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温阳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4-03-03梁勇
梁勇
[摘要] 目的 探讨益气温阳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与治疗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益气温阳方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心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26%,治疗组为95.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益气温阳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有效率,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益气温阳;慢性心力衰竭;中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8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1(c)-0098-03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由于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损害心脏功能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1],其发病率高且病死率较高,是临床常见重症之一[2],属于中医心悸、喘证、痰饮、水肿等范畴,临床上以心悸、咳嗽、胸闷痛、下肢水肿、四肢乏力等为主要表现[3]。西医临床治疗多以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洋地黄为主,但副作用较大不可长期应用。本研究运用益气温阳法联合西药治疗CHF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1年5月~2013年4月共收治CHF患者12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对照组62例,男39例,23例,年龄45~79岁,平均62.4岁;治疗组63例,男41例,22例,年龄47~80岁,平均62.9岁。排除标准:妊娠或哺乳期患者;有严重肝肾系统、血液系统、精神系统等功能障碍患者;不适合服用本研究所用药物的患者等。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心功能分级、基础疾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符合WHO 规定的 CHF 诊断标准[4];其中心功能分级标准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拟定,所有患者均为Ⅱ~Ⅳ级;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中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标准》。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CHF的常规基础治疗:醛固酮拮抗剂及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洋地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益气温阳方:黄芪30 g,党参30 g,当归20 g,炒白术、川芎各15 g,人参、制附子、丹参、赤芍各10 g,桂枝、甘草各8 g。水煎取汁口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疗程为1个月。
1.4 疗效评定标准[6]
按NYHA分级标准,治疗后心力衰竭基本控制,症状体征和各项检查明显好转,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为显效;心功能改善1级,症状体征和各项检查有所好转为有效;心功能提高不及l级或无改善,甚至恶化为无效。总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26%明显高于治疗组的95.24%(P=0.034)(表1)。
2.2 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的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明显(P=0.002),心功能分级Ⅰ~Ⅱ级患者数显著增加,恢复良好(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群的老龄化加快,CHF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增高,与心力衰竭相关的医疗费用所占比重也逐年增加[7],因此,CHF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问题。
CHF的病理生理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明确[8]。大量研究认为血流动力学异常、神经内分泌激活和心室重构是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具体表现为左心室几何形状和心肌结构的改变,它的发生是一系列复杂的细胞分子机制导致心力衰竭表型[9]、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包括心肌重量增加,心室容量增加和心室形状的改变[10]。西医流行病学发现,35~74岁城乡居民心力衰竭的患病率为0.9%,并呈明显升高趋势;且每3个55岁以上的正常人就将有1个在今后发展成为慢性心力衰竭[11]。
CHF的治疗关键是阻断心肌重构[12-13]。西医治疗方面,首先是休息及控制钠盐摄入,药物方面主要是以应用利尿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正性肌力药等为主,但是因副作用较大不宜长期应用,易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中医一直未把CHF作为一个单独的疾病列出。中医认为心脏的生理功能首先是主阳气,其次是主血脉。本病基本病机为心气虚、心阳虚,可涉及肺、肝、肾、脾等脏器,与其功能失调相关。初期多表现为心气不足,可兼肺气亏虚,主要以心悸、动则气短、乏力为主。中医药防治CHF已有2000余载的历史[14],研究发现,中药可能通过影响心脏结构、胶原表达、血流动力学及血管重构等机制来抑制心室重构的发生、发展,进而改善CHF的临床症状。中药治疗CHF应以益气、强心、活血为主,在笔者的益气温阳经验方中,由多味益气强心活血中药组成,其中黄芪、党参益心气;当归、丹参、川芎、赤芍活血化瘀理气,保护心脏;人参、附子、桂枝益气温阳,桂枝、白术健脾利尿,全方标本兼顾,扶正不滞邪,利水不伤阴,共奏益气温阳之功。有研究报道,采用益气温阳法对CHF患者生存质量有显著性提高[15]。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益气温阳法治疗CHF,可显著提高总有效率(95.24%),中西医结合治疗 CHF,具有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作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减轻临床症状,促进恢复,提高生活质量。该治疗方案对CHF疗效确切,安全有效,能够显著提高有效率,心功能改善情况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斌.益气温阳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中医学报,2010,25(4):721-723.
