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研究
2014-03-03李军红许多多
李军红 许多多
(①山东财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济南 250014②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 北京 100034)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五位一体”的新发展战略,为我国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资源的开发应当如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深度融合,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新课题。
一、文化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关系
耦合在物理学上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上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1]藉此推而广之,文化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就是在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现象。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内在的耦合性,两者联系紧密、相互促进,处于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其耦合关联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文化资源通过生态旅游、生态设计、生态影视等形态的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资本,发展了非物质经济,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的建设为文化资源的开发带来新契机的同时,也对文化资源开发产生指导约束作用,保证了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文化生态的传承,由此完成二者的良性耦合。
(一)文化资源开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现代工业文明造成的自然物质资源日益枯竭与人类生存环境的日渐恶化,呼唤着生态文明的诞生。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深刻反思工业文明破坏生态基础上选择的一条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为着眼点,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永续繁荣为宗旨的人类文明的新道路。生态文明建设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走出工业文明“自我毁灭的经济”[2],这必然要求转变经济成分,转变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使经济增长摆脱对物质财富增长的依赖。正如生态经济学家赫尔曼·E·戴利所说,当经济增长达到生态极限时,“物质的定量规模是给定的东西”,将不可能永远增长,而“非物质的定性的生活方式”这个可变的量所带来的“质量性发展才是社会进步的途径”。[3]通过大力发展非物质的文化产业来改变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和社会财富的增值路径,也就自然地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文化产业具有附加值高、空间占用少、物耗能耗低、环境污染小的特点,能极大减少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如此,文化产业具有巨大的产业融合功能和溢出效应,对其它产业的拉动提升有助于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对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有重大战略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产业是与生态文明最相契合的产业形态。文化产业的发展像其他产业一样也是需要资源的,尤其需要文化资源作为产业的驱动要素。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4],贯穿于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整个发展过程,不仅蕴藏在历史文化传统之中,还存在于社会文化和自然现实之中,它既以可感的物质化、符号化的形式显现,又以无形的思想化、智能化的形式存在,这些都具有开发为文化产品及催生文化产业的可能性。将文化资源作为经济发展要素,经过挖掘、整合、创新、包装等途径开发成文化产品,通过市场化配置、集团化运作、多元化投入、科技化提升等方式由文化商品向文化资本转化,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实现生态文明开辟了现实道路。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区别,在于工业主义向文化主义的转向,在于生产目标从无限制的开掘自然资源转向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开发对生态文明所倡导的根本宗旨具有正向推动作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生态文明观是文化资源开发的价值取向
