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模式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复发的影响分析
2014-03-03张美华
张美华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护理干预模式预防消化性溃疡患者复发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15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并已治愈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5例,两组在住院期间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出院后采用定期随访及生活行为指导方式进行干预,评价其临床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定期随访、生活行为方式干预及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预防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关键。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护理干预;复发;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7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1(b)-0188-02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于胃、十二指肠的溃疡,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且其呈每年递增的趋势,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据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是造成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因素[1]。目前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愈率>90%,但其远期效果较差,复发率较高。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除了与幽门螺杆菌有关,还与患者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性别、年龄及季节等有关[2]。本院对住院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出院后的护理干预指导,现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5月~2011年5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50例,其中男80例,女70例,年龄25~75岁,平均(50.25±1)岁;依据胃镜检查为溃疡,经病理检查均为良性溃疡;胃溃疡88例,十二指肠溃疡50例,复合型溃疡12例;所有患者经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及杀灭幽门螺杆菌等治疗后,全部痊愈及出院;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及溃疡面愈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给予常规护理,由临床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专题的病情讲解,详细地向患者讲述溃疡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及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同时向患者发放宣传手册,对预防复发起积极的作用。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患者出院后前2个月,由专门的临床护理人员进行每周电话随访,以后每15天1次,共随访12个月。随访重点主要包括患者的生活行为方式,健康的心理,并及时对不良行为、心理进行健康指导,具体方法如下。①饮食指导:合理饮食是预防溃疡复发的关键,嘱咐患者多食富于营养的食物,饮食中应以脂肪、蛋白质为主,同时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A及维生素B等较多的食物;在饮食酸碱度上,嘱咐患者少食酸性食物,多食碱性食物,因为其可有效中和胃酸;嘱咐患者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暴饮暴食可导致胃窦部过度扩张,胃泌素分泌亢进,刺激胃酸分泌过多;嘱咐患者细嚼慢咽,细嚼慢咽能有效刺激唾液分泌,唾液能有效中和胃酸,同时减轻胃肠负担;嘱咐患者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酒、浓茶、大蒜和辣椒等。②适度活动: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③戒烟限酒:向患者讲解烟草中尼古丁的危害,尼古丁不但可损伤胃黏膜及延迟胃排空,还能与苯胺等结合导致溃疡;乙醇可使胃黏膜保护屏障受到损害,直接破坏其保护机制,加剧胃酸等有害损伤,护理人员一定要叮嘱患者家属,起监督作用并经常与护士沟通。④用药指导:患者出院后,一般要进行一段时间的用药巩固治疗,在用药期间,嘱咐患者及其家属定时服药,不要因为患者症状消失而停止用药,在服药期间避免服用与治疗溃疡相拮抗的药物,减轻其疗效。⑤心理疏导:患者出院后,一般都心存沮丧、悲观及焦虑等症状,仔细聆听患者的心声,尊重、理解患者,多给予其鼓励,使其感受到到被关怀与重视,鼓励其多与社会接触,增加社会认同感。
1.3 效果评价
对于患者电话随访12个月后进行复查,复查时由原来的临床接诊医生完成,通过胃镜观察患者溃疡面的复发情况,无复发为有效,其余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溃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溃疡复发率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3.1 消化性溃疡的常见原因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且每年呈递增趋势,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黑便、腹痛及呕血等,较为严重的患者可出现出血、穿孔、幽门梗阻及癌变等,其主要的临床致病因素如下。①幽门螺杆菌感染:有研究表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分别为80%~90%、90%~100%[3],幽门螺杆菌的毒株菌体成分含有细胞毒性相关基因CagA及VacA,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②长期服用NSAID:研究表明,长期服用NSAID的患者约25%合并消化性溃疡,NSAID能明显削弱消化道黏膜的防御及修复功能[4];③胃酸及胃蛋白酶:胃蛋白酶是由主细胞分泌,经盐酸激活变成胃蛋白酶,胃蛋白酶能侵袭消化道的黏膜,生物活性决定于生活环境,对生活环境的pH值具有依赖性,当生活环境的pH值升高4倍时,胃蛋白酶就会失活[5],可见其活性受胃酸的制约,所有在其发病原因及治疗措施时,应考虑胃酸的作用;④吸烟:吸烟对消化性溃疡的产生、愈合及复发有重要的作用,吸烟可促进胃酸分泌,降低幽门括约肌的张力,导致胆汁反流进入胃,减少十二指肠及胰腺碳酸氢盐的分泌,影响胃、十二指肠的协调运动,导致黏膜损害性氧自由基的增加[6];⑤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及负性情绪可导致溃疡,主要途径为迷走神经反射导致胃酸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使胃黏膜血管收缩缺血,胃运动减弱,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导致皮质酮释放,从而导致胃酸分泌增加,胃黏液分泌减少[7]。
3.2 消化性溃疡复发的预防
消化性溃疡的复发包括心理因素、药物因素、饮食习惯及季节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患者本身配合治疗外,还需患者家属配合,向患者家属讲解有关消化性溃疡的知识、易导致复发的诱因,特别是饮食问题对于该病复发的影响至关重要,告知患者家属出院后如何进行适当的生活;另外,溃疡复发与临床用药关系密切,尽量停用NSAID药物,在巩固治疗阶段,不要看见病情好转就立即停药;消化性溃疡的复发与季节相关,在溃疡高发季节,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8]。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利于消化性溃疡的修复,并达到提高疗效、降低溃疡复发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 蒋玲芳,朱美华.影响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临床因素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7):4063-4064.
