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
2014-03-03李钊陈达勇杨琴江彩兰
李钊 陈达勇 杨琴 江彩兰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补钠治疗与限钠治疗在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8例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随机分成补钠组和限钠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2周常规治疗,观察其腹水程度、临床疗效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补钠组的腹水程度明显低于限钠组,补钠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限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钠组的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和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限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易发生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其腹水程度往往较高,治疗效果较差,易导致预后不良,补钠治疗较限钠治疗有明显优势,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肝硬化;腹水;低钠血症
[中图分类号] R57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1(b)-0181-03
肝硬化腹水目前的主要治疗方式是在水钠潴留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限水、限盐、排尿利钠等措施,但此种方式会改变患者血容量,导致神经体液调节改变,易出现或加重低钠血症,降低腹水的治疗效果,增加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发生率,其预后往往不良。笔者为了解不同疗法对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预后的影响,观察了本院98例患者的治疗及预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诊治的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98例,随机分为补钠组和限钠组,每组49例。补钠组:男35例,女14例,年龄40~70岁,平均(58±4.6)岁;限钠组:男37例,女12例,年龄42~67岁,平均(57±3.4)岁。入院前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评判标准
腹水程度通过B超检查诊断分为轻度:腹水分布于肝肾隐窝或盆腔;中度:腹水程度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重度:大量腹水分布于肝前、侧腹腔。治疗2周后B超检查判断临床疗效:腹水消退或程度减轻为有效;腹水无缓解或程度未减轻,甚至加重为无效。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保肝、利尿,必要时补充人血清蛋白或新鲜冰冻血浆,控制腹膜炎等并发症。限钠组每日严格限钠饮食,限制入水量。补钠组正常含钠饮食,根据血钠水平对血钠≤120 mmol/L者,给予每天静脉点滴3%氯化钠溶液300~400 ml,3~7 d;对血钠120~130 mmol/L者,给予口服氯化钠溶液或5%碳酸氢钠100 ml,2次/d。根据血钠检测结果随时补充钠使血钠至正常范围,2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月后B超复查腹水程度评价治疗效果,出院时统计评估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腹水程度及疗效的比较
补钠组的腹水程度明显低于限钠组,补钠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限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腹水程度及疗效的比较[n(%)]
与限钠组比较,*P<0.0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补钠组的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和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限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肝硬化腹水治疗是限钠还是补钠存在争议。传统观念认为患者发生低钠血症大多是稀释性的,体内总钠量未减少,补钠会加重腹水程度[1]。近年来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肝硬化腹水患者由于以下原因易发生低钠血症[2-3]。①摄入不足:进食少、腹胀等因素影响进食,传统治疗中强调无盐或少盐饮食,且静脉少用盐,使钠摄入不足;②排泄过多:腹水治疗需利尿、脱水、放腹水等使钠排泄增多;③分布异常:腹水患者细胞膜钠钾泵功能异常,导致钠潴留于细胞内,有研究表明腹水内钠潴留可>53%。肝功能受损后,对于抗利尿激素等激素的代谢能力降低,同时治疗腹水所需要的利尿剂以血浆内钠离子为靶离子,钠离子的减少会导致利尿剂的作用减弱[4-5],因此低钠血症可能会影响腹水治疗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补钠组患者治疗后腹水程度较限钠组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限钠组,且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出血和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限钠组,说明补钠疗法相对于限钠治疗能有效预防患者发生低钠血症,增强对腹水的疗效,从而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钠血症影响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导致肾小球的循环血容量受到影响,刺激肾素分泌,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肾皮质血管收缩导致肾皮质灌注不足,肾小球率过滤下降,尿量减少,尿素氮排出减少等,从而诱发肝肾综合征[6-8]。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导致脑细胞水肿,颅内压升高加上低钠诱导的呼吸性碱中毒,并发症中的消化道出血症状等因素,加快肝性脑病的生成和发展[9]。患者肝功能降低,易发生感染,大量腹水易出现自发性腹膜炎[10]。补钠治疗增加患者血钠浓度,纠正低钠血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增强利尿作用,使腹水易吸收,增强对腹水的疗效。
综上所述,低钠血症会增加自发性腹膜炎和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的发生率,导致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同时可能会加重患者腹水程度,影响对腹水的治疗,导致预后不良,而补钠治疗在治疗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中较限钠治疗有较明显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秦英敏.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23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4):1600-1601.
