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乌头碱中毒致恶性心律失常救治分析

2014-03-03刘刚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4年2期
关键词:乌头阿托品利多卡因

刘刚

(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昭通 657000)

乌头碱中毒致恶性心律失常救治分析

刘刚

(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昭通 657000)

目的对乌头碱中毒致恶性心律失常的救治方式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回顾我院于2009年7月到2012年2月救治的68例乌头碱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症状的轻重程度进行对症治疗,给予抗心律失常处理、心肺复苏、早期洗胃、血液灌流以及导泻等救治措施。结果68例患者中,轻症者22例均在24h之内出现好转。重症者46例住院平均时间为2.7d,其中治愈出院43例,占93.5%,抢救无效死亡的有3例,死亡率为6.5%。结论对于乌头碱中毒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来说,把心律失常迅速有效地控制住是救治的关键所在。其首选药物为利多卡因,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适当调整药物剂量。

乌头碱;中毒;恶性心律失常;救治方法

在临床急救当中,乌头碱中毒较为常见,中毒症状主要以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症状。乌头碱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着非常强的兴奋作用,直接作用于心肌,先兴奋后抑制,用量过多可导致心肌麻痹而死亡[1]。口舌和四肢麻木、全身有紧束感、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呼吸痉挛以及肌肉强直等是其主要临床表现。乌头碱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也是最常见因素就是心脏毒性所致的恶性心律失常。基于此,为了探讨与分析乌头碱中毒致恶性心率失常的救治方式,本文特以我院在2009年7月到2012年7月救治的乌头碱中毒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我院于2009年7月到2012年7月救治的68例乌头碱中毒患者,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18到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10.2)岁。所有患者均为误服、自杀抑或使用乌头碱类药物不当所中毒,到医院救治的时间为中毒之后30min-11h。22例轻症,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以及四肢麻木。46例重症,除上述表现之外,还有出汗、胸闷、血压下降、心悸以及烦躁等,1例处于昏迷状态;若患者有心律失常的均视为重症,其中3例属于缓慢型心律失常,占总重症病例的6.52%,其余43例属于快速型心律失常,占总重症病例的93.5%,复杂多变是心律失常的主要表现;38例患者为多项心肌酶增高,如AST、CK、HBDH和LD等,占总重症病例的82.6%。

1.2 救治方式

针对轻症并且发病时间短的患者,首先要立即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对胃进行彻底冲洗,溶液的比例为1:5000,接着把30-50g药用碳向胃内灌注,利用200-250ml20%甘露醇进行导泻,并给予患者小剂量的阿托品对症治疗。针对重症患者,心律失常救治是重点,若患者属于缓慢型心律失常(窦性停搏、心动过缓)则静脉注射0.5-1.0mg阿托品,依照患者的心率情况,如果有必要可重复注射1次,重复时间为15-30min,在药物剂量>3mg时,要把给药时间延长到4-6h/次,若患者症状好转则减少给药剂量,若治疗效果不满意则要加用适当剂量异丙肾上腺素;如果患者属于快速室性心律失常,要首先缓慢静脉注射1-2mg/kg的利多卡因,根据患者的实际症状可以重复注射1次,时间为10-20min,如果起到良好效果要静脉维持1-3mg/min,在患者症状好转之后,可减少注射剂量,若患者进行3次静脉注射还是无效的则要转成静脉注射150mg的胺碘酮,抑或静脉注射35-70mg的普罗帕酮[2],若患者属于心室颤动以及严重室性心动过速,则要及时应用直流电转律;在治疗当中要对心律失常的发生和变化进行持续心电监测,要对生命支持治疗进行加强,依照实际病情可择时进行洗胃和导泻。

2 结 果

通过对症治疗之后,轻症者22例均在24h之内出现好转并安全出院。重症者46例住院平均时间为2.7d,其中治愈出院43例,占93.5%,抢救无效死亡的有3例,死亡率为6.5%。同时,在46例重症患者当中,由于中毒之后症状急性发作而产生畏惧心理的有20例患者(43.5%),在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以及有效的沟通之后,患者均配合治疗并康复。

3 讨 论

在附子、草乌以及川乌等植物当中,乌头碱是存在其中的主要有毒成份,其可以使迷走神经兴奋,并损害周围神经。乌头碱的中毒量和致死量分别为0.2mg和2-4mg[3],对含有乌头碱类药物使用不当是中毒的主要原因,进食药膳、误服或者自杀等是中毒的次要原因,其中乌头碱中毒致死的常见因素就是心脏毒性所导致的心律失常。实验表明,乌头碱在对心肌细胞能量代谢产生影响的基础上阻碍ATP(三磷酸腺苷)的生成,以致对心肌细胞膜系统造成损伤,对膜内外离子转运造成影响,加快Na+的内流速度,使心肌自律性出现异常,与此同时相邻细胞之间的电活动缺乏共进性,主要以多微折返激动为主,从而使恶性心律失常;若心肌酶出现增高,则表示乌头碱直接损伤了心肌[4]。

