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的现实依据

2014-02-28郑迦文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城乡民族

郑迦文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贵阳550002)

民族地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的现实依据

郑迦文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贵州贵阳550002)

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需求有其特殊性,而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道路,即民族地区在公共文化服务上的城乡统筹发展,互通共享,尽管目前只是理论上的尝试和探讨,但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城乡差距,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政策导向以及城乡人口构成的变化,还有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等分别为民族地区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城乡一体化建设道路提供了现实依据、理论依据、需求依据和产品依据。

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城乡统筹

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近年来成绩显著。“十一五”期间,我国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2010年,我国民族地区文化馆、文化站、图书馆和博物馆的数量分别达到576个、7842个、636个和344个,分别比2005年增加84个、798个、45个和160个。(本文相关数据均来自《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下文不再标注)2010年,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贵州省、云南省、青海省在内的8个民族省区(以下简称8省区),人均文化事业经费达到25.93元,比2005年增长1.86倍,由2005年的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2%转变为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7.5%。“十二五”期间,各地亦纷纷出台地方性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由此可见国家对民族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视。但由于民族地区的文化构成及需求有其特殊性,因此以满足人们基本文化需求为主的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则表现出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苗族地区文化站中统一配套的扬琴,其使用效率必然和在汉族地区文化站中统一配套的芦笙一样,成为摆设,没有实效。因此,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必须考虑民族地区文化需求的特殊性,走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道路,即民族地区在公共文化服务上的城乡统筹发展,互通共享。尽管只是理论上的尝试和探讨,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已经有了一定的客观、现实依据。

一、现实依据: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城乡差距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城乡差距大,中部、东部、西部建设差距较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在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经济、自然环境的原因,城乡差距则显得更为明显和巨大。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机构设置上;二是文化机构的硬件建设上;三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上的差距。但差距的背后隐藏的却是长期的依托于行政机构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和单向的“送下去”式的文化活动组织,对基层群众文化需求的忽视。

1.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设置差别较大

梳理农村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可以发现农村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主要有乡镇综合文化站,群艺馆、文化馆支持的文艺团体,群众业余演出团(队),农家书屋。而这些设施基本等同于原来的文化事业单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起来后实施的一系列免费开放政策,如美术馆、博物馆的免费开发对民族地区的村民而言并不具有普遍性。尽管国家为了解决广大农村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缺乏,群众看报难、看电影电视难、听广播难等突出问题,相继实施了“全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工程(1992年),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1998年)、“西新工程”(2000年),以及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草原书屋工程等全国性文化工程。更有一些特色文化工程,如东风工程,春雨工程等,但遗憾的是前述的工程,除“2131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家书屋外,未能覆盖贵州。

从文化需求的满足角度出发,对贵州现有的城乡公共文化基本设施对比可以发现,相对于城市而言,乡村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机构单一;多位一体(涵盖图书供给、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群众文艺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等);其他城市中已由市场提供的文化产品,则由国家统一实施的相应的重大文化工程来加以实施和满足。

2.民族地区群众文化设施的城乡建设情况对比

无可否认,由于历史原因和基于原有文化事业体系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使得城乡之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如果仅从机构设施上看,除群众文化机构外几乎没有交集可供对比,因而我们以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硬件建设为指标进行对比。

如表1所示,尽管在机构数上,农村为城市的4.2倍,但在相关专业人才及其他基础设施配置上,民族地区农村在总量上就低于民族地区的城市,更遑论实际单位从业人数及相关硬件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机构从业人员还存在“在编”与“不在编”的区别,从2011年看,农村群众文化机构从业人员有14652人,但其中在编人员仅8284人,专职人员中仍有461人没有编制,而更有多达5907的群众文化机构从业人员非专职,民族地区的农村群众文化机构人才缺口问题相当紧迫。而在计算机拥有量上,尽管总量上民族地区农村总量几乎为接近城市拥有量的2.4倍,但单位机构拥有量,城市仍为农村的2倍。此外仅拥有1518个机构的城市文化机构的房屋建筑面积达到268.78万平米,而拥有6441个文化机构数的民族地区农村实际使用房屋建筑面积还不足235.1万平米,可见民族地区农村的群众文化场地的缺乏也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但有两个趋势值得注意,一是,民族地区农村群众文化机构的藏书总量及单位藏书量都比民族地区城市多,但单个机构图书拥有量少于城市,且图书种类的重复率较高;二是,对比乡镇综合文化站以下的基层群众文化机构会发现城市社区文化活动室有6809个(2011年数据)远少于村文化活动室35747个(2011年数据)的数量。主要原因在于社区综合文化室是从2012年才开始建设铺开。

