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2014-02-28陈晓梅
陈晓梅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一、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建设的内涵
(一)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国际贸易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经济交往的主要方式,世界各国贸易交换的深度、广度在不断扩展。国际贸易单证是指进行国际贸易过程中需要的各种单据、证书,例如安排货物运输的提单、证明产品原产地的原产地证书等。国际贸易单证的流转过程也就是国际贸易买卖双方履约的过程。正确缮制国际贸易单证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国际贸易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联合国下设机构——联合国贸易简化与电子业务委员会(UN/CEFACT)发布的《联合国贸易程序简化建议书第4号》中谈到:“繁琐过时的程序,复杂非标准的单证,导致交易成本的增加,造成货物运输的延误;国际贸易信息传递的呆滞和错误,给国际贸易各国带来很大的损失。”可以看到,在国际贸易单证中使用标准化的数据、统一的贸易术语、规范的文本及数据格式,可以减少理解上的差错、简化程序、节省费用、促进贸易的开展。
(二)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建设的内涵
1960年成立的联合国贸易简化与电子业务委员会(UN/CEFACT),是研究、制定、发布和推广国际贸易程序简化与标准化的机构。UN/CEFACT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制定国际贸易程序简化国际标准,并在联合国框架内推广,目前共发布了35份建议书、7套标准和5套技术规范,形成了一套全球统一的单证标准体系。
其设计推广的“联合国贸易单证样式”和“贸易单证中代码的位置”作为单证领域整顿的一项成果,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纳。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贸易数据交换已经由过去传统的纸面数据交换过渡到电子数据交换。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应用以及快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可扩展制标语言(XML)技术,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欧洲结构化数据标准组织(OASIS)下设的UBL(全球商务工作组)正在开发一系列基于XML的电子单证格式方面的标准。[1]
图1: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建设的内涵
如图1所示,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标准化建设:单证格式的标准化,数据元的标准化和代码的标准化,在这三个方面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再完成单据以标准的格式进行EDI传输。
具体来看,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的第一个方面——单证格式的标准化,包括对单证的纸张、图文区尺寸、单证文字与字体字号等具体要求。例如,按联合国贸易简化与电子业务委员会(UN/CEFACT)建议书的格式要求,如果是A4型纸:210mmX297mm,单据上的有效图文尺寸为183mmX280mm。而如果在美国等国家通常使用的单证纸张规格为216mmX279mm,则通用图文区尺寸为183mmX262mm。标准化的第二个方面——数据元的标准化,主要指数据项即数据栏目内容的标准化,也就是每个数据栏目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填制。例如,在国际运输中,标在单件货物外包装上的标志和编号称为运输唛头(SHIPPING MARK)或运输标志。运输标志会出现在提单、保单及发票等许多国际贸易单据中。运输唛头的主要功能是方便货物运输,以免货物错发错运。目前各外贸公司实际使用的运输唛头五花八门,很多运输标志复杂冗长、识别困难,给运输部门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为了加强统一,联合国贸易简化与电子业务委员会(UN/CEFACT)建议使用《国际贸易用标准化运输标志》,具体包括:收货人(买方)简称、参考号(合同号)、目的地、件号编号。要求分四行,每行限17个字母或数字。运输唛头允许使用英文大写,数字;不允许使用几何图形或其他图案;不允许用彩色编码作为运输标志。标准化的第三个方面——代码的标准化,是指单据中的一些具体内容用标准化的统一的数字或字母代码来表示,并对代码在单据中出现的位置有具体规定。例如,按联合国贸易简化与电子业务委员会(UN/CEFACT)的要求,国际贸易单证代码应放置在紧靠单证名称前或代替单证名称。而在框式数据栏中代码型数据项应置于该数据栏的右上角。可以使用短的竖线将代码框中的代码型数据与剩下数据项分开。
(三)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的主要构成
国际贸易涉及到的单证种类有约400种左右,依据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建设的内涵以及国际贸易单证的种类划分,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主要由国际贸易主管部门单证和国际贸易企业单证两个层面构成,每个层面又涉及到不同的具体单证。
图2:国际贸易主管部门单证
如图2所示,国际贸易主管部门的单证,主要是指与国际贸易业务有关的各个主管部门所签发的单证,如国家商务部签发的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签发的商检证、船公司签发的运输单证、保险公司签发的保险单等等。这一类单证需要国际贸易主管部门的授权签章才能生效。
图3: 国际贸易企业单证
