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困大学生挫折情境、挫折承受力和挫折体验关系的研究

2014-02-28文孝建肖大兴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承受力贫困生挫折

◆蔡 明 文孝建 肖大兴

(1.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人文学院;2.楚雄师范学院初等教育学院讲)

2003年,师范类院校基本上也全部实行了收费制改革。20世纪80年代,我国民办高等教育重新恢复,1999年成为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增长最快的时期,且出现了依托公办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学费是这些学校资产积累的两条途径之一。随着高校收费改革、扩招和办学体制的改革,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多。教育部在2010年第10次新闻通气上公布: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人数2285.15万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527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23.06%。

2007年以来,国家先后推出了一系列针对贫困生的认定、奖助政策,为贫困生的发展提供了经济资助平台。但是,因经济贫困带来的心理问题更不容忽视:2004年云南大学贫困学生马加爵因杀害了4名同学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深的思考。2009年末,上海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贫困生杨元元在宿舍自杀,再次引发了社会对高校贫困生群体。像马加爵一样极端的大学生是罕见的,但他表现出的自卑、孤僻、封闭、抑郁、人际交往障碍等特点却在贫困生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可见,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极其需要关注。提高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高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被试

研究被试为云南省6所高校的720名贫困大学生,共发放问卷720份,收回有效问卷686份,有效率为95.3%;其中男生254人,女生432人;一年级学生179人,二年级学生171人,三年级学生172人,四年级学生164人。

1.2 测量工具

1.2.1 王啸天(2003)编制的“大学生挫折情境问卷”

该问卷包含72个自评题项,由与自尊有关、与求助有关、因受惩罚产生、与家庭关系有关、与亲友健康有关、与主观学习因素有关、与自我实现有关、与客观学习因素有关、与经济有关、与适应环境有关、与高考有关、与恋爱有关、与丢失有关、与饮食有关、个体某些、外界施压、与远离家人有关、与自制力有关等18个挫折因素构成,采用6级记分标准,得分范围是0~360分,每一因子得分越高,说明影响越重,总体得分高则说明遭受的挫折情境多,影响也重。本研究的结果发现与高考有关、与恋爱有关、与丢失有关、与饮食有关、个体某些、外界施压、与远离家人有关、与自制力有关这几个因子对挫折情境的贡献较小,因此本研究予以删除,删除后问卷的Cronbach系数为 0.9281,各分量表的 Cronbach系数在 0.7147 ~0.8704之间。

1.2.2 唐书怡(2009)编制的“大学生挫折体验问卷”

该问卷包含28个自评题项,由性格缺陷、现实矛盾、经济困难、就业挫折、感情挫折、交际困难、学习困难等7个挫折类型构成,采用李克特式5点记分标准,得分范围是28~140分,每一因子得分越高,说明挫折体验越强,总体得分高则说明遭受的挫折类型多,挫折体验也重。本研究的Cronbach系数为 0.846。

1.2.3 张丽霞(2008)编制的“大学生挫折承受力问卷”

该问卷包含34个自评题项,由生理因素、积极的挫折认知、消极的挫折认知、个性特征、情绪调控、他人支持等6个挫折承受力因素构成,采用李克特式5点记分标准,有17个题项是反向计分,得分范围是34~170分,得分越高,说明挫折承受力越强。本研究的Cronbach系数为0.853。

1.3 统计方法

研究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和AMOS7.0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贫困大学生挫折情境、挫折承受力和挫折体验的相关分析

2.1.1 贫困大学生挫折情境与挫折体验的相关

?

从表1可以看出,贫困大学生挫折情境总分与挫折体验总分呈显著正相关。除挫折情境中亲友健康维度与挫折体验中理想与现实冲突维度正相关不显著外,贫困大学生挫折情境各维度及总分与挫折体验各维度及总分呈显著正相关。

2.1.2 贫困大学生挫折体验与挫折承受力的相关

?

从表2可以看出,贫困大学生挫折体验总分与挫折承受力总分呈显著负相关。贫困大学生挫折体验各维度及总分与挫折承受力各维度及总分呈显著负相关。

2.2 挫折承受力对挫折情境与挫折体验的中介作用

温忠麟,张雷(2004)等人提出:假设Y与X的有显著相关,意味着回归系数c显著,在这个前提下可以考虑中介变量。中介作用必须符合三个条件:(1)自变量必须与中介变量相关;(2)自变量必须与因变量相关;(3)当控制了中介变量时,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显著下降,如果下降后依然显著则为部分中介作用,如果下降后变为不显著则为完全中介作用。由于中介效应是间接效应,无论变量是否涉及潜变量,都可以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介效应。因此,结合前人的相关的研究,以及挫折情境、挫折承受力和挫折体验的相关关系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整体的检验与调试。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的拟合数据,拟合度较好,模型的相关拟合指数见表3。

?