[2] 贾会兵,张谦,栗兰芳.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临床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9,23(3):197-198.
[3] 黎振林.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66例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8):949-950.
[4] 刘萍,张林鹏.126例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临床分析[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0(4):58-59.
[5] 占国清,谭华炳,朱琳,等.145例肝硬化失代偿期低钠血症的回顾性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0,26(2):194-195,198.
[6] 王秀茹.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的治疗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5):542-544.
[7] 高宗武.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的治疗体会[J].安徽医药,2009,13(10):1248-1249.
[8] 李大军,郭晓林.老年和中年肝硬化腹水患者低钠血症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2):4447-4448.
[9] 杜旭昶.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诊治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0):1264-1265.
[10] 陈钦中.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48例临床分析[J].内科,2009,4(5):718-719.
(收稿日期:2013-07-11 本文编辑:李亚聪)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补钠治疗与限钠治疗在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8例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随机分成补钠组和限钠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2周常规治疗,观察其腹水程度、临床疗效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补钠组的腹水程度明显低于限钠组,补钠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限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钠组的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和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限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易发生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其腹水程度往往较高,治疗效果较差,易导致预后不良,补钠治疗较限钠治疗有明显优势,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肝硬化;腹水;低钠血症
[中图分类号] R57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1(b)-0181-03
肝硬化腹水目前的主要治疗方式是在水钠潴留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限水、限盐、排尿利钠等措施,但此种方式会改变患者血容量,导致神经体液调节改变,易出现或加重低钠血症,降低腹水的治疗效果,增加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发生率,其预后往往不良。笔者为了解不同疗法对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预后的影响,观察了本院98例患者的治疗及预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诊治的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98例,随机分为补钠组和限钠组,每组49例。补钠组:男35例,女14例,年龄40~70岁,平均(58±4.6)岁;限钠组:男37例,女12例,年龄42~67岁,平均(57±3.4)岁。入院前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评判标准
腹水程度通过B超检查诊断分为轻度:腹水分布于肝肾隐窝或盆腔;中度:腹水程度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重度:大量腹水分布于肝前、侧腹腔。治疗2周后B超检查判断临床疗效:腹水消退或程度减轻为有效;腹水无缓解或程度未减轻,甚至加重为无效。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保肝、利尿,必要时补充人血清蛋白或新鲜冰冻血浆,控制腹膜炎等并发症。限钠组每日严格限钠饮食,限制入水量。补钠组正常含钠饮食,根据血钠水平对血钠≤120 mmol/L者,给予每天静脉点滴3%氯化钠溶液300~400 ml,3~7 d;对血钠120~130 mmol/L者,给予口服氯化钠溶液或5%碳酸氢钠100 ml,2次/d。根据血钠检测结果随时补充钠使血钠至正常范围,2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月后B超复查腹水程度评价治疗效果,出院时统计评估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腹水程度及疗效的比较
补钠组的腹水程度明显低于限钠组,补钠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限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腹水程度及疗效的比较[n(%)]
