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教育以学生为本

2014-02-26廖文胜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4年2期
关键词:子路孔子教育

廖文胜

让学生像树木一样自然生长

教育以学生为本。这是大家早已耳熟能详的教育要义。虽说是“要义”,其实是说着容易做着难。因为我们至少要弄明白几个看似早已明白、其实似是而非的问题。

比如,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本”是什么?其次,为什么要以学生为本?再者,既然以学生为本,那么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怎么界定?

在我看来,教育以学生为本,是教育的一个永恒的主旨。一个基本常识是,如果离开学生,教育就无从说起。但是,以学生为本的“本”是什么呢?不同的人群会有不同的回答。学生家长可能会把“以学生为本”理解成让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有的教师认为教育行业就是谋生手段,因此“以学生为本”就是把学生当上帝。还有很多人认为“以学生为本”就是一句漂亮话,并不真正认同。

诸如此类的不同理解有很多,反映了教育理念中的一些误区,也说明在当下谈“以学生为本”并不多余,很有必要。

对于何为“本”,无须从语言学或植物科学的角度来阐述。更为形象直接的方式,是以社会现象或生活常识来借喻,这样的解读也更为通俗明白。

所以,我更愿意把这个“本”,理解为大树之干,或者成材之木。那么很容易就能想象得出,以学生为本,就是将学生比作一棵棵树木,他们比肩而立,成为一片茂密的树林。一片自然生长、生态和谐的树林里,必定是树木种类繁多,摇曳多姿,美不胜收,有的树木顶天立地、直逼蓝天,有的繁花似锦、花香四溢,每一棵树都是一道风景。教育不就是这样吗?要因材质不同使之自然生长,一切创新创造都必须考虑你的对象,要紧紧围绕学生这个“本”。

把每个学生作为独特个体来研究

以学生为本,其实就是以人为本。学生是有思想和感情的独立的人。人是极其复杂的高等动物。人的生命中枢之下,还有很多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如感情系统、认知识别系统、创造能力系统以及接受和处理信息的系统,等等。这些不同的生命子系统都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机理我们至今还不是十分清楚。换句话说,人类发展到今天,还没有把自身研究明白。

所以,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要以为自己了解学生,而是要认真地研究学生、研究每一个不同的学生,切不可不做调查研究就下结论。这就是为什么要“以学生为本”的一点理由。

我曾经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来考察孔子的教学活动。孔子在教育上成就卓著,相传孔门弟子三千,其中培养出了七十二贤,非常了不得。因此,考察孔夫子的教学活动,会有很多有趣的发现。比如,我发现孔子的教育教学活动,无不是对“以学生为本”的最好诠释。虽然他带的都是年龄很大的学生,就像现在的硕士、博士一类的学生,但他的教育教学方法,哪怕是对小学教育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如今的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实际上也是从孔子那里借鉴的。

比如,我们来看孔子带着子路问道于老子的故事。故事可能大家都很熟悉,但里面有个隐藏的问题却值得深究,那就是,孔子为什么带着子路而不是带其他学生去见老子呢?其实,从子路与孔子的问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带着子路问道于老子,是有其必然原因的。为什么呢?我们再来简要回顾一下这个故事。

孔子带着子路去拜访老子,问:“先生将何以教我?”老子没出声,只是把嘴张了张,又闭上。孔子即叩谢告退。子路问:“我们专程来请教,话都没说完就走了,为啥还要告谢呢?”

孔子说:“他已经讲了很多啊。”

子路非常疑惑,明明一句话没讲啊,这是什么意思?孔子问他:“先生嘴里有牙齿吗?”

子路说:“好像一望无涯(牙)。”

孔子又问:“他的舌头还在吗?”

子路说:“舌头在。”

孔子说:“是啊,牙齿虽然坚硬,现在全没了。舌头虽软,却依然存在。他这是要告诉我们柔能克刚的道理啊。”

子路佩服地说:“先生真是圣人!”

从师徒二人的对话,再结合《论语》上下文,可以发现孔子带他去见老子的原因。首先,子路为人忠厚,做学问扎实,接受能力强,但悟性不够。其次,子路观察事物仔细,但缺乏对事物之间客观联系的分析。用现在的话来说,子路这个学生,认知识别能力不错,也有较强的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但创新创造性略显不足,即缺乏悟性。或许,孔子正是深知这一点,才希望借机点破他思想上的迷障,提高他的悟性。这才有了他带着子路问道于老子的经典教育故事。

我们可以把这当作一个典型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案例,实际上也是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一个体现。孔子很注重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甚至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论语》就是孔子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别指导的教育智慧结晶。