3 分析讨论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认为在以挫折情境对挫折体验进行影响的路径中,有两条比较显著的路径:一是大学生挫折情境对挫折体验的直接影响路径;二是大学生挫折情境通过挫折承受力间接影响大学生的挫折体验,并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都达到显著。车文博、张旭东、林兆君等人都认为挫折承受力在遇到挫折之后,能降低个人的挫折感。由此可见,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验证了贫困大学生的挫折情境对挫折体验的预测效应是通过挫折承受力这一中介变量实现的。

在模型中,认知因素、情绪控制、他人支持因素对挫折承受力的贡献很大,即表明挫折情境对挫折体验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这三个因素起作用。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自我认知和积极的改变是调整情绪,适应压力环境并发展自我的重要因素。盛友兴(2003)认为,贫困大学生长期经受磨练,能吃苦耐劳,意志比较坚强,大多数的学生都努力学习、自立自强、实践成材。除了上述观点以外,贫困大学生还具备坚强、独立、勤奋好学、艰苦朴素等优秀的心理特征。董彬(2005)等人经过调查发现,乐观向上、自强自立,知恩回报是贫困大学生中比较普遍的心理特征。贫困大学生拥有积极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并且能够认识到个体通过自身努力能够控制外部世界,能有效的应对各种挑战,积极的运用各种适当的防御机制去适应和调整,缓解内心的矛盾和挑战。

社会性支持同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密切相关的。良好的社会支持,使个体面对外界刺激的时候增加其耐受性,增加承受挫折的能力;反之,社会性支持差,人的心理适应就差,因而很小的刺激就易造成心理问题,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也会降低,体验到强烈的挫折感。大学生所拥有的社会支持,包括父母亲、老师、朋友以及社会资源等。人生活在社会上,离不开社会其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遇到挫折情境时,如果周围的同事、亲人、朋友表示关心、慰问、鼓励、支持,会使受挫者感到温暖和力量,因而增强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相反,当一个人受挫时,如果周围的人不给鼓励,而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理不睬或持一种幸灾乐祸的态度,受挫者会感到世态炎凉、人情淡漠,因而心寒无助、孤独、降低了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体会到强烈的挫折感。可见拥有较佳人际关系的人即有较多的社会支持,当挫折来临时,社会支持给予个体的心理力量,能协助个体渡过难关。

4 教育对策及建议

第一,对贫困生工作既要重视,也要“忽视”。重视就是要把国家的资助政策落实到位,完善相关资助体系,根本上解决经济问题,就是要在解决经济问题的同时解决心理问题,疏导不良情绪,激发潜能,学会用积极的眼光看待问题,走向自立自强。“忽视”就是孕育工作于无形,太积极的工作有时可能会强化贫困生的对贫困的消极认同,甚至使周围学生对贫困生产生歧视、“贴标签”,最终走向“污名化”。

第二,开展挫折教育。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目的。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挫折教育是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的要求,是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抗挫折能力是辅助人生成功的要素。

第三,改变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积极心理学把以矫治社会或人存在的问题为中心的心理学成为“消极心理学”,主张以人为本,主张把培育人的积极品质作为社会科学的根本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应以此为指导思想。在具体工作中,加强针对性的前提是各个学校要弄清自己学生群体实际心理特点及每个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主题和心理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团体辅导活动和个别辅导活动,加强学业、人际关系、就业、情绪控制等方面心理指导,在工作中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扬人的积极品质,挖掘人的潜能。

[1]安栋.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救助制度研究——以H大学为例[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0,(06).

[2]卢彩晨,邬大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回顾与前瞻[J].教育发展研究,2007,(06):1-2.

[3]中国新闻网.2009年普通高校困难学生人数约占在校生总人数23%[EB/OL].

[4]张莉,冯江涛.高校贫困生需要走出心理困境——对马加爵问题的思考[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3).

[5]王啸天.民办高校新生挫折情境及其应对方式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9.

[6]唐书怡.大学生挫折心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9.

[7]张丽霞.大学生挫折承受力问卷的编制与应用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8.

[8]温忠麟,张雷.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36(5):614-620.

[9]张旭东,车文博.挫折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62-63.

[10]盛友兴.贫困大学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2):34-36.

[11]董彬.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5,(10):22-25.

[12]程正方.现代管理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16-417.

[13]屈琦.污名化与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0,(02):55.

[14]王宇丹.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现实意义[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01):102.

[15]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承受力贫困生挫折
Holism in Education
挫折使我更坚强
挫折
骆驼之死
大学生挫折承受力现状调查研究
霜叶红于二月花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发动机水泵轴承受力分析及风扇对水泵轴承寿命影响研究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