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语言教育浅探
2014-02-26张艳
语言教育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教师完成教学的主要工具,教师的语言教育是幼师生入职之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技能。
教师的语言表达形式是多样的,主要有:(1)课堂口语,既口头表达。(2)书面语言,既书面文字表达,如板书,批阅作业的批语等。(3)身态语言,既用示范性或示意性动作来表达思想。教师用正确的语音,语义,合乎语法逻辑结构的口头语言,对教材的内容、问题等进行叙述,说明的行为方式。
下面笔者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幼师生入职时在语言教育方面的要求。
要求之一:体现教育作用的发挥
语言表达要辩证,防止绝对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是理科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世界上的事物种类繁多,千变万化,在讲解它们的共性和规律的时候,我们要考虑到许多特殊和例外,不能一概而论。
要求之二:传递的是某个学科的教学信息
教学语言所传递的是某个学科的教学信息,必须运用本学科的专门用语,就是述语来进行。各学科的特有概念,范畴,从语言的角度来说,就是专业术语。教师在课堂上传授学科专业知识,必须使用该学科的专业术语,一般不能用生活来代替。正确的使用名词术语,各学科的名词术语都有其确切的内涵和外延,运用不当就会引起科学性错误。处理好通俗语言与学科术语的关系,有时为了使讲解生动有趣,需要采用比较通俗的语言。但是这种语言仍然应该是优美的,不失学科性语言。
要求之三:教学内容要科学准确且合乎逻辑
如果用词不正确,词语搭配不恰当,语言就会失去准确性。逻辑要求是指教师的语言要符合客观规律,符合思维规律,并起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作用。这就是说任何学科都要运用思维的形式来思考和表达自己的研究对象,运用着一般的或特定的逻辑方法,因此教师就必须把本学科的内在逻辑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在教学中应注意比喻恰当,观点正也要确。教学与科普讲座是不同的,在科普讲座中除了语言要通俗易懂外,还运用大量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把植物,动物及一些非生命予以人格化。而教学是要使学到科学的基础知识,对于比喻使用必须恰当,不应有拟人观,目的论等错误观点,对自然界某些看来似乎神秘的现象要作出科学的解释。
要求之四:口头表达要尽量简明扼要
教学语言的简明性是由教育,教学的特殊任务所决定的,教学语言的简明性也是由其特定的环境和表达方式所决定的,一节课时间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把较多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语言的表达必须要简明,教学语言是诉诸学生的听觉,转瞬既逝,太长的语言会使学生抓不住重点,影响学习的情绪,在注意简明性时,要处理好化繁为简与科学性的关系,考虑到中学生的年龄和知识基础,对科学性的要求不能十分严格,有些内容可以简化,但是不允许有错误。
要求之四:教学语言要有启发性
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是指教师的语言对学生能起到调动和积极的作用,教师的语言是否具启发性,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看他的语言是否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是不否对学生产生了激励作用,达到了培养人才的目的。启发性有三重意义:(1)启发学生对学习目的的意义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热情和求知欲望。(2)启发学生联想,想象,分析,对比,归纳,演绎。(3)启发学生的情感和审美情趣。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很多,如理论联系实际,生动的语言描述,正确地运用直观教学手段等,创设情境“制造矛盾”不失为一种较的好方法。
要求之五:使用的语言要为学生所接受
教学语言是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要使之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用的语言必须能为学生所接受。首先要注意语言的外部形式,声音过低,吐字不清,节奏不适,都要影响学生对信息的接受,声音过高,语气太重,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因些教学语言应当声调的高低要适度,节奏快慢要合理;既不要用平淡的语言无表情地去讲授重大而有趣的问题,也不要用激昂慷慨的言词去讲授那些本来平淡无奇的事实。其次是要了解学生的语言,会运用学生的语言。教师不公要说学生能听得懂的话语,而且在语言运用上要比学生高一筹。另外,就是要求教师的语言要跟学生当时的思维联系起来,跟学生的接受水平想一致。
幼师生只有在语言教育知识方面,强化技能教学、优化技能教学,才能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张艳,教师,现居湖南常德。