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斯基摩与第四世界
2014-03-03位梦华
位梦华
他们真是亚洲人吗?
1991年,我第一次进北极,飞到了阿拉斯加最北的城市巴罗。一下飞机,吓了一跳,看到候机室里都是黄种人,以为飞机搞错了航向,飞到了亚洲某地。那是我第一次接触爱斯基摩人。
虽然我们有同样的面孔,但爱斯基摩人对我并不欢迎,他们不喜欢外面的人进来抢占他们的工作,污染他们的环境,打扰他们生活,诋毁他们的文化。就在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位考古学家,专门研究爱斯基摩人的历史和文化。他告诉我说,亚洲黄种人的祖先,在人类开拓地球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不仅首先开发了亚洲,发现了大洋洲、发现了北美洲和南美洲,而且首先进入了北极圈。所以,现在北极的土著居民,从欧洲北极的拉普人,到亚洲北极的原始居民,到北美洲北极的爱斯基摩人,都是黄种人的后裔。
其中,最具特色是爱斯基摩人。大约是在6000年前,地球上最后一个冰川期结束之后,来自中亚地区的游猎民族,追逐着丰美的水草和大量的动物,一直往北,越过了白令海峡,来到了阿拉斯加。那时候,阿拉斯加南部以及往南的广大地区,已经有印第安人居住。这些人只好沿着北冰洋边缘分布开来,往东一直扩展到了格陵兰。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中,他们很少与外界接触,独自战天斗地,在极端严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把人类抵御严寒、荒凉、饥饿和孤独的极限,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和文化。
“爱斯基摩”名字的由来
至于“爱斯基摩”一词,他讲了一个故事:大约18世纪甚至更早,西方人的探险家开始向北极进军。他们首先到达的是印第安人聚居区。他们向当地的印第安人打听,往北还有没有人了。印第安人则回答说,北方还有“Eskimos”,即“吃生肉的人”。于是,这些探险家们便把在北极遇到的人,不分青红皂白,统统称之为“Eskimos(爱斯基摩)”。
那些生活在北极的土著居民,并不知道那些外来的人为什么称自己为“Eskimos”。后来,他们终于弄明白了,“Eskimos”原来是“吃生肉的人”之意,大为恼火,提出了抗议,认为这是对他们的侮辱。但是,“Eskimos”一词,早已深入人心,出现在世界各国、各种语言的新闻报道和资料文献里,他们也就只好自认倒霉,听之任之。
趣谈:俺是即墨人
关于“爱斯基摩”一词,也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说,爱斯基摩人是山东人的后裔。山东人自古就有闯关东的传统。山东有个即墨县。很早很早以前,有一群即墨人去闯关东。因为白令海峡冬天是一片冰雪,与陆地没有什么区别。这些人一直往北,走啊走啊,不知不觉地越过了白令海峡,进入了阿拉斯加,在那里定居下来。后来,西方探险家进入了阿拉斯加,遇到了他们,问他们是从哪里来的。他们回答说:“俺是即墨人”。探险家一听,点了点头说:“哦,爱斯基摩人。”当然,这只是一个笑话。
因纽特的说法不全面
我第一次北极考察归来,有记者来采访,说起爱斯基摩人。我告诉他们说,“爱斯基摩”一词具有贬义。爱斯基摩人不喜欢这名字,称自己为“因纽特”。报道出去以后,引起了有关方面的注意。因为我们一向尊重少数民族,便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即以后不要再称爱斯基摩人,而称之为“因纽特人”。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爱斯基摩人都自称为“因纽特(Inuit)”,只有生活在加拿大北部和格陵兰的爱斯基摩人,才称为“因纽特”人。生活在阿拉斯加北部的爱斯基摩人,喜欢称自己为“因纽皮特(Inupiat)”,生活在阿拉斯加中西部和俄罗斯的爱斯基摩人,喜欢称自己为“尤皮克(Yupik)”。但是,他们都承认,自己是爱斯基摩人。
有些名字,虽然最初是由某种事物得来的,但是久而久之,也便成了专用名词,与原来的含义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例如,没有人会把“Cooper”想成是桶匠,把“Smith”想成是铁匠,把“China”想成是瓷器,把“Turkey“想成是火鸡。同样的,“爱斯基摩”也已经成了专有名词,没有人会把它与吃生肉联系在一起。况且,连爱斯基摩人都已经面对现实,我们也就大可不必自作多情,不分青红皂白,一律用“因纽特”一词取而代之,不仅有强加于人之虞,而且也不符合事实。
爱斯基摩人的生存方式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爱斯基摩人之所以能在这块寒冷的土地上生存下来,并不是因为有石油、天然气等现代能源,因为在古代,这些是人们没有办法利用的。在利用这些能源之前,他们依靠的两大支柱,一是海里的鲸、海象、海豹等;二是陆地上的驯鹿。
