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环境空气中的砷
2014-02-26郎雅娣
郎雅娣
(西城区环境监测站,北京 100055)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推荐的环境空气中砷监测分析方法,其中的采样方法有一定缺陷,首先慢速(中速)定量滤纸采样阻力较大,长时间采样会使采气流量逐渐减小,导致采气体积偏小,影响了采样的准确性。其次用聚乙烯氧化吡啶和甘油浸渍滤纸不仅增加了滤纸的阻力,而且加大了成本,因为聚乙烯氧化吡啶这一试剂比较稀缺,很难买到。另外使用盐酸(V盐酸∶V水=3∶2)进行消解,空白偏高,而且易与砷反应生成易挥发的卤化砷,导致测量结果偏低。《环境空气和废气 砷的测定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暂行)》(HJ 540-2009)标准中,采用硝酸-硫酸-高氯酸的湿法消解,用酸量大,增加了实验的危险性以及后期排酸的难度。2012年,环保部新颁布的国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对砷排放的参考浓度限值有了明确的要求,为 0.006 μg/m3,但两个方法的检出限均不能满足检测要求。基于上述问题,笔者对环境空气中砷的采样和测量方法进行了改进,用碳酸钠-甘油溶液浸渍的醋酸纤维滤膜替代定量滤纸进行采样,并采用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砷,微波消解可以减少样品损失,有效地提高了回收率,原子荧光法测定砷相较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灵敏度大大提高,空白降低,从而降低了检出限,能够满足GB 3095-2012中对砷排放的参考浓度限值要求[1]。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中流量颗粒物采样器(流量范围80~130 L/min),AFS-3100型原子荧光光度计,CEM公司MARS6型微波消解仪及博通BHW-09C型赶酸仪。
浸渍滤膜:称取10.6 g碳酸钠,加入5 mL丙三醇,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0 mL,将醋酸纤维滤膜浸渍其中,取出,室温下晾干备用;砷标准使用液:ρ(As)=0.1 mg/L;硝酸(优级纯);盐酸(电子纯);过氧化氢溶液(30%);硼氢化钾溶液:称取2 g氢氧化钾溶于去离子水中,加入8 g硼氢化钾稀释至400 mL;硫脲溶液:称取5 g硫脲和5 g抗坏血酸溶解于100 mL去离子水中。
1.2 样品采集
采样方法按文献[2—4]有关规定执行,采用中流量颗粒物采样器和醋酸纤维滤膜,以100 L/min流量采集10 h。详细记录采样条件。
1.3 实验方法
根据砷含量,取适当面积滤膜样品,剪碎,置于微波消解罐中,加入6 mL硝酸和2 mL盐酸,再加入2滴过氧化氢,放置于微波消解仪中,启动消解程序。待试样消解完毕后放置于赶酸仪中,150 ℃赶酸2.5 h,自然冷却后加10 mL盐酸(V盐酸∶V水=1∶1)溶解样品,转移至100 mL容量瓶中,加入20 mL硫脲溶液,去离子水定容,静置30 min,同时做滤膜空白。
表1 微波消解仪升温程序
以硼氢化钾作为还原剂,5%盐酸溶液作为载流液,参照仪器操作条件上原子荧光仪进行测定,测得的样品荧光强度减去滤膜空白处理后,由标准曲线得到样品中砷的含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配制0,1.0,2.0,4.0,8.0,10.0 μg/L质量浓度系列的标准溶液,测定其荧光强度。以溶液中砷含量为横坐标,荧光强度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回归方程:y=15.42+1 984.5x。
表2 砷标准曲线
2.2 方法检出限
按照样品分析的全部步骤,重复7次滤膜空白实验,并将测定结果换算为样品中的含量,按公式MDL=t(n-1,0.99)×S计算检出限及测定下限,结果见表3。
表3 检出限、测定下限测定值
2.3 方法精密度
采用空白滤膜加标准溶液的方法测定。使用同一批次滤膜,分别加入1.0,5.0,10.0 mL砷标准溶液(0.1 mg/L),采用样品消解步骤,6次平行测定结果见表4,3种浓度对应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8%,5.0%和2.9%
表4 精密度测定值
2.4 方法准确度
采用滤膜加飞灰标准物质进行准确度测定。称取0.200 g飞灰样品(11.4±0.3)μg/g和滤膜同时进行消解测定,测定6次的结果见表5(含砷量为2.28 μg),相对误差为-2.1%。
表5 准确度测定值
2.5 现场监测结果
北京市西城区万寿西宫监测子站附近环境空气监测结果见表6。
表6 西城区万寿西宫监测子站附近环境空气砷含量监测结果
3 结论
采用碳酸钠-甘油浸渍的醋酸纤维滤膜进行采样,增加了样品的吸附性,防止样品损失,且阻力较小,保证了采样流量和采样体积的准确性。微波消解消化时间短,对环境污染小,且避免了敞开式消解时砷的损失。原子荧光测定砷灵敏度高,检出限低,样品好处理,损失小。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能满足测定要求,以100 L/min流量采集10 h时,该法检出限为0.000 8 μg/m3,测定下限为0.004 μg/m3,能符合GB 3095-2012中对砷排放的参考浓度限值要求。
[1] 白向飞,姜英.中国燃煤砷中毒现状及对商品煤中砷含量限值的建议[J].煤质技术,2006(1):63-65.
[2] GB/T 15432-1995 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S].
[3] HJ 168-2010 环境监测 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S].
[4]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M].4版增补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