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旅行”

2014-03-03杨司桂

关键词:女性主义译者旅行

杨司桂

(1.遵义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贵州遵义 563002;2.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4)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feminism translation theory)是女性主义话语权在翻译领域中的拓展,其实质是利用翻译领域这一广袤空间为女性争取更多的社会权力、政治权力以及女性话语权。具体表现为:对原文进行“介入”,参杂女性意识,颠覆男性话语,实现自己的政治诉求:“让女性的身影尽量被看到,女性的声音尽量被听到。”[1]20总之,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女性主义政治运动对翻译之染指而成的,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权利或价值观为旨归。那么,对于产生于西方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状况如何呢?对中国译界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呢?在中国的语境下,我们又该如何发展及壮大这一理论呢?接下来,笔者将对这些问题做一番尝试性的探究。

一、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著作和基本概念的引介

对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著作的引进,到目前为止,只有在2004年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引进的《翻译与性别——女性主义时代的翻译》(Translation and Gender——Translating in the‘Era of Feminism)一书,该书为加拿大女性主义翻译家路易斯·冯弗罗托(Luise von Flotow)所著。该书篇幅较短,但覆盖面广,主要论述性别与翻译实践,女性神话的重塑,译者的大胆介入以及翻译对女权社会中“消失”作品的重现等问题。该书的引介为我国研究女性主义及其翻译理论的专家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原始资料。除此之外,近年来,国内出版的一些专著如《语言与翻译的政治》(2001)、《翻译与后现代性》(2005)以及《当代国外翻译理论》(2008)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相关内容亦进行了大量的译介。

《语言与翻译的政治》由许宝强、袁伟所编,收录了由吴晓黎翻译的谢莉·西蒙(Sherry·Simon)所著的《翻译的性别:文化认同与政治交流》(Gender in translation: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olitics of Translation,1996)中的第一章;该章先扼要介绍了该书的主要内容,然后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基本框架做了一番描述,最后阐释了语言的表述和女性主义视角的语言变异与翻译的关系[2]309-353。而陈永国主编的《翻译与后现代性》则收录了由王广州翻译的洛里· 张伯伦(Lori·Chamberlain)的“性别与翻译的种种隐喻”;该章从女性隐喻化的视角来探究翻译与性别、政治之间的关系,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研究平添了一个新的维度。2008年,谢天振的《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进行了大量的译介,主要汇编了由卢玉玲翻译的女性主义翻译家谢莉·西蒙(Sherry.Simon)、洛里·张伯伦(Lori·Chamberlain)、芭芭拉·戈达尔德(Barbara Godard)和路易斯·冯弗罗托(Luise von Flotow)的代表性文章;这些文章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哲学基础、翻译标准、翻译方法与策略、译者的主体性、翻译的忠实观以及翻译的伦理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此外,在一些引进的国外翻译研究丛书中,它们也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或重要概念。如杰里米·芒迪(Jeremy Munday)在他的《翻译研究入门:理论与实践》(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一书的“文化研究的变体”这一章节中就谈到了“翻译与性别研究”;巴兹尔·哈迪姆(Basil Hatim)和芒迪在其合著的《高级译学原典读本》(Translation:An advanced resource book)中的“意识形态与翻译”这一章节,对“性别与翻译研究”也有所“染指”。在国内,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进行较为系统地阐述要数刘军平教授,在其专著《西方翻译理论通史》的第十二章中,对女性主义思潮、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进行非常详实的诠释。而著名译学家方梦之主编的《译学词典》(2004)及《中国译学大辞典》(2011)对“女性主义翻译观”进行了收录,标志着“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这一术语堂而皇之地登上了中国译界的“大雅之堂”。