如图3所示,国际贸易企业单证主要指由各个国际贸易企业依据不同的目的,由企业缮制签发的各种单证,如外贸企业缮制的凭以向买方收取货款的,标明商品发货价目清单的单据——商业发票;记载描述商品装箱情况的——装箱单;依据信用证或合同要求缮制的,证明发货情况的受益人证明等等。这一类单证只要各外贸企业自行签字盖章即可以生效。
综合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建设的内涵及主要构成,如图4所示,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建设要求国际贸易主管部门及国际贸易企业的所有单证在单证格式、数据元、代码这三个方面都要统一标准化,最终促使所有单据以统一的格式(如XML格式)实现EDI的无纸化传输。
图4: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的内涵及构成
二、我国国际贸易单证化建设的现状
(一)我国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建设取得的进展
我国国际贸易标准化工作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主要进行与联合国贸易简化与电子业务委员会(UN/CEFACT)的业务对口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我国已经陆续将联合国贸易简化与电子业务委员会(UN/CEFACT)的标准一些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其中的一些标准还经过修订后再次发布实施。
1.国际贸易单证格式标准
根据1981年实施的《联合国贸易单证样式》,我国标准化机构将单证的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内标准,于1993年制定了我国国内第一个国际贸易程序简化单证国家标准——GB/T 14392-1993《国际贸易单证样式》。其后,我国又制定了国家标准GB/T 14392-1993《贸易单证中代码的位置》及GB/T 16832-1997《格式设计 基本样式》。这三个国家标准均采用国际标准的要求制定。之后我国又相续对这三个标准进行了修订。
2.国际贸易单证涉及的代码标准化
国际贸易单证涉及到的代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国际贸易单证名称代码,另一类为单证具体内容的代码。
国际贸易单证名称代码是指针对不同的单证种类分配不同的数字代码及英文描述以便于国际贸易单证的正确缮制及使用。例如,在联合国国际标准中,代码1~199为生产单证,其中代码3是生产单证里的质量证书 (Certificate of quality)——证明货物、服务等质量的证书。我国目前还没有国际贸易单证分类及代码的国家标准,但是有关部门已经开始依据联合国电子数据交换标准(UN/EDIFACT)代码表中的国际贸易单证分类与代码研制该国家标准,并将起草该标准的计划建议上报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
国际贸易单证代码标准化的第二个方面——单证具体内容的代码,是针对国际贸易单证的具体内容赋予具体的数字或英文代码,可以统一对单证内容的理解,减少业务操作过程中差错的发生。我国目前已根据联合国国际标准制定了一系列国际贸易单证涉及到的具体内容代码的国家标准,如GB/T 15421-2008《国际贸易方式代码》、GB/T 6512-1998《运输方式代码》、GB/T 15514-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口岸及相关地点代码》、GB/T 16962-1997《国际贸易付款方式代码》等。以运输为例,在国际贸易和国际运输过程中涉及到的地点的确定和信息交换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实行运输口岸代码的标准化有利于明确地点,减少制单和理解的差错,促使国际贸易业务的顺利开展。我国的国家标准GB/T 15421-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口岸及相关地点代码》是以联合国电子业务标准化委员会(UN/CEFACT)第16号建议书为指导完成的,作为 《联合国口岸及有关地点代码》(UN/LOCODE)的中国部分发布。该标准充分考虑了近年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变化,共收录国家一类、二类口岸及相关地点526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口岸及相关地点代码采用等长5位字母码,前2位采用GB/T 2659-2008中表示中国的2为字母码的“CN”,后3为表示地点名称。“CNBJS”表示我国北京口岸,“CNDAL”表示我国大连口岸。
(二)我国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际贸易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在标准建设过程中存在有待发展的几个方面:
1.主观认识上的缺陷
首先是在国家层面上的认识和重视还不够。UN/CEFACT在其第4号建议书中建议,每个国家一定要成立自己的贸易简化与电子业务委员会,这个委员会应该由贸易、运输、海关、外贸公司、标准化等部门和机构组成,以推进联合国国际贸易单证标准体系。目前,已有60多个国家成立了全国性的贸易简化机构。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在原对外经贸部计算中心下成立了一个机构,但是由于当时对于UN/CEFACT标准化措施和理论理解以及功能的局限性,因而在10多年前的机构改革中被撤销了,之后一直没有相关机构成立。目前我国进行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建设的主要机构是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初名国家科委标准化综合研究所)。该院始建于1963年,是直属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从事标准化研究的国家级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但是由于国家层面的认识和重视不够和机构本身的性质使该研究机构在制定出相关的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后,如何推广运用及协调政府、企业之间的关系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另外,各个外贸企业的认识需要提高。