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
2014-03-03王瑜
王瑜
关于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
王瑜
做好农机推广工作,对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主要内容是将农机化技术与农业机械、设施设备普及应用到农业生产过程中。近年来,农机推广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机推广体系不断完善,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民收入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笔者结合浙江省青田县农机推广工作开展情况,对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作一些探讨。
1 概况及现状
青田县地处浙南山区、瓯江中下游,辖9镇20乡3个街道,414个行政村,总人口52余万,其中农业人口占90%。全县总面积2 493 km2,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全县农业种植面积3.006万hm2,多为山地丘陵梯田。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农民购机积极性高涨,8年来全县新增补贴机具2 775台套,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但与此相配套的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却相当滞后。目前,青田县从事农机推广服务的只有县农业机械管理站5人及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兼职农机管理人员,农机专业合作社仅1家,农机维修网点仅5家,农机推广工作困难重重。
2 存在的问题
2.1 推广机构不全
目前,只有县级设置农业机械管理站,各乡镇(街道)没有设置专业推广机构和配置人员,只配备1名兼职农机管理人员。
2.2 技术人员缺乏
目前,全县只有县农业机械管理站配有5名专业农机推广人员,各乡镇(街道)兼职的农机管理人员大多不是农机或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并以乡镇(街道)的行政工作为主业,农机推广为副业,这种情况对农机推广极其不利。
2.3 工作经费不足
县财政只能确保县农业机械管理站的人头经费及少量的工作经费,没有专门的农机推广经费,要开展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培训等工作举步维艰。
2.4 服务组织欠缺
目前,全县仅1家农机专业合作社,且还是松散型的,以机耕服务为主,机具设备不全,尚未具备对外开展农机作业服务的能力。
2.5 农机维修难
农机维修网点少、规模小,专业维修设备少,设施简陋。大多数农机维修以换件维修、手工维修、露天维修为主,维修质量得不到保证,修理时间较长,农机大修更无力承担,对于高质量、高性能农业机械的维修需求则无法满足。即使是厂家的“三包”维修,也往往因技术人员少、路途遥远等多种因素,农机故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3 对策与建议
3.1 健全农机推广机构
政府应提高对农机推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农机推广工作的支持,着力解决基层没有农机推广机构这个突出问题,在各乡镇(街道)建立健全农机推广机构,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落实专业技术推广人员,切实履行农机推广的职责。
3.2 加强农机推广经费保障
农机推广涉及试验、鉴定、示范、培训、指导及咨询服务等领域,以及农业机械、农业设施设备和农机化技术普及应用,贯穿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保障农机推广,需要投入大量经费,尤其是对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引进、试验、示范、培训等,政府必须加大资金保障与投入,确保农机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
3.3 组建农机化技术推广队伍
要做好农机推广工作,必须培养一支具有较高业务素质的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队伍,合理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强化农机化技术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加大基层农机培训力度,有计划地组织学习新型农机知识,熟悉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结构、原理和性能,掌握试验、示范操作、维修保养等技能,以便更好地服务农民;加强对农机监理人员的培训和队伍建设,提高执法素质和监理水平,管理到位到边,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隐患,促进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农机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3.4 培育农机专业服务组织
做好农机专业服务组织的区域性规划,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引导农户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建立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农机维修网点、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社等组织,形成由农机大户、农机服务示范户、农机维修网点、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和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等组成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机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4 结束语
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农机推广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手段。政府应重视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基层农机推广机构,加强基层农机服务队伍建设,培育农机服务组织,以更好地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
作者信息:青田县农业机械管理站,323900,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