[2] 周丽雅,林三仁,沈祖尧,等.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溃疡病及再感染的五年随访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2,22(2):76-79.
[3] 李大健,马香华,周欣.中西药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3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1):47-48.
[4] 陈荣.胃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J].海南医学,2003,14(8):75-76.
[5] 王佃军.中西医结合在慢性胃溃疡治疗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8):152-153.
[6] 赵明红,王华平.对慢性胃炎病人实施护理干预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2):257.
[7]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2.
[8] 浩育盈,何玉兰,李展绒.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饮食健康指导[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30(1):69-70.
(收稿日期:2013-09-26 本文编辑:李亚聪)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护理干预模式预防消化性溃疡患者复发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15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并已治愈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5例,两组在住院期间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出院后采用定期随访及生活行为指导方式进行干预,评价其临床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定期随访、生活行为方式干预及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预防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关键。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护理干预;复发;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7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1(b)-0188-02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于胃、十二指肠的溃疡,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且其呈每年递增的趋势,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据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是造成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因素[1]。目前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愈率>90%,但其远期效果较差,复发率较高。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除了与幽门螺杆菌有关,还与患者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性别、年龄及季节等有关[2]。本院对住院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出院后的护理干预指导,现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5月~2011年5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50例,其中男80例,女70例,年龄25~75岁,平均(50.25±1)岁;依据胃镜检查为溃疡,经病理检查均为良性溃疡;胃溃疡88例,十二指肠溃疡50例,复合型溃疡12例;所有患者经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及杀灭幽门螺杆菌等治疗后,全部痊愈及出院;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及溃疡面愈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给予常规护理,由临床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专题的病情讲解,详细地向患者讲述溃疡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及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同时向患者发放宣传手册,对预防复发起积极的作用。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患者出院后前2个月,由专门的临床护理人员进行每周电话随访,以后每15天1次,共随访12个月。随访重点主要包括患者的生活行为方式,健康的心理,并及时对不良行为、心理进行健康指导,具体方法如下。①饮食指导:合理饮食是预防溃疡复发的关键,嘱咐患者多食富于营养的食物,饮食中应以脂肪、蛋白质为主,同时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A及维生素B等较多的食物;在饮食酸碱度上,嘱咐患者少食酸性食物,多食碱性食物,因为其可有效中和胃酸;嘱咐患者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暴饮暴食可导致胃窦部过度扩张,胃泌素分泌亢进,刺激胃酸分泌过多;嘱咐患者细嚼慢咽,细嚼慢咽能有效刺激唾液分泌,唾液能有效中和胃酸,同时减轻胃肠负担;嘱咐患者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酒、浓茶、大蒜和辣椒等。②适度活动: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③戒烟限酒:向患者讲解烟草中尼古丁的危害,尼古丁不但可损伤胃黏膜及延迟胃排空,还能与苯胺等结合导致溃疡;乙醇可使胃黏膜保护屏障受到损害,直接破坏其保护机制,加剧胃酸等有害损伤,护理人员一定要叮嘱患者家属,起监督作用并经常与护士沟通。④用药指导:患者出院后,一般要进行一段时间的用药巩固治疗,在用药期间,嘱咐患者及其家属定时服药,不要因为患者症状消失而停止用药,在服药期间避免服用与治疗溃疡相拮抗的药物,减轻其疗效。⑤心理疏导:患者出院后,一般都心存沮丧、悲观及焦虑等症状,仔细聆听患者的心声,尊重、理解患者,多给予其鼓励,使其感受到到被关怀与重视,鼓励其多与社会接触,增加社会认同感。
1.3 效果评价