3.民族地区群众文化活动城乡对比

由表2可见,民族地区城市组织的群众活动较农村丰富,且有明确的服务对象,有针对不同对象的老年人专场、成年人专场、农民工专场等,尽管八省区合计数量也仅几千余场,残障人士专场不足一千场,但与过去“一锅炖”式的群众文化组织方式相比已经有极大的提高;而民族地区农村,从目前数据反映出来的情况看则并没有这样的差别化组织;而从参加文艺活动的人数看,农村的情况也并不尽如人意,说明在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方式上,需要探讨一条新的路径。民族地区乡村仅在培训人次及举办展览个数上超过民族地区城市,但若考虑到民族地区乡村数量,其单位数值也远低于民族地区的城市数据。

表1 民族地区群众文化机构城乡一览表(2011)

表2 民族地区城乡群众文化活动对比(2011)

总之,无论是从农村文化的机构数还是从业人员人数以及相关文化群众活动的开展,民族地区的城市发展都比乡村好。而数据背后更深的体会则是,长期城乡二元对立格局下导致的巨大的落差,在城市人享受着免费的美术馆、科技馆、展览馆时,农村的群众还只能翘首盼望“送”下来的文化,而在这种长期单一、单向式的输入方式下,使得什么是他们“喜欢”的文化,什么是他们真正“需要”的文化等一系列的问题则被掩盖了。

二、需求依据:城乡人口构成的变化以及相应的文化需求的改变

1.民族地区城乡人口流动与文化需求的改变

总体上看,全国的城乡人口比重数正渐趋平衡,从乡村到城市的流动已经成为主流。从1949年的城乡比重约为1.1:8.9,发展为2011年城乡人口比重达到5.1:4.8。但民族地区的人口流动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贵州省的人口流动就呈现出如下的特点:(1)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现象较为普遍。2011年,贵州省外出省外务工人员达71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为326万人,占流动人口的45.35%。(2)民族地区人口流动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贵州民族地区的人口流动主要是以自发外出为主,投靠亲戚邻里介绍也占有一定的比例,然而通过政府统一由计划组织外出仅占很少的一部分。”[1](3)城乡之间的流动呈现出单向性特点,即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农村人口的流动以流出、流向省外为主。而以劳动力为主的流出方式,则在根本上改变了流出地的经济模式和人口模式。

数以万计的进城务工人员,为何不能就近享受城市中已有的公共文化服务?夹心层人群不去图书馆读书看报,不参加群艺馆组织的文化活动,不去参观免费的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除了生计的问题,更多的是思想的问题,城乡的一体化并不等于简单的农民进城、或城市人返回农村享受田园生活,更多的是思想、身份的无界限。而只有打通长期以来的二元思维模式,扭转旧有的农村=传统+落后,城市=文明+先进的思维惯式,通过公共文化服务的城乡统筹,实现城乡优秀文化的共通共享。

人口的流动,伴随其生计方式的改变背后的是生活方式的转变,而隐藏其后的则是巨大的文化需求。首先是剩余劳动力的基础教育、技术培训方面的需求开始加大。以第五次人口普查的人口年龄结构推算,未来15年内,贵州省农业劳动人口数将达到1896万人,占劳动适龄人口总量的近70%,而贵州省现有耕地面积2654.1万亩,2006年人均耕地逼近人均0.5亩的危险线。按每个劳动力可耕作3亩地计算,将有农村剩余劳动力1000余万人[1];贵州的自然资源环境承载人口潜力有限,加上基础教育及相关素质较差,因此,对农业实用技术以及相关技能的培训的文化需求益发显得巨大。其次,农村人口的流出,导致留守儿童和新生代务工群体问题突出。作为外来务工人员,他们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游走于城市边缘,既不能融入,又无法返回。工程院课题组大样本抽样调查显示,“现在‘80后’和‘90后’新生代农民工普遍不愿再回乡务农,他们迫切希望成为真正的城里人。城镇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2]在这种情况下,其从精神上融入城市、从文化需求的满足上获得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现有供给,就成为最为迫切的需求。最后,由于青年劳动力的流出,农村呈现出以老人和儿童为主体的人口结构。空心村、空巢老人,成为民族地区农村的人口现状。相应地,老人和儿童为主体的文化需求也表现出独有的特点。

