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粮王”的出彩人生
2014-03-02徐春光张爱华
●徐春光 张爱华
“女粮王”的出彩人生
●徐春光 张爱华
“同样是农民,我跟父辈们一样的是对土地的感情,不一样的是我将种地看成是一种时尚的职业,更是我所追求的事业。”在给记者展示的日记里,她用“小清新”的文字倾诉着对脚下这片热土的挚爱。请看——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种粮售粮大户”,马年伊始,这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开。在垂柳吐絮的季节,记者慕名走近了这位名不见经传、略带传奇色彩的普通女子,聆听她不无感慨地讲述对“职业农民”的诠释和在这片热土上的追梦之旅。
她,就是山东省高密市咸家工业区山丰村的种粮大户王翠芬。
一大片地,是她少时的梦想
“大伙说让我接受媒体采访时穿得土点儿,像个农民。可我觉得自己是新型农民,要有新型农民的样子。”刚刚落座,面对采访,略显腼腆的王翠芬让记者很难将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农民和穿着皮大衣、靴子,一身时髦打扮的“全国种粮售粮大户”联系到一起。
十四五岁的时候,她就有这样一个梦想:把撂荒的土地变成一望无际的麦田。如今,梦想照进现实,王翠芬带领着一支农机服务队,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将近3000亩土地从过去的农民亲自下地辛苦播种收割变为了机械化管理全过程。她说,人生的不同阶段梦想是不同的,如今她最大的心愿是通过合作社形式让更多农民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力气百身汗”的传统耕种方式。
“我从小就喜欢大自然,喜欢土地,喜欢土地上绿油油的庄稼,更喜欢沉甸甸的收获。十四五岁的时候,我就跟我哥哥说,将来我要种一大片地,我要当种地‘女状元’!对我的想法,家人不以为然,哥哥当时还笑话我呢。”初中毕业后,她就开始和家人一起在自家承包地里劳作,挥洒着汗水,播种着梦想,收获着喜悦,为此还得到一个“地痴”的绰号。
“当时家里没有一个支持的,包括俺对象。因为地多了,各种投入也大,天旱的时候得浇地,收获的时候得花钱雇人,那时捞不着贷款,就挨家挨户借,有时候真算不着账。”谈到这里,记者分明看见王翠芬眼眶里闪着泪光。
“记得2000年腊月二十六晚上,我算了算,还有37户的账没还,多的几十元,少的十几元,年前是还不上了,我就挨家挨户去解释。当时全家没有别的收入,孩子还小,俺对象劝我不成,最后真是恼了,我前脚跟人家谈好包地,他后脚就给我退了,气得我坐在地头上哭!”回忆头几年的艰难,至今让王翠芬感慨不已。但即使这样,她从没动摇过种地致富的念头,一直坚持并寻找着改变现状的途径和机会。
在王翠芬看来,规模化带来的不仅是效益提高,更能提高效率,不管是大户还是家庭农场,土地的规模种植是大趋势。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小户自己种小麦,亩产1000斤,10亩就是1万斤,按小麦每斤1元钱的价格,一共才收入1万元,功夫都得搭在地里。如果流转给大户,按每亩1000元的流转价格,10亩地一年光流转收入就1万元,再加上夫妻两人外出打工,一年收入5万元没问题。“大户规模经营还能降低成本,也有钱赚,两全其美。”
真正开始“批量”种地,是1997年的事。“当时村里一些农户因为种地不挣钱,纷纷出去打工。为了不让土地荒掉,她就承包过来,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在当时的条件下,去掉“提留”以及种子、农药、化肥等各种费用,收益并不乐观。但她乐此不疲,每年都陆续承包土地,从起初的二三十亩一直到200多亩。慢慢的流转的地越来越多,到了2005年,就已经超过1000亩了。”王翠芬认为,种粮大户的种植模式比小地块的传统种植模式要好很多,因为种粮大户采取的规模经营模式容易采用新品种、新技术、新农机。
踏平坎坷,她迎来事业的曙光
转机始于2002年,经过多方考察了解,她与外地一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取得联系,拿出一部分地,进行菠菜、洋葱等出口蔬菜订单种植,终于扭转了“种地不挣钱”的局面。但由于当时订单企业价格没有保障,遇上市场不好的情况,甚至停止收购,一旦赔了,她得自己承担风险,这令她很头疼。直到2004年之后,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当地农业龙头企业也逐渐发展起来,她的事业才真正迎来了发展的曙光。
“种地不用交钱了,后来国家还给补贴,我心里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再加上与我们当地瑞丰、望乡两家实力雄厚的农业龙头企业合作,一是不用为订单发愁,二是价格上有保障,我感觉浑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王翠芬说,从2006年开始,她不仅还清了所有债务,而且逐渐扩大了承包地规模。丈夫的思想也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成为她的强力支持者和坚强后盾。王翠芬依靠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科学规划种植结构,率先引进测土配方等实用技术,研究推广新型优良品种,将土地效益发挥到极致,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在尝到种地的甜头后,王翠芬不断增加种植面积,到2013年,通过土地流转,她的粮食种植面积突破2400亩,粮食总产量达300多万斤。其中,小麦亩产量1200斤,玉米亩产量1500斤以上,粮食单产显著高于当地平均水平。
