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教育在肾脏移植受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2014-03-03申丽霞王丽霞李凤娟
申丽霞++++++王丽霞++++++李凤娟
[摘要] 目的 评价自我管理教育在肾脏移植受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按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将66例自愿参加本次调查的肾脏移植受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自我管理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自我管理水平。 结果 观察组的自我管理水平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在肾脏移植受者围术期中应用,可提高受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关键词] 肾脏移植受者;围术期;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 R6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1(c)-0169-03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不断出现,肾脏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最佳选择[1],手术成功并不代表治疗结束,术后受者必须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需在预防可能出现的各类并发症和防治药物副作用间取得平衡,并需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建立正确的自我管理行为[2]。围术期也称手术全期(术前、术中及术后),指护士从迎接受者进入外科病房到术后痊愈的时期。肾脏移植受者在术前、监护期、术后到出院,一般需0.5~1个月,其在围术期治疗过程中应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在护理工作中,应科学地运用自我管理理论,积极开展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加强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使其在住院期间积极配合治疗,提高自我管理水平,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6月收治并实施肾脏移植手术的受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6例。入选标准:①年龄>18岁,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②自愿参加本次调查。排除标准:有精神疾病、意识障碍及生活不能自理者。两组受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入选受者分为观察组(接受自我管理教育)和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出院前进行随访,比较两组自我管理水平。
1.3 治疗方法
对围术期肾脏移植受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主要包括:术前全方位准备;监护期做好心理调适,以减轻心理压力;恢复期提高治疗依从性,既保证营养供应,又要控制体重,适度活动,随时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
1.4 问卷内容
①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问卷;②肾脏移植受者自我管理量表[3]。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自我管理水平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3.1 术前自我管理
术前自我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准备、辅助检查、皮肤准备、术前给药、胃肠道准备等。肾脏移植受者入院后,护士及时准确地实施全方位的术前准备,如皮肤准备、胃肠道准备;及时协助其完善辅助检查;指导家属在术前给予心理支持,缓解其焦虑;其心理反应会直接影响移植后器官的功能,讲解肾脏移植的相关知识,安排参观监护室,熟悉环境,对如何有效配合医务人员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减少对手术的恐惧和不安,保证术前具有良好的情绪和精神准备。
3.2 监护期自我管理
肾脏移植受者麻醉苏醒后,转入监护病房进行进一步治疗与护理。ICU全封闭的医疗环境、多种多样的医疗设备、管理要求与普通病房有明显不同。受者在接受复杂的综合性治疗与护理时,面对的是陌生环境,往往在生理和心理上受刺激,出现极度恐惧和紧张、ICU综合征[4]、孤独和抑郁、强迫静卧感和睡眠障碍、对呼吸机或对ICU医务人员的依赖等心理问题,可加重受者病情,造成不良预后。在临床工作中,应细心关注其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在监护期,护士适时解决受者心理问题,做好心理调适,减轻其心理压力,使其能积极与医务人员合作,顺利度过术后监护期。针对受者精神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予干预,让其明确监护病房的各项要求,病情允许可安排家属短时间床边探视,以减轻其孤独感;适时让受者了解病情进展情况,尤其是尿量、化验结果、检查结果等,减轻其疑虑程度;让受者明确应用免疫抑制剂及激素治疗的必要性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观察用药效果。
3.3 恢复期自我管理
用药、消毒隔离、体温、尿量、血压监测,预防、及时发现和处理排斥反应均需要肾脏移植受者的积极配合,其自我管理能力需不断提高。受者恢复期自我管理知识:从ICU转回普通病房后,护士即督导每位受者阅读本科自行编撰出版的《肾脏移植受者手册》[5],选择性了解相关内容,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向受者发放调查表,调查其自我管理知识的需求,针对性地进行自我管理教育,主要包括治疗、饮食、日常生活、心理社会等内容[6]。出院前做好移植术后复查指导:出院前由专职宣教员详细讲解移植肾的保养、预防并发症、出院后复诊时间及内容、饮食、运动锻炼和心理等的注意事项。
3.4 健康教育
在临床工作中,有目的、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帮助受者减轻压力,加强对其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学会调节和放松心情的技巧,尽力帮助其取得家庭及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以便进一步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6]。通过积极开展肾脏移植受者围术期的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注重采取以下方式。①个体化健康教育:注意遵循个体化原则,重视受者的需求和情感,依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注意与其建立合作式伙伴关系,动员家属参与健康教育,激发受者改变不良行为,使健康教育收到较好的效果[7]。②全程健康教育:专职宣教员的健康宣教,使肾脏移植受者掌握饮食的注意事项,意识到出院后继续治疗的重要性;重视肾脏移植受者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树立良好的心态,并学会调节和放松心情的技巧[8];加强运动锻炼的健康教育,告知锻炼的益处及注意事项,使其自觉坚持锻炼[9]。
综上所述,良好的自我管理是影响肾脏移植受者人、肾存活的重要因素,自我管理教育在围术期中应用,可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狄桂萍,李萍萍,廖秀梅,等.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术后长期生活质量随访调查(附41例报告)[J].临床误诊误治,2012,25(9):57-60.
