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转型背景下广播媒体的价值重构
——以首都北京为例
2014-03-03■王冲
■ 王 冲
城市转型背景下广播媒体的价值重构
——以首都北京为例
■ 王 冲
自1949年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政治型城市化(1949-1978)、经济型城市化(1978-2005)与文化型城市化(2005年至今)。①广播媒体作为大众传播工具,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城市转型过程中,其价值也在不断嬗变,因此需要被重新加以认识和发掘。
一、广播媒体价值重构的背景
文化型城市开始取代经济型和政治型城市,一个重要标志是“宜居城市、生态指数、幸福指数”等概念的提出。以“宜居城市”概念为例,其在国内首次亮相,可以追溯到2005年1月27日,在国务院正式批复的《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 -2020年)中,北京的发展目标被定位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2006年9月,由建设部批准立项、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组织专家编写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初稿完成,“宜居城市”评价体系初步被分为六个方面: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和公共安全度。②以这个评价体系作为依据,可以发现北京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着诸多考验。
(一)人口增速过快
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市人口增长速度超过预期。2000年,北京常住人口(居住半年及以上)为1363.6万,2011年首次突破2000万,2012年则达到2069.3万,其中户籍人口为1297.5万人。与世界上其他大城市相比,北京市人口约是伦敦的2.6倍、纽约的2.5倍。③如此庞大的人口规模,带来的不仅是资源紧张、生态压力,社会风险也在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人口的多元化也对现行的城市文化体系建设构成了挑战。媒体能否满足不同阶层、群体的需求,成为这一体系建设中必须考量的问题。
(二)交通拥堵问题严重
人口不断聚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引发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交通拥堵。2012年10月31日,中国科学院发布了《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12》,报告显示,在中国内地50个城市上班路上平均花费时间排名中,北京仍以52分钟居首。一边是现有的交通状况不容乐观,一边是机动车的拥有量仍在持续增长。机动车的增长使广播媒体逐步摆脱了上世纪90年代的广告增长颓势,但另一方面,也使得广播在内容上更加关注私家车车主等精英人群,降低了对低收入群体收听诉求的关注。
(三)公共安全问题突出
刘易斯·芒福德所论述的“大都市的社会状况预示着一种凶兆”④,固然有些危言耸听。但从现实层面来看,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人口聚集和资源紧张所引发的公共安全问题正日益凸显。
1.自然因素引发的公共灾难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等因素的影响,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由此造成的公共灾难也开始增多,对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而言,挑战日益突出。以2012年“7.21”特大暴雨为例,全市受灾人口160.2万人,因灾造成经济损失116.4亿元。造成这样严重的后果,除了城市规划设计的问题,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对极端天气的预警和发布能力还比较薄弱,而预警信息的高效传达除了要依靠气象部门、政府的组织,还需要借助媒体、通讯运营商的协同配合。此外,由于城市人口密集、交通紧张,流行疾病造成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也颇为突出。
2.人为因素造成的公共危机
在社会整体转型背景下,各类社会矛盾不断激化,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突发性事件也给城市的公共安全带来考验。以北京为例,仅2013年7月20日至7月24日,媒体公开报道的公共安全事故就有5起,包括首都机场爆炸案、家乐福行凶案、火灾、大兴摔婴案等。其中3起有明确行为人主体,既有北京户籍人员,也有外地进京人员,所造成的后果均十分严重,波及范围广泛。而从事发原因来看,因素复杂,既有社会转型过程中制度不公正造成的反社会行为(机场爆炸案),也有制度缺陷造成的突发危机(精神病人管理漏洞)。由此可见,当前城市转型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公共危机因素复杂,治理难度颇大。
针对城市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刘易斯·芒福德认为:“今天最大的问题,如果借用物理学上的一句老话,可以说是如何把物质的质量变成精神上的能量。我们必须发明新的媒介使盲目形成的拥挤状况变为有目的地疏导流通,让城市容器变得稀疏轻巧,使大城市这块吸引人群的磁石,重新布局,扩大磁场。”⑤
在寻求新媒介以应对城市转型问题的背景下,人们习惯于将目光投向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常常忽略诞生于19世纪的广播。事实上,广播媒体在城市转型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二、广播媒体价值重构的内涵