农业机械化,帮助她快速膨胀
随着土地规模的膨胀,农业机械化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市农机部门的支持下,王翠芬陆续装备了大型拖拉机、小麦玉米两用联合收获机等大型农业机械,还有免耕播种机、深松联合整地机等60多台(套)先进机械,农机总值达到170余万元,整个生产过程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成为靠农机种粮致富的“双栖型”农民。
在谈到如何种粮时,“科学技术”、“机械化”是王翠芬提到的频率最高的两个词。王翠芬告诉记者,她承包的地享受的是科技“套餐”——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秸秆还田、免耕播种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新技术,机械收获技术和测土配方新技术。为了给自己充电,她多次参加潍坊市及当地农业、农机部门举办的培训,订阅了《农机科技推广》、《中国农机化导报》、《山东科技报》《中国农民合作社》等10多种报刊,每天坚持学习两小时,看新闻一小时。尤其是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她对知识的探求如饥似渴。
陪同采访的当地农业和农机部门领导告诉记者,王翠芬种地的收益很大一部分缘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全程机械化,她注重寻求农机农艺最佳“结合点”。对此,王翠芬体会颇深:“现在流转土地,每亩要付给农户1000斤小麦(折价),去掉这份支出,再加上其它开支,种粮食还怎么挣钱?靠的就是科技。譬如:通过实施农业技术良种良法,每亩可以增产60—80斤;由于品种好,每斤价格可以高出普通品种5-8分钱;全程机械化节省人力,又可以省一部分钱。另外,规模种植,农药化肥可以享受批发价格,又省些钱,这样才有账算。”
“我现在有喷灌机、联合收获机、大型拖拉机等各种大小农机60多台。还记得当时买第一台喷灌机是2007年。那年秋天特别干旱,我种了700亩甜玉米,一地玉米苗,早晨起来浇了水,太阳出来不一会就干了,10台水泵都浇不过来。当时把我愁直掉泪,这可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我了解到济南有卖喷灌机械的,接着就带上一箱方便面去济南那家企业考察。人家企业一开始根本不相信我会买,等我筹好钱去提货的时候,他们一个副总就跟着我来到高密市农机局帮着办补贴。当时我创造了三个‘第一’:省内第一个个人购买的,第一个自己到公司购买的,第一个享受同类机械国家补贴的。王翠芬告诉记者,“这台装备外国先进技术的现代化卷盘式喷灌机,由水涡轮驱动,可以自由移动,灌溉过程完全智能化。虽然每台十几万元的价格比起普通的喷灌机贵了许多,但传统设备的“大水漫灌式”浇地,2小时才能浇1亩地,得用60方水、肥料30公斤;而用这种卷盘式喷灌设备1个小时就可浇1.5亩地,只需32方水、肥料15公斤。对比下来,不但每亩地节约用水40立方米,还大大提高了浇水速度、用肥效率。”经过她的示范带动,目前高密市这种设备达到100多台。
成立合作社,带动力量增强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在自身发展的同时,王翠芬始终不忘身边的村民,她深深懂得:要想有更大发展,经营者要想挣钱,只靠单打独斗是没有出路的,只有联合起来“抱成一团”,才能提高战斗力,提高抵御市场风险和竞争的能力。她鼓励当地村民发展现代农业,带头成立家庭农场和农机专业合作社、蔬菜种植合作社,并将自己总结的有效管理生产方法向村民推广。目前会员达到60多户,户均增收5万元以上,她的种植基地每年用工约3.5万个,增加农民收入240万元。
王翠芬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依靠农业机械的强大优势,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既实现了人生价值,也拓宽了自己的致富路;既有效地服务了农业生产,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面对下一步的发展,王翠芬吐露出心声:粮食作物方面,她在继续扩大规模的同时,提高种植质量和效益;蔬菜种植方面,将扩大紫洋葱、黑土豆、日本小南瓜等特色蔬菜的种植规模,并申报绿色食品,逐步走向规模化、集团化、多功能化发展的路子,使大批农民从繁重的田间劳动中解放出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动更多的群众走上小康路。
路虽远行将必至,事虽难做将必成。采访结束后,王翠芬的言语中传递出的自信一直在记者脑海中挥之不去。我们有理由坚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像王翠芬这样的新型农民,凭着勇于创新、敢于发展的信念,走出一条现代化、规模化、机械化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衷心祝愿王翠芬的圆梦之旅更精彩,生活更美满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