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一个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但其核心是要解决开发的价值取向问题。生态文明为文化资源的开发战略和开发模式建立了一个全新的价值标准,对于文化资源开发的价值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没有生态文明观的指导,文化资源的开发不仅会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例如,为拍一部影片损毁植被,为了开发旅游破坏自然风貌等,更重要的是会带来文化价值的沦落,文化生态的荒漠化,会影响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文明进步。首先,坚持生态文明观,可以解决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文化资源弥足珍贵,它是民族文化认同的标志,是维系民族社群存在的生命线。而在经济利益驱动下的掠夺性开发往往对文化资源造成毁灭性的灾难,历史文化遗存一旦被破坏,传统文化纽带一旦被割裂,文化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失去的就不仅仅是某一项文化资源,可能就会造成文化基因谱系的断裂、文化多样性的消失。所以以生态文明为导向,以生态的角度规划和协调文化资源的良性开发,在适度的、有节制的开发中既保护所开发资源的本身,更保护其独有的文化特征及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做到开发是可持续的开发,保护是有效利用中的保护。通过对文化资源开发的可持续营运,“既满足当代人的和目的性的文化生存与发展的需求,又延续文化生态的和规律性成长的需求。”[5]其次,坚持生态文明观,可以协调文化资源开发的多重效益。开发文化资源,从经济效益来看,是创造文化财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从社会效益来看,是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文化生态效益来看,是积累和再生、传承和创新文化资源的有效手段。如果文化资源开发价值导向片面,仅仅是偏执地追求开发的经济效益及其在多大程度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却忽略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及可以作为新的文化增长点的可能性,“必然导致文化产业与文化发展之间、文化产业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历史对抗性,从而导致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可持续。”[6]要解决这些矛盾,实现多重效益的有机统一,就必须以生态文明作为文化资源开发的理念,寻找文化资源开发的新路子,以开发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态效益融合的文化产品去服务人、激励人、培育人,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实现生态文明的价值追求。
综上所述,文化资源开发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通过给生命带来意义或增加精神上的财富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本质上,这是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体现了生态文明追求的人—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的和谐统一的精神旨归。以生态文明观来约束指导文化资源的开发,将有利于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从而实现与生态文明的耦合互动与良性共生。
二、生态文明视野下我国文化资源开发审视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走向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文化资源的开发以其独特的绿色优势将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在现实的文化资源开发的现象世界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不少违背生态文明要求的错误做法。
(一)开发行为短视导致文化资源难续
只顾眼前利益、不顾未来、不计代价的短视开发突出表现在:一方面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错位开发、超容量开发,尤其是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商业化、人工化、城市化的旅游业开发,造成人文生态环境被破坏甚至消逝,这已经现实地构成时下中国最为严峻的文化生态安全问题;另一方面,为了急于将有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推向市场,把原本神圣庄严的民俗活动、宗教仪式等当成赚钱的工具,出卖文化资源的毛坯而忽略文化价值的挖掘,形式化、表浅化、空洞化的表现扭曲了文化资源的本真性与原生性。这种急功近利、杀鸡取卵式的掠夺式开发、必将造成文化资源的薪火相传难以为继,直接影响文化资源的科学与持续利用。
(二)开发模式雷同导致文化资源浪费
由于历史和现实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各地文化资源禀赋不同,适合的开发模式应具有差异性。但目前各地文化资源开发思路单一,开发模式高度雷同,旅游演艺、节庆会展、文创园区建设几乎成为各地文化资源开发的共同选择。各地大肆兴建的文化产业园呈现四级共存状况:省级文创园、市级文创园、区级文创园、企业投资的文创园。这些项目往往一哄而上,大建快建,很多项目不仅未能发挥产业集群作用,反而挤占了土地,浪费了大量资金。而这些文创园在功能定位上又极其相近,多数与传媒、动漫、时尚艺术设计、文化旅游等有关。这种盲目开发与重复建设,必然消耗一定的资源能源,与生态文明的追求背道而驰。
(三)开发能力不足导致文化资源流失
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具有其它国家和地区无可比拟的优势,然而文化资源的开发是需要通过创意借助资本与科技的力量才能实现转化,创意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目前,某一文化资源一旦开发出成功的文化产品,往往就会出现一拥而上、低水平模仿的局面,像后宫戏、抗日神剧充斥荧屏,养生保健类图书的扎堆发行、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的纷纷上马等,这些现象都折射出开发原创力的匮乏。更重要的是,创新能力不足使丰富宝贵的文化资源被发达国家抢占先机,而且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在中国文化元素包裹下更轻而易举地俘获了国人。开发能力不足导致文化资源的流失,对我国的文化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以上问题警示我们,在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只有以生态文明为指导,在整体规划、局部开发、生产制作等诸多环节上坚持生态文明理念,才能向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实现社会和谐。