与限钠组比较,*P<0.0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补钠组的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和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限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肝硬化腹水治疗是限钠还是补钠存在争议。传统观念认为患者发生低钠血症大多是稀释性的,体内总钠量未减少,补钠会加重腹水程度[1]。近年来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肝硬化腹水患者由于以下原因易发生低钠血症[2-3]。①摄入不足:进食少、腹胀等因素影响进食,传统治疗中强调无盐或少盐饮食,且静脉少用盐,使钠摄入不足;②排泄过多:腹水治疗需利尿、脱水、放腹水等使钠排泄增多;③分布异常:腹水患者细胞膜钠钾泵功能异常,导致钠潴留于细胞内,有研究表明腹水内钠潴留可>53%。肝功能受损后,对于抗利尿激素等激素的代谢能力降低,同时治疗腹水所需要的利尿剂以血浆内钠离子为靶离子,钠离子的减少会导致利尿剂的作用减弱[4-5],因此低钠血症可能会影响腹水治疗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补钠组患者治疗后腹水程度较限钠组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限钠组,且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出血和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限钠组,说明补钠疗法相对于限钠治疗能有效预防患者发生低钠血症,增强对腹水的疗效,从而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钠血症影响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导致肾小球的循环血容量受到影响,刺激肾素分泌,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肾皮质血管收缩导致肾皮质灌注不足,肾小球率过滤下降,尿量减少,尿素氮排出减少等,从而诱发肝肾综合征[6-8]。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导致脑细胞水肿,颅内压升高加上低钠诱导的呼吸性碱中毒,并发症中的消化道出血症状等因素,加快肝性脑病的生成和发展[9]。患者肝功能降低,易发生感染,大量腹水易出现自发性腹膜炎[10]。补钠治疗增加患者血钠浓度,纠正低钠血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增强利尿作用,使腹水易吸收,增强对腹水的疗效。
综上所述,低钠血症会增加自发性腹膜炎和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的发生率,导致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同时可能会加重患者腹水程度,影响对腹水的治疗,导致预后不良,而补钠治疗在治疗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中较限钠治疗有较明显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秦英敏.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23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4):1600-1601.
[2] 贾会兵,张谦,栗兰芳.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临床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9,23(3):197-198.
[3] 黎振林.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66例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8):949-950.
[4] 刘萍,张林鹏.126例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临床分析[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0(4):58-59.
[5] 占国清,谭华炳,朱琳,等.145例肝硬化失代偿期低钠血症的回顾性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0,26(2):194-195,198.
[6] 王秀茹.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的治疗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5):542-544.
[7] 高宗武.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的治疗体会[J].安徽医药,2009,13(10):1248-1249.
[8] 李大军,郭晓林.老年和中年肝硬化腹水患者低钠血症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2):4447-4448.
[9] 杜旭昶.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诊治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0):1264-1265.
[10] 陈钦中.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48例临床分析[J].内科,2009,4(5):718-719.
(收稿日期:2013-07-11 本文编辑:李亚聪)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补钠治疗与限钠治疗在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8例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随机分成补钠组和限钠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2周常规治疗,观察其腹水程度、临床疗效和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补钠组的腹水程度明显低于限钠组,补钠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限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钠组的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和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限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易发生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其腹水程度往往较高,治疗效果较差,易导致预后不良,补钠治疗较限钠治疗有明显优势,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肝硬化;腹水;低钠血症
[中图分类号] R575.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1(b)-0181-03
肝硬化腹水目前的主要治疗方式是在水钠潴留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限水、限盐、排尿利钠等措施,但此种方式会改变患者血容量,导致神经体液调节改变,易出现或加重低钠血症,降低腹水的治疗效果,增加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发生率,其预后往往不良。笔者为了解不同疗法对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预后的影响,观察了本院98例患者的治疗及预后,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诊治的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98例,随机分为补钠组和限钠组,每组49例。补钠组:男35例,女14例,年龄40~70岁,平均(58±4.6)岁;限钠组:男37例,女12例,年龄42~67岁,平均(57±3.4)岁。入院前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评判标准