二、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接纳与研究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及其重要概念引介到中国后,各类杂志与期刊刊发了诸多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相关的研究文章,这与其译介基本是同步的。笔者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进行了查询:选择学科领域是“哲学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I以及II”;输入检索控制条件是,除了期刊年限为2002到2013年外,其它一切未变;而输入内容检索条件是,除了篇名为女性主义翻译外,其它一切未变;共有253篇有关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论文面世。若把“输入检索控制条件”中的“来源期刊类别”改为“核心期刊”,就可搜到23篇核心期刊。笔者也以同样的方法分别查询了优秀硕士及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有82篇有关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硕士论文,而博士论文仅仅只有1篇①。除了系列论文外,还有三部著作(分别是费小平的《翻译的政治》,穆雷的《翻译研究的性别视角》及罗列的《女性形象与女性话语——20世纪初中国西方文学女性形象译界研究》)与女性主义翻译研究有关。此外,赵稀芳的《翻译与新时期话语实践》对女性主义及翻译研究也有所涉足,而段峰的《文化视野下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一书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则进行了大幅度的论述。

据笔者统计,就近11年发表的论文来看,我国译界主要从译论本身之阐释及本土化应用这两方面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进行了相应探究。译论本身之阐释主要集中于该理论的总体评价及其各个维度之探究(如译者的主体性、忠实观、翻译方法及翻译批评等)。从2002年起,我国学者开始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进行全方位评析及纵深研究,这一年,在全国学术刊物上就出现了3篇评介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论文:廖七一的《重写神话: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孟翔珍的《女权主义在翻译文学中的创造性叛逆》以及闫建华与刘建刚的《性别差异与翻译:解读女权主义翻译观》。在廖七一的论文中,她介绍了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相结合的基础,翻译的性别化现象,总结了女性主义翻译的主要观点等[3]107-109,其中许多观点为后来众学者常引用,堪称国内介绍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第一文”。2003年葛校琴的《女性主义翻译之本质》从文化批评的视角阐述了女性主义翻译思想的起源,探讨了女性主义翻译的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以及女性主义翻译的解构主义理论来源,最后指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本质就是要颠覆传统的译学话语中的不平等结构及颠覆父权为中心的语言价值观[4]35-38。此文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做了较为深入的阐释。2004年是国内翻译界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研究比较深入的一年。如《中国翻译》第4期就设定了“女性主义翻译研究专栏”,刊登了三篇有一定份量的有关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论文(这三篇论文分别是:蒋骁华的《女性主义对翻译的影响》,刘军平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研究的中西话语》,以及张景华的《女性主义对传统译论的颠覆及其局限性》)。这些文章从总体上深度评介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概貌,为国内学术界全面了解该理论做出了卓越贡献。当然,除了那些从整体上评介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论文外,有些论文则侧重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某个维度。例如,有的研究者就一些女性主义译者的相关情况进行了研究,如陈琳梳理了加拿大女性主义译论研究者西蒙和冯弗罗托的研究成果[5]68-71,而李红玉则浓墨重彩地探讨了女性主义翻译的先锋——芭芭拉·戈达尔德(Barbara Godard)的译学思想及成果[6]62-67。有的则从女性主义译论的语境中阐述译者的主体性,如徐来认为女性译者的主体性方面应得到充分利用[7]16-19;冯文坤从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女性形象谱系、女性构成性、女性阅读策略等方面来展开女性主义译者的主体性这一问题[8]106-110。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译者主体性的探讨还有耿强(2004)、刘芳(2006)、王静(2009)、陈峥(2010)、易春芳(2011)等等,不一而足。此外,有的学者还介绍和探讨了女性主义翻译的政治性、忠实观以及雌雄同体的作者-译者模式,等等;因篇幅有限,本文不再一一赘述。2006年以后,关于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评介的文章逐渐增多,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或视角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进行介绍和探讨,可谓“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给中国译界提供了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全景图。