爱斯基摩人十分幸运,他们的沿海是弓头鲸洄游的必经之地,不必到处奔波就可以捕到足够的食物;他们的陆地有几百万头驯鹿来回迁移,为他们进一步提供了物质生活所必需。
爱斯基摩人的祖先最初的“温饱”方式是在海边捕杀海洋哺乳动物,同样他们也捕杀驯鹿。直到1600年前,鲸鱼提供的食物也只占时人类食物的很小部分。但是,鲸的诱惑远远比其他动物来得大。一旦捕到一头鲸,不仅可以供大家饱餐一顿,甚至还可以有大量的剩余鲸肉存放到冰窖里。因此,随着捕鲸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有目的地捕鲸,捕鲸的成功率也大大地提高了。于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偶尔捕鲸变为了有计划地捕鲸,从部分依靠到主要依靠捕鲸而生存。
驯鹿不仅可以为爱斯基摩人提供他们最爱吃的食物,它们的皮毛和骨头还可以为爱斯基摩人提供大部分生活用品。例如:衣服、帐篷、家庭用具和运输工具等。考古证据显示,以前爱斯基摩人的物品,例如:钩子、叉子、锥子、针,甚至手工艺品和面具等,都是用驯鹿骨头或驯鹿皮制成的。如果没有驯鹿,即使海里的鲸再多,恐怕他们也很难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要生活在北极,要世代相传地生活下去,就必须有许多生存技巧。在一个家庭中,女人必须学会用皮子和动物身上的东西来做衣服,而且是要做全家人所需要的所有衣服。听老人们说,那时候的女人一般从6岁就开始学起,直到35岁左右才能掌握所有的技能,足见要学会整套技能是多么的困难和复杂。而家庭中的男人,则要勇挑起狩猎的工作。不仅需要学会和实践如何狩猎,还必须学会社会技能,懂得如何与别人配合去猎取像驯鹿、海象这样成群的动物。另外,这种群体工作的技能在制造木架皮舟时也尤为重要。男人制造木架,女人缝制皮面,大家只有齐心合力,才能把船造好。而木架皮舟在爱斯基摩历史上,甚至直到今天,仍然是非常重要的狩猎工具。endprint
他们为什么吃生肉
“平心而论,”那位考古学家说,“‘Eskimos虽然有点贬义,说的却是事实,爱斯基摩人正是靠吃生肉才得以生存下来的。”
因为,北极这里没有水果和蔬菜,爱斯基摩人只有通过吃生肉来获取动物身上的维生素C,如果把肉煮熟了,维生素C就分解了。人体没有维生素C,就会得坏血病。当时的爱斯基摩人,虽然不知道这个科学道理,但是北极没有树木,草也很少,燃料奇缺,打到猎物时已经饥肠辘辘,严酷的生存环境,迫使他们只能吃生肉。这就叫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捕鲸文化——爱斯基摩人的灵魂
爱斯基摩人的文化,虽然从来没有像印加文化或玛雅文化那样灿烂,但却也一枝独秀。因为这是人类文化宝库中唯一与鲸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文化,因而是一种极具特色的文化。
如果你到爱斯基摩人中去走一走、看一看,你就会发现,他们的生活、起居,他们的歌曲、舞蹈,他们的地名、传说,他们的艺术、音乐,甚至连同他们的思想与哲学,都与捕鲸有着密切的关系。
捕鲸活动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捕猎海洋中如此巨大的哺乳动物,不论在冰上还是水中,都是一件非常艰苦而又充满危险的事情,需要耐心、毅力和高超的技术。变幻莫测的天气时刻威胁着猎人和船只,狂风巨浪随时可把小船掀翻,浮冰能够像捏火柴盒一样把皮划艇挤碎。除此之外,猎物庞大的身躯本身对猎人就是威胁。即使是鲸中最温驯的弓头鲸,它巨大的尾巴一摆,就能轻而易举地将小船掀翻。经常出没于太平洋、阿留申群岛和亚洲沿海的座头鲸和灰鲸就更危险了。因此大部分爱斯基摩人捕鲸都是集体作战,组成捕鲸队。
爱斯基摩人将捕鲸看成是一项非常神圣的事情。他们认为,捕鲸不是为了显示男子汉的英雄气概,而是去接受造物主的赐予。因此,鲸并不是猎物,而是自己送上门的礼物,只有那些品行端正、心地善良、胸怀宽广、愿意为大家谋福利的人才能获得这贵重的礼物。因此,捕鲸者首先要有正确的观点,那就是你捕到的鲸并不是自己的,而是代表大家去接受大自然的礼物,必须和大家分享。心怀鬼胎或是斤斤计较的人,是不可能捕到鲸的。
由此可见,捕鲸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塑造着民族的性格,联结着过去的历史,贯穿着现在的生活。捕鲸把大家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真诚的关爱和合作。所以说,捕鲸是爱斯基摩文化的中心,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紧张刺激的海上搏斗
对于爱斯基摩人来说,成为捕鲸队队长,或者成为射手或舵手,是他们一生的追求和梦想。很多人从几岁就开始上冰实习。想要去捕鲸,并不是一开始就能上船,而是要先在冰上修路,学习观察洋流和冰情,帮助分鲸以便了解鲸的身体结构,这些训练完成以后,才可以上船去学习划船。当标枪手将标枪准确地扔向鲸时,受伤的鲸会挣扎、狂奔,此刻舵手就必须立刻将船划开,避免被鲸打翻,并要仅仅跟随着受伤的鲸,直到它精疲力竭而死去,浮出水面,因此,只有机智勇敢,反应敏捷、熟悉猎物在受惊、受伤以及正常情况下的活动情况和游动速度的人可能会成为舵手。等到老的标枪手退下来之后,有很强健的体力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标枪手,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将一个20多磅的标枪以很快的速度扔出去。经历多年的磨炼之后,标枪手才能经过申请,组建自己的队伍,成为一名捕鲸队队长。
