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雄人物家庭观念变迁研究
——以《人民日报》灾难报道为例

2014-03-03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典型人物人民日报灾难

■ 裴 鸣 吴 迪

英雄人物家庭观念变迁研究
——以《人民日报》灾难报道为例

■ 裴 鸣 吴 迪

一、引言

新闻事业产生以来,英雄人物便有了“媒介形象”。在新闻媒介中,我们的媒体特别是党媒塑造了很多的英雄人物,他们的“媒介形象”随着时代的变迁,呈现出了时代应有的特色与痕迹。

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新闻方式,英雄人物隶属于典型人物,但又高于典型人物。而灾难报道本身具有破坏性,灾难事件中的英雄人物塑造也经历了一段发展历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传播内外部机制的变化,英雄形象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本文选取《人民日报》对1998年以后发生的重大灾难事件报道为例,以内容分析、定性分析法为主,从英雄人物的“家庭观念”入手,研究人物形象的变迁。

二、英雄人物“家庭观念”的媒介形象变迁

(一)毫无“人性”的英雄

《人民日报》对1998年长江洪水的报道,塑造了以军人为主的典型人物形象。在本次洪灾事件中,《人民日报》继承了党报传统的英雄人物塑造方式,在亲情观和家庭观的表现上,将人物刻画为一个毫无私心、毫无亲情,一心只为他人的“冷血动物”,英雄缺乏“人性”和适当的情感表达,报道明显拔高了人物形象。

这一时期英雄人物媒介形象之家庭观表现为:没有情感。报道呈现如下:

1998年8月15日,人物通讯《抗洪英雄——高建成》:“今年7月以来,高建成已很久没回家了。7月26日,鲁蓓带生病的女儿去连队看望高建成,半夜时分,鲁蓓突然被急促的哨声惊醒。高建成腾地一下从床上跃起,穿好衣服,打起背包,就集合队伍出发了。当鲁蓓和女儿出来时,只见高建成站在满载士兵的第一辆车旁,微笑着朝她娘儿俩挥了几下手,便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8月26日人物通讯《大江中永生——记“抗洪英雄”高建成》:“高建成坐在第四辆车上,神色凝重。此时,他顾不上连续多日高烧不退的病痛折磨,顾不上思念在遭受水灾的湖南老家中年近八旬的老母亲,也顾不上为没能带4岁女儿去看病而歉疚,他一心想的是快速前进,赶到险段。”

“腾地”“打起”“微笑着挥了几下手”“消失”这一系列的动词描写,以及“神色凝重”“顾不上”“老母亲和女儿”的描写,让人觉得人物形象僵化、模式化,在离别之际,没有应有的情感表达,对家人缺乏“人性”。

人物话语的选取明显经过作者的主观选取,在报道之前就有主题先行以及传统英雄报道的惯性思维。英雄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人和动物,是完全的“工作狂”,有着极其崇高的品质和精神,似乎从来不关心家人的生死安危。但是英雄也是人,拔高典型人物的精神境界,让读者与“军人”为主的英雄人物产生距离感,造成可望而不可及的状态。

(二)“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英雄

《人民日报》对2003年非典事件的报道,塑造了以医生护士为代表的英雄人物形象,在人物描述中基本都有对家庭成员的涉及,对英雄人物的家庭观表现也不再是以前的“毫无人性”“无所触动”。整体而言,英雄人物“媒介形象”之家庭观表现为:强忍情感,不敢公开流露。

4月21日人物通讯《站在抗击非典最前沿(人物)——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非典型肺炎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钟南山》:“徐达远,ICU病房的年轻医生……其间父亲心脏病突发住院动手术,他仅向科主任请了两小时假;潘瑶,呼研所护士长,一手将她拉扯大的奶奶在医院抢救,她却无法守护在身旁。奶奶不幸辞世,她强忍悲痛,抹干泪水,日夜忙碌在病房。”

