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体质测试工作改革实践研究①: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4-03-02邓勇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4期
关键词:运动队我院体质

邓勇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德阳 618000)

近年来,经媒体报道及各项研究均表明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特别在高职院校感受愈加明显,本应为企事业单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却因学生体质差而遭用人单位退回学校的现象屡见不鲜。增强高职院校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已成为当前迫切任务。我院自2007年起,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体质测试合格率为契机,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了全面改革,以此为基础,层层推进,促进体质测试工作深入开展改革实践。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当前研究进展,加深对体质测试工作的理解与认识,对本研究提供理论帮助。

1.2 试验法

从2007—2013年,用7年时间对影响体质测试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实验。

1.3 调查问卷法

对大二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2600份,回收2486份,有效问卷2423份,回收率95.6%,有效率97.4%。

1.4 数理统计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图1 2007-2001年体质测试数据对比

图2 2007—2011年群体活动参加人数情况对比

2 体质测试工作改革实践的基础改革

2.1 学校体育职能部门改革

2.1.1 成立体育工作部

体质测试工作《(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是一项规模浩大的系统工程,它是在学校体育职能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开展的。除体育部门外,还涉及到教务、学生、后勤(医院)、财务、宣传以及学生所在院系等各个部门,如何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2]但是,多数高职院校体育职能部门只是某系部下属的“体育工作组”,在开展各项体育工作时难与学院其他部门对等协调沟通,给工作的开展造成诸多不便。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成立体育工作部,为体质测试工作改革提供体制保障,由体育工作部与学院其他部门协调沟通,消除体制障碍,提高体质测试工作效率,推动体质测试工作改革进一步深化。

2.1.2 设立四个教研室

通过成立体育工作部,为体质测试改革消除体制障碍。体育工作部再分设体育教学教研室、学生群体活动教研室、运动训练教研室及体质测试教研室,分别完成教会学生运动技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运动平台、选拔拔尖运动人才的任务,从课堂到课外到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参加运动锻炼身体,共同推动体质测试工作的深入开展。

2.2 体育教学改革

体育教学改革是以“以人为本”和“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必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学会锻炼、想锻炼到最终参加锻炼,在此过程中培养体育意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通过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很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不会锻炼(想锻炼但没有掌握必要的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二是没时间锻炼,三是没兴趣锻炼。我们提出了学生在校期间要掌握2~3项运动技能的要求,目的也是让学生会锻炼,喜欢锻炼,最终参与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2.2.1 实践体育“三自主”教学模式

体育“三自主”教学模式即: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自主选择授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实施“三自主”是改变体育教学内容过于竞技化、刚性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体育活动兴趣和锻炼要求的必然选择;是激励体育教师奋发向上,提高自身教学素质的有效途径;[1]自主选择课程内容是“三自主”中牵涉面最广,对学生的锻炼有着最直接影响的因素。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显示,在所列出的所有项目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篮球占20.83%、羽毛球占18.66%、乒乓球占13.3%,以后依次为:足球占11.5%、网球占9.52%、武术占7.71%、体育舞蹈占7.34%、健美操占6.37%、排球占2.4%、田径占2.37%。我们对体育教师专长的调查结果表明,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武术的体育教师恰恰是比较缺乏的。为此,我院先后派遣7名体育教师到成都体育学院学习进修或参加四川高职体协组织的体育骨干教师培训,以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满足学生三自主选课的需要。

2.2.2 延长体育课程时间

为了增加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锻炼时间,我们把体育课由1年增加到2年。在两年的时间里,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系统学习所喜爱的运动项目,还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选择多个运动项目。课时量的增加,为学生在校期间掌握2~3项运动技能提供了时间保障。

2.3 群体活动改革

群体活动改革的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参加锻炼,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运动的机会,巩固、提高、展示他们在体育“三自主”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让他们经常动,在动中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和习惯,掌握体育健身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健康意识和能力,达到终身锻炼的目的。[3]

2.3.1 形成“一条龙”活动体系

通过7年的改革实验,我院学生群体活动逐步形成了从学院活动、系部活动、班级活动到个人运动的贯穿全年的“一条龙”活动体系。学院活动由学院统一协调管理,由各系部协助配合并组队参加,由体育部负责组织实施并对各系部进行考核及奖励,形成了纵向“学院—系部—班级—个人一条龙”,横向体育部与各系部“一点多线”的管理机制。

2.3.2 丰富活动内容

学院活动主要以“体育健身节”为主线,以田径运动会和各单项体育协会为主要竞赛内容,包含阳光体育活动、冬季长跑活动在内的设项原则为支撑,构成贯穿全年的竞赛体系。通过开展各级别的系列群体活动,极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达到了增加学生锻炼时间、让更多学生参与运动、巩固提高体育课堂所学知识技能、增强体质的目的。

根据群体教研室2012年统计显示,在校12000多名学生有8000多人参与了全年的群体活动,占总人数的60%以上。其中,一年级3500人以上,二年级3000人以上,由于三年级校外实习等实践任务较重人数相对较少,但也超过了1500人。以上统计人数自2007年起每年都在增加,有越来越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外群体活动中。

2.4 运动训练改革

运动训练工作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办好常设项目运动队,把运动员培养成各项目体育骨干,为学生树立体育锻炼的榜样,影响周围学生加入体育锻炼的大军,最终为培养学生终生锻炼体育意识起到积极的示范和影响作用。其次,学校运动队是学校的窗口,反映学校的形象和面貌,为学校扩大影响和争得荣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以及增强自信心和凝聚力,并能推动群众体育的开展。[4]