[2] 庄桂敏,阎成美,陶小琴.肾脏移植受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7,7(6):10-14.
[3] 庄桂敏,阎成美,陶小琴.肾脏移植受者自我管理量表的开发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4):1111-1113.
[4] 李杰,周惠芬,邓卫萍,等.ICU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16(5):15-16.
[5] 柳东夫,王科.肾脏移植患者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6] 庄桂敏,阎成美,陶小琴.肾脏移植患者自我管理水平[J].现代护理,2006,12(9):804-806.
[7] 林彩霞,程思琴,廖亚琴.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对空巢老人骨折康复效果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3,13(2):153-155.
[8] 隗东方.肾脏移植受者自我管理状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4):2861-2865.
[9] 张菊英,邹瑞芳,叶家薇,等.提高肾脏移植患者生命质量的质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8):47-48.
(收稿日期:2013-12-04 本文编辑:李亚聪)endprint
[摘要] 目的 评价自我管理教育在肾脏移植受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按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将66例自愿参加本次调查的肾脏移植受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自我管理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自我管理水平。 结果 观察组的自我管理水平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在肾脏移植受者围术期中应用,可提高受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关键词] 肾脏移植受者;围术期;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 R6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1(c)-0169-03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不断出现,肾脏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最佳选择[1],手术成功并不代表治疗结束,术后受者必须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需在预防可能出现的各类并发症和防治药物副作用间取得平衡,并需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建立正确的自我管理行为[2]。围术期也称手术全期(术前、术中及术后),指护士从迎接受者进入外科病房到术后痊愈的时期。肾脏移植受者在术前、监护期、术后到出院,一般需0.5~1个月,其在围术期治疗过程中应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在护理工作中,应科学地运用自我管理理论,积极开展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加强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使其在住院期间积极配合治疗,提高自我管理水平,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6月收治并实施肾脏移植手术的受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6例。入选标准:①年龄>18岁,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②自愿参加本次调查。排除标准:有精神疾病、意识障碍及生活不能自理者。两组受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入选受者分为观察组(接受自我管理教育)和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出院前进行随访,比较两组自我管理水平。
1.3 治疗方法
对围术期肾脏移植受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主要包括:术前全方位准备;监护期做好心理调适,以减轻心理压力;恢复期提高治疗依从性,既保证营养供应,又要控制体重,适度活动,随时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
1.4 问卷内容
①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问卷;②肾脏移植受者自我管理量表[3]。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自我管理水平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3.1 术前自我管理
术前自我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准备、辅助检查、皮肤准备、术前给药、胃肠道准备等。肾脏移植受者入院后,护士及时准确地实施全方位的术前准备,如皮肤准备、胃肠道准备;及时协助其完善辅助检查;指导家属在术前给予心理支持,缓解其焦虑;其心理反应会直接影响移植后器官的功能,讲解肾脏移植的相关知识,安排参观监护室,熟悉环境,对如何有效配合医务人员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减少对手术的恐惧和不安,保证术前具有良好的情绪和精神准备。
3.2 监护期自我管理
肾脏移植受者麻醉苏醒后,转入监护病房进行进一步治疗与护理。ICU全封闭的医疗环境、多种多样的医疗设备、管理要求与普通病房有明显不同。受者在接受复杂的综合性治疗与护理时,面对的是陌生环境,往往在生理和心理上受刺激,出现极度恐惧和紧张、ICU综合征[4]、孤独和抑郁、强迫静卧感和睡眠障碍、对呼吸机或对ICU医务人员的依赖等心理问题,可加重受者病情,造成不良预后。在临床工作中,应细心关注其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在监护期,护士适时解决受者心理问题,做好心理调适,减轻其心理压力,使其能积极与医务人员合作,顺利度过术后监护期。针对受者精神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予干预,让其明确监护病房的各项要求,病情允许可安排家属短时间床边探视,以减轻其孤独感;适时让受者了解病情进展情况,尤其是尿量、化验结果、检查结果等,减轻其疑虑程度;让受者明确应用免疫抑制剂及激素治疗的必要性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观察用药效果。
