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预期性生成呼唤教师的智慧导学

2014-02-26姜涛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静默春雨探究

姜涛

一、课例观察

下面是一位老师执教散文《春》的片段:

生1:我还有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我在听写的时候产生的,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同感?最后一个句子中的“静默”,我在听写时写成了“浸没”……

生2:我也是。

生1:我不知道作者为什么不用这个“浸没”,而用了“静默”这个词。

师:这个问题有意思,你们能辨别一下吗?作者为什么用“静默”而不用“浸没”呢?

生3:会不会是作者误写所致?

生4:我不能理解作者的选择。因为我觉得春雨从天而降之后,整个村庄好像连一点风吹草动的声音也没有了,就如同被春意给“浸没”了一般。所以我觉得用“浸没”好:雨把整个村庄给“浸没”了,人们的心灵都被整个春雨给“浸没”了,感觉十分愉快。

师:哦,你认为“浸没”在此刻的感觉是愉快的。同学们,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用“浸没”呢?

生5:有大水的时候,下暴雨的时候。

师:这个“浸没”是让人很痛心的,是吧?房子被淹没了,人被淹死了——现在你有什么感悟吗?

生4:不用那个“浸没”而用“静默”的原因,是要写出春雨的柔。

师:如果用“浸没”表现的是一场什么雨?

众生:暴雨!

师:而用这个“静默”呢?

生6:表现的雨就比较温柔,比较柔顺。

师:我们再站在房子的角度考虑一下——经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春雨把农民的疲惫都洗刷了,那此时此刻的房子是什么状态?

生7:灰尘一扫而光,房子似乎是被洗刷了一遍,静静地立在雨中,享受着春雨的滋润和洗礼。

师:“洗礼”这个词用得特别好!

生7:所以“静默”富有情感,它展现的是一场春雨,一场多情的雨!而“浸没”是和残暴、无情相关的,它展现的应该是一场暴雨。

生8:因为春雨是安静的,农民在工作时也是一言不发,所以我选“静默”。

生9:老师,我也赞同朱自清选用“静默”。但刚才的同学是一个天才的“提问家”,却不是解决问题的“实干家”。大家请把《现代汉语词典》翻到715页,……从中发现什么了吗?“浸没”的义项有两个:一种是“淹没,漫过去”,这是残暴的“浸没”;但“浸没”也有美妙的时刻,也有温柔的一面——“沉浸”。所以我认为,文中用“静默”没错,但若用“浸没”,会更美。这个“浸没”,把雨中的房子都“浸没”出了生命,“浸没”出了情感,它让我们体会到了房子的情感,感知到了房子的陶醉之态。房子就如同刚才的同学所说的“就像人们喝了一桶美酒一般,沉浸在美酒的香味当中”,它被春雨灌醉了。(掌声)

师:很精彩的辨析!你让我们感受到了汉语言文字的曼妙神奇。你们能替文学大家朱自清改词,相信朱先生若泉下有知,一定会为你们对他的《春》的解析而沉醉的!我也觉得你们了不起!

这是师生就“‘浸没是否可以取代‘静默”问题所展开的一个探究学习过程,是一段非预期性教学过程。下面,我们从三个向度来观察这一教学过程:

1.探究问题的提出——学生自主提出。

2.问题探究的过程——

教师行为:认可这个问题“有意思”,并组织学生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做了5次点拨,2次评价;

学生行为:学生对该问题的探究经历了肯定——否定——肯定的复杂过程,共有7名学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学生思维积极,发言大多有理有据。

3.问题探究的结果:“生9”认为用“静默”固然没错,用“浸没”更美;教师充分肯定这一结论,赞赏有加。

二、课例分析

首先,执教老师在这一非预期性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行为可圈可点,表现在:

1.适时调整课前预设,将学生课堂生成的问题纳入到教学中去。这是需要智慧和勇气的。教师之所以这样做,从课堂情况看,是有学理依据的。①这一问题是符合预设时确定的“让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品评、辨别词语,感知词语的精妙所在,体会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教学目标的,课堂旁逸斜出一下有利于目标的达成。②这一问题是个共性问题,不少学生感到疑惑,有探讨的价值。