日益增多的理论评介性文章,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女性主义译论,还为我国译界进一步研究和运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打下了坚实基础。于是,越来越多的翻译研究者关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实践研究,运用女性主义译论去评析一些作品,尤其是女性作品的翻译现状。有的学者试图运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去阐述国内翻译实践与西方的翻译实践同样存在着性别因素影响这一问题,例如,王晓元在《性别、女性主义与文学翻译》一文中就对《傲慢与偏见》的12个汉译本进行比较,发现了译文中隐含的“男性中心意识”[9]628;而耿强则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对翻译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借助夏洛特·勃朗特所著《简·爱》的七种不同的中文译本作为个案分析,发掘译者的女性意识对译文最后面貌能产生一定的影响[10]88;易春芳与李建利以女性主义翻译研究为视野,选取《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两个中译本中的典型译例,通过文本比较和分析,论证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11]171。还有的学者则运用女性主义译论来诠释我国女性诗人的翻译本土化策略,例如,陈吉荣与张小鹏在《论张爱玲女性主义翻译诗学的本土化策略》一文中就提到张爱玲的女性主义翻译诗学是介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男性象征秩序与女性书写之间的对话理论,而她对自己作品的往复翻译则表明了她追求女性主体性体认的努力,是一种女性主义翻译诗学的本土化策略[12]50。当然,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实践研究方面还有其他一些代表人物,如孔慧怡、刘亚儒、孟翔珍、陈琳、陈钰、朱静、杨柳、费小平和马悦等。杨柳女士在她的著作《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史》中,对这些学者做了较为详实的阐述[13]71,笔者在此就不再赘述。

三、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质疑与问难

当然,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之时,也引发了不少质疑与问难。早在2003年,葛校琴在其论文《女性主义翻译之本质》中就指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给人一种矫枉过正的感觉,对女性经验的过分张扬有落入色情文学之嫌;在理论的阐述中也使用一些过激的词汇,如剥夺、侵占、劫持等,有形成新的两元对立的趋向;在翻译策略上和翻译的效果上也有矛盾的地方”[4]38;而卢玉玲认为“西方女性主义译者在对‘第三世界’女性文本时采取一种高人一等的学术态度。她们在‘第三世界’女性文本中试图解构西方男性中心主义话语的时候,却又不由自主地在自己的理论中建构起‘自我’与‘她者’的二元对立——一种西方女性中心主义思想。”从而,对“‘第三世界’女性文本的研究存在着一种殖民主义者的态度”[14]92。而张景华博士在其《女性主义对传统译论的颠覆及其局限性》论文中指出:“由于女性主义流派众多,观点过于激进。女性主义把非理性作为理性,把颠覆以结构主义为基础的传统译论作为终极目的,为了实现其政治目的,过于强调翻译中对语言的‘操纵’和译者的‘干预’,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偏离甚至歪曲了翻译活动的本质,也就不可避免地为各种各样的批评留下了口实。”[15]24而赵彦春教授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几乎进行了彻底的解构,这主要表现在其专著《翻译学归结论》之中,在该书的第一章第五节,赵彦春教授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进行了严厉的批驳。首先,他给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进行了正确定位,并认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与文化派的研究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切入点不同,侧重点不同,……可以把女权主义翻译研究看作文化派翻译研究的一个分支”[16]57;其次,他对该理论的基本观点逐一进行批驳,认为把女性类比成译作是不恰当的,“因为两者本质不同”[16]61;第三,他指出翻译研究中不一定存在性别歧视性的语言,认为西蒙提出的妇女解放得诉诸于语言的解放——“这种努力从根本上讲是徒劳的”[16]67;最后,他把妇女翻译史的研究地位也给抹杀了,“妇女翻译史的研究虽与翻译学有关系,却不构成翻译学或本位的翻译学”[16]70。总之,他认为,“女权派的(翻译)研究不过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在翻译领域的反映,并不怎么具有翻译研究的理论价值或学科价值”[16]64。

五、原因分析及出路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受到了以上如此这般的质疑与诘难,说明其在中国的旅行不是一帆风顺,本土化运用前景也不是非常乐观。究其缘由,笔者认为主要是受到以下三个原因的影响:

