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教学内容确定的理性思考
2014-02-26张彦儒魏本亚
张彦儒+魏本亚
《琵琶行》教学内容的确定一直是一个颇受关注的问题,研究学术界和实践者关注的内容焦点,确定这首诗的教学内容对指导一线教学有现实意义。本文梳理了1960年至今五十三年来185篇学术研究文献以及实践者的教学文献,以期对这一问题有一个深入的认识。
一、1960年至今学术界关注《琵琶行》的研究内容焦点
综观1960年至今五十三年的185篇研究文献,我们发现,学术界关于《琵琶行》内容的研究集中在鉴赏、考据、文本比较三个方面,下面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加以阐释。
(一)鉴赏类
此类文献我们共检索到了49篇。学者们普遍认为文学鉴赏是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对艺术形象感受、体验、想象的一种精神活动,它不仅是审美活动,它还“属于认识活动,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①。夏丏尊、叶圣陶认为鉴赏的“鉴”字就是“看”的同义语,而“看”又包含“见”“视”“观”三个程度各不相同的动作意义,“‘见只是感觉器官上的事,‘视是知识思辨上的事,‘观是整个的心理活动”②。大致有三种情况:
1.诗歌形象的鉴赏
对诗中形象的理解和分析是诗歌鉴赏的要点,诗歌中的形象大致有两类:诗中的主人公形象、诗人自己的形象。
《琵琶行》中塑造了琵琶女和“江州司马”这两个人物形象,很多学者认为这两个人物在身世和情感上有相同之处。蒋文穆《司马青衫琵琶语 同是天涯沦落人——浅析白居易长篇叙事诗<琵琶行>的人物形象》一文与邱华全《琵琶女,一面特别的镜子——<琵琶行>人物形象探讨》一文的观点相同,他们都认为《琵琶行》中“江州司马”和“琵琶女”两个人物形象不是孤立存在的,琵琶女形象更多的成分是诗人的一种自比。白居易在写这首诗时被贬江州,仕途上的坎坷让他心里阴云密布,一段琵琶曲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相契合,琵琶女的悲凉身世更是让他感同身受。
2.诗歌语言的鉴赏
诗歌的语言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的特点,鉴赏诗歌的语言一般包括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和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琵琶行》用字精炼,无废字、多字。清代徐增的《说唐诗》中提到“‘岂无山歌与村笛,‘岂无二字,活极,真是好笔”。书中还提到“‘如听仙乐耳暂明,‘暂字妙极,适明过,随又不明也,有伸后脚意,欲其再弹也”③。白居易的诗歌创作要求有“其词质而轻”“其言直而切”“其事核而实”“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他的诗歌语言真实可信,又浅显易懂,还便于入乐歌唱。
3.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
表达技巧是诗人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情感所使用的各种手法,可以分为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以及表现手法等。真正的好诗往往会让人读后回味无穷,诗人会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而不是面面俱到的描写。朱正平《谈<琵琶行>的空白艺术》一文集中探讨了空白艺术在这首诗中的运用,认为白居易深得留白的高妙。琵琶音乐无形无色,要通过诗人深切的感受去体会,诗人采用了博喻的修辞,对音乐过程进行反复的比喻,化抽象为形象,深人浅出地表现出了音乐的效果。吕崇龄在《谈<琵琶行>的“蒙太奇”手法》中指出,白居易在诗中运用了“蒙太奇”似的艺术手法,从画面与画面、时间和空间、音响和画面、色彩和画面等相互关系中结构作品,抒写情怀,反映现实,充分地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激发了读者的视觉和听觉功能,唤起了读者头脑中有关现实的表象经验,在读者的脑海中产生了与长诗描写相对应的生活情景,使读者获得如见如闻的艺术感受,有利于阅读和欣赏。
(二)考据类
考据是指研究古文献或历史问题时,根据资料进行考核、证实和说明。此类文献我们共检索到16篇,主要集中于字、词的解释与琵琶女身份的考查。
《琵琶行》中“阿姨”一词的解释,一直以来都众说纷纭。李全华《也谈<琵琶行>中“阿姨”的解释》一文中谈到:诗中“阿姨”的解释应取《辞海》的第3个义项,即是指琵琶女的“庶母”——琵琶女父亲的小妾(《尔雅.释亲》:“父的妾为庶母”。)。
许多语文课本中对“却坐促弦弦转急”一句中的“转”字的解释语焉不详,学生都不了解它的特殊性。陶智在《谈<琵琶行>中的“转”》持一观点:“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中的“转”也应当作程度副词解。
“名属教坊第一部”中的“第一部”究竟作何解,学术界没有达成共识。迟乃鹏《白居易<琵琶行>“第一部”注释商榷》指出诗中所谓“第一部”,即第一类,亦即第一流。但是,这里所说的“第一流”,并非泛指,而只是针对宫中所领教坊而言。
很多人认为琵琶女就是妓女,她的悲凉身世是当时妓女共同的凄惨命运。杜兆彬发表了《<琵琶行>中的琵琶女不是妓女》一文,他就认为琵琶女只能是一个官家乐伎——一个出色的琵琶演奏家,而不可能是一个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妓女。她既是被封建统治阶级当作观赏的玩物而加以侮辱、损害的对象,又是当时上层社会金迷纸醉奢侈生活的自觉参与、追求和迷恋者。这种看似矛盾的二重性,恰恰是琵琶女与妓女不同的独特之处。
(三)文本比较类
