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与流动的现代性
2014-03-03左芳李飞洪一
■ 左芳 李飞 洪一
微电影与流动的现代性
■ 左芳 李飞 洪一
微电影(Micro Film),又称短片(Short Film),时间在几十秒到30分钟左右不等,是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短片电影。微电影观看几乎没有时空限制,在短暂的闲暇时间、移动中都可以观看。互联网微时代各种新媒体平台(如智能手机、车载电视等)播放需求的井喷式增长,包括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①“微电影逐渐开始成为一种独立艺术形式”②。微电影的艺术渊源可以追溯到电影艺术诞生之初的短片,它是电影艺术中断了百年的短片传统在当代社会的重启,是社会现代性的一部分,其发展形态、美学特点等与现代性密切相关。
“现代性”在不同的思考者那里被赋予了不同的蕴含:在哈贝马斯的眼中,现代性是一种新的社会知识和时代,其用新的模式和标准来取代中世纪已经分崩离析的模式和标准。现代性这样一个时代的特征与贡献,是个人自由。福柯则把现代性理解为“一种态度”。③“流动的现代性”是由齐格蒙特·鲍曼提出,他把当下全球化的社会状况描述为“流动的现代性”——经历了“固体阶段”向“流动液体阶段”的过渡。社会生活的液化促使当代社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并朝向以“流动的现代性”为主导的社会模式发展。
一、微电影:一沙一世界
微电影的主要特点是微时,片长以秒、分钟计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电影是大电影之后的轻骑兵,其与生俱来的现代性具有了不起的穿透力、感染力。传统社会强调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以大为美;现代社会却是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细节的价值、个体从群体性中解放出来顶天立地,得到更加个人化的、温情的凝视和关怀。
微电影是电影艺术中断了近百年的短片传统在当代互联网社会中的能量释放。在电影的诞生之的,卢米埃尔著名的《工厂大门》《婴儿的午餐》《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一系列短片,曾经启动了辉煌不已的世界电影史。短片是早期电影的主要存在形式,在后来主流的大工厂、大电影(2小时左右长度)、大制作兴盛时期,它依然源远流长、丰富隽永,比如奥斯卡最佳短片奖从1932年开始每年一次直到今天。
今日越来越感官化、高风险、大团队巨额制作的传统电影,陷入现代性美学危机,进退维谷:“‘瓦解传统’这一现代性的永恒特征,因此获得了新的内涵,而且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它重新指向了一个新的目标——目标重新定位的最大意义在于瓦解对方力量,这一力量的瓦解,会导致秩序和制度的问题被提上政治日程。此时,传统和旧秩序命运发生改变,自己被扔进‘熔炉’,在当今流动的现代性的时代里接受溶解的考验。”④短片传统以微电影形式重新焕发生机,时代环境、技术环境、政治社会环境、美学环境的变迁,互联网的助力,使之成为迅速燎原的星星之火。
全球化突飞猛进,个体和局部与全球的联系打断骨头连着筋。微电影因为成本低、效率高、个人可以生产、销售成本低、买卖便捷,使曾经积压的需求、产品的市场份额,获得前所未有的爆发,甚至预期不久的将来会超过今天的主流长片。网络时代新兴的家庭办公室之外的第三度空间、经济学的长尾理论,与电子商务、网购、日常生活智能化等等悄然聚合裂变:作为微观个体的个性和自由显得尤为珍贵——这正是新媒介环境、政治价值、环境改变的根本所在。
随着数字纪录设备的普及,手机、平板电脑等拍摄功能的提升,人们媒介素养有了很大提高,个人影像制作门槛降低,也成为越来越司空见惯的现象。而新媒体环境则滋生了一种鼓励人们分享生活影像的文化,分享变得越来越容易。
在传统的组织化政治中,个体处于被规训、监视、教化的位置之上,影像发挥着凝聚人心、组织动员的功能。这在影像中表现为,无论表面多么叛逆的个体,改变不了的是其作为组织化的个人存在的命运——在那些围绕美国梦架构的电影《第一滴血》《独立日》《空中监狱》等影片中并不难找到痕迹。在流动的现代时代,组织化政治的重要性被身份政治、认同的政治取代。资本和市场的逻辑消解了组织化的话语和体系,当下生活方式的特点套用马克思的话是“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个体享受更多自由——往往体现为一种平等的对话交流,精短的表达更具魅力。