1.中国自古以来就缺乏女性主义或女性意识的土壤。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而维系着父权体制的“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压迫了中国女性两千多年,从而使女性失去了自我及个性,后来出现的女人“裹小脚”则更加弱化中国女性的独立意识及主体性,这样,“女人则是臣属的,次要的,边缘的。”[17]43女性只有依附男性,成为男性的影子。尽管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女性群体的影子,如貂蝉、西施、王昭君等,也只是男性的陪衬而已,或换言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女性群体在很大程度上是附属于男性群体的,故而她们的自我在男性的光环下给人一种隐约难辨的印象。”[18]136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对中国古代女性的生存状况曾做过一番有趣的描述[19]104:

中国历史上和文学史上的著名的妇女,如王昭君、蔡文姬等,虽然大名鼎鼎,除了有点爱国主义之外,性格并不很明朗。杜甫讲到王昭君,只不过说:“分明怨恨曲中论。”唐朝的杨贵妃,除了谈情说爱,争风吃醋之外,似乎也没有多少具体的东西。《西厢记》里的崔莺莺敢于反封建,但是对于张生却是一味柔顺。

即便到了近现代,情况也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扭转。尽管从清朝末年到五四运动,再到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出现了以提倡“男女平等”为宗旨的妇女解放运动,但它也是在中国男性(如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胡适、鲁迅、孙中山、毛泽东等)的领导下进行的,虽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如“不缠足”、“兴女学”等,但女性是在男性的领导之下积极参加各种解放思想的革命运动的,成为“一性化”,缺乏自己的独立意识以及性别意识。解放后,尽管女性骄傲地撑起了半边天,“但这种男女的‘平等’更是以忽略女性自身特殊的自然本性和社会本性为前提,是一种女性向男性转变的‘雄化’,是女性意识的更彻底的丧失。”[20]191-192就是在当下的现实生活中,中国女性仍未走出男性的藩篱,或生活在男性的隐形世界之下,如“美容”、“相夫教子”、“淑女形象”等。由此可见,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中国就一直缺乏女性主义或女性意识,这对女性主义翻译的话语在中国的拓展是一个很大的阻碍。

2.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因为女性作为人类重要成员,她们不仅仅是一个孤立、抽象的存在物,她们生活在历史、现实以及未来的各种联系中,受各种因素的制约,”[21]63尤其是受到一个国家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比如,在中国,女性就受到孔孟儒家思想及价值观念的影响,如“重男轻女”、“男尊女卑”、“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价值观念在社会上根深蒂固,深深地禁锢着中国女性。即便到了现在,虽然中国政府的改革开放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较为全面的解放,但一些落后的观念依然如故,隐含在人们的社会行为、话语表达以及思想意识之中。除此之外,“性”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中始终是一种讳言,在多数人眼中是既丑陋又隐蔽的,甚至会“谈性色变”。再者,中国女性的性意识为中国价值观所忽略。然而,在女性主义翻译研究之中,有关“性”方面的“身体翻译”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因为它不仅能使“被父权制变得‘非人化’的身体得以显现,借此来构建新的女性形象”[22],而且“具有彰显身份、强调女性话语的显著特征,使之成为(女性)译者向受众宣扬女性主义的绝佳途径”[23]95。然而,在中国,只要是带有“性”描写的作品就被不少人认为是色情文学,即便在学术领域里,由于“性”的敏感性,“色情”与“学术”的界限也不明。女性主义的巨著《阴道的独白》(The Vagina Monologues)在中国译介[23]82-95的艰难险阻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

3.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定位不明。因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文化研究的翻译转向和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两者合集的产物,它处于“文化理论”与“翻译理论”之间的尴尬局面,游离于两者之间,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非驴非马”。在文化研究学者看来,因其冠以“翻译”之名,认为其是翻译理论的一种,与文化研究关系不大;而翻译研究学者认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本质上是一种政治理论”[24]121,或是一种文化理论或为女性争取政治话语权的政治理论,如赵彦春教授就持有这样的看法。因此,女性主义很难得到一个正确的定位或合法的位置,这样,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就很难得到更好的发展。

