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论道(之三)做官就要一心为公
2014-02-28■燕辉
■ 燕 辉
梁衡论道(之三)做官就要一心为公
■ 燕 辉
笔者:上期我们与梁衡老师聊到为官行德的关系,“官念”之中必须注重“官德”。本期梁老师进一步阐述“为官”必“为公”,公私要分明。一定意义上,做共产党的“官”就要公而忘私,先公后私,大公无私。让我们继续听听梁老师阐述的道理。
梁衡:从汉字的构造看,“官”是个会意字,上面是个屋子,屋内挂一“弓”,表示权威之所在。《辞源》的解释是:官,职也,谓各守其职为国治事者也。
在现代汉语中,“官”既可做名词解,也可做形容词解。做名词时,主要是指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做形容词时,一层意思为旧时对属于政府或公家的东西的称呼,另一层意思指公共的、公用的物品。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为国治事者”、“公职人员”,还是由此引申出的“公家”、“公共”、“公用”之意,“公”都是“官”最根本的内涵,是为官者所要明确的第一要义。
宋人余靖在其《武溪集·从政六箴》中曾说:“抱公绝私,是为率职。”意为:一心为公,不徇私情,就是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所以说,从政为官者,其基本的职责就是“为公”。
公是相对于私而言的。任何官员,在他没有成为公职人员、没有做官之前,他是个体的公民,可以以个体“私”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可以有私心、私利、私情等等。但是,一旦他成了官员,做官员职权中的事,他就要实现“从私到公”的跨越,不再是一个一般的“私”的个体,而应该超越自我,以“公”为本,出以公心、施行公举、谋求公利、倡行公义等等。对官员而言,在公与私之间,有一条严格的界线。这是应当明确区分的。
笔者:没想到,一个“官”字还蕴含了这么多道理。那么,“做官”为什么要“为公”呢?
梁衡:从原始社会到今天,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从某个角度讲,就是一个公与私相互博弈、竞争,共同发展、对立统一的过程。
人之初,部落成员以洞为穴,群居而生,一起抵御猛兽袭击、自然灾害,共同围狩捕猎、采食果腹,生产力的低下和群体生活的意识,带来的是“公社”、“公共”性的生活方式。在当时人们的思
维和意识中,尚没有“私”的概念,所有的成员都是原始公社的一部分,所有的生活资料都归部落公共所有,个人的存在与原始公社完全融为一体,休戚与共。
随着剩余生活资料的出现,人们逐渐产生了私的意识,希望单独支配占有剩余生活资料,进而开始追求对各种资源的私人占有。于是,产生了“私”和“公”之间的分化和对立。在人类社会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奴隶社会是私人占有的一种极端状况,极端到原本平等的同类同族的个体连带个体的私有财产,都可以被一个私人占有。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暴露出另一个问题,对“私”的无限追求,带来了一系列尖锐的社会矛盾,进而从根本上阻止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这使人们认识到:人类的生存发展仅有私的一面是完全不够的,不能因为追求私而忽视了公的存在。诸如共同抵御疾病、天灾,发展生产技术,化解社会矛盾,组织社会成员,保持社会秩序等问题。这就超越了个体的私的层面,是一个涉及全体或者众多社会成员的公共问题。只有兼顾好私和公两方面的问题,人类社会才能持久良性地发展。
那么,如何解决这些公共问题呢?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讲,就需要发展出一套社会公共系统,来负责这些问题,政府和官员就是这套社会公共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政府负责本区域内公共事务的完成,政府设定各种职位,任命官员,具体负责某一方面的工作。所以,各个官员,其工作的内容,从性质上来讲,都是社会公共事务。
社会制度的不断发展,使得私和公的领域,也在此消彼长,不断发生变化。
如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江山社稷是皇帝个人所有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则说“天下为公”。这种变化的总体趋势是,社会公共领域在不断丰富和扩展,而私人领域在受到各种保护。
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以及在获得执政地位、进行国家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倡导和要求各级官员要一心为公、一心为民,戒除私心私利,在最大程度上扩大了社会“公”的范畴。
无论东西方,不管是将政治作为一种职业选择,还是成为各种各样的官员,都要为社会主流价值观所认可。在中国,传统“仕”的思想和功名思想,更推崇个人出将入相,以从政做官为正统的人生道路。官员从个体私的领域中跨越出来,进入社会公的领域,也是一个突破私的小我,而实现公的大我的价值提升过程。
具体而言,官员出以公心,就是要时时处处从公共的角度而不是个体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以公共利益为最高目标。官员对“公”的恪守,应该成为其基本的思想要求和行为准则,贯彻在日常的具体工作和生活中。
笔者:为官要为公是由官员的职责本身所决定的,但官员要真正做到一心为公并不容易啊!