“父亲手术”“请假”“强忍悲痛”“抹干泪水”等词语,一方面体现了人物为了抗击非典无法照顾家人的无奈,另一方面也将人物对家人的关心和焦虑呈现出来。表现的方式是人物私下的情感表达。

进入21世纪,英雄人物形象已经越来越多元化和立体化,对人物真实情感的表达成为新的报道诉求。这一时期的媒介英雄形象,已经开始有了家庭观念,在灾难中他们虽然不能放弃职业操守,但是对家人的情感表达已经有所流露,相比1998年的洪水报道,已做出改变。这一时期对英雄家庭观塑造的特征是:含蓄表达、侧面流露、集体为重。

(三)“内心情感外化”的英雄

《人民日报》对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的报道,塑造了以“教师和战士”为主的典型人物形象。这一时期英雄人物的媒介形象之家庭观表现为:情感由压制到释放,并在人前流露。

6月3日《关键时刻豁得出来冲得上去(抗震救灾英雄谱)——中组部通报表彰第二批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摘编》:“亲侄女遇难后,在外打工的妹妹一度对她存有误解,认为她没有亲自将小侄女的遗体运回绵阳,清理火化。黄琼含着眼泪说,她很想去,但医院更离不开她。直到小侄女的遗体在绵阳火化,黄琼请了两小时假赶到殡仪馆时,妹妹看到她憔悴的面容,黄琼才失声痛哭,把内心的悲伤释放出来。”

“含着眼泪”“很想去”“请假”“失声痛哭”“内心悲伤”“释放”等,这些词汇足以表达一个人物的悲伤,对家人的愧疚和内心的无奈,英雄人物对家人的情感流露于众。虽然英雄人物的精神依然表现为“公而忘私”“深明大义”“兢兢业业”,但毋庸置疑的是,《人民日报》更加关注对人物的家庭观和亲情观的塑造,英雄人物也变得更加温情、真实和可亲可近。

(四)“有普通人的普通行为”的英雄

纵观1998年到2008年这十年的灾难报道,对英雄人物家庭观的塑造,基本上以抒情和情感描述为主,缺乏朴素的行为情节描写。进入2010年以后,《人民日报》对典型人物的塑造基本以客观介绍人物事迹为主,这一时期,英雄人物“媒介形象”之家庭观表现为:普通家庭之间的正常行为、语言和情感表达,不造作不留痕迹。

2010年玉树地震报道,《人民日报》4月26日《一位电力工人的最后五天——追记国家电网青海火电工程公司线路班长杜金玉》:“你还好吗?冻不冻?”“好着呢,不冻。这是妻子李金秀与杜金玉最后的通话……玉树地震后,他告诉妻子要去玉树抢险,妻子的第一反应是“别去了,那边挺危险的”,可是丈夫回答的只有最平常的四个字:“救人要紧!”

以对话表现亲人之间的情感,符合“使用与满足理论”,让读者自行判断人物形象,而不是记者主观意识形态先行。

在2013年雅安芦山地震中,人民日报4月25日《看着被病折磨的女儿,宋永科掉泪了,男儿坚强岂止在战场》“结婚10年,他在家待的时间还不足1年。为了给孩子治病,宋永科每月只给自己留300元零花钱,其余全部打回家里。他偷偷去上了几次网,只是为查阅各种给孩子医病的资料。在他的努力下,孩子病情明显好转”。“作为独生子的燕凯凯是父母的牵挂和依靠,是个出了名的孝子。当兵之前在家打工,他每月都把工资拿出来给长期体弱多病的母亲买药,当兵后,他每月仍然给母亲寄药。”

宋永科是抗震救灾的英雄,但同时也是父母的儿子,妻子的丈夫和女儿的父亲,将人物日常家庭行为表现出来,贴近大众接受心理,让人物真实可感,这些普通的行为表达了不普通的意义。英雄人物的“媒介形象”走下神坛,变得亲近生活和富有家庭责任感,这也是近十五年来,《人民日报》英雄人物报道的改变。

