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飞蓟的规范化栽培
2014-02-28王思宏范惠明王永明郑庆和崔福祯郎志臣
王思宏,范惠明,王永明,郑庆和,崔福祯,郎志臣
(1.吉林省延吉市延边大学测试中心,吉林延吉133002;2.吉林省延边长白山药业有限公司,吉林汪清133200)
水飞蓟(Silyum marianum)主要用于治疗肝炎、肝硬变等肝病,在油料、饲料、蜜源、观赏及食品保健等方面也有广泛应用。汪清县是吉林省内水飞蓟唯一的产区,建立了水飞蓟素提取工厂,选育出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通过审定合格的“汪蓟1号”(吉登药2011002)和“汪蓟2号”(吉登药2012007)。因水飞蓟是一种多功能、多用途的植物,而且效益很高,市场需要量大,所以“大垄,互错,稀播,掐尖,快促分枝”的水飞蓟栽培管理技术的推广,有助于指导广大农民种植水飞蓟致富[1-5]。水飞蓟优良品种的选育,对提高其产量、质量、农民增收和水飞蓟基地产业的发展非常必要。笔者对水飞蓟高产的规范化栽培操作规程进行考察,现报道如下。
1 规范化栽培操作
1.1 大垄整地 翻地,深20~25 cm,反复耙细耙平,每亩地施有机肥2 000~3 000 kg;垄宽70~80 cm。
1.2 播种 采用大垄,互错,稀播的方法,行距70~80 cm,株距40~50 cm,每穴3~4粒种子,每垄双行,苗株相互错开栽植。
1.3 掐尖促分枝 水飞蓟生长的前期、中期、后期进行掐尖,促进多分枝。
1.4 采收果球和脱粒 因分枝多果实成熟不一致,分3次人工采摘,成熟一批,采摘一批,提高水飞蓟产量和质量,从而增加经济效益。
2 水飞蓟栽培管理技术分析
大垄,互错,稀播,掐尖,快促分枝的水飞蓟栽培管理技术,是根据水飞蓟植物学、生物学特征及田间反复试验总结出的技术。其优点在于水飞蓟生长前期,能促进早发壮苗,建立起根深叶茂健壮的营养体,为制造大量的生物产量打好基础;在水飞蓟生长的中期,通过掐尖之技术措施,削弱其顶端生长优势,促进侧枝生长优势,快分枝、多分枝,以增加光合叶面积,积累大量的光合产物,以至于水飞蓟生长发育后期形成大量有效球果数,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同时,由于大垄稀播行中,空间大,给摘球果带来了方便(图1)。
图1 大垄,互错,稀播,掐尖,快促分枝水飞蓟栽培管理
由表1可知,培育出优良品种水飞蓟“汪蓟一号”和“汪蓟二号”,黑子率达到85%以上,产量比普通种植和常规种植方法提高15%~20%,籽的含油量和水飞蓟素的含量也高于普通水飞蓟籽,经检测水飞蓟总素的含量达到80.8%(紫外法),水飞蓟宾的含量为32%以上(高效液相法)。
表1 大垄掐尖和小垄不掐尖的产量对照结果
应用大垄,互错,稀播,掐尖,快促分枝的水飞蓟栽培管理技术,水飞蓟产量由240 g/m2提高到310 g/m2,每平方米增产70 g,产量提高21%,成熟度达到80%以上。由表2可知,大垄,互错,稀播,掐尖比对照技术增产46.98 kg。水飞蓟优良品种选育目前在国内还属空白,“汪蓟一号”和“汪蓟二号”的选育成功,将会促进水飞蓟产业的发展,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表2 小垄密播不掐尖和大垄稀播掐尖的产量对照情况
3 讨论
水飞蓟的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和经济系数三者之间关系密切。在正常条件下,经济系数是相对稳定的,因而生物产量高,经济产量也高。所以,提高生物产量是获得高产优质的基础。从水飞蓟生物学特性和经济产量形成的顺序看,在前期营养生长阶段,光合作用产物大部分用于分枝营养体的形成,为以后形成水飞蓟子实奠定基础,转入生殖生长(开花、结果、产籽)以后,光合作用产物多用于生殖器官(子实),即形成经济产量。根据此规律,在水飞蓟营养体(茎、叶)旺长期,进行掐尖,去其顶端生长优势,促其侧腋芽优势,形成多分枝。分枝多则球果多,球果多则籽实多,产量高。大垄,互错,稀播技术,在水飞蓟的生长前期促进了早发壮苗,建立起根深叶茂健壮的营养体,为制造大量的生物产量打好基础,在生长中期,通过掐尖,促进多分枝,加大了叶面积,提高了净光合生产率,以积累大量有机物质,形成足够数量的有效球果。因此,水飞蓟面积的经济产量,由单位面积上的株数,每株的有效球果数,平均每球果的实粒数和千粒重4个因数构成的。
[1]范惠明,王永明,冯云,等.一种水飞蓟高产的栽培方法:中国CN103250534A[P].2013-08-21.
[2]KARKANIS A,BILALIS D,EFTHIMIADOU A.Cultivation of milk thistle(Silybum marianum),a medicinal weed[J].Ind Crops Prod,2011,34(1):825-830.
[3]张晓倩,王康才,崔志伟.水飞蓟栽培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中药,2012,14(7):40-43.
[4]姜婷婷.水飞蓟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2.
[5]张朝阳.水飞蓟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