2.民族地区群众现有娱乐方式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文化需求满足定位的差距

2013年,课题组对贵州省贫困地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现状做了一次问卷调查。从回收的问卷分析发现,在2089个受访人中,闲暇时首先选择的休闲娱乐方式是看电视,占全部问卷样本数的55.39%,居选择序位的第一位;其次是上网,占所有选择样本的31.45%,居选择序位的第二位;再次则是读书、看报占选择样本的27.38%,居选择序位第三位(详见表3)。

从总的数据看,现有的群众文化生活是以看电视为主、其次是上网、读书看报、听广播、运动、睡觉、打牌、打麻将、喝茶聊天,以及上歌舞厅及其他。而贵州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广播电视村村通的重大工程以及农家书屋的相关建设,满足了一部分人的文化需求,但从样本的情况看使用率仍然不高。更何况选择数较高的上网,其基础建设到后续的网络流量使用费,都还是处于非公益状态,仅以现有的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来解决农村群众的上网问题,可以说是杯水车薪。而喝茶聊天等,则没有相应的设施建设,这也是在问卷调查中,对农村文化广场及健身场所呼声最高的原因之一。而传统的民族文化活动,如苗族的召龙节、吃新节一类的活动,则完全处于自发、自筹资金的状态,更多地被用作旅游招徕游客的幌子。

表3 闲暇时主要的休闲娱乐

综上,一方面,人的流动带来的文化需求上的调整,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走城乡一体化道路提供了需求上的依据。流向城市的农村人口是民族地区农村传统文化活动“进城”的群众基础,而将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有力支持。另一方面,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其所满足的文化需求的定位与民族地区群众现有娱乐方式存在一定的差距,真正需要的尚在建设中。如果能够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为契机,打破城乡界限,建立至下而上的文化需求反馈机制,将有利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由“建”向“建好”的飞跃。

三、产品依据: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传统民族文化资源

1.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文化产品供给应考虑其特殊性

随着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建设的扩张,原生态的乡村格局正在剧变、消失。而对城乡发展历史及新的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误解,正强烈地冲击着乡村文化的风貌。在这一过程中,民族地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面临严峻挑战,与非民族地区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同,民族地区的传统民族文化主要保存在乡村,因此,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而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本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场所与现有整齐划一的单一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并存。保有本民族传统文化程度的不同,决定了在民族地区城乡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要求不同。如贵州接受汉化较为明显的地区多在城市,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全国模式,在这一类地区的接受并没有太大的问题,而在较为偏远的民族地区(以农村为主)则更倾向于在具有本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场所开展相关的文化活动。如侗族的鼓楼、苗族的芦笙坪等场所的利用,从目前看来仅限于旅游开发,可以尝试在结合本民族文化传统基础上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场所。

第二,民族地区群众文化需求的多样化,与现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单一的、至上而下的文化产品供给及其方式之间的矛盾。调研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情况可以发现,一边是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民族传统文化,因无人传承而濒临消失;一边是“送”下来的活动,无人观看。究其原因,一般归结为经济的落后导致文化上的不发达,但另一方面,送下来的文化活动不接地气,也是导致其不受欢迎的一个方面。如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中,由上级统一配套的十万元设备中的扬琴、古筝、电子琴,这样的做法无异于在非民族地区的乡镇综合文化站配置芦笙、铜鼓。与当地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需求没有链接,必然无法发挥其作用。

第三,民族地区传统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影响当地群众养成固有的文化消费方式与现行的以占领思想阵地为核心任务的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矛盾。与非民族地区或者汉化明显的民族地区不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参与具有明确的核心价值观塑造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或者是两者各行其是,或者是不参加公共文化服务的相关活动。究其原因,既有历史文化、民族传统所养成的传统文化消费习惯的原因,也有新的视听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民族地区设计中,更多的则是对传统文化、宗教“消费”习惯的忽略。