三、英雄人物家庭观念变化的动因分析

(一)传播观念的嬗变

不同的时代赋予英雄报道观不同的内涵,不同时期的灾难英雄报道实践又建构了不同的报道观念,《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对英雄形象的塑造,折射出社会发展进步的媒体镜像,传递了新闻实践演进的内在诉求:“必须建构一种有别于传统新闻观念的典型英雄报道观念与之相适应,进而进一步指导新一轮的典型报道实践。”①

英雄人物媒介形象的变迁,体现了新闻传播观念的改变。在高大全的典型人物报道框架下,媒体为了突出人物的英雄形象,将人物描述成对他人无欲无求、处处牺牲奉献的神,而他作为人的自然生理需求和思想情绪则被屏蔽,缺少对其人文精神的关怀。②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新闻媒体越来越重视民生、民情,主要体现在报道中充分展现英雄人物的人格魅力,表现英雄人物的真实情感。

只有让英雄人物报道与时代变迁共振,使报道内容更契合现实情境,才能形成媒介形象与社会期待的有效沟通,达到最优的传播效果。英雄人物家庭观意识或人情味的加重,是人物真实情感的写照。媒体人文关怀意识的增长,是典型报道在新时期呈现的最大特色。

(二)报道方式的内在要求

典型人物报道在新时期的新闻业中正走向边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不需要典型人物。相反,党报需要通过树立正面典型达到稳定社会秩序、安定民心的政治目的。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报道?

在形象的意义生成过程中,刻板印象和新闻框架起了重要作用,以往的英雄形象报道形成了模式化和单一化的僵化报道形态,基本都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人物形象千篇一律,毫无个性可言。“英雄人物形象家庭观”的变迁,总结起来就是人性的复苏与回归,人情味亲情意识越来越浓了,这样的英雄人物富有个性、形象丰满,具有“圆形”人物的特征。

对人物个性的追求正是做好新闻人物报道的关键所在,在报道时,媒体要贴近大众的生活,符合大众的情感、习惯和思维方式,用故事化的情节,具有人情味的细节,在情感上与受众产生共鸣,最大程度上满足受众的需求,避免塑造出如福斯特所言的“可以用一个句子表达出来”的“扁形”人物。

(三)社会责任意识的凸显

社会责任意识的凸显,最主要就是对信息真实性的要求。以往那种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塑造模式,包含过多逼真的合理想象,过度煽情化的细节描写,这种刻意拔高人物及其家人形象的报道手段,是对新闻真实性的破坏。如果主流媒体的媒介形象长期和受众的现实认知不符,最终必然导致新闻媒体公信力的下降和受众对英雄人物报道的不信任。

在灾难面前,某些人物因为做出了英勇的行为而成为“英雄”,但是同样作为普通人的他们,在灾难面前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情感,媒体对人物的塑造也不能过于的忽略这些家庭情感细节。媒体关注灾难中的生命个体,充分考虑到受害者感情的同时,也要让受众从报道中看到自己的情感得到了体现而产生共鸣。③

《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必然要重树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在英雄人物的报道中,就是客观呈现人物的真实细节、真实情感、真实形象。要抛弃英雄人物“无欲无求的神人形象”,从而转向普通人的普通情感表达,展现普通人之间最自然的行为方式和对话。这样的报道方式,不仅遵守了新闻真实性的要求,更是社会责任意识凸显的表现。

注释:

① 刘勇:《科学与人文的典型报道观念》,《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6期。

② 夏莲:《我国自然灾害报道中典型人物报道的框架分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③ 宋滢:《〈人民日报〉近十年灾难性新闻报道研究》,《新疆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张国涛】

猜你喜欢

典型人物人民日报灾难
新时代新闻媒体如何做好典型人物报道
雷击灾难
做好典型人物报道的若干思考
灾难报道常见问题及反思
探索典型人物报道的融媒体采编创新手法
灾难来临,我不怕——科技馆一日游
网络典型人物报道的“三度”——以江西网连续发掘全国重大典型人物报道为例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