此类文献我们共检索到15篇,主要是将《琵琶行》与其他类似的文学作品相比较,研究两者的异同。吴晟的《意象·时空·心理——<琵琶行>与<青衫泪>文体比较》以《琵琶行》与《青衫泪》为例,从意象、时空、心理三个视角切入,试图比较诗歌与戏曲因文体之别而造成在表现形式上的若干差异。竹村则行在《吴伟业<琵琶行>与白居易<琵琶行>》中将吴伟业《琵琶行》与白居易《琵琶行》作比,前者反映了诗人所生活时代的特殊性,描写了伴随着自身所直接经历的明清动乱而出现的社会事象,这一点的特征很明显。薛亚康《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琵琶行>与李清照<声声慢>比较赏析》指出虽说《琵琶行》和《声声慢》都是抒发了封建社会妇女的“天涯沦落之恨”,而李清照所塑造的“天涯沦落人”的自我形象,则更具有重大的美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何友宝的《略谈<陌上桑>与<琵琶行>的差异》探讨了《琵琶行》与《陌上桑》的差异,首先,《陌上桑》一诗在事件的表述上并不完整匀称。《琵琶行》全诗抒写起伏跌宕,委婉动人。从《陌上桑》到《琵琶行》,可看出叙事诗在事件的表述上已走向成熟。其次,在人物的描写上,《陌上桑》对罗敷的外貌描写极为细致。而在《琵琶行》里,外貌描写几乎消失。其三,《陌上桑》作为无名氏的民间创作,它抒写罗敷那一段经历的故事时,注重于客观地把这件事叙述出来。《琵琶行》中白居易重写唱女是为了抒写自己。王增斌《<琵琶行>与<李凭箜篌引>音乐描写比较》探讨了《琵琶行》与《李凭箜篌引》在音乐描写上的三点不同。其一,弦外之音各不同;其二,语言运用上的不同;其三,描写音乐的手法不同。
二、实践者关注《琵琶行》的教学内容焦点
我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了近200个教学案例,经过梳理和研究发现,实践者聚焦的教学目标大致有四种情况:(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地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2)探讨琵琶女与诗人的身世;(3)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4)品味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他们聚焦的教学内容也大致有四点:(1)音乐描写的语言艺术;(2)琵琶女的人物形象分析;(3)诗人和琵琶女的感情分析;(4)与诗人相关的文学常识。
首先大多数课例教学目标立足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得简洁清晰。其次,这些课例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语言、人物形象、情感、文学常识。《琵琶行》中描写音乐的语言一直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中描写音乐的语言片段,分析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有的教师鼓励学生进行仿写,完成了知识与能力的迁移;有的教师在教学时着力于引导学生通过诗中的语言描写和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感知诗人的思想感情。再次,诗歌的写作背景以及与诗人相关的文学常识也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教师在教学时给学生提供了与诗歌相关的背景材料,搭建了教学支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
三、我们应该关注的《琵琶行》的教学内容
审视关于《琵琶行》的研究文献,分析实践者的教学成果,我们认为,《琵琶行》教学内容的确定主要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一)诗歌的诵读
叶圣陶先生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谈到“古诗文的‘吟诵,并不是普通意义的‘读,而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是“为了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可见,“诵读”应更加重视语言的节奏感和情绪感。于漪老师也说:“要反复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具体来说,就是要读出节奏,读出音韵,读出感情。
1.读出节奏。《琵琶行》是一首七言歌行体诗,以平声起,全诗八十八句,每句有七个字,整首诗格律严密、章句整齐,在诵读时,这首诗的音步可以分为“二二三”或“四三”式,如“浔阳江头夜送客”一句在诵读时可以读成“浔阳/江头/夜送客”,或“浔阳江头/夜送客”。学生在读的时候要结合诗的意境,灵活地调整节奏。读的时候要抑扬顿挫,忽快忽慢,忽轻忽重,表现出乐声从急促到轻微,从清脆到滞涩,进而瞬间高昂的过程。
2.读出音韵。“音”指的是诗的平仄,“韵”指的是诗的押韵。《琵琶行》是一首转韵七古,全篇平仄韵相间,全诗“入律者三十句,似律者二十三句,仿古者三十五句”④,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一句的平仄为“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押平声韵。这首诗“一韵四句者八处,两句者八处,六句者一处,十六句者一处,十八句者一处”⑤。如“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这四句押an韵,后面四句“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又转押i韵。