美学环境在流动的现代性时代,碎片化、移动化的观看越来越普遍。流动的生活逻辑会促使个体政治的兴起,督促个体不断创造,不断实践自我解放——“个人的成就无法固化为永久的成就,因为资产很快就变成债务,才能很快就变成无能”⑤。个体在面对风险重重的现代中表现的主体能动性,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强烈的影像的交流性——包括预告片、广告片、独立影片。比如以奥斯卡动画短片奖作品为代表的世界各地层出不穷的优秀微电影:给人际关系、国际关系各种参照提醒的《鸟的故事》(3分16秒);讲述父母作为子女生命中无比重要的过客意义的《父与女》(9分23秒》;探索人类无比疯狂的创造性、占有欲和分寸感危机的《消失的松果》(4分44秒),等等。
二、微电影:一花一天堂
“作为人体延伸”的微电影开创了新的“媒介讯息”的可能性——“任何媒介或技术的‘讯息’,是由它引入的人间事物的尺度变化、速度变化和模式变化。”⑥麦克卢汉敏锐地抓住了新媒介在衡量标准、速度变化和模式变化等方面开创的可能——而这种可能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是流动的现代性的时代“瓦解传统”,打破旧的媒介传统的束缚。从麦克卢汉的三个层面来看,微电影带来的可能性主要体现如下:
1.衡量标准
微电影“去工业化”:影像叙事长度无须坚持电影院内仪式性的以小时计的工业生产的时间标准,而以适合碎片化时代方便即时快餐文化的时间标准为准;不在于投资多大,营销多么费力,而更多在于微中见著,一叶知秋。但其依然是一个“完整电影的神话”,其内容含金量和体验并不亚于一部大片。
第六代导演贾樟柯对此曾深有体会:“其实,微电影比长片更有挑战性,因为它有时长方面的局限性,在3分钟、5分钟里面怎么样传达出一个很适合的信息,怎么样很凝练地把叙事完成,这些都会培养和检验一个导演的叙事能力、概括能力。”⑦如《调音师》,在短短13分37秒的时长内讲述了一个情节完整、内涵深刻、张力十足的故事,其带来的体验和感受让许多传统电影长片望尘莫及。
2.速度变化
速度是时间和空间相互分离程度的体现,其中蕴含着现代性:“当时间和空间从生活实践中分离出来,当它们彼此分离,并且易于从理论上来解释为个别的、相互独立的行为类型和策略类型时,现代性就出现了…”⑧
从生产消费的角度看,微电影加速了从生产到消费的周期循环,同时打破了电影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消费的特点,使得受众能够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和空间内消费:由于成本较低,微电影压缩了电影生产出来后漫长的营销、广告、排挡等流程周期;而其播放平台更适应碎片化、移动化生活需要的网络或者移动网络平台,接触门槛较仪式化观影的电影院大大降低而变得随时随地只要有网络就行。而影像观后的反馈速度在受众自主转发、推荐的基础之上,蔚然成风。
3.模式的变化
微电影带来影响生产模式的变化。传统的电影生产是工业化批量生产方式,为了消弭其工业化生产的胎记,电影工业通过不断吸收个人化的特色、风格来弥补。
微电影可能是电影预告片、商业宣传片、公益广告等,是为这个物质丰裕的社会内容工业、商品流通和社会生活实践等服务的,其根据社会生活生产的需要定制叙事的内容。微电影的生产和叙事,由于都是个人化生产的,其本身就带有浓烈的个人特点。与此同时,观众也参与到内容意义的生产、传播过程中。受众的支持与观众同样为影视创作者提供了施展才华。
三、刹那即永恒:微电影美学
今天,由于环境条件的突变,微电影发展的土地肥沃,肥料充足,庄稼在成长的同时野草也在疯长;但这仍挡不住微电影优秀作品在法国、比利时、英国、美国等世界各地遍地开花。
如微电影美学理论家雨果·闵斯特堡所指出的:“我们的美学兴趣集中到这样一点,就是电影通过什么手段来影响观众的心灵。”⑨在现代性液化的现代社会中,日渐繁荣的微电影从美学角度看,呈现以下风貌:
1.瞬时性审美
瞬时性审美是流动的现代性时代的一种普遍的审美方式,这种审美不同于此前的那些对永恒性美学追求的艺术,而将着眼点放在了转瞬即逝的当下,其审美内容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审美活动也是在短时间内完成的。瞬时性审美的发展是一个历时性过程。瞬时性审美是瞬间审美的发展和延续。摄影诞生以来,瞬间开始成为一种普遍的审美对象,电影更是将瞬间的审美进一步推进——“电影按其本质来说,是照相的一次外延。”○10新媒体环境中,瞬时性审美如鱼得水:微电影在适应手机媒体、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趋势,满足年轻化受众需求的过程中,将电影的宏大架构消解了,专注于碎片化的瞬间,并将瞬时性审美推向了极致——审美内容的生产创造以及消费都可以在碎片化时间内完成。
瞬时性审美,在某种意义上而言是生活在现代图景中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海德格尔在《作为图像的世界》中描述了现代社会中的图景:“新时代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世界变成了图像。世界在‘人’面前成为了表征。”(11)传统社会流动性欠缺,审美倾向于对永恒性的追求;在流动的现代性时代,各种社会变迁和风险此起彼伏,流动的生活中,瞬间审美价值比比皆是,审美日常生活化。马太·卡林奈斯库曾指出现代性或审美现代性标志着“一个重要的文化转变,即从一种由来已久的永恒性美学转变到一种瞬时性与内在性美学,前者是基于对不变的、超验的美的理想的信念,后者的核心价值观念是变化和新奇”(12)。
