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还应从课堂入手
2014-02-26王世忠
王世忠
学生负担的最直接表现便是占用大量的课余时间完成教师显性的或隐性的课外作业,而这些课外作业大多是“课堂尚未完成”或“完成不好”,以及教师“不太放心”的内容,因此,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还应从课堂教学入手。
一、根据学生实际分层设计目标
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要有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即教师要准确拟定每节课的层次目标。课堂上学生就要根据学习目标,依据自学指导,围绕学习重点、难点和疑点,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最终形成能力。而对这些目标的准确定位,首先来自于教师对学科标准的反复研读,对教材结构的了然于胸和对授课内容的胸有成竹,以及对每个学生的了如指掌。对哪些内容要求“了解”,哪些内容要求“掌握”,哪些内容要求达到“运用”,教师都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非常明确的要求,即使不明确地写出来教师也应做到心中有数。否则,课堂教学就是无的放矢的知识堆砌和“一刀切”的大锅饭,也就自然会加重学生的课后负担。
二、根据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式
新课程倡导要改变过去单一的被动接受学习,提倡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因此,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力争在课堂内完成学习任务,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1.自主学习,解决“最近发展区”问题
学习总是从问题开始的,而新问题的解决又都是利用已有的知识来完成的。科学研究证明60%~70%的知识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水平来学会,因此,教师可将教材中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进行设计,让学生自觉地根据自己的能力、学习的任务,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利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通过自主学习方式来解决。一般来说,每个学生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显在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表现自己自主学习能力的欲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以解决他们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很大一部分接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掌握,也就自然减轻了学生的课后负担。
2.合作探究,解决疑难困惑问题
新课程倡导,对知识的理解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提示我们教师当学生遇到不能独立解决的疑难问题时,要组织他们合作学习。一般来说,这样的疑难问题约占新知识的30%~40%,虽然知识的获得是主体的自我建构,但这种建构不是封闭的,而是在班集体中进行的,是生命个体通过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完成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充分利用学生间的智力差异,将不同智能的学生分在一组,让他们在组内参与讨论,实现互补,使不同智能的学生在组内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释放出不同的生命能量,以解决他们不能独立解决的疑难问题,从而不断扩展和完善学生的自我认知。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在学生思维的障碍处进行引导点拨,以帮助学生解决共性的疑难问题。这样,一部分疑难问题又可以通过学生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点拨得到解决,无疑也减轻了学生的课后负担。
3.交流展示,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要减负还必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不仅要在学生思维的关键处进行恰当的引导,还应组织学生将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这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多向的沟通,更是一种提升思维能力的方式。交流的内容可以是认知与技能方面的,也可以是过程与方法方面的,或是情感与价值观方面的。交流展示的最主要目的是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交流展示的过程常常能够激活知识的生命状态,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之间的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之间的沟通、与发展知识的生命个体之间的沟通,这种情况下各种精彩的创新也才能萌发出来。使学生在分享智慧成果的同时,也使思维能力在单位时间内得到最大限度地提升,而思维能力的提升又为学生更好更快地完成学习任务、进一步减轻课业负担提供了智力支持。
三、精心设计练习力争课内达标
课堂完成学习任务是减负的最主要途径。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每节课的目标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预习题、训练题、思考题,要选择既有典型性又有代表性的练习,进行适度的、有梯度的分层训练。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作业与练习,既要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基本技能的训练,又要使其掌握基本的方法,更要注重知识的拓展延伸与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要为新知识的生成做好铺垫,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实现当堂达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
要做到真正减负,教师必须要发挥好组织者、指导者和引领者的作用,通过采用各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有效地学、高效地学,让学生因老师的引领在课堂内取得学习的高效,即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让学生在课堂内完成学习任务,尽量少留或不留课后作业,才能真正实现减负,否则减负只能是一句空话。
(作者单位:甘肃永昌县第五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