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朗读教学质量的思考
2014-02-26陈荣艳
陈荣艳
朗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语文阅读水平的主要手段。朗读作为语文阅读的重要形式,在语文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重视语文课堂朗读训练;教师在教学中也忽视对学生朗读的要求与指导。朗读教学的不到位,导致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不高,阅读能力低下。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朗读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因此,重视朗读,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是语文新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初中语文朗读课堂教学缺失的表现
(一)课堂沉闷没有生机
语文要读,好的文章只有朗读才能读出情感,读出色彩。语文不朗读等于没有学习。现在有些老师为了追求升学考试的成绩,只重视字词教学与阅读理解,忽视了朗读的过程,由于没有朗读,学生的语文学习变成了字词练习,变成了文章的阅读理解。没有朗读的过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也就没有了语文的味道和生机。课堂上也就显得格外的沉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爱好,影响了学生的整体语文成绩。
(二)学生对朗读认识不足
读是为了理解,读是为了明白文章含义,没有朗读就没有语文的情感,语文教学失去了朗读也就失去了语文的味道。可多少年来学生在某些程度上朗读是为了考试,是为了升学。在他们看来,朗读只是为了背出课文,是为读而读。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乐意读、不想读和不动脑读的现象比较常见。
(三)老师对语文朗读课堂教学不重视
语文朗读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抑制以及学生认为语文朗读课堂教学对孩子的未来没有多大的用途,失去了自身的功能性,语文朗读教学效率低下。
二、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朗读教学质量的思考
(一)培养语感,提升品位
好的文章就象茶和酒,需要我们通过朗读去品味,去理解。只有通过朗读,才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和文章的意境,体会到文章的寓意,比如诗歌一定要朗读才能体会到诗的寓意。在教学李贺的的《雁门太守行》这篇诗歌时,只有引导学生反复的朗读,才能对诗中的诗中“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才能体会到平息藩镇叛乱的战争的纷乱,体会到平叛军冒寒袭敌情形。带着情感去朗读,才能深刻的感悟出古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通过这样反复的朗读教学,才能让学生感受身临其境、情景交融之美,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二)在语文课教学中加强对朗读的训练
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任务多、时间紧,这就使得朗读教学锻炼的机会比较少,教材中朗读练习的部分往往被省略。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充分利用语文课教学提供的机会,来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朗读环境,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这样才能使朗读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初中阶段的学生的朗读时间有限,如果不能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朗读时间,我们只有充分地利用自习课有效地进行朗读教学,在有效的时间内得到朗读教学的最佳效果。
比如在学习《行路难》这一文中,学习的过程中朗读有些困难的,有些句子我们读起来都很费劲。因此,老师要带学生多读几次,再让学生自己朗读几次,这样才能慢慢地让学生在朗读中揣摩语感和句意,达到朗读的最佳效果。
(三)把朗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
初中语文课本上的知识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作品,这些作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都是具有一定水平的作家创作的,所以在学生寻找朗读素材时,应该首先掌握课本中的知识,在了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对朗读的内容进行仔细体会,从中感受作者要表达思想感情,并在文章中找出作者所运用的写作手法,从朗读中吸取写作经验,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科书的作用,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朗读。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他们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帮助学生进行分析,挖掘语文朗读的深层内涵,和学生一起品读优秀的语文作品。在初中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课文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拉近学生朗读与文章写作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融入到阅读文章所表达的意境中去。针对不同的语文作品内容,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引导学生去阅读和理解,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语文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对语文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学生就可以将文章的精华加以利用,为语文写作积累充分的素材。对于作品中较好的语言和案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记忆,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素材和信息量,从而为以后的写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将写作能力融入到语文朗读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如《真正的英雄》一文的教学中,对这篇现代文章,学生在阅读中不会存在困难,但要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含义,还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英雄的情感和品德。在朗读中激发向英雄学习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作者的情感。通过朗读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与探索新知的兴趣。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的照顾学生的思维特点,对于比较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比较强的语文知识,老师应该降低学习的难度,或者上课的节奏放慢一些,多和学生相互接触,帮助他们领会和消化所学到的知识。老师要在学生学习中充分的做学生心目中的“知心人”,让他们产生信任感,让他们在心理上产生共鸣,处于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之中。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市丰县宋楼初级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