[2] 封海波.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102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8):708-709.
[3] 刁殿军.益气温阳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天津中医药,2010,27(6):456-457.
[4]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33-1335.
[5]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48.
[6] 张可训,张小利.温阳益气利水治疗慢性心力衰竭96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5):31-32.
[7] 宫丽鸿.益气温阳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阳虚衰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
[8] 黎耀和.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9] Bozkurt B,Kribbs SB,Clubb FJ Jr,et al.Pathophysiologically relevant concentration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promote progressive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and remodeling in rats[J].Circulation,1998,97(14):1382-1391.
[10] 卞震炯,杨冬花.益气温阳活血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J].山东中医杂志,2008,27(3):158-159.
[11] 顾东风,黄广勇,何江,等.中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患病率[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3-6.
[1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1095.
[13] Braunwald E,Bristow MR.Congestive heart failure:fifty years of progress[J].Circulation,2000,102(20 Suppl 4):Iv14-Iv23.
[14] 牟来品,周洪武.益气温阳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3,28(5):731-732.
[15] 于涛,杨海玉.益气温阳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4):539-540.
(收稿日期:2013-09-12 本文编辑:许俊琴)
[参考文献]
[1] 黄斌.益气温阳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中医学报,2010,25(4):721-723.
[2] 封海波.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102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8):708-709.
[3] 刁殿军.益气温阳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天津中医药,2010,27(6):456-457.
[4]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33-1335.
[5]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48.
[6] 张可训,张小利.温阳益气利水治疗慢性心力衰竭96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5):31-32.
[7] 宫丽鸿.益气温阳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阳虚衰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
[8] 黎耀和.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9] Bozkurt B,Kribbs SB,Clubb FJ Jr,et al.Pathophysiologically relevant concentration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promote progressive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and remodeling in rats[J].Circulation,1998,97(14):1382-1391.
[10] 卞震炯,杨冬花.益气温阳活血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J].山东中医杂志,2008,27(3):158-159.
[11] 顾东风,黄广勇,何江,等.中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患病率[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3-6.
[1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1095.
[13] Braunwald E,Bristow MR.Congestive heart failure:fifty years of progress[J].Circulation,2000,102(20 Suppl 4):Iv14-Iv23.
[14] 牟来品,周洪武.益气温阳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3,28(5):731-732.
[15] 于涛,杨海玉.益气温阳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4):539-540.
(收稿日期:2013-09-12 本文编辑:许俊琴)
[参考文献]
[1] 黄斌.益气温阳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中医学报,2010,25(4):721-723.
[2] 封海波.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102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8):708-709.
[3] 刁殿军.益气温阳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天津中医药,2010,27(6):456-457.
[4]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33-1335.
[5]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48.
[6] 张可训,张小利.温阳益气利水治疗慢性心力衰竭96例[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5):31-32.
[7] 宫丽鸿.益气温阳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阳虚衰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
[8] 黎耀和.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9] Bozkurt B,Kribbs SB,Clubb FJ Jr,et al.Pathophysiologically relevant concentrations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promote progressive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and remodeling in rats[J].Circulation,1998,97(14):1382-1391.
[10] 卞震炯,杨冬花.益气温阳活血方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J].山东中医杂志,2008,27(3):158-159.
[11] 顾东风,黄广勇,何江,等.中国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患病率[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3-6.
[1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1095.
[13] Braunwald E,Bristow MR.Congestive heart failure:fifty years of progress[J].Circulation,2000,102(20 Suppl 4):Iv14-Iv23.
[14] 牟来品,周洪武.益气温阳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3,28(5):731-732.
[15] 于涛,杨海玉.益气温阳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4):539-540.
(收稿日期:2013-09-12 本文编辑:许俊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