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导读:一份诱人的美餐
2014-02-27谷怀
谷怀
应该说,王勇英的《借婚纱的少年》是一篇很好看的小说。说它好看,是因为小说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层面上所构成的文本之美,为读者提供了一份诱人的美餐。
《借婚纱的少年》之所以诱人,首先在于它的思想性。作为文学作品,无疑是要讲思想性的。也就是说,作者写这篇作品有什么样的意图,想告诉读者怎么样的道理,启迪读者喜欢什么、追求什么。从这个角度讲,一篇好的作品,应该具有积极健康的主题思想,以引导读者辨明是非,弘扬真善美,摈弃假恶丑,走好人生之路。《借婚纱的少年》正是一篇主题思想积极健康的作品。小说塑造了一个“美”少年的形象。这位十三四岁的少年身患绝症,自知不久于人世,却有一个美好的愿望,要让九岁的妹妹穿上婚纱成为漂亮的新娘。于是,他多次到“我”的处所来借婚纱。开始听说“我”没有现成的婚纱,很是失望;接着想方设法请“我”做婚纱,当接过做好的婚纱时,他高兴极了。是呀,他了却了自己的一个心愿,让妹妹的美丽形象永远留在他的心中。在生命大限不远之际,他不为己虑,不为己悲,却执著地为妹妹借婚纱,在精神层面上所体现出的是一种大爱大美。由此可见,少年不仅心中有美,更以自身追求美的行动,完成了美好心灵的塑造,从而成为了一个美的“天使”。作者塑造了这样一个“美”少年的形象,旨在打动读者,感染读者,启迪读者,去追求人性的美,打造心灵的美。
《借婚纱的少年》之所以诱人,还在于它的艺术性。这主要体现在它的叙事结构上。作者有较高的叙事架构能力,其高就高在能够巧妙地隐藏自己的意图,采用设疑问、置包袱、布悬念的手法,诱导读者步其墨迹,探奇释疑,直至峰回路转,豁然开朗,从而使读者获得艺术美的享受。乍见小说题目,不免产生好奇:一个少年借婚纱干什么呢?接下来,故事一开始,作者就布了一个局:少年竟然对“我”的一张婚纱照感兴趣。读者不禁要问:什么原因呢?作者抖开了包袱:少年想借婚纱,用“一个早上或一个中午,一个下午也行”。读者难免不存疑:少年为什么想借婚纱呢?作者进而抖包袱:少年是为九岁的妹妹借的。同时作者通过少年一句“不行呀,等不了”,又布悬疑:“莫非,他妹妹得了什么重病?”其后,作者层层铺垫,从做婚纱,到送婚纱,再到穿婚纱,不动声色地缝制了一个大大的包袱,让读者钻了进去,并跟随“我”去关注妹妹的命运,为其担忧。可出乎意料的是,多年以后,“我”去故地写生,却遇到了“我”一直牵挂的妹妹。这是喜剧,读者的心不禁一亮。可是,突然出现逆转——妹妹的哥哥,那位借婚纱的少年却死了。这样的结局,出人意料之外,形成异峰突起的视觉效果。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在叙事过程中,她一直欲说还休,意图藏而不露,甚至一直在“误导”着读者。这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艺术架构,令人惊叹作者的匠心独运。
一篇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和完美结合。从艺术审美角度看,《借婚纱的少年》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具较高的审美价值。从思想性上讲,它弘扬人性美和心灵美;从艺术性上讲,它推崇表现手法的多样化和创造性。因此,这篇小说作为一道食之有味有益的美餐,是值得少年朋友们一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