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三个追问

2014-02-26常正颖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4年1期
关键词:衣袋变色龙昆虫

为了更好的演绎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语文课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文本研读上,从研究文本创作背景、时代意义,到设计教学语言、教学环节、语言训练点等,然而实际教学效果如何?学生们喜欢吗?这些都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需要反思的课题,我认为语文教师对于自己的课堂教学要做到“三问”。

一.追问教学问题设计是否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儿童天生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因此,只要我们的教学问题设计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他们就能投入到对文本的学习中来。例如,对学生喜欢的科普类说明文,许多老师往往不喜欢上,原因之一就是学生不喜欢教师设计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体验不到教学的成就感。久而久之,此类文章的教学形成了一种不良循环——课前学生喜欢,学着学着便开始讨厌这篇文章了。那么,怎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呢?

其实,只要我们在备课时想一想:学生喜欢自己是以什么角色学习这样的文章,这种教学的尴尬就可以避免。例如,苏教版第九册第二单元,主题为“自然的奥秘”,安排了四篇课文,结合不同文本的特点与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让学生改变角色学习这几篇文章。《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让学生当小小朗诵家,学生读书热情高涨,读出了大自然的热情友好,以及探索自然的快乐无畏。

《装满昆虫的衣袋》题目新颖特别,含义深刻。“满”写出了昆虫之多,而衣袋装满昆虫极为罕见,也好玩无比,文章“眼睛”本身就充满了许多悬念,自然很容易吸引孩子的眼球,并产生许多联想:或唤起自己捕捉昆虫的难忘回忆;或想起关于昆虫的难忘记忆;或想起关于昆虫的有趣故事;或引发玩耍昆虫的强烈愿望;或生发对昆虫的美好向往。这样从题目入手,不仅能唤起小学生急于阅读文章的欲望,产生阅读期待,而且便于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语言的优美和童年的情趣。《变色龙》让学生当一回“变色龙”,介绍一下自己的特点。学生介绍得声情并茂,有的除了介绍书中有关变色龙的知识外,还从课外书中查阅了资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金蝉脱壳》一课则让学生读读,演演金蝉脱壳的过程,亲身去体验一下,在体验中加深理解,加强记忆,整节课学生兴味盎然,学得自然是津津有味。

二.追问讲解提升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随着“用教材教,而不是只教教材”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教师开始引入一些整合过的课外内容。这当然是没错的,但备课时我们恰恰忘了,对这些整合的资料,学生感兴趣吗?例如,《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一位教师课文学完之后,问学生:“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问题一出,学生面面相觑,不得要领。我在执教这一课时,吸取这位教师的教训,学到最后,又回到课题上来。“《装满昆虫的衣袋》不仅仅装着昆虫,它还装着 ”让学生填写说话。诸如“还装着法布尔和昆虫的深情”“还装着他对昆虫的热爱”“还装着他对事业的不懈追求”“还装着他对科学世界的无尽的好奇和永远的探索”“还装着他对科学的坚持不懈和执著追求”等答案异彩纷呈。这种整合过的内容自然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感兴趣课堂效率也就高了。

三.追问教学语言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学生喜欢清新如风的教学语言,不喜欢艰涩难懂的教学语言;学生喜欢诗意唯美的教学语言,不喜欢故作高深的教学语言;学生喜欢富有激情的教学语言,不喜欢铺排烦琐的教学语言。当我们为了一句苦苦觅得的过度语而激动时,要问问自己,这样的语言学生能听懂吗?例如,苏教版第一册第七课《秋姑娘的信》一文,有位教师在执教时,准备得很充分,导语设计得很美像一首诗。她说:“小朋友们,信像一条纽带,维系着你我;信像一座桥梁,传递着你我之间友谊;它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漂洋过海,可以……”说了一大堆,学生坐不住了,有一位小朋友不等老师发挥完,便迫不及待地说:“老师我想知道,秋姑娘的信是写给谁的?”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但恰恰说明了,这位教师的语言不符合一年级小朋友的认知特点,他知道什么是“维系”?什么又是“时空”?

不可否认,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是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的范本之一。对学生而言,长期美妙的教学语言熏陶,既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又是一种语言的习得。但不是教师的语言水平越高,其所教的学生的语言水平越高。两者虽然存在必然的联系,但有时学生的语言能力与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语言并不能成正比。原因何在?教师滔滔不绝的慷慨陈辞,既大量占用了学生发言时间,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精心思考教学语言的魅力,还应思考如何使教学语言更具时效性。

常正颖,教师,现居江苏丰县。

猜你喜欢

衣袋变色龙昆虫
RFID昆虫阅读放大镜
神奇变色龙
我最喜欢的昆虫——知了
神奇的变色龙
小小变色龙
昆虫的冬天
打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