三、文化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路径
以生态文明为指针,对文化资源进行生态化开发,生产生态文化产品和服务,发展生态与文化和谐共生、文化与经济高度融合的生态文化产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一)文化资源的生态旅游开发
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H.Ceballos Lasc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生态旅游 (Ecotourism)概念时明确了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风貌。一直以来,许多国家和地区严格按此规定将生态旅游的对象限制在纯自然领域。然而随着生态旅游发展到一些历史悠久的国度如中国,因“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指导,其自然与文化往往无法分割,有学者将生态旅游资源的范畴进行了拓展,提出生态旅游对象“不仅仅只是具有‘自然美’的大自然,还应该包括与自然和谐、充满生态美的文化景观”[7]。所以,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自然生态资源,还应当包括生存于大自然中的人类所创造的人地关系和谐共生的文化资源。
“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8]的生态旅游方式将成为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
对文化资源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结合各地资源禀赋有诸多开发的模式。比如可以在挖掘自然生态的文化精神价值基础上,以农田景观观光、农事农活体验为主开发乡村生态游,满足都市人返璞归真的精神心理需求,有效整合乡村资源,繁荣农村经济与文化。在生态旅游开发火热的西部,特别是自然风貌与民间文化遗存较完备的地区和少数民族聚集区,因其文化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以民族风情、民俗活动游览为主开发的民族文化生态游成为一种低耗高效型的文化经济形式,其中建设原地展示型的民族文化生态村是将民族文化与其形成、依存的原生环境有机呈现给游客的有效开发模式。尽管“民族文化生态村”最初是学者们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所进行的尝试,不是以旅游开发为目的,但保山市腾冲县和顺乡、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乡巴卡小寨等试点文化生态村旅游效益的凸显,使“文化生态村”由学术主导的应用实验项目升格为生态旅游的重要内容。在合理适度的旅游开发中将民族文化原地在场、原汁原味地展示出来,同时广大村民通过自主管理、自主经营而获得实惠后,又大大提升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觉,由此形成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良性循环演进。
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是基础,文化是灵魂,文化资源的特色性与原真性决定了生态旅游产品品位的高低和生态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大小。因此,要深层次开发生态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体验,必须深入挖掘当地独特的文化资源,将文化内涵融于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之中,突出自然野趣、田园风光与民族气息、历史文化的结合,平衡生态、文化、旅游的关系,形成三位一体、整合发展的格局,以实现环境、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二)文化资源的生态设计开发
“从广度上说,设计领域几乎涉及人类一切有目的的活动。从深度上看,设计领域里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人的判断、直觉、思考、决策和创造性技能。”[9]作为人类劳动创造的物质成果及其转化的文化资源是设计者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设计过程其实就是调动文化资源进行创作的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由于生态危机的不断发生,发达国家逐步将对生态的关注融入设计领域,生态设计理念对城市规划、环境设计、艺术设计、建筑设计等产生了深远影响。生态设计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强调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效益,运用人类的智慧最大限度地合理运用资源和能源,在设计实践中贯彻3R原则(即REUSE“重复利用”、REDUCTION“减量”、RECYCLING“再生回收”),设计出既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又能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产品。
生态设计涉及人类的一切生产和生活领域。在建筑设计中,早在20世纪70年代,McHarg的“设计结合自然”、西蒙斯的“大地景观”、鲁道夫斯基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等一系列作品就掀起了“生态设计思潮”,将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化理念融入建筑设计中。在当代艺术设计界,艺术家将生态观念介入从产品构思、设计、制造、使用到废物利用等全过程,注重使用再生材料、减少材料消耗。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龙江书刻艺术做了有益的探索,其创作所采用的材料都是废弃的木材,比如老房子拆卸下来的房梁、门板、家具、窗格,报废的船板、马桩、牛槽等使用过的、留有岁月痕迹的材料。这些带着历史沧桑感和自然亲和力的材料在艺术家的手中经过刀凿墨染,与融合了现代文化符号的古老文字浑然一体,高雅古朴,内敛脱俗,化腐朽为神奇的设计使这些饱含着生态美学的作品进入了上海世博会的展厅。日本的生态艺术设计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日本“濑户内海国际艺术祭”邀请国际顶级艺术家、建筑家、设计家和策展人,根据当地环境设计作品,通过在废弃屋和大自然中展开大规模的环境艺术“建立起意义的世界,让世界从大地的根基中涌现出来,却不以对大地的消耗为代价”[10],使得濑户内海十余个废弃岛屿重获新生,复育自然景观,造就公共艺术,恢复人气文脉,重塑地方经济,成为人与自然合作的艺术杰作。