爱斯基摩人的启示
爱斯基摩人之所以能在北极如此严酷的自然环境里生存下来,除了吃生肉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发明了捕鲸技术。爱斯基摩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学会捕鲸的民族。实际上,捕鲸不仅为他们提供了食物,而且也构成了爱斯基摩文化的核心。
但是,爱斯基摩人生存至今,既不是依靠吃生肉的偶然侥幸,也不是因为他们敢于降服地球上最大的动物——鲸的勇敢与聪明,而是在于他们的理念。也许,爱斯基摩人是世界上最懂得如何珍惜土地、最重视如何保护环境的民族,他们带给人类如下的启示:
1 封闭导致落后,开放才能进步。爱斯基摩人生活在北极严酷的环境里,有几千年与外界很少接触,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非常原始。只有与西方人接触之后,才有了飞快地进步。
2 科学技术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爱斯基摩人原来没有金属,没有机器,使用木棒和北极熊以及鲸较量,胜算几乎为零。后来有了枪,有了机器,生产力大大地提高了,社会得到了快速地进步。
3 人类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好自己的生存环境。在享受文明成果的同时,必须发扬自己淳朴的观念和优良的传统。
小屁股上的证据
查理是自治区野生生物管理部主任。在他还是一个普通工作人员的时候,我们就认识了,并且是一见如故。我们经常讨论爱斯基摩人的历史、文化、生活方式和面临的问题。有一天,他神秘兮兮地把我拉到他儿子的家里,笑嘻嘻地指着婴儿说:“这是我的孙子,我把我的名字给了他,也叫查理。”
我有点失望,原以为他要给我看什么好东西,原来只是一个孩子。但我还是故作惊讶地说:“哈!你都有孙子啦!祝贺!祝贺!”然后,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婴儿圆圆的脑袋,开玩笑地说:“您好!查理!很高兴认识你!”小查理却连眼睛也不睁,只顾用力地吮吸着乳汁。
“我们两个老是辩论,爱斯基摩人是不是从亚洲迁移过来的,现在我给你看一个证据。”说着,他把婴儿抱过来,轻轻地放在小床上,露出了小屁股,“你来看!”他指着屁股上地图似的蓝色斑点,笑着说,“这是黄种人所特有的!白种人没有这东西。”
“这就是说,”我望着他,笑着说,“你也同意爱斯基摩人是从亚洲迁移过来的这种观点啦!”因为以前他总是狡辩说,他们爱斯基摩人不是从亚洲迁移过来的,而是在北极土生土长的。
“那当然!”查理嘿嘿地笑了,“以前那只是跟你开玩笑!”
被遗忘的世界
查理还向我提出了“第四世界”的说法。第四世界指的,不是国家,而是民族。包括澳大利亚土人,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太平洋诸岛上波利尼西亚人,新西兰的毛利人,欧洲北极的拉普人和西伯利亚的土著居民,当然还有爱斯基摩人。
所谓的“第四世界”,有着如下共同的特点:
第一,他们都有相对漫长的历史,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在人类对地球的原始开拓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二,他们都是殖民扩张的受害者,被驱赶、被屠杀,现在都生活在相对边远的地区,成了人类社会中非主流的群体,过着相对贫穷的生活;
第三,他们都是从亚洲迁移出去的,和我们有着共同的祖先。由此可见,我们与第四世界是血脉相通的。在过去的不到十万年里,我们的祖先留在原地,他们的祖先却远走高飞,到其他大陆去发展,去开拓,创造出了不同的文化。
“第四世界”存在的意义,并不是为了向白人讨回公道,因为那已经成了历史。
我们想祈求和平,人类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相互残杀了;
我们想呼吁公正,希望世界能关心我们的境况和疾苦;
我们要保护我们的文化,一定要把我们祖先创造出来的灿烂文化延续下去;
我们要发扬我们的传统,使我们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发扬光大下去,不至于在我们的手里消失。
我们希望,我们第四世界的人们,能和其他人一起,和睦相处,共同努力,迎接人类的未来,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新世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