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在“学问、争鸣、合作”中发展思维

2014-02-26申银群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学思孔子文本

申银群

教学与思维的关系问题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经典问题,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也是教学改革实践的现实课题。语文新课程旗帜鲜明地指出了语文教学要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出阅读教学要“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的“思考·领悟”目标和“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与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的“发现·创新”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反思以前单一追求应试的教学观念,摒弃过于呆板僵化的教学方式,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的思维与阅读同行,在对文本积极地思考中生发认知、激扬情感、促进思维的纵深发展。阅读是对祖国语言的学习和文化的传承,其特性决定了阅读教学不能割断历史、拒绝继承,阅读教学要留住民族文化的根,要培养学生会思考、能创新的能力。“欲知大道必先明史,溯其渊源才能察其流向”,语文教师要提炼古人优秀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以期对当今的阅读教学产生新的启示。孔孟的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等有价值的教学思想是我们探索语文教学规律的精神宝藏,深入认识孔孟“学思结合”的思想,对阅读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仍具有积极的建构意义。

一、孔孟的“学思结合”思想

孔子重视学习,也重视思考,主张学思结合,其学思结合的教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中,话虽简洁,内涵却丰富有见地,揭示了学和思的内在联系和辨证关系。“学而不思则罔”强调思考的作用,只知读书却不会用脑思考就会陷入困惑、惘然无所得,孔子强调读书必须思考,要求学生多听、多思、多问,即“多闻阙疑”“多见阙殆”,既要多闻多见,又应随时发现问题,有存疑的精神。孔子主张:“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尤其是“疑思问”,在教学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学生只有认真思索,才会产生疑惑,有疑则生问,有问则求解,通过对答疑解问的探索,学生不仅增长了知识见闻,还培养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而不学则殆”着重学习读书的重要性,如果不读书只是空想,怀疑不安在所难免,就会使人精神疲惫,只思不学也是有害的。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重视好学、乐学,他认为好学应该表现于实际行动中,“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其实他好学还不够,还要乐学,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不仅对学生这样要求,自己也是一个沉醉于学习而不知疲倦的人,《论语·述而》记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史记·孔子世家》中也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综而述之,孔子重思重学,认为学思二者互为条件、互相促进,是学中有思、思中促学的紧密联系的统一体,只有将学习与思考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思结合”思想,他不仅主张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主张学生善于思考,在思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孟子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对学生而言,学习时只有善于思考,才可能达到融会贯通、心神领会的境界,才可能取得较大的学习成就。孟子认为,学思结合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和怀疑圣书圣言的过程,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城》取二三策而已矣。”对前代文献典籍和已有之见,不轻信,不盲从,经自己的思考而有所弃取。孟子还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这把孔子所重视的“阙疑”精神向前推进一步,不是提倡怀疑一切,但“疑”与“思”有一定联系,不疑则不思,在这个意义上提倡怀疑,是启发思维的起点。孔孟的学思结合思想启发我们: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善于学习的能力,也要培养他们善于思考的习惯,更要培养他们敢于和善于怀疑的精神和勇气,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要让他们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思维,这与语文新课程的“思考·领悟”、“质疑·探究”阅读目标相吻合,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重读孔孟的学思结合思想,对于指导新课程的语文阅读教学仍有深刻的启示。

二、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

(一)在学“问”中启迪思维

阅读教学不是要引导学生探求对文本的解读结果,而是要关注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感受、思考的经历过程,在学“问”中启迪思维。李政道说:“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教学究竟为了达到什么目的?是教给学生知识还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这似乎是一个不需要论证的问题。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教学材料及其蕴含的知识被误解为目的本身,而学生思维的发展几乎成为“教学的荒地”。我们要培养学生善于问“苹果为什么掉在地上”,而不是使他们只拥有“苹果是掉在地上”这一知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们都有启发学生思考的意图,常常提出一系列“连接紧密”、“环环相扣”的细碎问题,让学生在课本中寻求既定答案或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教参教案上的预设答案,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师心目中的标准答案有出入时,教师常因其“不准确”或偏离了教学目标,亦或课堂时间有限等原因而不置可否或不加理会;而当学生的答案吻合教案上的预设答案时,教师往往显得兴高采烈并对其大加赞赏。学生都有希望被肯定、体验成功的愿望,教师这种只肯定“标准答案”的反馈行为必然会强化学生去寻求统一的既定答案的行为,使阅读中启发学生思维的过程变成学生揣摩教师教学意图的过程。

孔子很重视学生问,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无未如之何也已矣。”孔子的教学是答问教学,学生提问,孔子回答或组织大家讨论,讨论解决不了,就请教在这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正如孔孟的“学思”思想所示,要培养学生敢于问、善于问的勇气和精神,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才能将学生引领到人类精神的纵深处,于寻常处见出不寻常,“忽于湖底见青山”。新课程的语文教学倡导思考领悟、发现创新,阅读教学应成为学生“研读文本——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促进认知”的循环过程,从而达到阅读促进人的发展的真正目的。在阅读教学中,尝试鼓励学生自己提出疑问,在对文本具体解读后,留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质疑问难,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笔者教学《天上的街市》时,在朗读初品了诗歌后,没有按惯常的学生循着教师的提问理解文本的教学过程,而是鼓励学生从自己的阅读体会中思考质疑,品味诗歌。学生们思维活跃、发言积极踊跃,提出了诸多有价值有创意的问题,其中很多都能促进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令人惊喜。兹举几例:1.天上的明星现了,为什么是“点”着无数的街灯,而不用“亮”着?2.诗歌短小却用了四个“定然”,一个“定”,是否啰嗦,抑或别有用意?3.天河为何变成了“浅浅的”,而不是“深深的”?4.修饰流星的量词不用“棵”而是“朵”,是否诗人笔误?5.将“你看”“不信”后的逗号去掉,感觉朗读意味有不同,请老师指导。6.“课文简析”中说诗歌的主旨是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我认为是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老师怎么看?……这些对语言、主题,甚至是标点的思考无不闪烁着学生个性思维的火花,将来源于学生的疑,交予师生共同思考讨论、交流情感、碰撞思想,以问引读,以问促思,使阅读课堂由机械的“训练场”转变为学生思维的“绽放地”。

