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虚肝郁证)42例
2014-02-26温佩仪赖勇
温佩仪,赖勇
(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广东东莞523900)
随着现代人生活作息紊乱、社会竞争激烈、饮食结构改变等影响,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IBS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全球总患病率在5%~25%之间,在我国各个地区的患病率各不相同,在广东地区的患病率为11.5%[1]。IBS反复发作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严重影响其工作、学习及生活。IBS是指一组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的症候群,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缺乏明显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改变[2]。临床上根据罗马Ⅲ标准进行诊断,可分为腹泻型(IBS-D)、便秘型(IBS-C)、混合型(IBS-M)及不定型(IBS-U)[3]。其中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最为多见[4]。中医药在治疗IBS上有优势,我们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2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84例病例均来自中医门诊患者,采用随机表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中男16例,女26例;年龄22~57岁,平均(41.7±11.6)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68个月,平均(36±12.5)个月。对照组中男14例,女28例;年龄26~58岁,平均(42.4±12.3)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71个月,平均(37±13.1)个月。2组在年龄、性别及病程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肠易激综合征与罗马Ⅲ诊断标准》[3],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在最近的3个月内每个月至少有3 d出现反复发作的腹痛或不适(不适意味着感觉不舒服而非疼痛),并具有下列情况中的2项或2项以上:腹胀;排便急迫感或排便不尽感;伴随排便频率的松散便或稀水便;排出黏液;排便后症状改善。大便性状(IBS-D):稀便(糊状便)或者水样便占大便量≥25%,硬便或者块状便占大便量<25%。
1.2.2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
1.2.2.1 脾虚证①体倦乏力,神疲懒言;②脘腹隐痛;③食后腹胀,或下午腹胀加重;④胃纳减少或食欲差;⑤大便溏而不爽;⑥舌质淡、体稍胖或有齿痕。
1.2.2.2 肝郁证①嗳气频繁,或有泛吐酸水;②胸胁或少腹胀满窜痛;③失眠多梦;④烦躁易怒;⑤口苦咽干,或咽部如有物梗阻感;⑥舌边尖稍红,苔微黄;⑦脉弦。
凡同时具备脾虚证和肝郁证中2项或2项以上,即可诊断为脾虚肝郁证。
1.2.3 纳入标准全部患者符合诊断标准;入选前3个月内结肠镜检查无明显异常,B超检查无异常,大便常规、大便培养、尿常规、血常规、生化检验等均无异常。
1.2.4 排除标准患有其它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者;合并有心、肺、肝、肾、血液等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者;糖尿病、脑梗死、高位截瘫患者,有感染性疾病者,恶性肿瘤、艾滋病、精神病患者;妊娠、哺乳期妇女。
1.3 观察指标以IBS-D在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为观察项目: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腹痛(或腹部不适)。每项均按症状的无、轻、中、重评分。大便性状按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Bristol Stool Scale)分7型评分:1型,一颗颗硬球(很难通过);2型,香肠状,但表面凹凸;3型,香肠状,但表面有裂痕;4型,像香肠或蛇一样,且表面很光滑;5型,断边光滑的柔软块状(容易通过);6型,粗边蓬松块,糊状大便;7型,水状,无固体块(完全液体)。大便次数:0分,0~1次/d;1分,2~3次/d;2分,2~4次/d;3分,≥5次/d。大便性状:0分,1~4型;1分,5型;2分,6型;3分,7型。腹痛(或腹部不适):0分,无腹痛(或腹部不适);1分,经提示可意识腹痛(或腹部不适)的存在,但轻微可忍受;2分,自觉腹痛(或腹部不适)存在,但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3分,腹痛(或腹部不适)明显,不能忍受,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各症状得分相加之和为总分。记录治疗前后症状的总分,根据总分计算疗效指数。
疗效指数(%)=[(治疗前症状总分-治疗后症状总分)/治疗前症状总分]×100%。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采用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味,处方:党参20 g,白术15 g,茯苓10 g,炙甘草5 g,白芍10 g,陈皮10 g,防风10 g,山药10 g,薏苡仁10 g。随症加减:腹痛甚者,加延胡索10 g,广木香(后下)10 g;腹胀甚者,加救必应10 g,砂仁(后下)5 g;泄泻甚者,加乌梅10 g;湿热重者加黄连10 g,黄柏10 g。每日1剂,每剂煎煮2次,每次取汁200 mL,两煎混匀,分2次口服。
2.2 对照组用匹维溴胺片,每次口服50 mg,每天3次。
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2组均不服用其它药物,如有服用予以排除;配合易消化、清淡、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及烟酒,调情志,避免过劳过逸。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制定。①治愈:腹痛(或腹部不适),腹泻完全消失,疗效指数≥95%;②显效:腹痛(或腹部不适)明显缓解,腹泻次数减少,粪质变稠,疗效指数76%~94%;③有效:腹痛(或腹部不适)和腹泻次数均有改善,疗效指数26%~75%;④无效:腹痛(或腹部不适)和腹泻无变化,甚或加重,疗效指数≤25%。
3.2 结果
