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泛北”合作框架下创新型国际化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2014-02-28彭润华阳震青

文教资料 2014年5期
关键词:北部湾创新型国际化

彭润华 阳震青

(广西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泛北部湾涉及中国和东盟国家中的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国家,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简称泛北合作)旨在发挥北部湾的区位优势,促进环北部湾和南海沿岸国家和地区间的合作。最近,泛北合作联合专家组讨论通过了《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可行性研究报告》,泛北部湾合作的机制化建设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正在不断释放出巨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我国企业提高国际化管理水平和泛北部湾国家在我国投资企业扩大国际化经营规模都对创新型国际化管理人才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我国现有的培养体系与创新型国际化管理人才所需素质的脱节造成我国创新型国际化管理人才匮乏。高校如何将青年学子培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管理人才,还有很多需要探索和改进的地方。

一、创新型国际化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思想

创新型国际化管理人才培养作为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反映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一个目标系列,有其内在的规律与特点,是一个有机构成体系,实施创新型国际化管理人才培养的方法、途径或者模式呈多样化。就大学讲,创新型国际化管理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教育教学、学科科研、师资队伍、学生工作、后勤保障等多方面协同作战的一项综合性工作,它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突出了学生国际化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知识、素质、能力结构的根本性要求。因此,如何根据地方综合性大学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型国际化管理人才的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国际化创新教育,将国际化创新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基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国际化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国际化创新教育体系和国际化创新教育管理与机制,是综合性大学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本研究组根据创新型国际化管理人才的特点,结合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提出地方院校建立创新型国际化管理人才培养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核心,从学科核心课程设计、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专业教育阶段的多模式设计和教学管理模式建立五个方面,并引入“PBL”教学新模式,为构建创新型国际化管理人才培养的新体系,探索一条具较强可操作性的创新型国际化管理人才的培养之路。

本研究通过对“平台+模块式”课程体系建设、管理教学改革、多模块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专业教育阶段的多模式设计、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五方面进行综合改革,构建新型创新型国际化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创新型国际化管理人才培养的各个教学环节及一整套可操作性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机制,达到培养创新型国际化管理人才的目的。

二、构建创新型国际化管理人才培养体系

图创新型国际化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框架

本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突出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支撑作用,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进行理论探讨和阐述。基于学科平台课程,遵循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相结合、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知识积累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相结合、人才质量的总体品质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对创新型国际化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设计,具体的创新型国际化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框架如上图所示。

该培养体系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具体说明如下:

1.整合相关学科,构建以经济学学科为基础、管理学科为核心、国际化创新管理为前沿的基于学科的平台课程,按学科大类平台设计全新的课程体系,形成体现国际化与创新性要求的“平台+模块式”课程体系。

2.深化教学改革,发挥创新型国际化管理人才培养的示范带头作用。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引入“PBL”教学新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也称作问题式学习),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解决真正的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管理学实践教学中引入此种教学法,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3.构建多模块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中培养创新型国际化管理人才。改革原有依附理论教学的单一实践教学模式,重新合理定位实践教学;整合实验室,优化资源配置,创建新型实践教学平台。

4.分阶段设计多模式的国际化专业教育体系。

5.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为创新型国际化管理人才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创新型国际化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特点

本研究构建的创新型国际化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特点如下。

1.率先在经济管理学科教学中提出创建多模块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其中创建“零距离”产学结合示范实践教育基地的构想和实施,突破产学结合的空间瓶颈,使学生在第一时间深入生产实践现场,有助于学习的深化和转化,给创新提供更充分的空间。

2.提出分阶段构建多模式的专业教育体系,在创新型国际化管理人才培养中,糅合本科生、研究生与MBA不同层次人才,建立本、硕打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3.率先在经济管理学院中提出“PBL”教学方法,引领管理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本研究以经济管理类创新型国际化管理人才的培养为着眼点,探讨经济管理学院人才培养及未来发展之路,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将改革思路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付诸管理学教育教学改革中,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以期走出一条创新型国际化管理人才培养之路。

猜你喜欢

北部湾创新型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北部湾大学坭兴陶教学改革探究
建强堡垒铸就“ 北部湾第一哨”
北部湾的风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Preparatory Work before 2016 Pan-Beibu Gulf Economic Cooperation Forum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