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学生道德教育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2014-02-26杨立杰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4年2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道德青少年

杨立杰

教师是一个神圣而高尚的职业,古往今来,人们总是用最美好的词语如慈母、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来赞美她。作为一名教师,既为这些光荣称号而自豪,同时也深感担子的沉重和责任的重大。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道德养成的关键时期,关注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应该成为所有教师的共识。当自私、冷漠、残忍、道德沦丧、没有责任感、垮掉的一代等标签纷纷被贴在当代的青少年学生身上时,面对这些现象,作为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人物,教师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才能真正有效地进行道德教育呢?

一、教师要做道德上的自我揭示者

自我揭示是指个体向他人沟通的(语言和非语言)关于自己的任何信息。恰当的自我揭示有助于发展互动双方信任、密切的人际关系。要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使青少年学生自觉内化社会的道德期望,教师完全有必要在适当的情况下,公开自己类似的经验、情感、想法等与青少年学生分享,使青少年学生从中得到积极的启示,并进而促使青少年学生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最终顺利实现道德教育。教师在面对青少年学生时,一个不应忽略的宝贵资源就是自己,不管他主观上是否意识到,他的眼神里、言语中、行为上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道德资源,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学生。须知,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一项活动就是育人,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一点都不涉及自身的生活实际,其道德行为中蕴含的真正的道德意义将不会为青少年学生所领悟,那么,这些教师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教书匠,没有办法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前苏联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布隆斯基曾指出,教师关于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童年、自己的旅游、自己敬爱的作家和敬爱的英雄的故事,对青少年学生的心灵成长具有重大的影响。在法国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的影片《零用钱》(small change)中,一位在童年遭遇了不公待遇的教师勇敢地进行了自我揭示,他将孩子们的遭遇和自己童年的遭遇联系起来,以富于情感的道德经验建立起了青少年学生的道德信念。正是他的这种自我揭示和他对青少年学生满腔的爱,在青少年学生的心里树立了道德评判的标准,给青少年学生指明了一条向善的道路。

多年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国的教师被塑造成了高高在上的权威者和圣人的角色。教师被认为是不会犯错误的,教师更不愿意在青少年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在青少年学生面前教师就犹如神一样,高高凌驾于青少年学生之上,成为了青少年学生遥不可及的完人。这既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也违背了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人无完人,即使是教师,也像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优缺点,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有一次上课过程中,笔者把一个词的用法讲错了,当场就有学生指正,当时笔者的脸一瞬间就红了,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立即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真诚地和学生讨论这个词语的用法,保证以后要加强学习。犯了错误但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并能从错误中学习、从错误中进步的教师在学生面前才更像一个真实的人,才是他们身边的道德榜样。通过这样的教育活动,教师不仅拉近了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也教会了学生对待错误的态度,这种耳濡目染的道德教育方式不仅不会有损教师尊严,反而有助于帮助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如果教师在青少年学生面前能适时地进行类似的自我揭示,摘下“完人”的面具,放下权威者的身份,还原真实的生活,与青少年学生分享追悔和对欢乐等精神的追求,将自己的生活与青少年学生的生活融合起来,那么,教师的人格魅力将会更好地感染青少年学生,使其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地完善自我,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教育质量才能从总体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二、教师要做与青少年学生心心相印的人

做与青少年学生心心相印的教师,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智力充实、精神富有的个体,是消解当前师生关系紧张的一剂良药,是打开素质教育之门的一把金钥匙。有了这种心心相印的能量,青少年学生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师就不会盲目根据分数把青少年学生分类,而是更关注每个青少年学生的特性,从心底里理解、尊重并引导每个青少年学生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永远无法判断一个考试得10分的人和一个得100分的人哪个更成功,因为成功的标准不止一个。因此,教师在道德教育中如何教育孩子远比人们想象的要更重要。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很多教师为世俗的升学率埋头苦干、疲于奔命、焦头烂额,完全忘记了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一群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的充满活力的青年群体,不是一些毫无生命的机器零部件。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真正关心的应该是青少年学生是否健康、是否快乐、是否幸福等,而不是给青少年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而要实现每一个青少年学生全面而健康的发展,使每一个青少年学生都成为幸福的人的目标,教育过程就应该是一种在人格上平等的、师生心灵交汇的合作活动,是一种心心相印的活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当教师和青少年学生都能够以爱心换真心、心贴心、心心相印时,道德教育呈现的必是一幅和谐的景象。

