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家庭生活画派的装饰性趣味

2014-02-28◆刘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马蒂斯画派趣味

◆刘 玮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油画系)

一、家庭生活画派的定义

画派是由独特的绘画艺术理念形成“独特美的符号”的绘画艺术。其构成因素有以下三点:独特的艺术观念、主张与思想体系;风格、技法相近的艺术形式;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艺术群体。而本文所提到的“家庭生活画派”,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画派”,归根结底,并不能以技法、题材的相同而划分。此名称来源于纳比派的代表画家爱德华·维亚尔,他曾说:“印象主义的后继者不应是象征主义,而是精致、敏感的家庭生活画派”。他将自己称为是“家庭派画家”的代表,将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通过有韵律感的线条、平涂的色彩等手段使画面具有一种优雅的装饰趣味。与他同样在创作题材、表现方法、思想情感上共通的典型画家还有博纳尔、马蒂斯以及当代西班牙具象画家阿尔弗雷德·罗尔丹等。博纳尔作品中的纯真、热情尤其对其夫人的描绘令人倍感亲切;马蒂斯在大多数围绕家庭生活的创作中致力于追求一种和谐、纯粹而宁静的“安乐椅”式的韵味;罗尔丹作为天生的都市人用“纯生活乐趣”的艺术风格记录每一天单调乏味的城市生活。或许他们生活的时代不尽相同,表现手法也不尽一样,但是在表达的情感上却惊人的相似,都通过对家庭生活的描绘达到一种舒服、平静、放松的“回家”式的渴望。

二、题材

家庭派画家们的创作基本都取材于身边的日常生活。而此类题材的最初描绘可追溯到17世纪的“荷兰小画派”。荷兰画派作品大多尺幅小,以风景、家庭生活为主要表现内容,以生动写实、朴实无华作为艺术语言来表达心灵的崇高与善良,迎合了资产阶级的生活趣味。代表画家有表现日常生活小场景的维米尔、表现欢快气氛的风俗人物画家哈尔斯等。发展到后来,不论是静物画家夏尔丹,还是纳比派的维亚尔,乃至近现代的马蒂斯、罗尔丹等同样喜欢描绘室内装饰,关注日常生活中隐蔽的角落,以自己的家人、朋友为描绘对象,表达现代、平静的生活气息。

三、装饰

“装者,藏也,饰者,物既成加以文采也。”指的是对器物表面添加纹饰、色彩,以达到美化的目的。这是《辞源》上的解释。而装饰性的绘画,可理解为是绘画创作的表现手段及其具有装饰趣味的风格特征,是画家更加注重自身的主观意愿进行创作、加工,而不是纯粹地再现客观对象。

1.构图趋向几何平面

自19世纪以来,塞尚之始,绘画不再机械地再现与模仿自然。“要用圆柱体、球体、圆锥体来处理自然。”维亚尔的早期作品《床上》,着力于画面的分割,笔触被隐藏起来,空间被暂时搁置一边,暖灰色的调子里,米黄、灰绿、土红等颜色被依着几个简单的形状而并置,长方形的床上,人物拱起的双腿使米黄的布呈稳定的三角形,淡淡的几笔重颜色和流畅且粗细不等的线条被安排在边缘地带,整个画面轻松、明快。这幅画以高度概括的单纯几何平面色块构成画面的艺术形象,体现了一种艺术观念:从美的观念和装饰的观念出发,将生活中的形象视为不同的色彩所覆盖的一个平面。

2.和谐的装饰性色彩

“当我着绿色时,这不意味着青草;当我着淡青色时,这不意味着天空。”《绿色的条纹》是马蒂斯以自己的夫人为模特创作的。画中色彩对比强烈,充满生命力的鲜明绿色将人物的脸部一分为二,而脸部柔和的粉色与温暖的黄色又与背景的大红形成强烈冲击,背景的蓝与人物衣领的蓝和谐呼应,夸张的具有强烈装饰趣味的色彩是这幅作品最大的亮点。不仅如此,马蒂斯画里的许多形象都常反应出他对日常生活中熟悉的附属品的依恋。这许多物品的一再使用都是他在最简朴的东西中发现灵感的才能的力证。马蒂斯曾吐露:“我工作了多年就是要让人们说‘这看起来很容易’。”

3.图示化的造型

当代图式平面化的绘画语言反映了当代油画家对社会生活、人类命运的思考和探索,是架上绘画发展多元化的一种产物。当代绘画的发展和新变是艺术家们绘画观念嬗变的体现。西班牙当代具象画家罗尔丹,以都市中的家庭生活为内容,通过平面的、较为图示化的艺术手段,进行着自己的情感体验。《女人与花》是罗尔丹2001年的作品,同时印制为西班牙的国家发行邮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有着空洞的眼神,像谜,简化但不淡化现实,平面的构图,单纯而和谐的色彩,充满着巴洛克风格,弥漫着浓厚的装饰性趣味。

四、此画派的构成因素

1.政治经济因素

如果说15世纪强调的是理解和解释,那么17世纪则是观察和表现,是对生活的感悟,这也是整个欧洲的一种现象。资产阶级的出现将社会的中坚力量由原来的第三阶层的贫苦大众转移到第二阶层的中产资产阶级,于是社会结构也从原来的金字塔转变成橄榄球形式。因此,艺术创作也从原来的历史题材、宗教题材转向了迎合广大人民的“风俗画”。法国的理论学家卡特马赫·德·昆西说:“所谓的风俗画,就是指资产阶级的生活场景。”而正是荷兰把这种理解世界的方式充分地体现在生活形象的塑造中。荷兰绘画本身特别受到了关于家庭美德和婚姻伴侣理想的影响,这些理想从17世纪开始就流传于欧洲的家庭行为规范手册中。

2.摄影术的发明

1839年达·高瑞和福克斯·托尔勒特发明了一种固定拍摄影像的办法。也就是说,在19世纪30年代末,人们已经得到有史以来的第一张照片。在此之前,架上绘画在再现现实的职能上是绝无对手的。于是,作画的目的、职能受到挑战,人们一贯想当然的价值判断标准的根本性修改被提上日程。绘画不再以纯粹的模仿为目的,实用功能不再重要,而将绘画的本体性作为新的突破。从新古典到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再到印象主义,印象派画家主张走出画室,打破照片的束缚,感受自然光的瞬间变化,到后印象派时期,绘画开始注重画家的主观情感,艺术语言更加多元化,绘画开始表现装饰趣味。纵观古今中外美术,绘画中的装饰纹样源远流长,但将之作为绘画的主要表现手段的还是始于后印象派,而后在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的作品中得到最淋漓尽致的体现。

归根结底,摄影术的发明有力地推动了主观性绘画的发展,使绘画的装饰性趣味得到提升。在家庭生活画派的作品中,画家通过主观的变形、夸张、对色彩的敏锐感受,专心发掘并描绘着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色彩斑斓的秘密。

[1]维亚尔 著.何政广 译.世界名画家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

[2]David Gamella.ALFREDO ROLDAN[M].Ediciones SAMMER.

[3][英]罗杰·弗莱 著.沈语冰 译.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法]热拉尔,X.马蒂斯 著.沈志红 译.杰出的色彩大师.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马蒂斯画派趣味
生命的欢歌一一马蒂斯人物剪纸
威尼斯画派——文艺复兴最后的辉煌
长安画派去掉“枷锁”
长安画派“冷场”了?
和马蒂斯比赛剪纸
立体画派
午睡的趣味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找找看
趣味型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