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肾炎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14-03-02孙秀梅西桂杰

中外医疗 2014年14期
关键词:那普利肾炎肾小球

孙秀梅 西桂杰 王 爽

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吉林吉林 132021

复方肾炎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孙秀梅 西桂杰 王 爽

吉化集团公司总医院,吉林吉林 132021

目的 根据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常见症状在采取常规治疗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希望采用复方肾炎片与贝那普利联合用药以提高疗效,并检测联合用药是否安全。 方法 将该院常规住院症状类似病46例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在常规的治疗上采取复方肾炎片合贝那普利联合用药。结果 干预组经治疗后有效好转率为87%,对照组经治疗后有效率为52%,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联合用药安全。结论 采用复方肾炎片合贝那普利联合用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慢性肾小球肾炎;复方肾炎片;贝那普利;联合用药;安全性

慢性肾小球肾炎 (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CGN)即慢性肾炎,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正在持续增长,全球100多万人必须靠透析生存,并以平均每年8%的幅度增长。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以及缓慢进行性展肾功能的衰退。该疾病具有反复发作、长期持续进展的特点,可演变为慢性肾衰。病理常见类型为系膜增生性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和局灶性节段性很小球硬化等。主要危害是导致有害物质在体内过度堆积从而破坏机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导致机体肌配清除率降低,是临床肾脏疾病中病程较长,效果不理想,反复发作,预后不佳的一类疾病。临床治疗主要以限制食物中蛋白及磷入量,积极控制高血压,应用血小板解聚药,避免有害于肾的因素为主,该研究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常住患者46例:①病史1年以上。②排除药物原因所导致慢性肾小球肾炎。③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④年龄14岁以上。患者同意参与实验治疗。按照统计学随机分配原则讲46例患者随机分配为两组,即干预组23例,对照组23例。两组患者均有蛋白尿,血尿和高血压症状。实验持续治疗3个月。

1.2 试验方法

①在实验前对所有参与实验的46例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尿常规(血清肌酐,24 h尿量尿蛋白定量、尿中红细胞数量以及内生肌配尿素氮等),血压,血常规,肾功能检测等并记录。

②对46例患者按照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标准进行诊断和治疗,按照用药规定和患者需求给予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地塞米松等对症治疗,以达到有效控制肾小球坏死及治疗疾病的目的。根据不同的患者分别给予不同控制血压药物。治疗组同时接受复方肾炎片和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仅单纯接受复方肾炎片治疗。以上药物均按规定用量照规定疗程用药。两组患者以3个月为1个疗程,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记录。

③治疗3个月复查尿常规,血常规,肾功能检测等。④需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1.3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标准分为:完全缓解,基本缓解,好转,无效,见表1。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t检验。

表1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2 结果

干预组治疗有效率87%和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优势,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统计表[n(%)]

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显示如下:轻微不良反应为:治疗组1例患者出现头晕、头痛症状,1例患者出现轻度咳嗽症状,1例患者伴有乏力症状,1例患者出现唇部轻微肿胀症状,有1例患者出现轻微恶心症状,1例患者用药后,出现血中尿素氮和血清肌酸配升高。对照组出现1例患者伴有头晕、头痛症状,2例患者出现轻微恶心症状,1例患者伴有乏力症状。上述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微,停药后可自行恢复,不影响治疗效果,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肾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肾损害。临床起病缓慢,隐匿,病程长(超过1年),晚期易发展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预后较差。该病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是我国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最常见原因所以临床治疗的首要目的是延缓肾功能的衰竭。其中蛋白尿是影响慢性肾炎后期治疗以及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的最主要因素,因为临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关键是降低尿中蛋白的含量。

慢性肾小球肾炎在中医属“水肿”范畴,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水液代谢失调有关。根据中医的临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多采用中成药复方制剂复方肾炎片。复方肾炎片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利尿消肿。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丹参具有消除肾组织中的活性氧,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保护肾血管内皮细胞,改善微循环;黄芩,黄芪抑制肾脏肥大以及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降低尿中蛋白的含量,使脂质代谢紊乱得到有效改善,减轻氧化应激与炎症反应并有效延缓肾小球动脉硬化等;白茅根改善肾血流量及肾滤过率,解除肾小球血管痉挛等。根据调查显示复方肾炎片治疗该病的总有效率为83.7%,特别是对蛋白尿有一定优势,未见不良反应。

高血压引起肾小动脉硬化性损伤,是导致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原因之一。而且慢性肾小球肾炎多伴随高血压症状,高血压会加重肾脏的损害。所以在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过程中治疗高血压是重中之重。贝那普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其机制是在体内转换成贝那普利拉然后生效。后者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的作用为前者的上千倍。该药的作用特点为虽然起效缓慢,但半衰期长,作用持久。贝那普利产生的醛固酮能有效促进肾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且能提高心输出量能直接降低肾小球内“三高”症状(高滤过,高渗透,高压力),;减少肾小球细胞内外基质蓄积缓解肾脏损伤,有效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进程。在临床上的药代动力学证明即使是肾脏疾病的晚期患者,苯那普利和苯那普利拉仍可从血浆中清除。透析对苯那普利拉的消除没有影响。对于重度肾功能不全者(肌酐清除率<30 mL/min)的影响,因为消除缓慢,导致蓄积较多,所以需要减量。

实验结果证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2%,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选择贝那普利与复方肾炎片联合应用在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的过程中占有明显优势。而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经统计学计算显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联合用药是安全有效的,而且对肝肾功能基本无影响,不良反应少,可以显著延缓患者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1]金美芳.复方肾炎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研究[J].海峡药学,2013,4(1):126-128.

[2]同颖娜.复方肾炎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50例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8):79-80.

[3]肖建新.复方肾炎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24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9,49(41):101-102.

R586

A

1674-0742(2014)05(b)-0105-02

2014-01-28)

猜你喜欢

那普利肾炎肾小球
中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80例疗效探讨
奶牛肾炎的诊断与治疗
解毒利湿汤治疗紫癜性肾炎42例临床研究
贝那普利联合美托落尔治疗快速房颤的疗效观察
特拉唑嗪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乙肝相关性肾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贝那普利的血药浓度
多种不同指标评估肾小球滤过率价值比较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