心心相印,指的是教师不仅自己要有一颗真诚博大而无私的爱心,还要善于培养青少年学生爱的情感和爱的体验,师生之间有心与心的碰撞、心与心的相融,这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式的心理体验。而这种体验正是打破横亘在师生之间那堵厚厚的墙的法宝,是今天的道德教育所急需的精神食粮。那么,如何做才能成为与青少年学生心心相印的教师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每个青少年学生在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尊重。尊重就像我们周围的空气一样,既看不见它,也摸不着它,但如果离开它,你就很难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有尊重才有理解,有理解才有包容,有包容才有爱,有爱才有心心相印的互动。不同的青少年学生在学习能力、组织能力等许多方面是不同的,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对青少年学生的尊重,就是对其人格的尊重和存在价值的肯定。

在马斯洛看来,尊重需要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具体表现为希望获得成功和得到他人的赏识。尊重能激发出人的自信,因此,我们可以说,好的教育就是尊重人的教育。教师如果不能从内心深处尊重青少年学生,不肯走进青少年学生的心灵,没有与青少年学生平等的对话,就很难唤起青少年学生对教师的认同,就无法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实践证明,凡是能够真心实意地帮助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的教师一般都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教育效果也更好。去年笔者所带班级转来一位新同学,不到一周,他就成了班里的“风云人物”。不按时到校上课、与同学打架等是他生活的常态。对待这样一位学生,在轮番批评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后,笔者认识到一开始自己就错了,劈头盖脸式的批评是最愚蠢的教育方式,笔者不得不重新思考教育方法。后来,经过多方面的走访,笔者对这个孩子有了更深的了解,他这次转学已经是第五次了,转学原因也几乎相同,即与同学打架。他对老师有一种很强的抵触和不信任心理,父母外出打工无暇顾及他,就把他寄养在了叔叔家中,父母打电话时问得最多的是考试得了多少分,还有没有钱用,而很少关注他内心的一些感受。在长期缺乏心灵沟通和关爱的环境中成长的他,内心非常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关心。找到问题的症结以后,笔者内心有了计划,开始关注他在学校的表现,寻找机会与他聊天、聊生活、聊家人等等,慢慢地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让他接受和信任笔者。在一次爱心捐助活动中,他捐出了一周的零花钱50元,这是班里所有同学中捐资数额最大的一笔。当问他为什么捐这么多时,他说他想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那些正在需要帮助的人。全班同学都向他投去赞赏的目光,看到被人肯定后他满脸幸福的样子,笔者心里充满喜悦。此后,看到他有点滴的进步就及时的表扬,犯了错误就帮助他耐心地分析错误和改正错误,很快他就变得越来越懂事,也能和笔者说心里话了。可见,教师真心付出,走进青少年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在道德教育活动中与学生产生心灵的沟通,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道德教育是一场长期而渐进的持久战,青少年学生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教师有必要停下匆匆的脚步,在孩子身边多停留一会儿,认真倾听青少年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用心发现和培育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道德闪光点,打破唯分数论的片面的成长成才观。教师只有变成青少年学生的朋友、家人,给青少年学生更多更自由的成长空间,才配得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这也印证了毛泽东先生“要当先生,先当学生”之说。