3.3 恢复期自我管理
用药、消毒隔离、体温、尿量、血压监测,预防、及时发现和处理排斥反应均需要肾脏移植受者的积极配合,其自我管理能力需不断提高。受者恢复期自我管理知识:从ICU转回普通病房后,护士即督导每位受者阅读本科自行编撰出版的《肾脏移植受者手册》[5],选择性了解相关内容,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向受者发放调查表,调查其自我管理知识的需求,针对性地进行自我管理教育,主要包括治疗、饮食、日常生活、心理社会等内容[6]。出院前做好移植术后复查指导:出院前由专职宣教员详细讲解移植肾的保养、预防并发症、出院后复诊时间及内容、饮食、运动锻炼和心理等的注意事项。
3.4 健康教育
在临床工作中,有目的、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帮助受者减轻压力,加强对其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学会调节和放松心情的技巧,尽力帮助其取得家庭及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以便进一步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6]。通过积极开展肾脏移植受者围术期的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注重采取以下方式。①个体化健康教育:注意遵循个体化原则,重视受者的需求和情感,依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注意与其建立合作式伙伴关系,动员家属参与健康教育,激发受者改变不良行为,使健康教育收到较好的效果[7]。②全程健康教育:专职宣教员的健康宣教,使肾脏移植受者掌握饮食的注意事项,意识到出院后继续治疗的重要性;重视肾脏移植受者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树立良好的心态,并学会调节和放松心情的技巧[8];加强运动锻炼的健康教育,告知锻炼的益处及注意事项,使其自觉坚持锻炼[9]。
综上所述,良好的自我管理是影响肾脏移植受者人、肾存活的重要因素,自我管理教育在围术期中应用,可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狄桂萍,李萍萍,廖秀梅,等.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术后长期生活质量随访调查(附41例报告)[J].临床误诊误治,2012,25(9):57-60.
[2] 庄桂敏,阎成美,陶小琴.肾脏移植受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7,7(6):10-14.
[3] 庄桂敏,阎成美,陶小琴.肾脏移植受者自我管理量表的开发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4):1111-1113.
[4] 李杰,周惠芬,邓卫萍,等.ICU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16(5):15-16.
[5] 柳东夫,王科.肾脏移植患者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6] 庄桂敏,阎成美,陶小琴.肾脏移植患者自我管理水平[J].现代护理,2006,12(9):804-806.
[7] 林彩霞,程思琴,廖亚琴.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对空巢老人骨折康复效果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3,13(2):153-155.
[8] 隗东方.肾脏移植受者自我管理状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4):2861-2865.
[9] 张菊英,邹瑞芳,叶家薇,等.提高肾脏移植患者生命质量的质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8):47-48.
(收稿日期:2013-12-04 本文编辑:李亚聪)endprint
[摘要] 目的 评价自我管理教育在肾脏移植受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按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设计,将66例自愿参加本次调查的肾脏移植受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自我管理教育,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自我管理水平。 结果 观察组的自我管理水平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在肾脏移植受者围术期中应用,可提高受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关键词] 肾脏移植受者;围术期;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 R6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1(c)-0169-03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新型免疫抑制剂的不断出现,肾脏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最佳选择[1],手术成功并不代表治疗结束,术后受者必须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需在预防可能出现的各类并发症和防治药物副作用间取得平衡,并需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建立正确的自我管理行为[2]。围术期也称手术全期(术前、术中及术后),指护士从迎接受者进入外科病房到术后痊愈的时期。肾脏移植受者在术前、监护期、术后到出院,一般需0.5~1个月,其在围术期治疗过程中应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在护理工作中,应科学地运用自我管理理论,积极开展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加强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使其在住院期间积极配合治疗,提高自我管理水平,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6月收治并实施肾脏移植手术的受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6例。入选标准:①年龄>18岁,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②自愿参加本次调查。排除标准:有精神疾病、意识障碍及生活不能自理者。两组受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婚姻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入选受者分为观察组(接受自我管理教育)和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出院前进行随访,比较两组自我管理水平。