虽然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国际贸易企业缮制的某些单证的标准格式,如商业发票、装箱单等标准格式。但目前我国各外贸企业对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的缺乏认识,不少公司根本就不知道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的内涵和要求。每个公司都沿用自己公司一直使用的单证格式,很多公司的单证格式与国际标准有差距。据统计,不包括产品质量原因,仅仅由于于国际贸易单证不符合国际标准化问题,我国近年出口贸易每年损失高达数千亿元,在国际上可谓“名列前茅”。不少企业按自行格式缮制单证,如果单据在使用过程中因为不标准影响到业务的开展,就按部就班临时更改单证,事后也不进行具体分析以及留存标准单证。这样不但影响了外贸业务长久顺利开展,也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2.客观进程的不足
(1)国际贸易单证标准格式需要健全
按国际贸易单证的分类来看,目前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进出口许可证、商业发票、装箱单、装运声明、原产地证格式的标准。而无论是国际贸易主管部门单证还是国际贸易企业单证,很多单证的标准格式都尚未出台,需要相关部门和人员尽快健全整套国际贸易单证标准格式。
(2)国际贸易单证标准代码需要完善
前文已经阐述,我国目前尚未有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国际贸易单证分类及代码的国内标准,要实现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建设的完善,我国急需建立这一标准。而针对单证涉及到的具体内容代码,虽然目前我国已建立《国际贸易方式代码》、《运输方式代码》、《口岸及相关地点代码》等标准代码。但是各种国际贸易单证中涉及的具体内容十分复杂,仅仅有以上几个代码还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
(3)国际贸易单证的EDI传输需要建设
按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的内涵,国际贸易单证的标准化要求在单证缮制过程中采取标准化的要求制作,最终实现所有国际贸易单证以统一的格式 (如XML格式)进行EDI传输。目前我国普遍使用的还是纸质单证,虽然目前有些环节推广国际贸易单证无纸化操作及EDI的传输,但是与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要求的EDI传输还有很大的差距。举例来说,目前很多口岸的报关采取了无纸化操作,报关行将报关单及其他单证的电子数据发送给海关审核。海关在报关系统中审核报关单的电子数据。而发票、装箱单之类的其他配套单据则不是传输到报关系统中,而是以PDF格式传输到海关的电脑里。海关审核的是PDF格式的这些配套单据的电子文本。像发票、装箱单这些企业单证一般外贸企业可以直接缮制成PDF格式,但是诸如商检证、许可证等主管部门单证则是将纸质单证缮制出来后用仪器扫描成PDF格式后再传输。可以看出,目前在我国报关过程中单据无纸化的操作,与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要求按照统一的格式最终实现的EDI传输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的建设完善。
(4)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的人才需要培养
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涉及面广,内容复杂。在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中,首先需要有专业人才将众多的联合国关于国际贸易标准化的建议书和标准逐一转化成我国国内标准,任务相当艰巨。在标准建立之后还需要既懂得国际贸易业务知识又熟悉国际贸易单证知识的相关人员的运用、推广和完善。但是我国目前几乎没有高校的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国际贸易标准化单证的内容。社会上对外贸单证员的培训也很少涉及到单证的国际标准内容,导致了目前我国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人才的匮乏的局面。我国需要培养大量的熟悉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知识的专业人才。
三、我国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建设的发展对策建议
(一)主观上提高认识
国际贸易单证的标准化是国际贸易单证的发展趋势。我国目前参与国际贸易的程度加深,步伐加快,对外贸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据WTO统计,2012年中国货物出口额占全球货物出口的11.2%,居世界第一位;货物进口额占全球货物进口的9.8%,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中国货物贸易额为38670亿美元,仅比美国少150亿美元。在服务贸易方面,中国仍是全球服务贸易第三大国。服务进出口总额471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和德国。据联合国贸发会和WTO的测算结果表明,国际贸易单证的平均费用占国际贸易总额的8%;如果严格实施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将节省其中50%的费用。理论上讲,仅对于我国2011年货物贸易近4万亿美元的贸易总额而言,严格实施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将节省约1600亿美元。由此可见,推行国际贸易单证的标准化,将给我国的宏观经济、对外贸易及相关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收益。无论国家层面还是企业及外贸人员层面,都需要认识到在我国推行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建设对于外贸的便利顺利开展的意义和重要性,积极参与到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
