起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也是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关键转折期。省委书记郭庚茂指出,转折的核心就是创新,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破解突出矛盾的当务之急和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
2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面临的主要问题
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首先需要发现目前创新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遇见的突出问题主要有创新意识不强、资金不足、人才队伍不健全、技术水平落后、政府扶持力度不大等。
2.1 创新意识不强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缺乏创新意识,必然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目前有些企业管理者视野狭窄、自我封闭,导致创新意识和创新管理严重缺位。还有一些企业过度迷恋现有的管理制度、产品结构和人才队伍等资源,不思进取,畏惧创新,害怕改革会给企业造成损失,带来风险,结果就造成思想上的僵化和行动上的停滞。由于没有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或者畏惧改革创新,所以大部分企业仍然恪守传统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和生产方式,影响整个中小企业的创新步伐。
2.2 自主创新资金不足
在中国经济发展相对平稳的今天,资金不足是河南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又一大障碍。2013年以来,河南省工业企业资金紧张、成本上升趋势显著,“钱荒”已经成为制约企业产能正常发挥的主要问题。全省工业月度趋势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12月份流动资金正常企业占全部被调查企业的70.9%,认为资金缺口在10%以上的企业比重达21.2%,资金缺口20%以上的企业占10.1%。在企业资金紧张的背景下,企业创新所需要的资金条件、人才供给、设备改良等要素无法实现,严重制约企业自主创新的实施。
2.3 人才队伍不健全
人力资源是第一生产力,人才队伍结构的完善对企业自主创新起到关键性作用。企业自主创新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开拓精神的企业家、有感召力和组织能力的管理人员、专业精通的技术人员、沟通能力一流的营销人员等等。企业目前的普遍的情况是高职称、高学历人才比重较低,研发型人才不足。相比之下科技型企业和准科技型企业大专及研究生以上人员比例较高。科技人员作为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力量群体,根据2005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报告》,其比重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潜在技术创新能力。只有拥有高水平、结构合理的创新人才队伍,企业的研发创新才有保障,就分析报告中提到的指标来说,一般企业是达不到的。
2.4 政府扶持力度不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提升,而目前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让我国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国际上具有核心竞争力,有着自己独创的技术。要达到这一点,就需要我国的各级地方政府对中小型企业的自主创新进行大力扶持,从而能够让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产品也可以依靠着独创的技术在国际上有强大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从而让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可持续性、连贯性和系统性。这就需要政府的扶持和指导,而目前的状况是中小企业得到的扶持力度相当有限。
2.5 文化创新不深入
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对企业自主创新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多数企业对文化创新不够重视,没有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创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对企业文化创新不够深入。还有一些企业盲目模仿,随大流,没有形成企业独特的文化竞争优势。中小企业文化创新应该立足于企业的发展情况,创造出具有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通过文化创新优化企业管理机构,增加企业的凝聚力,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一个优越的环境。
此外,创新项目选择不恰当、产学研合作不紧密、成果转化不完全等因素也成为影响企业创新的主要因素。
3 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路径选择
3.1 结合企业特点,制定良好战略规划
创新可以是理念的创新,是技术的创新,也可以是企业战略规划的创新。行驶在在茫茫大海中轮船需要有灯塔的指引,良好的战略规划犹如是企业的引路灯。要制定良好的企业规划,需要深度挖掘企业自身的优势,树立远大的发展目标。目标和方向对于企业整体战略规划是最为重要的。我省的中小企业,要学会分析自身的特点,如自己在所处产业的位置、所具有的优势条件、企业的定位等,同时也要分析自身所存在的劣势。在具体的战略执行的过程中,利用企业的优势,给企业和产品一个明确的定位,注重产品质量的提升和长久客户的维护,引领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于自身所存在的劣势,又将如何避免,这些都是企业的管理者在制定规划的时候所需要考虑的。
3.2 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创新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本质特征是“新”,新模式、新方法、新思维、新成果等都是新的标准。企业自主创新的最终表现是创新成果,而新成果想要得到市场的承认,就必须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核心竞争优势,因此要求企业有很强的技术开发能力。技术中心作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近年来,随着创新主旋律的唱响,创新步伐的不断推进和深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