对于患者电话随访12个月后进行复查,复查时由原来的临床接诊医生完成,通过胃镜观察患者溃疡面的复发情况,无复发为有效,其余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溃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溃疡复发率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3.1 消化性溃疡的常见原因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且每年呈递增趋势,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黑便、腹痛及呕血等,较为严重的患者可出现出血、穿孔、幽门梗阻及癌变等,其主要的临床致病因素如下。①幽门螺杆菌感染:有研究表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分别为80%~90%、90%~100%[3],幽门螺杆菌的毒株菌体成分含有细胞毒性相关基因CagA及VacA,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②长期服用NSAID:研究表明,长期服用NSAID的患者约25%合并消化性溃疡,NSAID能明显削弱消化道黏膜的防御及修复功能[4];③胃酸及胃蛋白酶:胃蛋白酶是由主细胞分泌,经盐酸激活变成胃蛋白酶,胃蛋白酶能侵袭消化道的黏膜,生物活性决定于生活环境,对生活环境的pH值具有依赖性,当生活环境的pH值升高4倍时,胃蛋白酶就会失活[5],可见其活性受胃酸的制约,所有在其发病原因及治疗措施时,应考虑胃酸的作用;④吸烟:吸烟对消化性溃疡的产生、愈合及复发有重要的作用,吸烟可促进胃酸分泌,降低幽门括约肌的张力,导致胆汁反流进入胃,减少十二指肠及胰腺碳酸氢盐的分泌,影响胃、十二指肠的协调运动,导致黏膜损害性氧自由基的增加[6];⑤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及负性情绪可导致溃疡,主要途径为迷走神经反射导致胃酸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使胃黏膜血管收缩缺血,胃运动减弱,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导致皮质酮释放,从而导致胃酸分泌增加,胃黏液分泌减少[7]。
3.2 消化性溃疡复发的预防
消化性溃疡的复发包括心理因素、药物因素、饮食习惯及季节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患者本身配合治疗外,还需患者家属配合,向患者家属讲解有关消化性溃疡的知识、易导致复发的诱因,特别是饮食问题对于该病复发的影响至关重要,告知患者家属出院后如何进行适当的生活;另外,溃疡复发与临床用药关系密切,尽量停用NSAID药物,在巩固治疗阶段,不要看见病情好转就立即停药;消化性溃疡的复发与季节相关,在溃疡高发季节,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8]。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利于消化性溃疡的修复,并达到提高疗效、降低溃疡复发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 蒋玲芳,朱美华.影响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临床因素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7):4063-4064.
[2] 周丽雅,林三仁,沈祖尧,等.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溃疡病及再感染的五年随访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2,22(2):76-79.
[3] 李大健,马香华,周欣.中西药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3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1):47-48.
[4] 陈荣.胃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J].海南医学,2003,14(8):75-76.
[5] 王佃军.中西医结合在慢性胃溃疡治疗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8):152-153.
[6] 赵明红,王华平.对慢性胃炎病人实施护理干预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2):257.
[7]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2.
[8] 浩育盈,何玉兰,李展绒.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饮食健康指导[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30(1):69-70.
(收稿日期:2013-09-26 本文编辑:李亚聪)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护理干预模式预防消化性溃疡患者复发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15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并已治愈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5例,两组在住院期间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出院后采用定期随访及生活行为指导方式进行干预,评价其临床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定期随访、生活行为方式干预及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是预防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关键。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护理干预;复发;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7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1(b)-0188-02
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于胃、十二指肠的溃疡,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且其呈每年递增的趋势,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据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是造成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因素[1]。目前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愈率>90%,但其远期效果较差,复发率较高。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除了与幽门螺杆菌有关,还与患者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性别、年龄及季节等有关[2]。