2.4.1 建设高水平运动队

我院以创建高水平运动队为突破口,带动运动训练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常设了女子篮球队、男子篮球队、男子足球队、田径运动队、健美操运动队。为了加快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我院积极争取了在单独招生和二专补录中重点招收体育特长生的招生政策,自2007年开始开始实施;另外,积极吸收在群体活动中涌现出的运动成绩相对较好的积极分子加入运动队。每年都有竞技水平较高的体育特长生和运动成绩较好的积极分子进入到运动队中,使我院的运动对竞技水平有了长足进步,篮球、足球、田径、健美操等项目在四川省高职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男子足球队荣获2012—2013年度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校园组冠军,极大的鼓舞了全校师生,校园运动氛围日渐浓郁。

2.4.2 发挥特长生榜样示范作用

通过各级群体活动的锻炼,各运动队队员迅速成为系部、班级及单项运动协会的体育骨干,在各种体育活动的组织、裁判、竞赛中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为其他学生树立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全面发展的榜样。

通过体育教学、群体活动、运动训练三方面的改革,教会了学生必要的运动技能和知识,培养了学生一定的运动兴趣,也给学生提供了恰当的运动时间和较多的锻炼、展示平台,培养了学生的体育意识,促进了学生参与锻炼,为体质测试工作的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

3 体质测试改革实践

3.1 成立“学生素质拓展领导小组”,理顺管理机制

学院成立了“学生素质拓展领导小组”,把学生体质测试工作纳入其中。从学院层面出发,综合考虑体质测试工作安排,充分发挥相关部门职能,相互配合、协调,使体质测试工作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顺畅地运行。我院还首创了给毕业学生办法体质测试合格证制度。根据学生在校期间体质测试成绩给学生颁发合格、良好、优秀三个等级的证书。各系部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学生体测成绩考核制度,在对学生进行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的评选中参考学生体质测试成绩,引起学生重视,以促进学生锻炼。由此,形成了由学院统一领导、协调,由体育部组织实施,学院各部门配合的由上到下、由点到面的完善的管理机制。

3.2 开发体测成绩管理系统,提高效率

由体育部和学院计科系教师联合开发了“学生体质测试成绩管理系统”。学生可以在系统预约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三个项目测试,可以网上查询测试成绩及等级,可以网上咨询体测问题,可以网上学习体测知识,可以根据自身体测情况申请运动处方等。该系统的运用,提高了成绩管理效率,强化了成绩反馈,有利于学生本人及所属系部了解情况,加强管理。

3.3 体质测试工作改革效果分析

通过体育教学、群体活动、运动训练、体质测试等多方面的改革,近年来,学生体质测试成绩稳步提高,课余参加锻炼的学生人数逐年攀升,学校体育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从2007年到2011年,学生体质测试合格及以上的人数比例从69.08%上升到82.68%,说明我院学生体质状况逐渐转好,合格人数逐年增加;优秀率由0.13%上升到1.48%,良好率由13.93%提升到37.9%,(见图1)以上两个方面数据的提高,说明我院学生的体质质量逐年提升,学生体质状况的变化由数量的积累向质量的提升转变“,身体好”的学生越来越多。

从2007年到2011年,我院参加学校群体活动的学生人数由3510人上升到8121人,占当年在校学生总人数的比例也由42.47%提升到71.83%。(见图2)参加学校群体活动的学生人数逐年上升,说明大多数学生由活动的观看者,变成了活动的参与者,他们由“观众”变成“成员”的过程,正是由“不会运动,没兴趣运动”到“学会运动,想运动”至“参加运动,欣赏运动”的转变过程,这一过程培养了他们的运动兴趣,促进了他们参与运动,锻炼了他们的身体,这一过程不但是体质测试的数据更加漂亮,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这也正是体质测试的最终目的。

4 结论及建议

(1)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建立学院层面的管理机制是促进该工作深入开展的有力保障。

(2)成立体育工作部,设置体育教学、群体活动、运动训练、体质测试的机构,有利于体质测试工作的深入开展。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教会学生必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让学生会运动;群体活动的目的是给学生提供参与运动的机会和平台,营造培养体育文化与意识的氛围;运动训练的目的是给群体活动积极分子创造运动提升的空间,为学校培养运动精英,树立全面发展的榜样,带动更多的人参与群体活动,参与运动;体质测试改革在以上环节的推动下水到渠成,准确反映测试成绩,迅速反馈测试结果,协助学生改善体质状况,引导学生重新审视体育教学、群体活动、运动训练,培养学生体育意识。

[1]张哲敏,孙麒麟.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施“三自主”教学模式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85-87.

[2]蔡晓波.高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管理模式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66-68.

[3]陆淳.普通高校群体活动改革理论与实践[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7):97-100.

[4]刘志刚,牟静.对高校运动队与群体工作发展不平衡的探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5,27(3):102-104.

[5]黄璐.高校体育工作改革探索[J].体育文化导刊,2011(11):86-89.

[6]黄璐.高校体育工作改革的校本化探索——河北联合大学的案例[J].浙江体育科学,2011(6).

[7]黄璐,吴新宇,兰健,等.独立学院体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J].运动,2011(5).

猜你喜欢

运动队我院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我院5项科技成果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教育部:柔道、摔跤等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项目今年停招
党建工作在优秀运动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探讨
中学创办二线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