这让我想起另一件不相干的事。一次家里装修房子,铺地砖的工人师傅一边仔细勾勒着砖与砖之间的水泥缝,一边跟我聊天。他告诉我,地砖要铺得漂亮,砖与砖之间的缝隙必须是0.3厘米,清理勾勒的目的,是要让砖与砖之间的线条更美。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说道,铺地砖也是很有学问的。为什么呢?他细细解释,首先铺砖以前,要用水平仪把地面找平。在这一前提下,为了使地砖之间准确形成0.3厘米的缝隙,必须熟悉每一块地砖。这些地砖虽然是一个模子出来的,看起来都差不多,其实每块地砖都有细微差别。他颇为自信地说:“这么几十平方米的房间,几十甚至上百块砖铺在一起,我敢保证,你用水平仪测量,平整度绝对一样,每条缝隙也一定是0.3厘米。一般人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他们不会去事先熟悉每块砖的情况。不是吹牛,就是给我一堆边角材料,我也可以在这间房子里拼出赏心悦目的线条和图案。因为我能为每一块材料找到最适合的位置。”

这是一个相貌普通的老师傅,但他的一席话却让我大为惊讶,顿时对他肃然起敬。我想,连铺地砖这样看似简单的体力活中,原来也蕴藏着如此奥妙。那么,我们做教育的,面对学生这样复杂的个体,如果不能像老师傅熟悉每一块砖那样,去熟悉每一个学生,那就要深刻反省了。熟悉每一块地砖,是为了给它们找到合适的位置,避免材料浪费。同样道理,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以个体生命的浪费为代价。以学生为本,重在激发每一位学生的生命正能量,让学生在生命成长过程中清楚地找准自己的位置。

从学生身上发现规律,做教育的智者

当然,教育有着有别于其他任何职业的特殊性,教育的对象是一个个独立的人。我们要为他们未来的人生负责,要坚定不移地相信,在未来,这些独立的个体,都会在不同的地点、位置以一定的方式来推动社会发展,创造出社会财富。这就要求,新时代的教师必须研究学生,做教育的智者。

纵观中国传统教育的历史,自孔夫子以降至新学诞生前,鲜有大规模的教育教学活动,一个教师一生也没有几个学生,其职责仅限于传道授业解惑,不需要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分析与深刻理解。在科举制下,学生没有玩耍的自由与快乐,首要任务是死记硬背式地读书,至于死记硬背的东西,消不消化,如何消化,就全凭个人造化了。知识为何要死记硬背,那时的先生多半不作解释。至于一些学生何以记忆超群,另一些学生却不善记忆,没人去研究。这样的教育,常常以浪费生命为代价。因为不研究学生,不发现规律,也导致人们不相信科学,更相信“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现代教育诞生一百多年来,这类谬误仍挥之不去,妨害着学生的正常成长,也妨害着教育的科学发展。

一个有智慧的教育者,绝不可以这样简单、随意地对待学生,而是要掌握科学的方法,要让教育更加符合人的生命成长规律。无论是一线教师,还是教育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人员,都要做这样的智者。

班主任老师工作最辛苦,既要从事学科教学,又要负责全班学生的日常管理,整天为一些琐屑小事操心。正因如此,更要讲究以学生为本,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学习能力的差异,还有每个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甚至包括一周来的用餐情况、身体变化。如果不熟悉,忽略某一点,教育就可能失之偏颇。

再说科任老师,以前有主科与副科之分。现在这样的观念已经转变了,但新的问题又来了,大家都强调自己的学科的重要性。这样的新问题恰恰说明,我们没有做到“以学生为本”,因为每个学科都是围绕学生需要而设置的,任何学科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适应学生的需要,如何与其他学科相互配合,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即便是后勤服务,也要体现以学生为本,做好校园安全,做好科学膳食。学校的安全工作如果做到了以学生为本,就可以杜绝和避免很多意外事故发生,让我们的校园环境更加人性化、更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比如,学生跳远用的沙坑,周边多少米要有沙子,沙子的厚度是多少,相关的后勤人员一定要想到、做到。对学校食堂来说,除了做好食物,还要科学解释这些食物为什么要粗细搭配,为什么要酸甜苦辣搭配,为什么要荤素搭配。让学生吃饱就了事,或者学生喜欢吃什么就做什么,这不是有智慧的工作,而是偷懒迎合。学校食堂要以学生为本,就要成为科学膳食的普及者、带动者。

学校管理部门,尤其是所谓的科研室,常常只顾忙着报材料、填各种表格,很少有时间研究教育教学,对学生的情况也基本不熟悉。时下提倡“减负”,可是要问科研室的同志,学生合理的知识承载量是多少,如何减去超载的知识量,他们多半说不出个所以然。所以说,管理部门、科研部门要以学生为本,就要研究这些问题。

总之,学校的每一项工作一旦偏离了根本,做得再多也是无济于事。只有以学生为本,才能少做无用功,让教育真正泽被后世。

(作者单位:北京光明小学)(本文摘自《人民教育》2013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子路孔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如何征服一枚野生子路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