1.3 治疗方法
对围术期肾脏移植受者进行自我管理教育,主要包括:术前全方位准备;监护期做好心理调适,以减轻心理压力;恢复期提高治疗依从性,既保证营养供应,又要控制体重,适度活动,随时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
1.4 问卷内容
①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问卷;②肾脏移植受者自我管理量表[3]。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自我管理水平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 讨论
3.1 术前自我管理
术前自我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准备、辅助检查、皮肤准备、术前给药、胃肠道准备等。肾脏移植受者入院后,护士及时准确地实施全方位的术前准备,如皮肤准备、胃肠道准备;及时协助其完善辅助检查;指导家属在术前给予心理支持,缓解其焦虑;其心理反应会直接影响移植后器官的功能,讲解肾脏移植的相关知识,安排参观监护室,熟悉环境,对如何有效配合医务人员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减少对手术的恐惧和不安,保证术前具有良好的情绪和精神准备。
3.2 监护期自我管理
肾脏移植受者麻醉苏醒后,转入监护病房进行进一步治疗与护理。ICU全封闭的医疗环境、多种多样的医疗设备、管理要求与普通病房有明显不同。受者在接受复杂的综合性治疗与护理时,面对的是陌生环境,往往在生理和心理上受刺激,出现极度恐惧和紧张、ICU综合征[4]、孤独和抑郁、强迫静卧感和睡眠障碍、对呼吸机或对ICU医务人员的依赖等心理问题,可加重受者病情,造成不良预后。在临床工作中,应细心关注其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在监护期,护士适时解决受者心理问题,做好心理调适,减轻其心理压力,使其能积极与医务人员合作,顺利度过术后监护期。针对受者精神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予干预,让其明确监护病房的各项要求,病情允许可安排家属短时间床边探视,以减轻其孤独感;适时让受者了解病情进展情况,尤其是尿量、化验结果、检查结果等,减轻其疑虑程度;让受者明确应用免疫抑制剂及激素治疗的必要性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观察用药效果。
3.3 恢复期自我管理
用药、消毒隔离、体温、尿量、血压监测,预防、及时发现和处理排斥反应均需要肾脏移植受者的积极配合,其自我管理能力需不断提高。受者恢复期自我管理知识:从ICU转回普通病房后,护士即督导每位受者阅读本科自行编撰出版的《肾脏移植受者手册》[5],选择性了解相关内容,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向受者发放调查表,调查其自我管理知识的需求,针对性地进行自我管理教育,主要包括治疗、饮食、日常生活、心理社会等内容[6]。出院前做好移植术后复查指导:出院前由专职宣教员详细讲解移植肾的保养、预防并发症、出院后复诊时间及内容、饮食、运动锻炼和心理等的注意事项。
3.4 健康教育
在临床工作中,有目的、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帮助受者减轻压力,加强对其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学会调节和放松心情的技巧,尽力帮助其取得家庭及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以便进一步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6]。通过积极开展肾脏移植受者围术期的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注重采取以下方式。①个体化健康教育:注意遵循个体化原则,重视受者的需求和情感,依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方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注意与其建立合作式伙伴关系,动员家属参与健康教育,激发受者改变不良行为,使健康教育收到较好的效果[7]。②全程健康教育:专职宣教员的健康宣教,使肾脏移植受者掌握饮食的注意事项,意识到出院后继续治疗的重要性;重视肾脏移植受者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树立良好的心态,并学会调节和放松心情的技巧[8];加强运动锻炼的健康教育,告知锻炼的益处及注意事项,使其自觉坚持锻炼[9]。
综上所述,良好的自我管理是影响肾脏移植受者人、肾存活的重要因素,自我管理教育在围术期中应用,可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狄桂萍,李萍萍,廖秀梅,等.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术后长期生活质量随访调查(附41例报告)[J].临床误诊误治,2012,25(9):57-60.
[2] 庄桂敏,阎成美,陶小琴.肾脏移植受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7,7(6):10-14.
[3] 庄桂敏,阎成美,陶小琴.肾脏移植受者自我管理量表的开发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4):1111-1113.
[4] 李杰,周惠芬,邓卫萍,等.ICU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16(5):15-16.
[5] 柳东夫,王科.肾脏移植患者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6] 庄桂敏,阎成美,陶小琴.肾脏移植患者自我管理水平[J].现代护理,2006,12(9):804-806.
[7] 林彩霞,程思琴,廖亚琴.个性化健康教育处方对空巢老人骨折康复效果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3,13(2):153-155.
[8] 隗东方.肾脏移植受者自我管理状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4):2861-2865.
[9] 张菊英,邹瑞芳,叶家薇,等.提高肾脏移植患者生命质量的质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24(8):47-48.
(收稿日期:2013-12-04 本文编辑:李亚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