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反学校文化行为诱因及干预策略
2014-02-26张根应
张根应
初中生处在一个半幼稚、半成熟,半儿童、半大人,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的矛盾时期,由于个体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内部期待与外部现实的不平衡矛盾,容易诱发任性、逞强、冲动、不守纪律、滋扰他人和秩序等与学校主流文化相悖的行为举止,即反学校文化行为。然而,学校是按照社会赋予的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养和训练,使所有学生成为社会人的场所。从学校职能视角看,初中生的反学校文化的问题行为,必然会对学校的价值观、行为规范产生影响和冲击,消解学校的育人效能,阻滞学校的文化建设,长此以往,也危害其身心健康成长。不过,发展心理学观点认为,有问题行为的学生并不是特殊的、令人讨厌的“差生”,而是具有“心理危机”的、亟待从学校教育上解决其发展问题的学生。基于此,本文从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成长环境等方面剖析其诱因,提出相应干预措施。
一、诱因剖析
1.身心发展失衡。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初期,身体快速成长。然而,相对于生理发展而言,心理发展明显滞后。常常会出现莫名的困惑和烦恼,叛逆心理明显、好奇心加重、敏感多疑、情绪波动大。由于身心发展的不平衡,其心智能力不能有效控制因身体渐趋成熟而衍生的冲动,如缺乏正确的教育引导,极易发生行为偏差。
2.认知能力局限。初中阶段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快速形成期,开始思考社会问题,也能够理解一些社会现象,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但是,由于其心智尚不成熟,生活阅历浅显,认知水平不高,看待问题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因而往往事与愿违。愿望与现实的落差,极易生成怨恨、不满等消极情绪,引发对立、迁怒、发泄等行为。
3.教育方法失当。初中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期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与尊重。教育方法不当,尤其是讽刺、挖苦、辱骂、体罚等极端方式,极易挫伤其自尊,引发逆反、对抗等消极情绪,进而常常会做出一些过激举止,宣泄内心愤懑。
4.家庭成长环境影响。一些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包办一切,满足一切,容易使孩子形养成依赖、唯我独尊等不良性格,往往会目中无人,我行我素,不屑制度与规范。与此相反,一些农村留守学生,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致使对父母渐生怨恨,产生叛逆心理,变得脾气暴躁、冲动任性、难以沟通,加之缺少有效约束,极易诱发反学校文化的问题行为。还有一些家庭成员之间不和睦,使孩子产生消极悲愤情绪,容易生成一种狭隘和偏激的心理特质,更多地会表现出对社会或他人的不满和敌对,做出一些攻击性的行为。
5.不良文化侵蚀。当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潮、各种价值观相互交织,其中诸如新的“读书无用论”等一些消极思想,不可避免地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带来冲击,造成一些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混沌,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淡漠,极易诱发利己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滋生疏离于主流文化,甚至反抗主流文化的情绪和心态。这种内隐意识一旦形成,必将外显于其言行举止之中。
二、干预策略
1.正面教育。初中生身心的不成熟性决定了其可塑性,教育正是建立在学生的未成熟性基础之上,没有学生的未成熟性就没有教育。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了解自身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和认知自己的情绪变化,帮助其掌握克服不良心理倾向的方法,从生理、心理、环境等多角度引导他们有效释放心中的压抑、忧郁和烦恼,消解他们的叛逆、焦虑、冲动等情绪。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运用自己的理性与意志,控制不良欲望与情绪。
2.心理疏导。心理疏导是基于学生心理层面,运用心理学方法来化解学生心理矛盾、困惑和问题的一种教育方法和艺术。因此,不能用政治说教和理论灌输的方式。要立足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从关注内心需求入手,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关心他们的冷暖,善待他们的困难和要求,真诚帮助他们实现合理诉求。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交心,用真情化解其消极对抗情绪,不断平衡其心理状态。
但也应该看到,思想教育也具有心理疏导功能,二者具有内在关联性。只不过,思想教育是从说服引导入手,通过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及理想前途等正面教育,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激发积极向上的动机。思想问题解决了,心理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因此,心理疏导要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灵活运用,相得益彰。
3.赏识激励。初中生出现的反学校文化行为,主要是由于其自主意识不成熟,内驱力不足引发的。然而,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富有理性且具有建设性的,可以通过自我教育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不同个体的个性特点,找准唤醒其主体意识的切入点。尊重他们的天性发展和尊严,民主平等地对待他们,做他们的良师和挚友,拉近心理距离,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使其“信其师,亲其道”。善于发现并适时鼓励其取得的进步,挖掘其优势,激发其潜能,促使其树立信心,找回自我,培育其积极向上的情感。
4.文化引领。从文化的特质来看,文化就是人给自己的社会行为编制程序,而有序化的人类生活在根本上依赖于文化的程序。显然,健康向上的文化能规范人的自然天性,遏阻混沌的、盲目的本能。因此,要充分利用学校主流文化的促进导向功能,激发学生向上进取精神。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点,组建各类社团或兴趣小组、社会实践小组等,搭建校园文化活动平台,以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求真、寻善、向美,远离网络、影视传媒等不健康文化场域中恐怖、暴力诱惑。开展活动时,放手让其自主管理、总结评比。由于初中生具有逞强好胜的性格特质,会自发形成合作、竞争、向上的氛围,产生共生效应,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认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从而不断增强其自律意识。
5.亲情感悟。家庭是矫正初中生问题行为的重要阵地,要提醒家长避免过分放纵或无情惩罚两个极端。对待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反学校文化问题行为,要有理解之情、宽容之心,不抛弃、不放弃。悉心剖析失范行为的危害性,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教育,循循善诱,在亲情交流中,促使他们将客观道德规范内化为自我道德要求。正确对待个体差异,不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孩子比,当孩子有进步时,及时鼓励,着力发掘其潜能,培养积极情感。
对于留守儿童,教师要予以更多的人文关怀、心灵滋润。充分利用校内留守儿童之家这一阵地,广泛开展体验亲情、感恩教育等活动,用温情抚慰他们孤独的心灵,促使其对父母的理解和宽容,从而打开其心灵之窗,化解心理困惑和冲突。
6.言传身教。初中生的人际交往仍保留一定的向师性,主要表现为对教师的敬佩、钦慕和积极关注等。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作为自己效仿的榜样。为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师表形象,遵纪守规,履职尽责,率先垂范,以自己高尚的师德感召学生,以崇高的人格魅力去引领学生,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仰慕感。这样,学生就会在效仿中不知不觉地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
7.善用批评。批评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教育部人事司司长管培俊在第25个教师节做客人民网,回应教师批评权时指出,教师不敢批评,不敢管理学生是渎职。对于初中生的反学校文化行为,教师不可采用斥责、辱骂等粗暴方式,但也决不能姑息迁就。然而,批评责备只是手段而非目的,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怎样才可避免重蹈覆辙。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绪会影响其对事物的接受程度,情绪愉悦时,容易接受批评。因此,要选准时机,在学生情绪低落时尽量少批评学生,同时,要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讲道理、讲危害,重在指出改正措施。切忌大声嚷嚷,更不可诋毁学生人格。否则,会适得其反。
采用正面教育、心理疏导、赏识激励、文化引领、亲情感悟等策略,矫正初中生的反学校文化行为,要根据其诱因及不同个体的性格特征,因人因时而异,不可僵化。关键是要培育其主体意识,增强自律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激发积极向上的内驱力,从而化外在他律为内在自觉。
(作者单位:安徽合肥市庐江县白湖镇中心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