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早控制房颤,防患于未然
2014-02-27陈定
陈定
【病例实录】小王的父亲平素自觉身体不错,上星期却突然失语、一侧身体瘫痪而紧急住院。经检查发现,老人患的是脑卒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半身不遂。究其原因,引发老王脑卒中的幕后元凶竟是“房颤”。小王十分不解,爸爸得房颤好几年了,平时没什么明显的不舒服,也就没当回事,怎么心脏的毛病还能牵连到头部并引起脑卒中了呢?
房颤的原因何在?房颤有哪些潜在危险?人们对房颤存在什么样的误区?
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我国房颤患者众多,目前约有800万人罹患该症。房颤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5倍,20%以上的卒中归因于房颤。
正常时,心脏的跳动起源于窦房结,目前界定其频率正常的范围是60~100次/分,所形成的节律即是我们在心电图诊断中常见的窦性心律。当某些原因影响窦房结发放冲动时,由心房所发出的激动就会取而代之,掌控整个心脏的跳动,其频率在350~600次/分,且不规整,使整个心房处于颤动状态,因此称为心房颤动(心房纤颤)。
此时,心房肌丧失了正常的有规律的舒缩活动,而呈快速、不协调的微弱蠕动,致使心房失去正常的有效收缩。而激动从心房下传至心室的过程中,由于有介于心房、心室中间的房室结的“滤过”作用,使心房激动有些能够下传到心室,有些则不能下传到心室,导致心跳快慢、强弱不等,由此使患者出现心慌的感觉。
目前尚未找到房颤的根本致病原因,但查明与房颤相关的疾病或因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脏外科手术、心脏瓣膜病、慢性肺部疾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栓塞、甲亢、心包炎及合并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等。同时,酗酒、长期精神紧张、电解质或代谢失衡、严重感染等也有可能成为房颤的“推手”之一。
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及早发现房颤,防患于未然。如果一个人总是感到心脏跳动紊乱或加快,容易疲劳、头晕眼花、胸部不适或气短等,就应该到医院确诊是否患了房颤。临床上,房颤的诊断并不困难,发作时的心电图就是确诊的依据。但有些人房颤发作过程短暂,因普通心电图记录时间较短不一定能捕捉其蛛丝马迹,可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增加记录到房颤的机会而确诊。
虽然一些房颤病人可能没有症状或仅有轻微的不适,但其潜在危险(并发症)——血栓栓塞却仍然存在。正如本文“病例实录”中提到小王父亲所罹患的脑卒中。血栓形成与栓塞是房颤最严重的危害,犹如随时都能引爆的“地雷”。
在房颤时,由于心房处于颤动状态,丧失收缩功能,血液易在心房内瘀滞而形成血栓,若血栓脱落则可随血液流至全身各处造成脑栓塞、肢体动脉栓塞,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为正常人的5~17倍。住院病人中房颤的脑卒中患病率达24.8%,且有随年龄而增加的趋势,如80岁以上脑卒中患病率就高达32.9%。
除了栓塞风险外,房颤所致的心率快和节奏不齐会使患者心悸,生活质量明显降低;如心房收缩功能丧失和长期心率增快可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可引发或加重心力衰竭。另外,房颤本身也会增加死亡率。
需要指出的是,房颤病人常常存在许多认识误区,这些认识是非常危险的。临床中像小王爸爸这样的人不在少数,这部分人认为房颤没有任何症状就不需要治疗。但事实上,无症状房颤同样会使心脏逐渐扩大、心力衰竭及脑血栓发生率增加。
此外,阵发性房颤患者发作次数会逐年增多,发作时间会延长,且无自愈倾向。在阵发性房颤早期未出现心房结构改变时,射频消融手术效果最理想,因此专家建议,房颤病人应早期接受医疗干预,及时加以控制。
值得一提的是,有时房颤可与冠心病合并存在,有些人甚至错以为房颤等同于冠心病。其实,多数人的房颤和冠心病并无必然联系,因此不要因为两者症状相似,便简单地认为房颤就是冠心病,应在全面系统检查后有的放矢,接受正规的房颤治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