当下成为关注对象——是微电影的现实关照所在。当下流动的生活状况是微电影的“隐藏文本”,背后隐藏的是对流动的现代性的时代人性、细节和实在的、持续的社会价值的关注。在审美和文本读解的过程中,流动的生活同微电影之间构成一种互文性的关系。以《调音师》为例,其在讲述假装盲人的“调音师”最后作茧自缚,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故事的同时,也同当下社会症候相关联。
2.能动的“想象的能指”
微电影是能动的“想象的能指”,为电影“想象的能指”增添了能动性,意义的漂移性更强。从接受美学层面看,观众不再是被动的影像的接收者,同时也是能动的具有自为性质的主体。观众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关的影像,而且随着数字影像技术的普及和影像生产门槛的降低,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参与到微电影的生产中。流动的现代社会生活本身就是素材富矿:“在现代生产条件无所不在的社会,生活本身展现为奇观的庞大堆聚。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部转化为一个表象”(13)。
与微电影同时崛起的微信、微博等社会化媒体,为微电影的传播提供了意义延伸和扩散的空间。在社会化媒体的传播过程中,更多的人是凭借对影像的爱好而不是营销来取舍是否观看。在观看过程中,观众会根据自身的立场、美学爱好等为影像附加意义,影像的意义在传播过程中是滚雪球的增大。
四、结语
在电影诞生之初的1896年,高尔基曾对电影寄予厚望:“可以肯定地预示,由于这个发明具有惊人的新颖性,它将获得广泛的发展”,“它一定能够为一般的科学任务服务,为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发展人们的智慧服务。”(14)今天的微电影亦然。作为互联网数字技术支持的新媒体艺术,微电影赋予观众和实践者更大的自由创作和能动性,对打破以资本和技术为依靠的文化专制和话语权垄断、推动人类文明社会民主互动,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
注释:
① 李天昀:《“微”时代开启电影新模式》,http://www.icipku.org/academic/EPub/hot/2011/10/18/1166_2.html。
② 孟志军:《微电影的传播学解析》,《新闻界》,2011年第8期。
③ 陈嘉明等:《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版,第2页。
④⑧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谷蕾、武媛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9、13页。
⑤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生活》,徐朝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⑥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4页。
⑦ 张艺:《以微显大以短见长——全国大学生微电影特训营在沪启动》,新民晚报,2012年08月14日,A20版。
⑨ [德]闵特斯堡·雨果:《深度和运动》,彭吉象译,《当代电影》,1984年第3期。
⑩ [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邵牧君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11) 转引吴靖《文化现代性的视觉表达——观看、凝视与对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12) [美]马太·卡林奈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9页。
(13) [法]居伊·德波:《奇观社会》,参见吴琼编:《视觉文化的奇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8页。
(14) [俄]瓦伊斯菲尔德等:《高尔基和电影》,北京艺术出版社1956年版,第13页。
(作者左芳系天津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学院传媒艺术系教授;李飞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洪一系韩国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