3.读出感情。诵读前,要先确立诗的基调,基调是全诗表达的统领。《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诗人通过亲身见闻,叙写了琵琶女的沦落命运,联想到自己被贬的经历,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全诗基调哀婉、悲凉。在诵读时要注意具体诗句的情感表达,如“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诵读时要读出琵琶女因羞涩与难言之痛而不愿见人的复杂心理。
(二)诗歌的鉴赏
朱光潜先生曾说:“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以及其他种类文学……能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绝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由此可见,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最高水平。
对诗歌的鉴赏,应该关注三个大方面,一是诗中塑造的形象;二是诗人的情感态度、观点;三是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五个小方面落实:诗题、诗人、注释、意象、语言。
第一,教学生看懂诗题。题目是诗歌的窗口,里面包含了很多的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诗歌的类型等。解读了诗题,也就了解了诗歌的感情基调,抓住了诗的总纲。例如,《从军行》这个题目表明这是一首边塞征战诗。
第二,教学生了解诗人。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诗歌创作风格,为学生提供诗人的生平、代表作、观点与主张、所处的时代特征、诗歌创作的背景等有关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例如,《琵琶行》是白居易被贬江州时写下的,此时正是诗人思想的重要转折时期,他孤独寂寞,委运顺化,思念家园。学生了解了这些背景资料,便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情感。
第三,教学生参考注释。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诗歌大多有书下注释,这些注释或关于诗题,或关于作者,或关于诗中的某个字、句,仔细参考注释,学生才能具体地理解诗歌。
第四,教学生分析意象。意象是诗歌中表现诗人情、思、意、趣的感性对象,是我们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人情感的关键。我国古典诗歌中,一些意象往往具有比较稳定的情感色彩和象征意义。例如,“梧桐”一般表示凄凉悲伤,“月亮”表示思乡之情,“杨柳”有惜别怀远之意。
第五,教学生品味语言。语言是诗歌的血肉,不同诗人的作品,其语言特色是不一样的,有的平实质朴,有的含蓄隽永,有的清新雅致,有的绚丽飘逸。要引导学生关注诗歌语言的美妙之处,深入感受诗中修辞手法的妙用,学习诗人驾驭语言的能力。
(三)诗歌的运用
在实际的诗歌教学中,教师一般教学生四个部分:诵读、鉴赏、翻译、背诵,完成了这四个部分的教学,教师一般便认为完成了一篇诗歌的教学任务。在这四个部分中,考试涉及到的是鉴赏、翻译与背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这三个部分的教学,他们运用一切方法帮助学生应对试卷中的相关考题,诗歌教学也一度陷入应试的误区。然而,诗歌教学远不止于此,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应用,让学生把诗歌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白话文运动后,文言渐渐远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没有了“之乎者也”,诗歌演变成了文学领域的一块“化石”,没有了切身的体验,学生自然对诗歌感到陌生,诗歌教学从某种程度上说应该是唤醒学生的“本能”需求,让学生重新获得“言志、咏言”之法。故而,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诗歌的实际应用,与生活接轨,为学生提供运用诗歌的环境。例如有的教师就将诗歌中的对仗与对联的教学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自己写对联,这便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综观五十三年来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与实践者的教学成果,我们可以发现,《琵琶行》教学内容的确定要注意三点:首先是教学生诵读,抓住诗的节奏、音韵和情感;其次是教学生鉴赏,着眼于诗的形象、情感、语言艺术;最后是教学生运用,把诗歌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
————————
注释
①黄书熊:《文学鉴赏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②夏丏尊、叶圣陶:《文心》,开明书店,1934年版。
③徐增:《说唐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52、153页。
④⑤王力:《古体诗律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页。
[作者通联: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