三、教师要做青少年学生美好生活的引路人

什么是美好生活?对于这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没有人做过明确的回答,笔者认为美好生活就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是一种能感觉到幸福和快乐的生活。“美好生活是每个人值得过的生活,也是在现实中可以体验但不存在的理想生活,是我或者我们应该如何生活的问题。”面对青少年学生群体中出现的道德滑坡、价值迷失等现状,回归生活世界,追寻生活的意义,是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道德教育的任务就是让青少年学生了解真实的生活,体验真实的生活,在生活中“知”,在生活中“行”,在生活中解决道德上的认知冲突,提升青少年学生的人生价值,进而引领青少年学生热爱生活,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陶行知先生就认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由此可见,道德教育如果脱离了青少年学生五彩斑斓的现实生活,忽视了青少年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势必会成为枯燥的道德说教。反思当前的道德教育,问题不在于没有回归生活,而在于道德教育回归的生活世界是脱离青少年学生实际的生活世界,并没有真正触动青少年学生的内心世界。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有两点,一方面,道德教育回归的生活世界并不是只包含真善美的世界,这个世界同样充满了矛盾和缺陷,所以,来源于这个生活世界的教育内容,就必须通过青少年学生自身的比较、分析、鉴别之后才能转化为有用的道德知识。试想一下,如果青少年学生不能对善恶、美丑形成正确的认识和判断,那么在道德实践中面临道德选择时他如何能做到弃恶扬善。生活是道德的基础和源泉,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青少年学生的成长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很多诱惑和道德冲突,教师要帮助他们不断地纠正其错误的认识,在水中教会他们游泳,在天空中教会他们飞翔,促使他们的道德人格不断地完善。另一方面,这个生活世界既包括日常的生活世界,又不同于日常的生活世界。因为这个生活世界必须是青少年学生感知和体验的生活世界,并不是说在教育过程中填鸭进来一些生活的事件就实现了所谓的回归。比如,有些学校为了公益劳动而组织的公益劳动,为了学雷锋而组织的学雷锋活动等,这些走过场的假大空式的道德教育活动并未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有些甚至引起了青少年学生的抵触心理,自然无法引导青少年学生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

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使人去过一种美好的生活。但是在一个“科学主义”和“工具主义”的教育环境中,怎么引领青少年学生走向充满人性的美好生活呢?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社会作为青少年学生道德学习的大课堂,从生活实践中寻找道德教育的素材,培养他们珍爱自己和珍爱他人的意识、克服困难的勇气、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自立自强的个性品质等。道德教育要从课堂中走出来,少一点知识的讲授,多一点社会生活实践,同时社会要尽可能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真正好的道德教育,不是喋喋不休的道德说教,而是“润物细无声”的道德体验。孔子说过孝道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是一种责任,是成就美好生活的起点。在开展感恩父母的教育活动中,讲卧冰求鲤、黄香温席的故事虽然能感动青少年学生,但毕竟当代青少年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他们很难理解故事的内涵,远不如“与父母说说知心话”“帮父母做做家务”等活动更贴近青少年学生的生活实际,更能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试想,一个人如果对其父母都不尽孝道,怎么可能指望他热爱别人?一个缺乏爱心的人,怎么可能形成健康的道德人格,拿什么追求美好的生活?因此,对美好生活的追寻,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教师如何在生活中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规范。青少年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劳动去挣钱,才知道挥霍浪费的可耻,才会更加珍惜劳动成果;在失败中战胜自我,才能体会失败对于人生的意义,才能理解在失败的道路上收获的成功更弥足珍贵;经历了苦难,才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生活中体验到了缺憾,才知不完美的生活仍有很多快乐……生活就是这样,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教师只有通过这种教育形式,才能使节俭、谦让、感恩、独立自主等品德内化为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自觉,从而增加青少年学生热爱生活的道德情感,才能引领青少年学生真正过上充满道德的美好生活。

(作者单位:贵州理工学院)(本文摘自《教学与管理》2013年第9期)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道德青少年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青少年发明家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