新乡市李固水泥有限公司原有普通水泥熟料生产线产能低,生存能力很弱,通过技术改造,使水泥生产线升级换代,该公司结合水泥产业政策,决定改产特种白水泥。不仅大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而且为企业节省了2.5亿元资金,成为国内最大的配套余热发电特种水泥生产线,产品远销华东、华北多个省市。
3.3 构建战略联盟关系
一个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与其他企业在双赢的基础上形成优势互补联盟,共同对付强大的竞争者。这是战略联盟的本质。战略联盟是竞争加剧的产物,是现代企业中存在的普遍关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竞争日益多样化,战略联盟发展迅猛,比较成功的案例有:丰田汽车与其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的联盟、微软公司与英特尔公司之间的“WINTEL”联盟、苹果公司与AT&T之间的联盟等。这并不意味着战略联盟只限于大公司,作为一种企业经营战略,它更加适用于中小规模经营的企业。战略联盟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和层面开展,比如共同注资、研发生产、定牌生产、特许经营、人员共用等。战略联盟的实施,同时也展现出企业开放、包容、合作、创新的姿态。可以说,战略联盟关系的构建是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有利法宝。
3.4 管理创新
高效有序的管理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中的管理创新理应包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市场管理、金融机构管理、媒体管理等内容。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一方面大力引进专业人才,完善人才队伍,同时给企业人员提供不断发展的空间和机会。企业要经常性、制度性地选派科技人员到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进修、深造,定期邀请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来企业做技术咨询、授课或专题学术报告,解决技术难题,解读当前市场现状和发展形势,提供可供参考的实施方案。在人才选用上围绕企业目标和发展方向,以促进行业技术升级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为核心,建立科学的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建立创新奖励机制和竞争机制,鼓励员工大胆创新。尝试建立校企合作模式,整合利用高校有利人力资源优势。
在市场管理方面,培育优质客户,抓住大客户。20%的客户购买公司80%的产品和服务,这20%的客户同时也是公司80%利润的来源。所以,中小企业应牢牢把握住20%的忠诚客户,集中企业的优势产品资源和人力资源深度挖掘这部分客户需求,设计独特的市场营销策略满足他们的需求。
在媒体管理上,打破传统的中小企业靠人员销售的模式,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资源,在专业网站发布企业和产品信息。同时,利用社会化媒体的优势,建立企业微信号和微博,让更多的公众了解企业产品和服务。
3.5 文化创新
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优秀的企业文化,会使企业从根本上对内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对外提升企业形象,让企业拥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创新企业文化需要打造特色鲜明企业品牌形象。品牌之争已经蔓延到各个行业,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的企业,都被卷入这场规模宏大的品牌大战中。中小企业无疑在资金、设备、人力资源等方面不占据优势,但是文化没有大小,文化没有领地,企业需要加强品牌文化管理,塑造独特企业品牌形象,力求用自己突出的优势占据消费者的心智空间,将有限的消费者资源收入囊中,为企业竞争增加砝码。
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项长期的再造工程。企业自主创新管理是在优势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新的企业理念、优化资源调配、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技术管理体系、以及良好的市场服务体系培育属于自身的特色产品和服务,以提高和扩大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带动企业品牌价值的持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带着各种优点和特质,是能够赢得顾客长期信赖的必经之路,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叩门砖,是撬动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支点,这其中有很多困难和障碍,就需要政府、企业和市场等用心地爱和呵护。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可以说是企业复杂适应过程中的一个步骤,企业自主创新,不能唯经济利益驱动,丧失企业应有的骨气、社会责任和担当。
[1]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等.中国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报告(2012)(摘要)[J].中国中小企业,2012(11).
[2]姜霄.提升河南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J].企业经济,2013(2).
[3]姜绍华.影响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与路径选择[J].经济学刊,2010(05).
[4]周怀峰,郭玉杰.基于国内市场需求的企业自主创新路径[J].软科学,2011(04).
[5]肖峰,韩凤晶,张晓天.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策略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2).
王海玉(1981—),女,河南南阳人,硕士,讲师,郑州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从事品牌管理、营销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