1949年以来,广播媒体一度被定位为“宣传工具”“教育武器”。在这种背景下,最早诞生于城市、以娱乐为主的广播,被逐步改造为政治动员的工具。这种情况到文革时达到登峰造极的局面。文革结束以后,国家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广播媒体重获生机,开始探索商业化之路,其经济价值开始凸显。一个尤为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随着改革的推进,各地纷纷开始创办“经济电台”。近年来,随着私家车拥有量的增加,带来了优质的广告资源,广播媒体的经济价值被日益重视。但与此同时,面对城市转型,对广播的价值认知不应只被局限于宣传价值和经济价值,而是进一步拓展和发掘。
(一)人文价值
广播在城市从政治型、经济型向文化型转变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价值层面体现在人文领域。而谈及人文,离不开对文化的认知。文化(culture)一词的本义是培育(cultivation)。两千年前的哲人西塞罗就提出过文化相当于哲学或者心灵的培育。文化培育心灵,并不局限于正规教育,也包括一切非正规的教育和求知形式。
广播在发展过程中,累积出独特的传播规律,以广播擅长的谈话节目模式为例,依靠形象化的声音符号,具备亲和力、交流感,融合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双重魅力,从而具备成为都市人群良好的交流平台和教育平台的潜质。倘若能有效发挥,将能够在城市转型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播向菲就曾先后四次在节目中劝服在逃杀人犯投案自首,广播潜藏的人文价值可见一斑。
(二)公共价值
所谓公共价值,是同个体或私域价值相对应的范畴,是指同一客体或同类客体同时能满足不同主体甚至是公共民众(公众、民众)需要所产生的效用和意义,它主要由政府或社会团体设计、开发、制造、组织、治理,提供、分配给公众进行消费和享受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⑥
在我国,广播体制为国家所有,广播资源由政府统一分配,因此,广播所提供的信息服务理应具备公共价值。在设计、开发、组织、治理、分配等层面,应切实考虑到各个阶层公众的需求。
广播的公共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多地保障公众享有媒介接近权和使用权。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尽管媒介种类十分丰富,但是考虑到城市中阶层分布广泛,仍有一部分群体因为工作性质或者是经济原因,无法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获取信息,而广播的覆盖面与获取成本都优于这些媒体,因此能够为这部分群体有效赋权。
二是在自然灾害、公共危机发生时,广播强大的“抗灾”能力,可以及时发挥作用。政府和广播媒体应该联手将这种公共产品的效益发挥到最大。以日本为例,作为地震频发的国家,日本东京的几家大广播电台制定了一系列危机管理措施。例如一旦演播室里的地震仪显示震级为3或4级以上,则立刻在广播中播送地震信息。之后,迅速电话采访气象局、交通部门、警察局等部门。有的电台与社会的服务机构联手,力求在第一时间获取灾害事件信息及后续报道信息。为建立灾情信息收集系统,有的电台建立了“出租车防灾报告人制度”和“美容美发店防灾联络制度”。有的电台在一些单位和学校建立安全信息服务系统,并通过移动通信运营商提供“灾害专用留言板服务等方式及时播放灾情信息。⑦这种公共产品的设计显然值得中国学习,尽快通过政府的协助,使得媒体、气象、消防、公安等部门联动,将广播打造成“城市雷达”。
(三)公益价值
城市转型过程中,政府在调配资源方面有时难免会出现不足,这就需要动员社区与市民的力量,弥补政府资源的缺失。广播作为公共传播平台,其灵活快速的传播机制,能够成为公益行为的倡导者、组织者,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公益行为中。以2013年3月4日发生的“长春盗车杀婴案”为例,失主发现车辆被盗后,向媒体求助并报警。吉林交通广播FM103.8专门开设了一部“真情”电话,电台主持人向嫌犯呼吁“只要你现在把车停下来,保证孩子的安全,我们都可以不追究。”各家电台滚动播出事情进展,长春很多出租车和私家车了解这件事后便开始参与寻找,数百辆出租车放弃运营,很多私家车主也放弃了工作。迫于强大的压力,嫌犯最终自首。类似的事实也发生在2012年“7.21”北京暴雨的夜里,北京交通广播不间断播报与降雨有关的讯息,促使不少北京市民自发赶赴机场疏散滞留旅客。
三、结语
按照刘易斯·芒福德的观点:“确定城市的因素是艺术、文化和政治目的,而不是居民数目”。⑧因此,在城市转型过程中,克制盲目扩张规模的冲动,将重心放在城市文化的建设上,才是转型的核心所在。而文化的构建,需要借助于特定的传播媒介,广播在这方面有其独特的价值所在。而对其价值的发掘与呈现既需要顶层制度设计者为其提供必要的制度空间,如增设频率、法律约束,也需要广播媒体的经营者、从业者能够摆脱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冲动,重构广播的多元价值。
注释:
① 刘士林:《文化城市与中国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及创新》,载张国良主编:《e时代的全球都市:传播、设计与创意》,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4页。
② 朱易安:《“宜居”的首要条件是环境友好》,《文汇报》,2006年9月20日。
③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人口发展研究中心:《北京人口发展研究报告(2013)》,《新视野》,2013年第6期。
④⑤⑧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567、564、132页。
⑥ 胡敏中:《论公共价值》,《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⑦ 张彩、曹璐:《重大灾害事件中的日本广播》,《现代传播》,2008年第2期。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张毓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