由上可见,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传播的艰难险阻也就不言自明。那么,经过了十年的磨合后,以后的路该怎么走,即如何更好地丰富、发展该理论以及更好地推动该理论的中国化运用。笔者认为,首先,给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一个正确定位,在中国学术研究的坐标系上确定一个合适的位置,只有这样,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才能沿着适合自己的路径,向前稳健发展。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属于文化政治理论,它发轫于加拿大魁北克地区,是在魁北克地区政治运动的文化背景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有着自己的理论特色及属性,我们应让其沿着自己的理论轨迹去运转。其次,就是要大量引进或译介女性主义译论的原始资料或专著,让国内更多的专家学者接触或“恋上”女性主义翻译研究。最后,应加强与其它理论的交流对话,尤其应加强与其“姊妹篇”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横向联系。

四、结语

本文对“生于彼长于彼”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及其所遇到的种种诘难进行了阐释,对如何更好地“中国化”该理论也谈了自己的一点浅见。笔者认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毕竟是一种“舶来品”,在进行本土化应用之前,我们应该了解其来龙去脉及其本质属性。此外,我们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本身之适用阈及其对翻译研究所做贡献要界限分明,不能混沌一片,更不能“越俎代庖”,否则,自身学科不仅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还会使翻译研究“有一种被其吞食、并吞的趋势”[25]5。

注释:

① 费小平的《翻译的政治》和罗列的著作《女性形象与女性话语——20世纪初中国西方文学女性形象译界研究》其实也是根据其博士论文改变而成,但他们的博士论文没有上中国知网。

[1]Simon,S.Gender in Translation:Cultural Identity and Politics of Translation[M].London:Routledge,1996.

[2]许宝强,袁伟.语言与翻译的政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3]廖七一.重写神话: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2).

[4]葛校琴.女性主义翻译之本质[J].外语研究,2003(6).

[5]陈琳.近十年加拿大翻译理论评介[J].中国翻译,2004(2).

[6]李红玉.女性主义翻译的先锋——芭芭拉·戈达尔德[J].外国语,2009(2).

[7]徐来.在女性的名义下“重写”——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的意义[J].中国翻译,2004(2).

[8]冯文坤.舞者,还是舞?——论女性主义翻译观与译者主体性[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2).

[9]王晓元.性别,女性主义与文学翻译[C]//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10]耿强.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以《简·爱》的中文译文为例[J].宜宾学院学报,2005(10).

[11]易春芳,李建立.从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视角比较《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两译本[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12]陈吉荣,张小朋.论张爱玲女性主义翻译诗学的本土化策略[J]. 外国语,2007(6).

[13]杨柳.20世纪西方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14]卢玉玲.是谁的声音在言说?——论“她者”在西方女性主义研究中的流通[J].中国比较文学,2004(4).

[15]张景华.女性主义对传统译论的颠覆及其局限性[J].中国翻译,2004(4).

[16]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17]詹春娟.从边缘化人物看女性的失语——小说《井》的女性主义解读[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42-45.

[18]江艳梅.一路蹒跚而来的女性——女性文学形象描写对女性发展趋势的启示[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19]季羡林.季羡林谈翻译[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

[20]张岩冰.女性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21]陈慧.从建国以来女性婚姻家庭观念的变迁看女性意识的嬗变[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11).

[22]杨司桂,冉隆森.女性主义翻译研究的理论实质[J].宜宾学院学报,2009(11).

[23]穆雷.翻译研究的性别视角[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4]段峰.文化视野下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25]吴志杰.中国传统译论专题研究(总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女性主义译者旅行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苏吉尼玛》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小黑的旅行
夏日旅行
女性主义视阈下小说《红字》多维解读
满足欲望,自我选择——西方的“生活方式”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性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