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课堂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思考

2014-03-03孙向东

教育界·上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音乐课堂学生主体思考

孙向东

【摘 要】音乐课堂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就要积极创设充满爱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唤起学生的情感,使其在学习中,更加集中精力,更好的感知、记忆、思考进而“外化”为课堂活动。

【关键词】音乐课堂 学生主体 思考

一、音乐课堂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

音乐教育的目的、性质决定了教学中的主体参与不能仅仅满足于教学气氛的活跃,在所有内容和形式的背后,应当有一个上位的目标,那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建立学生和老师与音乐的和谐联系”。

主体参与教学是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学生进入教学活动,自主地、创造性地与教师一起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倾向性表现行为。应当从“满足人的基本精神需要”“发展表现个体的重要途径”的角度认识主体参与的意义。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二、关注学生

新课程倡导主体性教育。但是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放弃或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鼓励合作交流、体验成功;鼓励学生勇于提问,敢于质疑;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中,我倡导应适时为学生提供帮助和引导,提出适当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与讨论;应精心设计音乐实践活动一步步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引向深入,启发学生自己去纠正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三、创新课堂教学设计

新课程提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课堂教学的设计者,要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和教材的内容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因此,针对中学生的自学能力有限,他们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音乐学习的实情,教学中,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我不排除适当的讲解、适时的引导。课堂上我常给学生留下发挥其个性的空间:如教学歌曲《青春舞曲》,在会唱这首歌的基础上,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与能力,分别根据旋律进行创编歌词、节奏和速度的创作活动,然后请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表达出来。通过上述创作活动,让学生了解到歌曲可以有很多创作手法,使学生对歌曲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创设民主的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作为学生集体的一种精神面貌和情绪倾向,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密不可分。显然只有当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只有当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智慧得以显露、需要得到满足时,才能形成活跃、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因此,也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能做到:1.相信学生:他们有能力、有潜力掌握教学内容;2.依靠学生:只有师生配合,才能完成教学任务;3.尊重学生:学生是一个与教师一样,有着独立的尊严和价值,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的独特的人;4.热爱学生:学生是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未来社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5.理解学生:学生在其自身发展和生活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6.帮助学生: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存在着各种问题和疑难。

五、要进行主体性教学,就要转变自身的角色

在教学中要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注重自身角色的转变。第一,教师是主体性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必须制订好教学目标,提高对教育对象的认识,认真钻研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好教学程序。第二,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从教学活动的开始到教学活动的结束,教师总是要充分组织教学活动的各个因素,必须把主体性的学生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积极、能动的主体性因素,并协调多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第三,教师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主导者,在活动过程中,一方面,教师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讲授、示范、指导,促使学生内化和运用知识,并对学生提出适当的问题、布置一定的作业,让学生自主、能动地回答和完成;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境、状态、方式、结果,根据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学习的困惑和质疑,矫正自己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需要,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向着有利于教学任务完成、教学目标实现的方向发展。

六、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反对过于强调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三种学习方式的进行都离不开自由、民主、和谐安全的教学氛围的营造。自由,是指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民主是指以学生为主体,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创造一种自由宽松的民主气氛,利用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心理气氛来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和谐是指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之间关系,师生达到交流、互动,安全是指允许我们的学生犯错误。

教师要担负起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责任。从教学一开始导入就借助于现代化视听手段,或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入手,精心的设计,创设教学情境,使课堂变得宽松、愉悦,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活跃学生的思维,这就为继之而后主体能动性良好表现创造了条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了民主、平等、和谐、安全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使学生乐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个观点,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

总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反映了主体对学科知识学习的兴趣程度,学生对学科知识学习的兴趣是需要培养的,而兴趣的培养又是需要一种情境的,这种情境在音乐学科里的最好表现形式就是问题情境。

【参考文献】

[1]孙默. 新课标小学音乐教学法. 北京:电化教育音像出版社,2005.

[2]金亚文. 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endprint

猜你喜欢

音乐课堂学生主体思考
小学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措施的分析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适应性教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实用性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