设计是与人类的衣、食、住、行等密切相关的创造性活动,是推动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文化生产力。当下的设计需要摈弃传统的设计思维模式,树立生态文明的设计理念,在实现设计对象使用与审美功能的同时,应谋求材料使用最小化、产品耐用性最大化、产品使用能耗最低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设计的人文关怀,也体现出和谐、节约的价值取向。
(三)文化资源的生态影视开发
以1982年捷克斯洛伐克举行的“生态电影”国际观摩活动为肇始,反思工业文明与追寻生态文明主题的影视节目在全球市场大行其道,仅“2000年以来美国出品的100部故事片和50部动画片,发现其中24%和19%与生态多样性、自然平衡、节能减排等主题内容有直接与间接的关联”[11]。《后天》、《世界末日》、《2012》、《阿凡达》等美国大片的连续上演,《微观世界》、《迁徙的鸟》、《帝企鹅日记》、《海洋》等法国生态纪录片的频频获奖,宣告着生态影视的已然崛起。
生态影视是一种“探讨人类与周围物质环境的关系,包括土地、自然和动物,是从一种生命中心的观点出发来看待世界”[12]的影视作品。借助于影视艺术影像符号传播的独特优势,生态影视通过对原生态的自然书写所展示的和谐相生的生态美,或对末世镜像的灾难书写所呈现的疮痍满目的悲剧感,从根本上启发观众的自我救赎与生态责任,为生态文明与人类精神世界的合理建构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资源。伴随着生态观念的日益增强,各种类型、各种题材的影视作品对于生态意识的表达逐渐显现出万千成熟的姿态。大型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中华饮食文化为媒介,传递出浸润在美食背后的明晰而朴素的生态思想——对自然的感恩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沉思考。影片不仅表现人类从自然的馈赠中获取食物,同时也反复表达人类对自然赠予的感激与敬畏,“不同地域的中国人,运用各自智慧,适度、巧妙地利用自然,获得质朴美味的食物。能把对土地的眷恋和对上天的景仰,如此密切系于一心的唯有农耕民族。”[13]人与自然的互利共生、生态的平衡永续的思想在时空交叠的味觉刺激中得到了充分表达,在诱人的“食”文化包裹下的东方生态智慧也使该片的海外版权热销,促进了中国国家形象的积极输出。
《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表明,发展生态影视,应该在立足影视的艺术性本位基础上拓宽创作思路,多方面挖掘文化资源的生态意蕴,利用多种类型载体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形式,有机地承载深厚理性的生态命题,引领观众“把对自然的认同视为一种崇高的境界,通过最大限度地发掘人内心的善以及弘扬这种善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14]
结语
生态文明深刻融入和全面贯穿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五位一体”的新战略,要求文化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发展,开发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生态文明又是文化资源合理、有序、适度开发的价值导向。遵循生态文明的科学理念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实现文化资源开发模式的生态化转型,必将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1]周宏,等.现代汉语辞海[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820-821.
[2](美)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M]].林自新,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5.
[3](美)赫尔曼·E·戴利.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M].诸大建,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5-10.
[4]吕庆华.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0:31.
[5][6]胡惠林.应当树立文化产业发展的生态文明观[N].文艺报,2008(28).
[7]杨桂华.论生态旅游资源问题[J].思想战线,1999(6).
[8]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纲要(2008-2015年)[EB/OL].青海省环保局网站.http://www.qhepb.gov.cn/hjgl/zrst/stbh/201003/t20100331_11815.html.
[9]杨砾,徐立.人类理性与设计科学:人类设计技能探索[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11.
[10]王茜.生态文化的审美之维[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175.
[11]花建.文化产业对生态体闲城市建设的贡献[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
[12](美)鲁晓鹏.中国生态电影批评之可能[J].唐宏峰,译.文艺研究,2010(7).
[13]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舌尖上的中国[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262.
[14]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