本院对住院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出院后的护理干预指导,现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5月~2011年5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50例,其中男80例,女70例,年龄25~75岁,平均(50.25±1)岁;依据胃镜检查为溃疡,经病理检查均为良性溃疡;胃溃疡88例,十二指肠溃疡50例,复合型溃疡12例;所有患者经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及杀灭幽门螺杆菌等治疗后,全部痊愈及出院;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及溃疡面愈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给予常规护理,由临床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专题的病情讲解,详细地向患者讲述溃疡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及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同时向患者发放宣传手册,对预防复发起积极的作用。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患者出院后前2个月,由专门的临床护理人员进行每周电话随访,以后每15天1次,共随访12个月。随访重点主要包括患者的生活行为方式,健康的心理,并及时对不良行为、心理进行健康指导,具体方法如下。①饮食指导:合理饮食是预防溃疡复发的关键,嘱咐患者多食富于营养的食物,饮食中应以脂肪、蛋白质为主,同时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A及维生素B等较多的食物;在饮食酸碱度上,嘱咐患者少食酸性食物,多食碱性食物,因为其可有效中和胃酸;嘱咐患者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暴饮暴食可导致胃窦部过度扩张,胃泌素分泌亢进,刺激胃酸分泌过多;嘱咐患者细嚼慢咽,细嚼慢咽能有效刺激唾液分泌,唾液能有效中和胃酸,同时减轻胃肠负担;嘱咐患者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如酒、浓茶、大蒜和辣椒等。②适度活动: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③戒烟限酒:向患者讲解烟草中尼古丁的危害,尼古丁不但可损伤胃黏膜及延迟胃排空,还能与苯胺等结合导致溃疡;乙醇可使胃黏膜保护屏障受到损害,直接破坏其保护机制,加剧胃酸等有害损伤,护理人员一定要叮嘱患者家属,起监督作用并经常与护士沟通。④用药指导:患者出院后,一般要进行一段时间的用药巩固治疗,在用药期间,嘱咐患者及其家属定时服药,不要因为患者症状消失而停止用药,在服药期间避免服用与治疗溃疡相拮抗的药物,减轻其疗效。⑤心理疏导:患者出院后,一般都心存沮丧、悲观及焦虑等症状,仔细聆听患者的心声,尊重、理解患者,多给予其鼓励,使其感受到到被关怀与重视,鼓励其多与社会接触,增加社会认同感。
1.3 效果评价
对于患者电话随访12个月后进行复查,复查时由原来的临床接诊医生完成,通过胃镜观察患者溃疡面的复发情况,无复发为有效,其余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溃疡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溃疡复发率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3.1 消化性溃疡的常见原因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且每年呈递增趋势,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黑便、腹痛及呕血等,较为严重的患者可出现出血、穿孔、幽门梗阻及癌变等,其主要的临床致病因素如下。①幽门螺杆菌感染:有研究表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分别为80%~90%、90%~100%[3],幽门螺杆菌的毒株菌体成分含有细胞毒性相关基因CagA及VacA,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重要因素;②长期服用NSAID:研究表明,长期服用NSAID的患者约25%合并消化性溃疡,NSAID能明显削弱消化道黏膜的防御及修复功能[4];③胃酸及胃蛋白酶:胃蛋白酶是由主细胞分泌,经盐酸激活变成胃蛋白酶,胃蛋白酶能侵袭消化道的黏膜,生物活性决定于生活环境,对生活环境的pH值具有依赖性,当生活环境的pH值升高4倍时,胃蛋白酶就会失活[5],可见其活性受胃酸的制约,所有在其发病原因及治疗措施时,应考虑胃酸的作用;④吸烟:吸烟对消化性溃疡的产生、愈合及复发有重要的作用,吸烟可促进胃酸分泌,降低幽门括约肌的张力,导致胆汁反流进入胃,减少十二指肠及胰腺碳酸氢盐的分泌,影响胃、十二指肠的协调运动,导致黏膜损害性氧自由基的增加[6];⑤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及负性情绪可导致溃疡,主要途径为迷走神经反射导致胃酸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使胃黏膜血管收缩缺血,胃运动减弱,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导致皮质酮释放,从而导致胃酸分泌增加,胃黏液分泌减少[7]。
3.2 消化性溃疡复发的预防
消化性溃疡的复发包括心理因素、药物因素、饮食习惯及季节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患者本身配合治疗外,还需患者家属配合,向患者家属讲解有关消化性溃疡的知识、易导致复发的诱因,特别是饮食问题对于该病复发的影响至关重要,告知患者家属出院后如何进行适当的生活;另外,溃疡复发与临床用药关系密切,尽量停用NSAID药物,在巩固治疗阶段,不要看见病情好转就立即停药;消化性溃疡的复发与季节相关,在溃疡高发季节,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8]。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利于消化性溃疡的修复,并达到提高疗效、降低溃疡复发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 蒋玲芳,朱美华.影响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临床因素及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27):4063-4064.
[2] 周丽雅,林三仁,沈祖尧,等.根除幽门螺杆菌对溃疡病及再感染的五年随访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2,22(2):76-79.
[3] 李大健,马香华,周欣.中西药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32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1):47-48.
[4] 陈荣.胃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J].海南医学,2003,14(8):75-76.
[5] 王佃军.中西医结合在慢性胃溃疡治疗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8):152-153.
[6] 赵明红,王华平.对慢性胃炎病人实施护理干预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2):257.
[7]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2.
[8] 浩育盈,何玉兰,李展绒.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饮食健康指导[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30(1):69-70.
(收稿日期:2013-09-26 本文编辑:李亚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