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欢舞起来

2014-03-03廖清花

教育界·上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课程评价多元化形式

廖清花

【摘 要】著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先生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的源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是如此的重要与美好,更是孜孜求学的学生们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食粮,尤其对于初入校园的小学生们有着不可预估的影响力。而学习好音乐的关键就是做好音乐课程评价,《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音乐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音乐不同于语文、数学,不能仅通过期末一张试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需要从多方面进行了解评价。本文从音乐课程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评价形式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方面来阐述,只有做好了音乐课堂评价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喜欢音乐,融入音乐,享受音乐,随着音乐的节奏欢舞起来,快乐起来的观点。

【关键词】音乐 课程评价 多元化 标准 形式 主体

一、音乐课程评价标准多元化,让不同的学生个体在音乐殿堂中自由畅听,学会聆听,感受音乐

所谓音乐,字面的意思可以理解为让人愉悦的声音,由此可见音乐是靠听觉来感知的,属于是一种听觉艺术。音乐课程评价应该建立在培养学生有敏锐的音乐听觉的基础上,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多听、多感受,激发每个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发现每个学生在音乐的召唤下所反馈出来的每一个或高或低的音乐感应,这就需要音乐老师们利用多重音乐标准尺子进行测量评估,给予学生自主选择音乐类型的机会,尊重每个学生的音乐敏感度,让每个学生都能有发自内心喜欢的音乐,这样才能成就每个学生的个性音乐发展,引导学生更准确的学到相关的音乐知识。

音乐课程评价的标准多元化,需要作为音乐老师的,不光要听到唱音准,字正腔圆的声音,也要听到在跑调中努力进步的别样声音。深信每个学生就像音乐中哆来咪的特性音符一样,发音有高低,擅长有侧重,需要老师用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标准才能编排出美妙的乐谱,才能让学生们在老师的课程评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音乐乐趣,才能更投入的置身音乐殿堂中自由畅听,在音乐的聆听中学习,感受,进步,成长。

二、音乐课程评价形式多元化,在课堂上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使学生更积极的投入,并乐于参与音乐课堂中

传统的音乐课堂评价基本都是以老师的口头语言评价为主,像平日里最常见的课程评价就是“你很棒!” “你做得很好!”等等比较单一、枯燥的语句,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学生的身心在当代繁荣生活的培育下,正朝着多元化素质教育方向均衡的发展,对课程评价的期望已不仅仅满足于几句简单的表扬等几分钟的精神层面,这就要求我们的评价需要根据当代学生的期望进行评价形式多元化,才能更好地激励学生们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在任何的评价都不应该是随意的,单调的原则下,以陶冶人格高尚情操著称的美妙情感艺术的音乐课程评价更应该是多元化,丰富多彩的。小学音乐的课程评价应该遵循小学生的年龄幼小特征、心理启蒙的特点、重在参与的状态等特性,解析藏在每首音乐背后的生动有趣的故事,进而开展以生动形象、形式丰富的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书面语言等,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在学习中进步、快乐起来。

三、音乐课程评价主体多元化,以学生为评价主体,自主评价,让他们在评价中成长起来,欢乐起来

过去的课程评价都是老师自动主观做出的下意识判断,非但不能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最真实的进展情况,也侧面的打击了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时下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课程评价更少不了学生这个小主人翁,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更是评价的主体,没有人比学生本人更了解他们自己所感受的学习状态,吸收状况,所需调整,课程评价的面前,他们比任何人更有发言权。在音乐课堂上学生都在以他们的审美要求去赏析歌曲,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在自己掌握正确的激励性评价观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正面进行音乐课程评价,在放手让学生自主评价,互相评价的同时,将班级进行分组评价,并分层的进行小组内部自我评价,小组之间互相评价。在学生和小组自评、互评的基础上,激励小组各成员友好地进行合作学习,不但让学生在自我与相互评价更好的学会学习,在比较中更深刻的体会差距,进而更严格要求自己,使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增强,促进学生自主地发展。

课程评价的主体多元化,不但让学生们在课程评价的参与中进步起来,成长起来,更让学生在自主评价过程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使自身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同时,学生之间的互评,不仅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督促,相互合作,更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让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培养了对学习的一种责任感以及同学之间的一种合作精神,这种责任感将会产生巨大的动力,让学生从中学会与人交往。

音乐课程评价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才是评价的最终目的。在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演唱形式的小学音乐歌曲中,用律动、乐器、故事、动画等来吸引学生,让音乐情感带动思想教育,触动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针对每个学生对每首音乐的不同表现分层进行多标准,多形式,多主体的多元化课程评价。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课堂评价体系越来越完善,音乐课程评价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具有主体性、多元性、激励性和个性化等特点,方法更应是多种多样。多元化课程评价不但激励学生演唱技能,更让他们在歌唱中去认识人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真正让音乐课成为学生的挚爱,让学生在音乐中欢乐起来,让学生能随着音乐的节奏欢舞起来。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评价多元化形式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面向卓越教师的师范生实训课程评价研究
基于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工业设计课程评价体系研究
云计算背景下的学生课程评价模式探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
例谈机械能守恒定律几种形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