3.2.1 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值比较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值比较(±s)分
表1 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差值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腹痛(或腹部不适)3.49±1.5781)2.03±1.182 n 42 42大便次数3.65±1.4291)2.11±1.141大便性状1.97±0.8361)1.05±0.129
3.2.2 2组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2组疗效比较(%)
4 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是常见的功能紊乱性疾病,IBS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临床研究表明[6]:IBS可能与脑-肠轴功能紊乱,免疫和内分泌系统紊乱,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精神心理应激等有关。西医大多采用对症治疗,对IBS治疗应用的药物主要为解痉剂、肠道微生态制剂等,但这些药物的疗效均不够理想,因此中医药治疗IBS渐渐得到关注。
根据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该病当属中医学“泄泻”、“腹痛”等范畴。病因多为饮食不节、七情内伤、感受外邪、劳倦体虚、禀赋不足等;病位在肠,其发病之本在脾,与肝密切相关,日久可累及肾。脾气虚弱,肝气失调,肝木犯土,肝脾不和,运化失常,大肠传导失职发为本病,故脾虚肝郁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景岳全书·泄泻》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吴昆在《医方考》中曰:“泻责之于脾,痛责之于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治疗上以益气健脾、平敛肝气、祛湿止泻为原则,方用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味。方中党参健脾益气,白术补脾燥湿,共为君药,以治土虚;白芍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与党参、白术相配,于土中泻木,为臣药;茯苓、山药、薏苡仁健脾渗湿止泻,陈皮理气醒脾,共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防风具升散之性,与术、芍相伍,辛能散肝郁,香能舒脾气,且有燥湿以助止泻之功,又为脾经引经之药,故兼具佐使之用。
现代实验研究[7]表明:肝脾并调论治IBS-D,有较好的临床综合疗效,对患者血浆中生长抑素(SS)、神经肽Y(NPY)水平有明显的影响。健脾、疏肝法对IBS有较好疗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肠道肥大细胞活化,提高痛阈,降低内脏敏感性来实现的[8]。四君子汤有效增加肠道乳酸杆菌等有益菌,抑制大肠杆菌,升高slgA[9];通过作用于胃肠道5-HT及其受体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10]。痛泻要方治疗IBS主要通过调节脑肠互动,镇痛,抑制平滑肌收缩,调节胃肠激素水平及抑制肠道高敏性等途径来实现[11];通过降低孤束核CGRP的表达,减轻内脏敏感性,减少大鼠痛觉过敏的形成[12]。
经临床观察,治疗组用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IBS-D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患者常见症状的改善方面进行比较,治疗组同样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该方在治疗中未发现有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1] 何宛蓉,张法灿,梁列新.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研究现状与进展[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2,21(1):83-88.
[2] 蔡淦,张正利.肠易激综合征诊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
[3] 刘新光.肠易激综合征与罗马Ⅲ诊断标准[J].胃肠病学,2006,11(12):736-738.
[4] 胡品津,潘国宗.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肠易激综合征学术会议纪要[C].中华消化杂志,2003,23(7):428.
[5]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9-143.
[6] 贾方圆,李学良.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的临床研究[J].胃肠病学,2011,11(16):686.
[7] 张建强,康美清.肝脾并调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及对患者血浆生长抑素、神经肽Y水平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6):112-113.
[8] 钦丹萍,黄一鸣,杨午鸣,等.健脾、温肾、疏肝、升清四法对IBS模型大鼠内脏敏感性及胃肠激素的作用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3):387-390.
[9] 杨利桃,李悦山,周毅,等.加味四君子汤对脾虚泄泻大鼠肠道菌群及sIgA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1,45(12):85-87.
[10] 罗琦,廉永红,苏俊权,等.加味四君子汤对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5-羟色胺受体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1):19-21.
[11] 赵双梅,李慧臻.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作用机制实验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2,34(11):1736-1737.
[12] 蒋霞,潘锋,陈建永.痛泻要方对内脏高敏感大鼠脑干孤束核CGRP表达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7):45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