梁衡:是的。遍览中外历史,细察四海现实,为公还是为私,向来是为官的焦点和热点。在公与私之间也就存在着一个官员成败、褒贬、毁誉的分水岭。总结林林总总的历史和现实,官员要做到一心为公,就必须过好两关:一曰亲情关,二曰亲信关。这两关是最难跨越的两个山头,过不去这两关就难以成为一个好的官员。
所谓跨越“亲情关”,就是说亲情是以血缘、亲属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特殊的情感。在亲情之间,有父母对子女的无私,绵绵不绝,不离不弃,爱其强而容其弱。亲情又是人类所有感情中最原初、最本真的一种。人的社会关系中有一大部分靠血缘来维系。所以在“公”字面前,要跨越亲情关很难。
在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有一个很突出的现象:外戚专权。外戚是皇帝的母族、妻族,也就是太后和皇后的家族。在历史上很多次的皇权交接和皇权行使过程中,皇帝因年幼、多病或者其他原因,无法实际处理政事,就常由太后帮助听政视事。皇太后如何来掌管国家大权呢?其他人她不放心,于是就会找来父亲、兄弟、甥侄等有亲情关系的人来掌握各种权力,时间稍长,坐地为大,逐渐就成了外戚专权。这是典型的以亲情来干扰政权,其结果大都是昙花一现、好景不长,甚至最终落得满门诛连、人人受害。如汉朝的吕氏、窦氏等,唐武周时,满朝政要皆为武氏,杨国忠因为杨贵妃而成为宰相,后来魂飞马
嵬坡。政权运行终究还是要回到正常的权力分配规律中,而不是以亲情为核心。
当然,亲情是每个人都不可能回避的,官员当然不能例外。为官要跨越亲情关,是指官员要正确认识官员的“为公”和亲情的“为私”之间的关系、性质,有一个正确的区分。历史上的诸多事例,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也证明,这一关并非不可跨越。而且,跨越之后,就可以赢得人民的认可和支持,在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成为人民爱戴的好官。
毛泽东为了中国革命,超越亲情,先后牺牲了六位亲人。建国之后,国家安定,本来已没有太多牺牲生命的危险,但他却决然地决定将毛岸英送到朝鲜战场,结果又不幸牺牲。当请示他要不要将毛岸英的骨灰送回国内时,他说道,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这是怎样的一种心理和境界啊!
官员跨越亲情关要重点克服的一个难点,是对待子女的问题。父母对待子女,本来是应该有伟大的父爱母爱。但是,且不讲父母对孩子的爱要有一个度的把握,不能溺爱。对身为官员的父母而言,不能将这种爱带到工作中来。利用手中权力,假借公共资源,为子女谋利益。当前社会中,流行着诸如“官二代”、“拼爹”、“啃老”等词语,子女不凭借自身的努力而依靠父母的帮助和荫护来生活,而这种情况又有很大一部分出现在官员家庭中,从侧面反映出很多官员做事不能出以公心,而是想方设法徇情枉法,其结果只能是毁了孩子,害了自己。
笔者:您说还有一关就是跨越“亲信关”?
梁衡:相比于亲情,官员和亲信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却有很好的信任关系和利益关系。亲信的形成,是基于官员和其周围的人之间长时期的相处,或者某种特定的利益关系而建立起来的。官员的亲信关系,比亲情关系更为隐蔽、复杂,种类更多。
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亲信”团体一直就没有离开过政权中心。与前面所说的外戚专权相对应的,另一个常常专权的群体是“宦官”。宦官们因为从小陪皇帝一起长大,常年服侍在皇帝周围,其中一些也就逐渐与皇帝之间结成了特殊的感情依赖和信任关系。及至皇帝要倚重自己信得过的力量,这些宦官往往就得势揽权,左右皇帝。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莫如明熹宗朱由校和宦官魏忠贤的故事。朱由校自小在深宫之中无人疼爱,最亲近的人就是跟前照顾他的太监魏忠贤,于是和魏忠贤之间建立了特殊的信任关系,到了朱由校突然走运当了皇帝,魏忠贤也成了权倾朝野的“九千岁”。
亲信的另一个重要群体是部属。官员在常年的行政事务中,和周围共事的部属之间,建立了超越一般同事关系的信任或者利益关系,从而结成小圈子或者特殊的政治团体。官员和部属之间,本来可以有正常的熟悉、信任、欣赏、器重等关系,但这种关系必须限定在正常的政治权力运作之下,而不是以这种私人的亲信关系超越政治关系,从而使任用亲信服务于个人的政治目的和政治利益。
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就曾明确提出,要坚决反对“搞小圈子、小派别,拉拢一部分人,排斥一部分人”。这种官员与亲信之间关系的存在,在今天仍然时时表现出来,成为官员一心为公面前的一个重要门槛。
当前社会环境下,官员要过好亲信关,要重点处理的一个关系,就是“秘书”的问题。所谓“秘书党”的存在,备受诟病,已经成为我国各级官员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秘书群体中,确实有一大批有才能的干部,如能量才适用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一些官员和秘书之间,往往形成一种特殊的信任关系甚至是政治“盟友”、“继承”关系,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想方设法将秘书安排在重要、核心的岗位上。或者是在自己任期结束之前,突击将秘书安排好。其心理,或者是延续自己的权力、或者是对秘书服务自己多年的回馈、或者是特别的栽培提携,大都不是出以公心,不是正常的权力交接。
笔者:在现实生活中,官员如何能做到一心为公,过好“亲情关、亲信关”呢?
梁衡:衡量公私有三把尺子,也就是说,在实际工作中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一是不徇私,二是不结党,三是敢牺牲。这三方面的关系,是决定一个官员为官好坏、成就大小的主要因素。手里握紧这三把尺子,就可以度量出一个官员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