(二)在“争鸣”中促进思维

袁振国教授说过:“文科是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文科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获得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最终形成自己的丰富的精神世界。”①阅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升华情感、抒发生命体验的过程,语文不同于理科的对科学真理的归根究底、对精准答案的孜孜以求;语文教师不能跟随理科教师“求甚解”的步伐,而应该以悠闲漫步的轻松姿态引领学生步入理解的“多岔道”,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激发学生个性思考,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法国文学家法格说过,读书就意味着和别人一起进行思维,剖析别人的思想,剖析与自己雷同或对立的思想。“学习”只能浸润于“差异”之中才能成立。在“差异”中重新编织营生的意义和关系,才是“学习”的本质所在。②以这样的学习观指导阅读教学,就应该尊重个体的认识差异,在阅读课堂中要营造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改变过去“教材主宰教师,教师主宰学生”的倾向,让每一位学生成为对话中的平等成员,尊重差异,宽容失误,激发思考。

孔子是一位带着问题来启迪学生思维的老师,他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如孔子曾公开批评过其喜爱的弟子颜回:“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悦。”他主张:“当仁,不让于师。”孟子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启示这我们:阅读课堂上不能对学生的观点锱铢必较,学生的独特见解闪烁着他们个性思维的熠熠火花,要创造开放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各抒己见,勇于质疑,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对于老师、教材、教参,学生们要不唯师、不唯上,善于探异求新,获得新的体验、新的发现。例如笔者在教学《伤仲永》探究文章主题时提出问题“仲永由天资过人的神童沦为平庸无奇的‘众人,谁之过?”,学生们经过思考探究,激起争鸣。有学生认为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与邑人,不使学”,父亲的目光短浅、贪图钱财让仲永失去学习的机会;有学生则认为过错不全在仲永父亲,而在仲永自己,因为仲永十二三岁时只是“不能称前时之闻”,这时他若发奋学习,还是有成才的机会;有的学生更是认为邑人要承担责任,“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是这种盲目追捧的世风害了仲永。经过学生思维的碰撞,《伤仲永》的主题丰富了,有后天教育对人成才的影响,有自己主观努力对成才的作用,也有针砭当时家庭与社会不重视人才培养的时弊等等,这些理解远远超越了教参解读的一种结果。让学生“百家争鸣”,使课堂成为学生的论坛,这样不仅突破了阅读教学的平面化,也开掘出促进学生思维的有深度的语文课堂。

(三)在“合作”中拓展思维

阅读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对话过程,但一些阅读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成为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有时甚至是唯一形式,“在课上禁止学生的交往;在课上学生虽同处一室,但他们的活动是各自孤立地进行的,因为每个人均只为自己学习和对自己的学习负责”,③生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往、沟通、互动和合作,学生成为集体生活中的“单干户”和“孤独的个体”,这禁锢了学生思考的集思广益,也束缚了学生思维的纵深发展。新课程倡导合作学习,课堂教学要建设“学习与生活共同体”,为“互动、互补、互助”提供舞台,学生们在其间合作学习,拓展了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正如英国作家萧伯纳说:“两个人在一起交换苹果与两个人在一起交换思想完全不一样。两个人交换了苹果,每个人手上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但是两个人交换了思想,每个人就同时有两个人的思想。”

孔子主张多交友学习,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乐多贤友”,要利用“三人行”的机会多察、多思,促进自身的发展完善。今天的合作学习就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与友合作能汇集多角度的思想,突破个人思维的局限、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建构解决问题的策略。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不应热衷于活动气氛的表面热烈、活动形式的花俏多样,而实际上有名无实,有形无神,没有真正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思维碰撞。语文教师不要交流文本中现成的、相对固定的知识,或流于表面的感受,应选取对文本理解有分歧,或答案开放不唯一,或具有知识的广延性和思维的深刻性的问题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例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探讨男女主人公爱情婚姻悲剧的原因,学生们群议后决定从三个角度分组合作:刘兰芝、焦仲卿自身原因;焦母的强弃、刘兄的强逼;封建礼教与“情”的矛盾。学生们阅读文本、查找资料、合作探究,如对于焦母强弃兰芝的原因,学生们合作整理出了众多观点:无子嗣说、恋子情节说、感情隔阂说、嫉妒恼恨说、门第观念说等。在有效的合作学习中,创设思想自由驰骋的环境,起到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产生了高于个体先前认知水平的新思维,即引起了学生彼此思维的有效碰撞,加深了解读感悟,激起了头脑“风暴”,优化了阅读教学效果。

孔孟的“学思结合”思想对我们的启示远不止于此,我们应更深入地理解体会并更好地指导语文阅读教学。“悟处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问、争鸣、合作”,学生只有边阅读边思考,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才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思维的碰撞,实现对文本的理解和建构,学生的思维思想才得以发展,阅读的意义才得以真正实现。

————————

注释

①袁振国著:《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②佐藤学著,钟启泉译:《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③朱佩荣编译:《季亚琴科论集体教学方式》(上),《外国教育资料》,1994年第5期。

[作者通联: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学思孔子文本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学思践悟强思想 砥砺初心再出发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我的学思历程
学思结合敲响语文学习之门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学思磨党性 信奉廉洁路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