2.新时期民族地区乡村文化面临挑战

“城乡二元体制改革不是要消灭农村和农民,也不是要把农村变成城镇,把农民变为职工,而主要是使农村和城市的差别大大缩小,使农民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享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待遇。”尽管这是早已明确的方向,但从目前的情况看,现在进行的城乡一体化的转型,针对农村的变化更大一些,当代农村在转型过程中对原有文化破坏严重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2005年时我国还有5000个古村落能够代表或体现我国悠久农耕文化的民居、经典古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仅仅五年后的2011年初这个数字就已经降至3000个,而截止2009年底时我国还有230万个村庄,其中还只有不到3000个古村落具有保护价值,只占到村庄总数不足13%。”而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更是指出,对优秀文化传统要“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重大文化遗产地和自然遗产地遗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3]

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既是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主要内容,又可以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

对民族传统文化产品的开发、保护与利用之间的脱节。从当前的情况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三批共计收录1219项,扩展版311项,收录的大部分项目在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以贵州为例,贵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非遗项目共计63项(第一、二、三批合计)扩展版30项;大部分在民族地区,仅9项在城市。分别是:安顺地戏(安顺市)、八音坐唱(兴义市)、黔剧(贵州省黔剧团)、同济堂中药文化(贵州省同济堂责任有限公司)、苗族跳花节(安顺);扩展版:舞狮(兴义市)、苗绣(凯里市)、蜡染(凯里市),廖氏化风丹(遵义市)。内容涵盖了民族民间技艺、民间文化、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等。为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民族文化资源提供强有力的文化资源来源。

但从目前的情况看,非遗保护中“重申报、轻保护利用”的痼疾仍在。

当前,丰富的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的开发主要由旅游承担,而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与保护则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非遗保护来完成。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换言之,民族地区的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中忽略了对少数民族本身的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这是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当讨论的路径问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密切,文化遗产保护更多地要依靠公共文化服务而不是文化产业。另一方面看,由于这些文化资源发生于农村群众自己生长生活的地方,农民群众对其一般比较认同,更何况其中不少是他们真正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

四、小结

一是,村庄的消失有生计方式转变的原因,但由于人口流动的主力是中青年劳动力,这一部分人群既是经济的生力军,也是文化传承的生力军。农村流动人口的流动对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改变不容忽视。人口流失地的原始村落、民间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减少甚至破坏,使民间民族技艺的传承受到极大的挑战。

二是,日渐兴盛的民俗旅游热、民族风情游,在搞活了民族地方经济的同时,因经济而扭曲的民俗表演和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文化的变异,也为民族文化的保护带来了重大的挑战。旅游介入的同时也带来了商品化的危害,真正传统的民族文化被强行改编,仪式成为表演而丧失其文化原生态中的神圣性,岜沙的苗族整天扛着的火枪,不再是生存方式的一种,而成为人为制造的猎奇景观;侗族大歌唱响的时候,叔叔与侄女将情歌对唱作为了一种表演,民族传统正在丧失。

三是,长期“送下去”的文化活动方式,忽略了民族地方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人才的缺乏,可以通过城乡民族文化专业人才上的流动来实现统筹。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走城乡统筹的发展道路是解决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民族地区乡村与城市差距的现实可行之路。做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文化服务的城乡统筹,文化需求的城乡统筹,以及人才建设的统筹四个方面的统筹,切实增强文化产品的双向流动性,是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走城乡一体化的现实依据。

[1]张昌拥.人口流动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13,(6):19.

[2]李克强.让新型城镇化路子走好走顺[EB/OL].http://www. nyjgtz.com/xinwenzhongxin/2013-09-07/12182.html,2013-10-16.

[3]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25-26.

(责任编辑:徐国红)

On the Realistic Base of Constructing the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of Pub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n the Ethnic Region

ZHENG Jia-wen
(Guizhou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Guiyang 550002,China)

The need for public cultures in ethnic area has its peculiarity,and it is just a theoretical attempt and exploration to take the road to the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of pub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n ethnic region;however,the gap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side as to the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s,policy orientation towards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demographic changes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side and the rich cultural resources in the ethnic region provide realistic base,theoretical base,requirement base and product base for the road to the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of pub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n ethnic region.

ethnic region;construction of service system for pubic cultures;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city and countryside

D633

A

1009-3583(2014)-0060-06

2014-01-05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项目)“民族地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研究”(14XMZ089)

郑迦文,女,贵州遵义人,《贵州社会科学》编辑部编辑。主要研究方向:文学、文化传媒。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城乡民族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城乡涌动创业潮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