(二)行动上加快步伐
1.国家加强支持、宣传和引导
(1)建立专门的部门或机构
我国要尽可能建立专门的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建设的主管部门或机构。专门的部门或机构一方面要适时跟踪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建设的国际最新动态,同时要负责我国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体系的建立、推广和实施。使国际贸易相关部门、企业及人员了解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目的,熟悉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协调各国际贸易相关部门的关系,引导各部门及外贸企业参与到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建设和实施的过程中。
(2)设定标准化建设的进展和实施规则
政府部门可以建立制定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的具体进程及相关规则。例如政府部门可以规定各外贸企业实施单证标准化的具体进程,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颁布条例或规则要求相关部门及企业必须使用标准化得国际贸易单证,而不是像现在没有任何强制性的规定,出现了即使有商业发票的国家贸易标准单证,但是各外贸企业是否缮制标准化的商业发票对企业没什么影响,不标准的商业发票往往照样可以报关出口的现象。
2.各方配合,加快构建完整的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体系
我国要构建包括所有国际贸易单证类型、国际贸易单证代码的一系列标准,完成我国国际贸易单证格式的转换并最终实现单证的EDI传输。这个过程需要各有关部门及单位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任务是艰巨的。以报关单为例,目前我国各海关使用的纸质报关单无论从纸张大小还是填制规范方面都是是不符合国际标准的。要建立完整的国际贸易单证的标准化体系,务必要将国际贸易单证中的重要单证——报关单纳入进来。因此,在有关部门参照国际标准制定了报关单的国家标准后,如何在海关电子报关及纸质报关过程中的实施,需要海关、外贸企业、运输部门等众多部门和企业的极力配合。
3.外贸企业积极学习和参与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建设
外贸企业要认识到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和标准化促进国际贸易便利开展的有利性,积极学习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的相关理论和知识,并且积极参与到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来。单证的标准化建设的内容与现实的国际贸易息息相关,标准化单证的实施会对国际贸易的操作带来实际影响。外贸企业自身的操作经验对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的建设和完善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外贸企业一方面要积极参与标准化的建设过程中,在参与中结合自己的经验提出意见和看法,促使标准化体系的合理有效建立。同时,在国家建立了相关标准后要企业积极推广使用,在标准化单证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向有关部门反馈。通过外贸企业与标准制定部门的合作,促进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4.加强培养和培训专业人才
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的内容复杂、涉及面广,需要有专门人才的参与和推广。高等院校可以将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建设的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在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等专业开设有关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建设的相关课程,为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培训熟悉国际贸易标准化的知识的高等专业人才。
各外经贸主管部门可以联系国际贸易标准化建设的专家、学者,定期开设国际贸易标准化推广的专业培训,及时解答各外贸从业人员的疑问,努力促使外贸从业人员逐步掌握国际贸易标准化的专业知识,促进我国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和不断完善,促使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注:本文是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际贸易标准化体系构建与湖南外贸企业发展研究”的阶段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1YBB059;湖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国际贸易标准化推广对湖南企业国际化成长效应研究”的阶段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1ZK3103)
[1]胡涵景,孟朱明,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实务[D],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