2.教师的点拨到位。如,在“生6”体验到用“静默”能表现春雨的“温柔”“柔顺”后,教师启发学生进一步转换思维角度去品味,将学生的思维往深处引领。

3.教师的课堂评价是很精彩的。尤其是对“生9”的评价,令人击节赞赏。这就使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这位老师的课堂上学生那么积极地思考并交流了。

但是,进一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这一教学过程还有几处颇值探讨的问题:

1.作为这次非预期性教学生成的结论——“用‘浸没更美”——本身是没有道理的。“生9”是个聪明的孩子,但他的貌似有理的发言出现了偷换概念的错误:将“沉浸”视为“沉醉”了。论据出了问题,结论自然就站不住脚了。

2.从教师的行为看,该教师明显存在导学不当的问题。前几次点拨都是就词论词,没有按照“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阅读规律让学生带着问题对“春雨图”一段整体阅读。只要师生整体阅读该段,就能发现,这里用“静默”一词,恰到好处地营造了静谧温馨的意境,正与该段“安静而和平”的氛围相吻合。这样的诗意表达岂是“浸没”所能达到的?这样在生成对语言的深度理解的同时,不也在生成阅读的技能?

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顺学情发展“以学定教”,教学观念是先进的,但在导学过程中,由于缺乏解读文本的能力,缺乏倾听、判断能力,而使一个很有价值的课堂生成过程出现了瑕疵。

三、课例启示

教师如何才能实施有效的导学,从而达成高品质的非预期性生成,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透析这一案例,我们能够得到多方面的启发。

1.教师要深入地解读文本。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谈到阅读课的教学艺术时,说:“课文读懂了,方法也随之就有了。”因此要对非预期性生成进行有效导学,教师首先必须对文本进行深入、扎实地解读,读出自己的理解,品出自己的心得,达到“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只有将文本内化为自己生命化的语言存在,教师才能左右逢源地引导学生解决课堂中动态生成出的各种问题。

2.教师要有“接招”的能力。

“接招”即教师能够恰当地组织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包括三个方面:问题的遴选、问题的组合、问题解决策略的确定。

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课堂总是会即时生成许多问题,老师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敏锐判断这些问题的教学价值,确定能否将其纳入到课堂教学中去。笔者认为,遴选的主要依据有:这些问题是不是语文问题?是不是有利于达成基于“三维目标”相统一的具体教学目标?是不是学生的共性问题?

如果有教学价值的问题有多个,还要考虑把它们调序、加工、组合成几个主要问题,便于课堂进行研讨。

问题解决策略有教师直接解答、学生直接解答、学生读书解答、学生读书商讨解答等,教师要根据问题难易程度进行科学决策,避免出现手足无措的窘况。

3.教师要有理答的能力。

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认为,“理答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应和处理,是课堂问答的重要组成部分”,“理答既是一种教学行为,更重要的,它还是一种评价行为。”可见,教师的理答能有效促进非预期性教学生成。

从崔教授的定义看,我们可以把理答过程分解为点拨和评价两个过程。点拨是促进学生深入思维的发动机。教师要善于倾听并相机诱导,采用“探问”“曲问”“转问”等点拨形式,启发学生或转换思维,或再悟文本,或重新商讨,逐步走近问题的答案。评价是解决问题、促进学习的催化剂。教师要灵活运用口头的、肢体的、书籍类物质的等多种形式的鼓励,给予学生及时、积极评价。国外研究表明,接受学生观点的评价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而且学生对教师和课堂教学也会有更积极的态度。因此,评价时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解答中蕴藏的思维灵光,在认可、接受之中巧妙予以提升和完善,让学生享受到思维活动的乐趣。

[作者通联:江苏赣榆县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静默春雨探究
都柏林的静默行者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世界不静默
预备,出发!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以沉睡的姿态 行静默的叛乱
春雨
春雨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