在本研究中,针对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首先选择了静脉注射0.5-1.0mg的阿托品,必要时可以重复注射1次,注射时间为15-30min,在注射总剂量达到3mg时,可以对迷走神经兴奋抑制心脏的作用进行完全阻断,如果再次给药则要把给药的时间延长4-6h/次,这样可以防止出现医源性阿托品过量中毒的情况,若治疗效果不满意的则可以加用适量的异丙肾上腺素,如果有必要则实施心脏起搏。复杂多变是乌头碱中毒致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主要表现,也是导致中毒者死亡的主要因素,若控制不及时,会发展成心室颤动以及室性心动过速等。对于此症状中毒者来说,要及早给予阿托品以使窦房结的自律性得到提高,这样能够控制部分心律失常,若起不到什么效果,则要缓慢静脉注射1-2mg/kg利多卡因,如果出现效果则继续静脉注射1-3mg/min,如果患者大量服毒,没有对胃及时冲洗,并且有着较高的恶性程度的,给予的利多卡因累计量要多于常规使用的剂量。若3次静脉注射没有效果的,则转用普罗帕酮抑或胺碘酮,也可以运用苯妥英钠、美西律和β受体阻滞剂等[5]。

相关资料[6]表明,通过足量阿托品可以把迷走神经兴奋抑制心脏的作用进行解除,以此来使窦性心律得到提高,能够对低位起搏点的兴奋性进行抑制,以此使抗快速心律失常的功效发挥出来。然而在本研究中并没有达到良好效果,因此可以认为阿托品在缓慢型心律失常当中比较适用,但剂量不能太多。乌头碱有着很强的亲脂性,在乙醇当中有着较大的溶解度,并能把原有的毒性给保持下来,乙醇可以使血液循环得到加速,直接饮用药酒非常容易出现中毒现象;要从患者的实际症状出发对胃进行及时冲洗并实施导泻,利用活性炭来进行血液灌流可以使人体当中的毒物存留量得到降低,并能够有效控制恶性心律失常。另外,要想预防乌头碱中毒,对乌头类药物进行合理使用,防止出现误服抑或自杀行为是关键所在[7]。

本研究在通过对症治疗之后,轻症者22例均在24h之内出现好转并安全出院。重症者46例住院平均时间为2.7d,其中治愈出院43例,占93.5%,抢救无效死亡的有3例,死亡率为6.5%。由此观之,重度乌头碱中毒最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其有着较多的类型、比较快的变化以及复杂的病情,严重的可使中毒者死亡,基于此临床上要及早识别乌头碱中毒致恶性心律失常的症状,早处理,早治疗,争取使此症状的抢救成功率得到提高。同时,在使用药物上,要首选利多卡因,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适当调整药物剂量。

[1]巫爱桃,梁小敏,黄莹,潘静仪.救治乌头碱类植物急性中毒致心律失常的方法与护理[J].现代医院,2013,13(04):81-83.

[2]买泓,赵刚,吴雅莉.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乌头碱中毒所致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分析[J].西部医学,2013,25(07):1031-1032.

[3]李燕.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的29例救治体会[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09):77-77.

[4]何志华,陈军华,贺建中,罗光辉.急性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室性心动过速11例抢救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3):18-19.

[5]梅婉雯,浦秦华,钱何布.血液灌流救治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一例报告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04):281-281.

[6]张海光,方利娟.阿托品治疗乌头碱中毒致快室率心律失常15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03):192-193.

[7]邱银冰,陈秀莲.胺碘酮治疗急性乌头碱中毒所致心律失常临床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3(31):37-38.

Analysis of treatment of malignant arrhythmia induced by aconitine poisoning

LIU Gang
(Emergency Department,Zhaoto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Zhaotong 657000,Yunnan)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arrhythmia induced by aconitine poisoning.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the clinical data of 68 patients with aconitine poisoning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09 to February 2012.All patients received symptomatic treatment,including antiarrhythmic therapy,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early gastric lavage,hemoperfusion,and catharsis.ResultsTwenty-two of the 68 patients were mild cases and showed improvements within 24 h.Forty-six severe cases had a mean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of 2.7 d;43(93.5%)of them were cured and discharged,and 3(6.5%) died.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arrhythmia induced by aconitine poisoning,rapidly and effectively controlling arrhythmia is the key to successful treatment.Lidocaine is the drug of choice,and the dose should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 of patients.

Aconitine;Poisoning;Malignant arrhythmia;Treatment

刘刚,1972年生,男,主治医师,本科学历,主要从事临床急诊科方面的工作。

论著/心律失常

猜你喜欢

乌头阿托品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分子结构研究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二 用低浓度阿托品治疗儿童近视,您了解多少
0.01%阿托品联合中药离子导入控制儿童中低度近视进展的临床观察
含乌头碱中成药理论中毒风险的数学分析
德钦乌头块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高乌头的研究进展
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约诊间疼痛和预防肿胀中的作用
地西泮联合利多卡因在人工流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濒危药用植物短柄乌头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