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具性人文性一个也不能少

2014-02-26李祥福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1期
关键词:工具性素质教育语文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极强的学科,在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立足于国家的教育方针,它是与社会的长远的发展需求相适宜的。素质教育重视的是对学生能力和态度的培养,体现的是发展性、基础性、全面性、全体性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师不单单传授知识,更要传授学习方法,重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素质和能力。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改革教学方法、加强课堂训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该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完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为此,教师应更新观念,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以便更好地激发潜能,为此,教师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课堂训练:

一是让学生先自读课文,并提出问题。在讲解新课前,可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事先进行预习。遇到无法理解的字、词、句、段,归纳总结、提出问题。同学们可以借助工具书,针对一些疑难问题,共同探索和讨论。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可以答疑解惑。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了一定的思维空间,师生一起,对新知识共同进行探索。制造一种轻松和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

二是让学生互学,并进行小组讨论。可通过组建学习小组,让学生展开互动。这样在和谐和互动的状态下,学生们在一起共同探索新知识。而这种互学的方式,可将彼此间的缺点和不足进行互补,由于在个性发展、经验水平、认知结构上,每名学生之间都存在着个体的差异。而通过小组学习,可取长补短,学习和接受别人好的方法和观点。

二.应面向全体、重视个性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实施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因材施教,抓住语文教学的工具性特性,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所以设计教学过程,安排教法。使不同情况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从不同方面接受和学习到知识,以真正实现全面育人的宗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坚持尊重个性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开始素质教育的层次性原则。尽可能的创造条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将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注重将知识教学和语文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掌握、运用和领域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

三.将活动课和学科课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人仍在一味的强调和片面追求“智育”,过分强调语文教学的工具性,淡化了思想教育,一切都是为了应试做准备,对考试分数拼命追求,将语文教育看做是训练语文作文技巧或者是读书和识字的工具。而在新课改下,教育发展的总体方向已经由知识型转化为发展型。“以人的发展为核心”,是发展型教育的终极目标。教育的四大支柱即是“学会认识、做事、共同生活和生存”。为了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语文教学必须充分利用其“基础性、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征,自始至终贯彻素质教育,既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语文知识、开发学生的智力,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去生存、如何去做人,充分发挥语文教学对素质教育的提升作用,重视语文,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审美情趣和德育教育,真正实现学生各个方面素质的互相促进和协调发展。

结语:基础教育的主流就是素质教育,十年种树,百年育人。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培养出类拔萃的人才,是当前形势下,我国教育领域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只有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才能完成从“苦学”到“乐学”的转变,挖掘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和造就大批与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优秀的人才,真正实现党和政府提出的“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将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既教会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和方法,又教会学生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健全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发展。

李祥福,教师,现居江西南康。

猜你喜欢

工具性素质教育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