腹水程度通过B超检查诊断分为轻度:腹水分布于肝肾隐窝或盆腔;中度:腹水程度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重度:大量腹水分布于肝前、侧腹腔。治疗2周后B超检查判断临床疗效:腹水消退或程度减轻为有效;腹水无缓解或程度未减轻,甚至加重为无效。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保肝、利尿,必要时补充人血清蛋白或新鲜冰冻血浆,控制腹膜炎等并发症。限钠组每日严格限钠饮食,限制入水量。补钠组正常含钠饮食,根据血钠水平对血钠≤120 mmol/L者,给予每天静脉点滴3%氯化钠溶液300~400 ml,3~7 d;对血钠120~130 mmol/L者,给予口服氯化钠溶液或5%碳酸氢钠100 ml,2次/d。根据血钠检测结果随时补充钠使血钠至正常范围,2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月后B超复查腹水程度评价治疗效果,出院时统计评估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腹水程度及疗效的比较
补钠组的腹水程度明显低于限钠组,补钠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限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腹水程度及疗效的比较[n(%)]
与限钠组比较,*P<0.0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补钠组的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自发性腹膜炎和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限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3 讨论
肝硬化腹水治疗是限钠还是补钠存在争议。传统观念认为患者发生低钠血症大多是稀释性的,体内总钠量未减少,补钠会加重腹水程度[1]。近年来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肝硬化腹水患者由于以下原因易发生低钠血症[2-3]。①摄入不足:进食少、腹胀等因素影响进食,传统治疗中强调无盐或少盐饮食,且静脉少用盐,使钠摄入不足;②排泄过多:腹水治疗需利尿、脱水、放腹水等使钠排泄增多;③分布异常:腹水患者细胞膜钠钾泵功能异常,导致钠潴留于细胞内,有研究表明腹水内钠潴留可>53%。肝功能受损后,对于抗利尿激素等激素的代谢能力降低,同时治疗腹水所需要的利尿剂以血浆内钠离子为靶离子,钠离子的减少会导致利尿剂的作用减弱[4-5],因此低钠血症可能会影响腹水治疗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补钠组患者治疗后腹水程度较限钠组明显改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限钠组,且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出血和自发性腹膜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限钠组,说明补钠疗法相对于限钠治疗能有效预防患者发生低钠血症,增强对腹水的疗效,从而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钠血症影响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导致肾小球的循环血容量受到影响,刺激肾素分泌,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使肾皮质血管收缩导致肾皮质灌注不足,肾小球率过滤下降,尿量减少,尿素氮排出减少等,从而诱发肝肾综合征[6-8]。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导致脑细胞水肿,颅内压升高加上低钠诱导的呼吸性碱中毒,并发症中的消化道出血症状等因素,加快肝性脑病的生成和发展[9]。患者肝功能降低,易发生感染,大量腹水易出现自发性腹膜炎[10]。补钠治疗增加患者血钠浓度,纠正低钠血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增强利尿作用,使腹水易吸收,增强对腹水的疗效。
综上所述,低钠血症会增加自发性腹膜炎和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的发生率,导致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同时可能会加重患者腹水程度,影响对腹水的治疗,导致预后不良,而补钠治疗在治疗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中较限钠治疗有较明显的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秦英敏.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23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4):1600-1601.
[2] 贾会兵,张谦,栗兰芳.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临床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9,23(3):197-198.
[3] 黎振林.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66例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8):949-950.
[4] 刘萍,张林鹏.126例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临床分析[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0(4):58-59.
[5] 占国清,谭华炳,朱琳,等.145例肝硬化失代偿期低钠血症的回顾性分析[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0,26(2):194-195,198.
[6] 王秀茹.肝硬化腹水并发低钠血症的治疗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5):542-544.
[7] 高宗武.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的治疗体会[J].安徽医药,2009,13(10):1248-1249.
[8] 李大军,郭晓林.老年和中年肝硬化腹水患者低钠血症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2):4447-4448.
[9] 杜旭昶.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诊治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0):1264-1265.
[10] 陈钦中.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48例临床分析[J].内科,2009,4(5):718-719.
(收稿日期:2013-07-11 本文编辑:李亚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